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马菌素的毒性及去除方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0
月
伏马菌素的毒性及去除方法分析
高玲玲(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伏马菌素是由串珠镰刀菌引发,在玉米、小麦、大麦、农产品存在比较广泛的一种真菌毒素,其是诱发伏马菌素毒性作用的
关键要素。
而且,伏马菌素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毒性较大,遗弃被伏马菌素污染的玉米极易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降解与去除玉米及其制品的伏马菌素备受重视。
据此文章对伏马菌素的毒性及其去除方法做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玉米;伏马菌素;毒性;去除方法
1伏马菌素的毒性
1.1神经毒性
神经毒性会导致马的脑白质软化,症状是嗜睡、厌食、抽搐、死亡,并出现明显的肝病或延髓质水肿等病理性变化。
伏马菌素能够改变动物的大脑神经化学,造成一系列生理反应。
1.2肺毒性
肺毒性主要体现在,猪食用带有伏马菌素的饲料之后,会出现肺水肿与胸膜腔积水,还会伴有胰脏与肝脏病变,就是所谓的肺水肿综合症。
在亚急性毒性试验过程中,伏马菌素对于猪的毒性作用主要体现为肝结节性增生与远侧食道黏膜增生斑。
在慢性毒性试验过程中,肺脏纤维化,因为结缔组织网状纤维明显增多,造成隔膜变宽,在结缔组织中组织纤维快速扩散,可以到达支气管周围。
1.3细胞毒性
细胞毒性主要体现在DNA 损伤、Sa 蓄积导致神经鞘脂类代谢被严重破坏、细胞分化被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细胞损伤、诱导凋亡等方面。
食用菌污染农产品,可能是造成人类食管癌的主要原因,但是依旧有待考证。
1.4生殖毒性
伏马菌素对鸡的胚胎有着一定的致死性,会导致鸡胚致病或者致死,还会造成仓鼠胚胎死亡,但是无法穿过胎盘屏障,胎儿毒性极有可能是母体毒性引发的后继反应。
伏马菌素还会造成胚胎成骨功能障碍,脑水肿,第三脑室发育出现异常,下颚裂等等。
1.5致癌性
伏马菌素具备肝脏与肾脏毒性,长时间喂食,会导致啮齿类动物癌症。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抗原呈递途径在免疫监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HLA 缺陷Ⅰ类抗原呈递途径能够下调到HLAⅠ类有核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极有可能造成癌变。
1.6免疫毒性
伏马菌素会对畜禽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造成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形成免疫抑制,从而降低疫苗免疫效果,导致抗体水平大大下降。
而伏马菌素还会阻碍疫苗抗体生成,导致疫苗
抗体滴度降低[2]。
2伏马菌素去除的有效方法
2.1物理法
2.1.1研磨法
所谓研磨包含干磨与湿磨,及在水中或者酸性亚硫酸盐中浸泡等三种方式,都会促使伏马菌素含量下降。
其中湿磨法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湿磨法工艺流程
湿润之后的玉米打碎,胚与渣彼此分离,因为颗粒大小与密度不同,通过分级筛选与风选提胚机进行全面分离,所提取出来的胚便能够直接提取油脂,玉米渣能加工为含有伏马菌素较低的玉米粉。
2.1.2加热法
虽然伏马菌素具备热稳定性,但是在热潮湿玉米粉处于190℃时,能够促使伏马菌素含量降低大约80%,而干燥玉米粉加热到190℃和220℃的时候,能够促使伏马菌素含量降低大约60%~100%,烘烤的玉米粉饼加热到220℃的时候,能够促使伏马菌素含量降低大约70%,这就表明温度超出150℃的时候,能够有效去除玉米中的伏马菌素。
2.1.3吸附法使用活性炭、胶质黏土、硅藻土,以此作为吸附剂,能够降低伏马菌素生物活性。
而用量最佳,效果最好的吸附剂是酯化葡配甘露聚糖,从酵母细胞壁中提取出来,能吸附各种霉菌毒素,而且多孔,表面积大,能有效吸附霉菌毒素,所以使用量较低。
2.2化学法
2.2.1氨熏蒸法
污染量控制在100mg/kg 的玉米在氨熏蒸去毒之后,就能够符合国际标准。
具体流程是围囤熏蒸,在囤内预埋受伏马菌素污染的玉米样品,分别在上中下3个位置进行预埋,每一层预埋300g 。
上层预埋在距离粮食10cm 的位置,下层预埋在距离囤底10cm 的位置,中层预埋在囤高的中间位置。
氨熏蒸法处理,能够降低污染大约80%,并且在处理之后,玉米样品理化性质并不会有过大改变。
2.2.2臭氧处理法
臭氧处理法能够将伏马菌素转变为3-酮基伏马菌素,此复合物的毒性更加突出,所以并不具备实用价值。
2.2.3加糖挤压膨化法
利用挤压膨化法能够促使伏马菌素含量下降,而添加合适的葡萄糖,能够促使伏马菌素下降大约46%~71%左右,但是
175
2019年10
月
蔗糖效果却不显著。
此外,伏马菌素毒性能够通过其与果糖发生反应从而减小。
添加果糖,加热到80℃,并保持2d ,果糖就能够与伏马菌素的氨基末端相反应,以此确保伏马菌素大部分与果糖相连接。
而D-葡萄糖加热到65℃的时候,保持2d ,也可以和伏马菌素相反应。
2.2.4中草药熏蒸法
使用山苍子油处于60℃时,对发霉的玉米进行熏蒸,能够有效解毒去毒。
2.2.5碱煮处理法
利用带有NH 4Cl 的化合物,将其与H 2O 2或者辣根过氧化物酶融合,或者把Ca(OH)2、NaHCO 3和H 2O 2融合,模拟优化碱性处理流程,明确化学变型,并降低毒性或致癌性。
对伏马菌素污染的玉米模拟碱性处理流程,能够获得高达100%的去毒效果。
2.3生物法
2.3.1增添微生物菌体制剂自然界的微生物各式各样,其可以有效降解或者去除食物中带有的伏马菌素,即细菌、酵母菌、霉菌、藻类等等。
其中一些微生物能够吸附伏马菌素,构成菌体-伏马菌素结合体,在微生物构成结合体之后,其吸附能力就会有所降低,更加容易与伏马菌素同时排除,进而降低毒素造成的损害。
在进行伏马菌素去除时,主要使用的生物方法是添加微生物菌体制剂,即黑色酵母添加到玉米中,进行发酵,72h 之后能够有效缩减伏马菌素含量,其能够将伏马菌素水解成氨基五醇与三羧酸,并释放二氧化碳。
2.3.2乳酸菌黏附
乳酸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够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并且具备一定的防腐与治疗作用。
基于乳酸菌分离抗菌物质,避免病原菌生长。
乳酸菌抑制伏马菌素的机理为,其具备黏附或代谢产物作用。
在乳制品发酵中,乳酸菌的应用最广泛,且具备很显著的伏马菌素黏附与降解效果。
2.3.3中草药抑制剂法
从植物中提取酚类化合物,可以发现带有氯的化合物能够降低大约95%伏马菌素,而咖啡碱、香草醛酸能够降低大约91%的伏马菌素。
2.3.4发酵脱毒
毒素污染之后的粮食能够作为假丝酵母发酵底物,发酵之后,能够降低大约90%的毒素活性,并全部保留到发酵液中,这样一来,在饲料蛋白中,根本不会检测到毒素。
2.3.5营养修饰法
一般主要利用的动物保护免遭霉菌毒素损害的营养调节方法为,在霉变日粮中,增加较高水平的蛋氨酸、硒、复合维生素等,或者带有叶绿素的衍生物、天门东氨酰氨酸甲酯等物质的植物与中草药复方,效果都很显著[3-4]。
3结语
总之,伏马菌素是造成玉米及其制品污染的主要真菌毒
素,也是致癌物,对于动物与人类的健康威胁都很突出。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以及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相关安全部门必须加强对伏马菌素检测与去除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人们饮食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寒松,樊海新,李复辉,等.伏马菌素B_1的毒性、污染及其检测技术[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5):275-278.
[2]张荷,胡琼波,刘承兰.伏马菌素的毒性及其作用机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1):162-168.
电控油管控污装置研制
及应用
李纬孙连会陈辉李志平(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
司第二采油厂,河北霸州065700)
摘要:井下作业起内腔带液油管时,管内液体会飞流直泄,为防污染[1],一般是员工向外推送油管使管内液体排向污液储集筒再回流油套环空,但此种办法明显存在伤害员工身体健康的缺点。
近年来,现场出现了一些自动或半自动的起下油管设备,远程电控的井口油管控污装置是其中创新之一,根本作用在于取代人工完成油管在井口卸扣被提起时所生液态污染源的控制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速度,避免了液态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关键词:油管;控污;电控;健康;应用
目前国内修井作业现场起下油管时,井口一般需站立2~3人,完成挂摘吊环、搬吊卡、开关吊卡、推拉操控油管钳、推送油管等一系列操作,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健康保护水平低。
比如,起内腔带液油管时,管内液体在自重作用下会飞流直泄,任其自然下落,造成井口周围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采取措施控制,一般是员工向外推送油管使管内液体排向污液储集筒再回流油套环空,但此种办法明显存在缺点,一则双手浸泡油水伤害操作人员健康,二则污液四溅很难完全控制。
随着科技进步的要求,现场需要一些自动或半自动的起下油管设备[2],以期解决上述难题,液控油管吊卡、液控油管钳就位及上卸扣、液控机械手推拉油管及吊环等应运而生,远程电控井口油管控污装置也是关键创新之一。
1电控油管控污装置的研制
1.1结构组成
主要由四方平移总成、液压缸、组合臂、控流筒、电液换向阀、电控开关等组成,见图1。
1—四方平移总成;2—第一轴销;3—液压缸;4—第二轴
销;5—第三轴销;6—组合臂;7—第四轴销;8—控流筒;9—电控开关;10—电液换向阀
1.2工作原理
四方平移总成1通过第一轴销2、第二轴销4在架构内安装液压缸3,四方平移总成1顶部一端通过两个第三轴销5向外联接组合臂6,组合臂6的两臂顶部各通过第四轴销7联接控流筒8,电控开关9以电源线联接电液换向阀10,电液换向阀10以液压管线联接液压缸3,液压缸3可以带动四方平移总成1左右移动,四方平移总成1可以带动组合臂6左右移动,组合臂6可以带动控流筒8左右移动并在移动中合围封闭或分离。
1.3关键功能的实现
1.3.1远离井口的电控开关9一相向电液换向阀10的一端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