朱利叶斯坎巴拉吉 尼雷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0年11月、1975年11月和1980年11月,尼雷尔连任总统。
1975年,尼雷尔建议坦盟与桑给巴尔和本巴非洲-设拉子党(桑给巴尔执政党)合并,以巩固联合、加强统 一领导。1977年2月5日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和非洲设拉子党合并成坦桑尼亚革命党,尼雷尔当选为革命党主席。 1982年10月、1987年10月继续当选为党主席。
1986年8月当选为不结盟运动的第三世界经济南方委员会(现改名为南方中心)主席,为促进第......
尼雷尔于1998年8月被确诊患慢性淋巴腺白血病。1999年9月病情恶化,于24日住进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 治疗。10月14日,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宣布,尼雷尔于当天上午在伦敦逝世,享年77岁。
纪念尼雷尔的坦桑尼亚先令 尼雷尔去世后,姆卡帕总统发表讲话说,坦桑尼亚失去了一位重要领袖。他要 求人民保持镇定,继承尼雷尔的遗志,捍卫祖国的统一。坦桑尼亚总统府随后发表一份声明说,尼雷尔的遗体将 运回国内,接受人民的崇高敬意。
(1)重视党的建设。自上而下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配备了党的专职干部;在吸收党员方面较为严格,规 定入党有3个月的预备期;在中央设党务监督常务委员会,监督党的干部并加强中央与地方党组织的联系;健全基 层组织活动,严格党小组的会议制度;中央和地方设有党校,分期分批培训干部。
(2)在军、警中建立会议制度,开展党的活动,以加强党在军队中的领导地位。
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 坦桑尼亚独立后,尼雷尔着意发展经济,注意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经济持 续增长,政府财政收支年年盈余。1967年2月5日发表《阿鲁沙宣言》,宣布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国家发展的指 导方针是自力更生,强调发展农业。将大中型工矿企业、贸易商行和金融机构收归国有,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国营 企业和准国营企业;限制民族资本发展,以防止财富过分集中和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建立了联络印度洋海岸和 港口的铁路、公路系统,实现了公共企事业的非洲化。在农村大规模建立(一度采取强制措施)乌贾马村,修建 学校、饮水和医疗卫生设施。希图通过恢复农村传统社会共同占有土地、集体劳动和分享成果的制度,树立非洲 社会主义的样板,建成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认识到方针政策有失误,70年代中期以后强调发展生产,放宽对私营 工商业的限制;重视发展农业,恢复乌贾马村运动以前的农村合作社;调整国营企业、外资、外援等等经济政策。
(3)成立革命党领导下的五大群众组织即工、青、妇、合作社联盟和双亲协会,以便协助党团结各族人民, 使党的政策得以贯彻执行。
采取上述政经措施后,坦桑国内发生了很大变化。执政党的力量有所增强,截止1978年,党员人数达150万 人;党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领导作用,地位和影响提高。在经济领域,国家基本控制了经济命脉,加速了工......
尼雷尔总统检阅坦桑人民国防军 在推行乌贾马村后,到1975年1月,全国已建立乌贾马村6944个,人口 900万,占全国农村人口的66.6%。但这些村庄基本上只达到第一阶段的要求。
尼雷尔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领袖、坚定的泛非主义者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作为非洲统一组织 解放委员会主席和非洲前线国家首脑会议主席,尼雷尔致力于争取南部非洲国家独立和带领非洲走上联合团结自 强的道路,成为世界舞台一支重要力量;他也致力于促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为第三世界地位的提升和国际经 济新秩序的改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国际事务中积极支持未独立地区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和白人种族主义的斗争。1965年12月为抗议英国庇护 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南罗得西亚白人种族主义政权而与之断交。尼雷尔长期担任非洲统一组织解放委员会主......
尼雷尔平易近人,有时徒步下乡视察,廉洁奉公,坦桑尼亚人尊称他为“姆瓦利姆”(Mwalimu),斯瓦希 里语意为“老师” ,人们称颂他为“非洲贤人”。为打破总统职务终身制,加之灰心于经济混乱的局面,1984 年 3 月 尼 雷 尔 宣 布 不 再 担 任 下 届 总 统 , 1 9 8 5 年 1 0 月 恳 求 辞 去 了 总 统 职 务 , 将 权 力 交 给 接 班 人 阿 里 ·哈 桑 ·姆 维 尼 。 专任执政党坦桑尼亚革命党主席。1990年8月辞去革命党主席职务,退出国家政治第一线。
1961年5月1日坦噶尼喀实行“内部自治”后,任自治政府总理;同年12月9日坦噶尼喀宣告独立,继续任 总理。1962年1月22日辞去总理职务,全力从事坦盟的领导工作,争取国家的完全独立;同年12月9日宣布成立 坦噶尼喀共和国,废除英国总督,在97%选民的拥戴下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宣布断绝与英国王室的一切联系,英 国女王不再是坦噶尼喀的国家元首。
(1)大规模推行国有化。从1967年2月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全部银行、保险公司、主要的工商企业、 运输业和外国农场、出租房产等实行国有化,后来将中小企业和农村私人商店也包括在内。
(2)推广乌贾马村,在农村搞集体化运动。根据尼雷尔的设想,由于坦大部分农户居住分散,村落很少, 乌贾马村运动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将散居的农户迁移到新村集中居住,逐步实行集体生产和修建必需的公 共设施,增强农民的集体观念;第二阶段,提高集体经济的比重,使集体生产产值超过个体生产产值,并积极发 展教育事业,使乌贾马村成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中心;第三阶段,通过并村扩大乌贾马的规模,使之成 为农工商联合体。
尼雷尔总统 1964年1月20日,坦噶尼喀军队发生兵变,要求实现武装部队非洲化(独立后坦军司令官和各 级军官仍由英国人担任)和改善待遇,并准备接管政府,这场兵变还在乌干达和肯尼亚引起连锁反应,震撼东非 政局。在尼雷尔的请求下,英国出兵干预,才将东非三国的兵变镇压下去。同时,哗变军人完全是缺乏文化的乌 合之众,始终没有确切的政治目标,也提不出政治纲领,他们既反对现政府,又不接管政权。而且兵变没有得到 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兵变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后,尼雷尔政府对哗变士兵和反对派(反对派 头面人物在兵变期间与哗变者接触,教唆兵变领导人推翻尼雷尔政府和建立一个新政权)的处置采取了慎重和宽 大的政策,没有一人被处决,既有利于政局稳定,也提高了尼雷尔的威望。在军事上,尼雷尔完全解散了殖民地 时期遗留下来的这支无文化的、没有政治思想的军队,建立了一支以“青年联盟”(即坦盟青年团)成员为核心 的新军——人民国防军,使武装部队的组成发生了根性的变化,成为一支由执政党领导的有文化、具有非洲民族 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军队,即一支政治化的军队。在军事方面比较彻底地肃清殖民主义的残余。武装部队 的非洲化和政治化使之成为执政党贯彻其政策的有力工具。在政治上,尼雷尔利用兵变事件进一步打击反对派力 量,消灭了所......
朱 利 叶 斯 ·坎 巴 拉 吉 ·尼 雷 尔
坦桑尼亚政治家、外交家
01 人物生平
03 历史评价
目录
02 为政举措 04 轶事典故
05 人物荣誉
07 人际关系
目录
06 主要作品 08 后世纪念
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斯瓦希里语:Julius Kambaraji Nyerere,英语:Julius Kambarage Nyerere;1922年4月13日-1999年10月14日),坦桑尼亚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国务活 动 家 , 坦 桑 尼 亚 联 合 共 和 国 和 坦 桑 尼 亚 革 命 党 的 缔 造 者 , 第 1 任 坦 桑 尼 亚 总 统 ( 1 9 6 4 年 4 月 2 6 日 - 1 9 8 5 年 11 月 5 日)。
1955年2月,尼雷尔代表坦盟去联合国,就独立问题向托管理事会陈述意见。回国后辞去教师职务,周游内 地宣传坦盟通过非暴力方式分阶段独立的主张。1956年再次赴联合国作独立请愿讲演,揭露殖民主义残酷掠夺、 血腥镇压非洲人民,提出独立要求。
1957年8月作为坦盟代表被英国殖民当局任命为立法议会议员。但四个月后即辞职,以抗议英国迟迟不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噶尼喀独立。1958年在东方省重新当选为立法议会议员。1960年1月获美国杜克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同年9 月坦盟在立法议会选举中获胜,仅差一席就囊括了立法议会的全部席位,尼雷尔受命组成责任政府,1960年9月2 日至1961年5月1日任首席部长。利用合法权能加紧争取独立的斗争,并赢得亚洲人和欧洲人的谅解与合作,迫使 英国允许坦噶尼喀提前独立。
1943年至1945年,尼雷尔在乌干达东非大学马凯雷雷学院(今马凯雷雷大学)就读,读书期间,参加了 “天主教忠诚会”,并组建坦噶尼喀学生联合会——噶尼喀非洲人协会的支部。 1945年回国后在天主教会办的 圣玛利亚学院教书3年,组织坦噶尼喀非洲人协会塔波拉支部,任书记。1946年在坦噶尼喀非洲人协会全国代表 大会上发言,反对英国殖民地部策划建立的由肯尼亚白人移民占统治地位的东非联邦(包括肯尼亚、坦噶尼喀和 乌干达)。
尼雷尔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领袖和非洲社会主义尝试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泛非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 非洲统一组织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坦桑国内享有崇高威望,被尊称为“国父”和“姆瓦里穆”(“老师”) ; 在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大陆也具有重要影响,有“非洲贤人”之称。
(概述内图片来源 )
人物生平
0 1
求学时期
尼雷尔在非洲大陆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要影响,被尊称为“导师”。这一尊称不仅源于他的从教经历,更来 自于他对坦桑尼亚乃至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作出的杰出贡献。他将社会主义思想与非洲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实践相 结合,提出了关于非洲独立、自力更生、非洲联合自强和发展等重要主张。尼雷尔曾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为 他国做决定,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为他人做决定。”尼雷尔留下的丰厚思想资源,使他至今仍然被坦桑尼亚人拥为 国父和导师,被整个非洲大陆的民众所热爱,也被不远万里的中国人民所热爱、敬重、追思。
1949年,尼雷尔进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研修经济学、历史学、哲学和社会人类学 ,并获得奖学金。留 学期间,尼雷尔经常与非洲各国的民族主义者讨论民族解放运动问题,立志要消灭非洲大陆的殖民制度。同时与 英国工党成员交往,受到他们宣扬的费边社会主义思想影响 。195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朱利叶斯·尼雷尔 1952年,尼雷尔回国,在达累斯萨拉姆附近的圣弗朗西斯学院执教。 1953年4月被选为 坦噶尼喀非洲人协会主席。1954年7月7日把已不适应反殖斗争需要的协会改组为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简称坦 盟),当选为主席。主张采用非暴力的斗争方式,通过内部自治、分阶段实现民族独立。希冀建立一个非洲人、 亚洲人和白人互相信任、合作的多民族并存的国家。
尼雷尔的灵柩18日运抵坦桑尼亚,在接受公众瞻仰之后,安葬在其家乡布蒂亚马。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下令 全国哀悼30天。
为政举措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尼雷尔(3张) 在政治体制上实行一党制。1977年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与桑给巴尔非洲设拉子党合并为坦桑 尼亚革命党。同年4月坦桑议会通过新宪法,规定革命党为全国唯一合法的政党,拥有最高权力,领导和监督政府 的一切活动,所有议员和军官都必须是革命党党员。从此,坦桑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一党制(此前也实行一党 制,但由坦盟和设拉子党分别领导坦桑大陆的联合政府和桑岛的革命政府),并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及党在各个 领域的领导作用。
1961年至1962年任坦噶尼喀自治政府首席部长。1961年5月至1962年1月任坦噶尼喀总理。1962年至1964 年任坦噶尼喀总统,1964年合并桑给巴尔后当选坦桑尼亚总统。1967年发表《阿鲁沙宣言》。1978年至1979年 主持反击乌干达的乌坦战争。1985年因经济混乱而辞职。尼雷尔长期致力于促进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退休后仍 在坦桑尼亚政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9年,尼雷尔在英国伦敦逝世,享年77岁。
0 2
投身独立运 动
0 3
坦桑国父
0 4
三度连任
0 6
与世长辞
0 5
主动去职
朱利叶斯·尼雷尔 1922年4月13日生于坦噶尼喀大陆马拉省首府穆索马布蒂亚马村扎纳吉部族的酋长家庭。 家境贫穷,幼年在家放牧。1934年进穆索马的教会学校学习,接受了基督教洗礼。1937年进入塔波拉唯一的公 立学校读书。1942年皈依天主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