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及其对春玉米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及其对春玉 米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
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缓慢释放养分,可有效地减少氮素的 浪费,但包膜尿素造价高,不能在农业大田生产中大量施用。本 试验以玉米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释放期包膜尿素最佳掺混组合 的研究、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的田间试验,以及包膜尿素与 全灌溉(FI)、亏缺灌溉(DI)、分根灌溉(PRD)三种不同灌溉方式 耦合的盆栽试验,探究其对玉米生长、土壤氮素、产量的影响, 进而有效期包膜尿素最佳掺混组合的研究试 验中,玉米株高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与CK处理无显著差 异;B型包膜尿素掺混施用时能显著增加玉米叶面积、鲜重、氨 态氮、土壤全氮、植物全氮含量;A1A2、A1B2、A1C2、B1B2、 C1A2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CK处理,其中B1B2处理下产量最高。2. 在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试验中,玉米生长初期,普通尿素常 量和减量处理的各指标显著高于配施处理,而在玉米生长后期, 配施处理的株高、叶面积、氨态氮、硝态氮、土壤全氮、植物 全氮等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常量和减量处理;在包膜尿素所 占比例最大的配施处理下,玉米叶面积、鲜重、氨态氮、硝态氮、 土壤全氮、植物全氮含量、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3.在盆栽试验中,移苗后21天时(其后才开始进行水分处理),普 通尿素组的玉米株高、相对叶绿素含量、植物全氮、土壤氨态 氮、硝态氮、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包膜尿素组;移苗后45天时,包 膜尿素与FI耦合处理时株高、植物全氮含量的增加最显著;包膜 尿素与FI、DI耦合处理时玉米叶面积显著高于PRD处理;包膜尿 素与FI、PRD的耦合效应较DI能显著增加玉米鲜重;包膜尿素与 不同灌溉方式耦合处理时相对叶绿素、土壤氨态氮、土壤全氮 含量均呈现FI>PRD>DI,且差异显著;移苗后69天时,包膜 尿素与FI耦合处理时叶面积、鲜重、相对叶绿素含量、植物全 氮、土壤硝态氮、全氮含量著高于PRD和DI;包膜尿素与FI、PRD 耦合处理时株高、土壤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DI处理。
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缓慢释放养分,可有效地减少氮素的 浪费,但包膜尿素造价高,不能在农业大田生产中大量施用。本 试验以玉米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释放期包膜尿素最佳掺混组合 的研究、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的田间试验,以及包膜尿素与 全灌溉(FI)、亏缺灌溉(DI)、分根灌溉(PRD)三种不同灌溉方式 耦合的盆栽试验,探究其对玉米生长、土壤氮素、产量的影响, 进而有效期包膜尿素最佳掺混组合的研究试 验中,玉米株高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与CK处理无显著差 异;B型包膜尿素掺混施用时能显著增加玉米叶面积、鲜重、氨 态氮、土壤全氮、植物全氮含量;A1A2、A1B2、A1C2、B1B2、 C1A2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CK处理,其中B1B2处理下产量最高。2. 在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试验中,玉米生长初期,普通尿素常 量和减量处理的各指标显著高于配施处理,而在玉米生长后期, 配施处理的株高、叶面积、氨态氮、硝态氮、土壤全氮、植物 全氮等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常量和减量处理;在包膜尿素所 占比例最大的配施处理下,玉米叶面积、鲜重、氨态氮、硝态氮、 土壤全氮、植物全氮含量、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3.在盆栽试验中,移苗后21天时(其后才开始进行水分处理),普 通尿素组的玉米株高、相对叶绿素含量、植物全氮、土壤氨态 氮、硝态氮、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包膜尿素组;移苗后45天时,包 膜尿素与FI耦合处理时株高、植物全氮含量的增加最显著;包膜 尿素与FI、DI耦合处理时玉米叶面积显著高于PRD处理;包膜尿 素与FI、PRD的耦合效应较DI能显著增加玉米鲜重;包膜尿素与 不同灌溉方式耦合处理时相对叶绿素、土壤氨态氮、土壤全氮 含量均呈现FI>PRD>DI,且差异显著;移苗后69天时,包膜 尿素与FI耦合处理时叶面积、鲜重、相对叶绿素含量、植物全 氮、土壤硝态氮、全氮含量著高于PRD和DI;包膜尿素与FI、PRD 耦合处理时株高、土壤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DI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