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坚韧不拔,话语铿锵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很多天才的想法,但是想法和得到之间有两个字,那就是做到。
在我国军队的发展史上,女将军虽说不多,但她们在各自的领域也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国家的和平、国防事业的发展、民族的未来抛洒了汗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她们说起话来,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同样是铿锵有力,颇具刚性。
李贞:真正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心里
李贞是开国少将,有一回刚吃过早饭的李贞提着公文包准备前去参加会议,秘书见她还穿着老旧的衣衫,就劝她说:“您也该添置一些新衣服了,像您现在这样的职位,形象可是很重要的,不能不顾及呀!”听到这样的话语,她说道:“一个人的形象在于品格和本质,而不在于新衣、新鞋,我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看法,早先在闹革命的时候,哪里会有工夫顾及到这些。
再说了,我们党一直有着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正是靠着这些才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虽说现在条件好了,但我们不能丢掉这些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更不能忘本。
一定要牢牢地记在心里,真正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心里,不在于个人的外表。
”秘书听了这番话,不由得大为动容。
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
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李贞的
秘书提出要添置新衣服,因为这是顾及形象的表现,但她很直接地表示了否定意见,她以自身的经历为证明,并从闹革命过渡到现在,提出要保留党的传统作风,她更是说出了令人信服的真理:真正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心里。
话语说得铿锵有力,彰显出一位共和国将军质朴而高尚的价值观,听来尤为感动。
聂力:我们应该多干少说
聂力是中国第一位女中将。
有一次,一家出版集团准备发行一套名为《国际妇女名人录》的书籍,其中将登载世界范围内在各个领域中杰出妇女们的简历条目,编委会专门给聂力发过去了一封信函。
接到信函后,秘书建议说:“把你的有关情况提供给他们吧!”聂力听后,却摇摇头说:“还是算了吧,我又不是什么名人,还是不要花时间参与这些事的好。
你可能会说,这是多好的宣传自己的机会呀,我也知道这是个机会,但人要是把精力放到这样的事情上,其他的事情就会缺少精力去做的,这将会愧对于祖国和人民。
历史把我放到现在这样的岗位上,不是让我出名的,而是让我踏踏实实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该多干
少说,而不是多说少干。
”
聂力面对出版社出版其简历条目的邀约,选择的是拒绝,在她眼中,自己并非名人,自然也没必要有这样的宣传机会,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事情上。
她用义正辞严的话语表示,自己的岗位并非出名,而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很自然地表明态度:多说少干。
《论语》有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聂力的话语质朴有力,突出重做事,轻言语,让人深受教益。
杨俊生:达到这一目标,
全靠我们自力更生
杨俊生是从武警部队走出的一位少将。
有一回到某军事院校视察,在跟年轻学生座谈的时候,她如此言道:“我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就曾经告诉我:只有掌握尖端科技的民族,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如果把这句话扩充一下,那就是只有掌握住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尖端技术,国防才能强大,民族才有底气,才不会受人制约和摆布。
要达到这一目标,靠的是什么?要靠我们自力更生,靠你们这些年轻学子承前启后奋力前行。
我们的国家底子薄,积累少,老一辈发扬了硬骨头的精神,成功发射了原子弹、氢弹,有了自己的导弹技术,但随
女将军坚韧不拔,
话语铿锵有力
◆陶峰
39
命运不是一个人的经历造就的,它取决于这个人对各种遭遇的领悟能力。
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技术也在不
断更新,年轻人要能顶上去,接替老一辈的班儿,一代一代像波浪一样前行,我们民族的未来才有保证,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
对于年轻学生,杨俊生首先从自己读书时老师告诉的话语入手,表明掌握民族命运要靠掌握尖端科技,并对这句话进行了扩
充,进而提出问题: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很自然地就引出了对年轻学子的希望。
清代诗人赵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杨俊生立足现实,既有鞭策,又有激励,话语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能够带给人以
鼓舞和信心。
不论是在战争时代,还是和平时代,女将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们矫健的身影成为军队一抹亮丽的色彩。
听她们的话语,同样传递出一名军人的坚韧不拔和钢铁般的意志,给人以触动,引起敬服之情。
父母准备在老家建一座新房。
开工的时候,来了一些女乡亲,年龄小的三四十岁,大的五六十岁,她们有的挑砖,有的和水泥,有的递木料,这些乡亲相当一部分是主动提出帮忙的。
最初拆旧房的时候,有五六个人就每人做了三个工,母亲给她们送工钱,她们不肯收,每次都是打架似的,最后母亲不得不作罢。
正式建新房,她们做的工,少的有三十来个,多的有四十来个,父母按时价给她们算钱,她们怎么也不肯接那么多,有少要八百块的,有少要千多两千的,一方坚持要全给,一方坚持只接一部分钱。
母亲感动得涕泪涟涟,总是一个劲地对我说:“村里人好啊!我去城里住这么多年了,她们还是那样讲情义。
”
村里人对母亲这样好,是有原因的。
10年前,父母一直住在乡下,母亲一辈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行善:乡亲之间打架,母亲知道了会主动去劝,有时甚至是冒着危险夺过他们手中的凶器;困难年代,村里的孤儿到了我家,母亲总要千方百计找点东西给他们吃,母亲常说“孤儿太可怜”;村里孩子上不起学,母亲会主动借点学费;村里有人患了大病,
需要巨额医药费,母亲自己掏一份钱,还会挨家挨户替他们募捐……母亲年事已高,离乡也有些年头,这些为她出力的村民有的并未得到她的直接帮助,但母亲在村里留下的名声使她在乡亲中依然具有威望,乡亲们愿意在母亲遇到难处时出手相援。
一位90多岁的女教师卖掉上海唯一的住房,用一半的钱在江苏昆山买了一套公寓,然后将另一半钱在贵州、江西各捐建了一座希望小学。
老人患有癌症,却选择保守治疗,而且将一天的生活费压缩到10块以内,目的是省下钱来捐助那些交不上学费的孩子。
老人说:自己从小丧父,是阿姨将她养大,正是从阿姨身上,她学会了帮助别人。
善不分大小,也不论形式,一个人有钱,可以给学校、医院、科研机构捐栋大楼;无钱,可以给流浪者端条凳子、替迷路的孩子打个110……只要出手帮助了遇到困境的人,只要他人从你的帮助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善就是有价值的。
行善除了能直接改善他人的处境,还能使他们产生安全感。
知道遭了危难,有人出手相助,一个人对这个世界也就有了信心,当别人陷入同样的情境,他也就会产生
将善传递出去的想法。
这样做的人多了,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温暖和美好。
每一个善都长着记性,从来不曾忘记自己的来路。
每
一个善都长着记性
◆游宇明
说林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