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体验
下图为小王同学在学习地理时看到的某种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测,形成该地貌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A.冰川作用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波浪作用
[解析] 图示山脉有许多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形成该地貌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冰 川作用。
(2) 图中地貌按成因,可以分为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据此分类。
提示 喀斯特溶蚀地貌有①②④以及③中的溶洞,喀斯特沉积地貌有③中的石笋、石柱、 石钟乳和⑤。
方法突破
1.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
2.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态及成因
类型
形态
成因
喀斯特溶蚀地貌
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溶蚀
水平方向: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垂直方向:溶斗→落水洞→地下河
溶洞
喀斯特沉积地貌
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沉积
实践应用
“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于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主要原因:地 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质量好;无线电环境理想;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 地,接近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造型,工程开挖量小;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 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加之地下河较多,便于排水。
北美洲典型冰川地貌 最典型的是北美五大湖,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淡 水湖,五大湖是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冰蚀湖,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国、加拿大两国共 有。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在北温带。 中国典型冰川地貌: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昆仑山脉冰川、唐古拉山脉冰川。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喀斯特地貌
1. 概念:又称岩溶地貌,是________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 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可溶性
2. 类型
(1) 喀斯特溶蚀地貌
溶蚀
沟槽
石脊
陡峭
100
岩溶平原
圆锥
天坑
溶解
石笋
钙华坝
二、海岸地貌
1. 海岸带:______与______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
三、冰川地貌
1. 冰川
(1) 概念:指______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______。 (2) 类型
极地
冰体
划分依据
类型
分布
冰川的______ 和规模
大陆冰川
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__________ 上
山岳 冰川
发育在高山上,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高海拔地区
2. 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D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乙—甲
[解析] 第2题,由于石灰岩各部分岩层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 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据图可知, 丙地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为地貌发育初期;甲地侵蚀程度最强,说明为地貌发育后期, 故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故选D。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一 喀斯特地貌有哪些类型?各是怎样形成的?
情境探究
材料 部分喀斯特地貌图。
①溶沟和石芽
②峰林、峰丛、孤峰
③溶洞、石 笋、石柱、 石钟乳
④溶斗
⑤钙华景观
结合材料探究:
(1) 图中地貌按位置,可以分为地上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据此分类。
提示 地上喀斯特地貌有①②④⑤,地下喀斯特地貌有③。
方法突破
1.常见冰蚀地貌及其特征
类型
概况
主要特征
景观图示
角峰
多个冰斗之间的尖锐 山峰
金字塔形的尖峰
_
刃脊
相邻冰斗之间的陡峭 山脊
刀刃状的山脊
_
类型
概况
主要特征
景观图示
冰斗
在冰川源头,由于冰 蚀作用形成的斗状洼 地
三面为陡壁所 围,朝向坡下的 一面有个开口, 外形如围椅状
_
U形谷
冰川侵蚀地面形成的 谷地
2. 关于图2所示海岸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A.风力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B.河流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C.波浪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D.冰川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解析] 第2题,图2所示地貌分布在海岸地区,为海岸地貌——沙滩,主要受波浪堆积 作用形成,与风力作用关系不大,A错误,C正确;图示区域没有河流、冰川,因此与 河流作用和冰川作用无关,B、D错误。
探究点三 冰川地貌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情境探究
海螺沟冰川是世界上仅存的低海拔冰川之一,它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 县境内。在冰川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冰川地貌。
冰川侵蚀地貌示意图
流水堆积和冰川堆积垂直剖面图
结合材料探究:
(1) 材料中有哪些冰川侵蚀地貌?
连线生活
盖朗厄尔峡湾位于挪威西南岸,全长16千米,两岸耸立着海拔1 500米以上的群山,有 许多瀑布沿陡峭的岩壁泻入峡湾,游客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震撼。尝试探究盖朗厄 尔峡湾的形成原因。
提示 纬度高、终年气温低,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形成U形谷;冰退后,海水侵入U形 谷而形成。
知识拓展
冰川沉积物的特征 由碎屑物质组成;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经常是巨大的石块和细微的泥质物的混合 物;碎屑物无定向排列,扁平或长条状石块可以呈直立状态;无成层现象;绝大部分 棱角分明。
提示 波浪的侵蚀作用。
(2) 滨海的沙滩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 波浪的堆积作用。
方法突破
1.海岸地貌的成因及主要类型
海岸地貌
成因
主要类型
海蚀地貌
岸边岩石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形成的
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 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
海积地貌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沿岸流 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的
探究点二 海岸地貌有哪些类型?各是怎样形成的?
情境探究
“哗!哗!……”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了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海浪涌到岸 边,轻轻地抚摩着细软的沙滩,又恋恋不舍地退回,一次又一次地抚摩着,在沙滩上 划出一条条的银边…… 结合材料探究:
(1) 海边的礁石往往形态各异,试判断其主要成因。
提示 角峰、冰斗、刃脊、冰川槽谷等。
(2) 比较流水堆积和冰川堆积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提示 流水堆积:有明显的分层,并且颗粒物有明显的分选性。原因:在流水堆积过程 中,受重力作用,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冰川堆积:无明显分层,大小颗粒物杂乱分布。原因:冰川在短时间内融化,其 挟带的颗粒物来不及分选堆积,只能大小混杂地堆积在一起。
图1
图2
1. 图1所示地貌属于( )
B
A.海蚀平台 B.海蚀崖 C.海蚀柱 D.离岸堤
[解析] 第1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所示地貌属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 崖,B正确;海蚀平台是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海蚀柱的主要特点是呈柱状, 都与图示地貌不符,A、C错误;激浪流挟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 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就是离岸堤,与图示地貌不符,D错误。
两壁陡立,谷底 开阔,形如字母 “U”
_
续表
类型
概况
主要特征
景观图示
峡湾
U形谷形成后,冰川消 融,海水侵入
狭长海湾,深入陆地数 十至数百千米,海水很 深,两侧陡崖巍然
_
冰蚀湖
由冰川的侵蚀作用产生 的凹地积水而成的湖
凹地积水而成的湖泊
_
续表
2.常见冰碛地貌及其成因
类型
成因
景观图示
冰碛湖
由不规则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洼地 积水而成
提示 喀斯特溶蚀地貌(峰林或孤峰)。周围为地势平坦的洼地,才有平地拔起之感; 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高山。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41、2-42,完成以下问题。
(1) 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提示 波浪侵蚀作用。
(2) 海滩、沙嘴的成因与海蚀崖、海蚀柱的成因是否相同?
提示 不相同,海滩、沙嘴是波浪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 视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 的主要特点。
1.结合景观图或野外考察,说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类型及特 点。(地理实践力) 2.结合景观图或野外考察,说出海岸地貌的成因、类型及特 点。(地理实践力) 3.结合景观图或相关资料,说出冰川地貌的成因、类型及特 点。(综合思维)
_
冰碛平原
冰川的冲击和侵蚀使低山丘陵变平 或消失,同时冰碛物也淤平了洼地 和山谷,形成冰碛平原
_
类型
成因
景观图示
冰碛丘陵
冰碛物在冰层内通常分布不均匀, 其在冰川融化时沉积成厚度不同并 且有波动起伏的冰碛盖层
_
续表
实践应用
西欧典型冰川地貌 (1)峡湾:冰川作用,崖壁陡峭,曲折幽深,典型景观有挪威西峡湾。 (2)波状平原:冰碛作用,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典型景观有波德平原。 (3)冰蚀湖:冰蚀作用,阿尔卑斯山脉南部峰峦挺拔,多宽谷、尖峰、冰蚀湖,山脉 两侧有湖泊。
形态
格陵兰岛
中低纬度
(3) 冰川作用: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______作用。
堆积
2. 冰川地貌
(1) 概念:__________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 (2) 类型:______、冰川槽谷(U形谷)、______和刃脊等。
冰川作用
冰斗
角峰
(3) 现代冰川地貌 ①分布:______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特别是______大陆、北美大陆的很多地区。 ②典型地貌:冰蚀湖、______等。 ③作用:研究__________的依据。
陆地
海洋
2. 海岸地貌
(1) 概念:海岸带在构造运动、__________、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 形成的地表形态。
海水运动
(2) 类___。 ②海积地貌:丁______、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柱
海滩
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 沙坝等
2.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实践应用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海岸地貌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10~20米,宽度在数千米至数十千米范围内。
应用体验
读某海域相邻的两处海岸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两极
欧亚
峡湾
环境演变
知识拓展
喀斯特作用
思维提升
是不是所有的水都可对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
提示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与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从而使石灰岩被溶蚀。溶蚀力 的强弱与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
连线生活
在一篇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古以来桂林就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美誉,那么桂 林的风景到底有多么美呢?在这里有平地拔起、千姿百态的山峰,还有蜿蜒曲折、明 洁如镜的漓江……”文字中所说的“平地拔起、千姿百态的山峰”属于何种喀斯特地貌? 为什么?
应用体验
[2023·宿迁期末]喀斯特石林景观是地 表水顺石灰岩裂缝渗入地下,地下水在石 灰岩裂缝中运动,溶解石灰岩而形成的。 下图示意某喀斯特石林地貌发育过程。据 此回答1~2题。
1. 形成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D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解析] 第1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溶解于水而形成的,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 貌。故选D。
下图为小王同学在学习地理时看到的某种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测,形成该地貌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A.冰川作用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波浪作用
[解析] 图示山脉有许多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形成该地貌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冰 川作用。
(2) 图中地貌按成因,可以分为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据此分类。
提示 喀斯特溶蚀地貌有①②④以及③中的溶洞,喀斯特沉积地貌有③中的石笋、石柱、 石钟乳和⑤。
方法突破
1.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
2.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态及成因
类型
形态
成因
喀斯特溶蚀地貌
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溶蚀
水平方向: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垂直方向:溶斗→落水洞→地下河
溶洞
喀斯特沉积地貌
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沉积
实践应用
“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于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主要原因:地 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质量好;无线电环境理想;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 地,接近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造型,工程开挖量小;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 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加之地下河较多,便于排水。
北美洲典型冰川地貌 最典型的是北美五大湖,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淡 水湖,五大湖是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冰蚀湖,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国、加拿大两国共 有。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在北温带。 中国典型冰川地貌: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昆仑山脉冰川、唐古拉山脉冰川。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喀斯特地貌
1. 概念:又称岩溶地貌,是________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 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可溶性
2. 类型
(1) 喀斯特溶蚀地貌
溶蚀
沟槽
石脊
陡峭
100
岩溶平原
圆锥
天坑
溶解
石笋
钙华坝
二、海岸地貌
1. 海岸带:______与______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
三、冰川地貌
1. 冰川
(1) 概念:指______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______。 (2) 类型
极地
冰体
划分依据
类型
分布
冰川的______ 和规模
大陆冰川
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__________ 上
山岳 冰川
发育在高山上,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高海拔地区
2. 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D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乙—甲
[解析] 第2题,由于石灰岩各部分岩层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 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据图可知, 丙地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为地貌发育初期;甲地侵蚀程度最强,说明为地貌发育后期, 故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故选D。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一 喀斯特地貌有哪些类型?各是怎样形成的?
情境探究
材料 部分喀斯特地貌图。
①溶沟和石芽
②峰林、峰丛、孤峰
③溶洞、石 笋、石柱、 石钟乳
④溶斗
⑤钙华景观
结合材料探究:
(1) 图中地貌按位置,可以分为地上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据此分类。
提示 地上喀斯特地貌有①②④⑤,地下喀斯特地貌有③。
方法突破
1.常见冰蚀地貌及其特征
类型
概况
主要特征
景观图示
角峰
多个冰斗之间的尖锐 山峰
金字塔形的尖峰
_
刃脊
相邻冰斗之间的陡峭 山脊
刀刃状的山脊
_
类型
概况
主要特征
景观图示
冰斗
在冰川源头,由于冰 蚀作用形成的斗状洼 地
三面为陡壁所 围,朝向坡下的 一面有个开口, 外形如围椅状
_
U形谷
冰川侵蚀地面形成的 谷地
2. 关于图2所示海岸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A.风力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B.河流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C.波浪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D.冰川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解析] 第2题,图2所示地貌分布在海岸地区,为海岸地貌——沙滩,主要受波浪堆积 作用形成,与风力作用关系不大,A错误,C正确;图示区域没有河流、冰川,因此与 河流作用和冰川作用无关,B、D错误。
探究点三 冰川地貌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情境探究
海螺沟冰川是世界上仅存的低海拔冰川之一,它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 县境内。在冰川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冰川地貌。
冰川侵蚀地貌示意图
流水堆积和冰川堆积垂直剖面图
结合材料探究:
(1) 材料中有哪些冰川侵蚀地貌?
连线生活
盖朗厄尔峡湾位于挪威西南岸,全长16千米,两岸耸立着海拔1 500米以上的群山,有 许多瀑布沿陡峭的岩壁泻入峡湾,游客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震撼。尝试探究盖朗厄 尔峡湾的形成原因。
提示 纬度高、终年气温低,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形成U形谷;冰退后,海水侵入U形 谷而形成。
知识拓展
冰川沉积物的特征 由碎屑物质组成;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经常是巨大的石块和细微的泥质物的混合 物;碎屑物无定向排列,扁平或长条状石块可以呈直立状态;无成层现象;绝大部分 棱角分明。
提示 波浪的侵蚀作用。
(2) 滨海的沙滩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 波浪的堆积作用。
方法突破
1.海岸地貌的成因及主要类型
海岸地貌
成因
主要类型
海蚀地貌
岸边岩石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形成的
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 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
海积地貌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沿岸流 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的
探究点二 海岸地貌有哪些类型?各是怎样形成的?
情境探究
“哗!哗!……”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了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海浪涌到岸 边,轻轻地抚摩着细软的沙滩,又恋恋不舍地退回,一次又一次地抚摩着,在沙滩上 划出一条条的银边…… 结合材料探究:
(1) 海边的礁石往往形态各异,试判断其主要成因。
提示 角峰、冰斗、刃脊、冰川槽谷等。
(2) 比较流水堆积和冰川堆积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提示 流水堆积:有明显的分层,并且颗粒物有明显的分选性。原因:在流水堆积过程 中,受重力作用,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冰川堆积:无明显分层,大小颗粒物杂乱分布。原因:冰川在短时间内融化,其 挟带的颗粒物来不及分选堆积,只能大小混杂地堆积在一起。
图1
图2
1. 图1所示地貌属于( )
B
A.海蚀平台 B.海蚀崖 C.海蚀柱 D.离岸堤
[解析] 第1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所示地貌属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 崖,B正确;海蚀平台是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海蚀柱的主要特点是呈柱状, 都与图示地貌不符,A、C错误;激浪流挟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 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就是离岸堤,与图示地貌不符,D错误。
两壁陡立,谷底 开阔,形如字母 “U”
_
续表
类型
概况
主要特征
景观图示
峡湾
U形谷形成后,冰川消 融,海水侵入
狭长海湾,深入陆地数 十至数百千米,海水很 深,两侧陡崖巍然
_
冰蚀湖
由冰川的侵蚀作用产生 的凹地积水而成的湖
凹地积水而成的湖泊
_
续表
2.常见冰碛地貌及其成因
类型
成因
景观图示
冰碛湖
由不规则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洼地 积水而成
提示 喀斯特溶蚀地貌(峰林或孤峰)。周围为地势平坦的洼地,才有平地拔起之感; 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高山。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41、2-42,完成以下问题。
(1) 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提示 波浪侵蚀作用。
(2) 海滩、沙嘴的成因与海蚀崖、海蚀柱的成因是否相同?
提示 不相同,海滩、沙嘴是波浪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 视频、图像,识别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 的主要特点。
1.结合景观图或野外考察,说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类型及特 点。(地理实践力) 2.结合景观图或野外考察,说出海岸地貌的成因、类型及特 点。(地理实践力) 3.结合景观图或相关资料,说出冰川地貌的成因、类型及特 点。(综合思维)
_
冰碛平原
冰川的冲击和侵蚀使低山丘陵变平 或消失,同时冰碛物也淤平了洼地 和山谷,形成冰碛平原
_
类型
成因
景观图示
冰碛丘陵
冰碛物在冰层内通常分布不均匀, 其在冰川融化时沉积成厚度不同并 且有波动起伏的冰碛盖层
_
续表
实践应用
西欧典型冰川地貌 (1)峡湾:冰川作用,崖壁陡峭,曲折幽深,典型景观有挪威西峡湾。 (2)波状平原:冰碛作用,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典型景观有波德平原。 (3)冰蚀湖:冰蚀作用,阿尔卑斯山脉南部峰峦挺拔,多宽谷、尖峰、冰蚀湖,山脉 两侧有湖泊。
形态
格陵兰岛
中低纬度
(3) 冰川作用: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______作用。
堆积
2. 冰川地貌
(1) 概念:__________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 (2) 类型:______、冰川槽谷(U形谷)、______和刃脊等。
冰川作用
冰斗
角峰
(3) 现代冰川地貌 ①分布:______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特别是______大陆、北美大陆的很多地区。 ②典型地貌:冰蚀湖、______等。 ③作用:研究__________的依据。
陆地
海洋
2. 海岸地貌
(1) 概念:海岸带在构造运动、__________、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 形成的地表形态。
海水运动
(2) 类___。 ②海积地貌:丁______、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柱
海滩
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 沙坝等
2.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实践应用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海岸地貌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10~20米,宽度在数千米至数十千米范围内。
应用体验
读某海域相邻的两处海岸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两极
欧亚
峡湾
环境演变
知识拓展
喀斯特作用
思维提升
是不是所有的水都可对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
提示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与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从而使石灰岩被溶蚀。溶蚀力 的强弱与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
连线生活
在一篇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古以来桂林就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美誉,那么桂 林的风景到底有多么美呢?在这里有平地拔起、千姿百态的山峰,还有蜿蜒曲折、明 洁如镜的漓江……”文字中所说的“平地拔起、千姿百态的山峰”属于何种喀斯特地貌? 为什么?
应用体验
[2023·宿迁期末]喀斯特石林景观是地 表水顺石灰岩裂缝渗入地下,地下水在石 灰岩裂缝中运动,溶解石灰岩而形成的。 下图示意某喀斯特石林地貌发育过程。据 此回答1~2题。
1. 形成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D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解析] 第1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溶解于水而形成的,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 貌。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