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针具及其替代方法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针针具及其替代方法的发展
通过文献回顾,了解火针的起源及火针针具的不断发展,以及火针治疗疾病的取效方式和特点,结合目前临床上出现的火针的一些替代方法,如电火针、激光火针等,分析它们的优缺点,提出问题,为将来改善它们的功能做准备,以推动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标签:火针;针具;替代方法
1古代文献中有关火针的记载
火针疗法是针灸中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是用火将针尖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自古以来火针有”烧针”“白针”“煨针”等称谓。
《内径》中称火针为”焠刺”、”燔针”。
《灵枢·官针》载”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素问·调经论》载”病在骨,调之骨。
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 《灵枢·经筋》中多次提及用燔针劫刺之法治疗经筋痹症。
《伤寒论》称火针为”烧针”。
明代高武的《针灸素难要旨》记载:”燔针:一名焠针,长四寸,风虚合于骨解皮肤之间者。
”另外其《针灸聚英》[1] 中又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了火针”若风湿寒三者,在于经络不出者,宜用火针,以外发其邪,针假火力,故功效胜气针也……又如川僧多用煨针,其针大于鞋针。
火针,以火烧之可用,即九针之中之大针是也,其针大于气针。
故曰大针者,其功能治风邪入舍于筋骨间不出者宜用之,火针之次也......火针即煨针也。
”
《灵枢·寿夭刚柔》中有”皇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布衣是指体质好的劳民百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火针的起源很早,称谓较多,其针具来源于古九针中的大针。
而其火烧为用又源自”燔针”,古代多用其治疗寒性病证和经筋病变,施针对象应体质壮实。
2火针针具制作的发展
火针由《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大针发展而来。
”大针也是锋针的加长,用火烧红后针刺腧穴的称为’火针’。
”[2]”大针的形状与结构:针身长4寸,新规格约100mm,针身圆粗,针尖锋利。
后人有作’火针’使用。
”[3]
在《内经》成书年代,即春秋战国至汉代,我国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这时金属针具的制造已具备了条件,开始用青铜和马嚼铁做针灸针,古代九针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产物。
”[3]可见这时的火针可由青铜和马嚼铁制作。
明《针灸聚英》[1]载”世之制火针者,皆用马衔铁……铁熟不生为上,莫如火炉中用废火箸制针为佳也”。
首先提出制造火针要用耐烧的熟铁。
宋以后,《圣济总录·钩割针镰》卷一百一十三载有”凡目生顽翳者,可用火烧铜针轻点。
传波斯国银矿名悉兰脂。
点之不痛,勿用别法。
” 说明了这个时期有人用铜来做火针。
当代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用钨锰合金制作火针;山西师怀堂主任医师师氏改进了火针针具,用金属钨、钼作火针。
二者制作的火针都具有耐高温、不退火、变形小、不易折、高温硬度强等特点,且火针针具系列因治疗用途的不同而规格各异,”师氏火针分为细、中、粗、圆头及三头5种。
另外,新九针中的铍针和缇针,在用于速烙割和速烙熨治法时,被称为火镀针和火缇针,也属于师氏火针范畴,因此师氏火针广义上分为7种。
”[2]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的黄石玺在临床应用中改用普通不锈钢针灸针1寸(针身长25mm、直径0.3mm~0.34mm)针作点刺火针针具,收到良好的效果,它突出了以下的优势:①针体细,对皮肤损伤轻;②易于燃烧,在火焰下针体一烧即通红等。
“蒙医火针多采用金针或银针,多为手工制作。
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热性,银离子还有杀菌作用,是蒙医火针最常用的材料。
”[4]
由上所知,火针的制作材料从古至今有青铜、熟铁、铜、不锈钢、金、银、钼、钨和钨锰合金等。
3火针烧热方式的发展变化及其取效方式
3.1火针烧制方式的发展变化建国以后,火针由原来的植物油烧针改为酒精灯烧针。
现代人们也用电来加热火针,如有文献记载”鞍山铁东医院王金祥老大夫多年来从事火针临床工作……与科技人员合作,创制出一种”钢城火针”:每套配有大小粗细及尖头平顶各样针具,应用时可取需要的针具插入装有可调深浅的弹簧针管内,在电热器中加热后进行操作。
”[5]在万方专利数据库中也检索到类似的装置,即”火针电加热装置”。
3.2火针的取效方式明代杨继州的《针灸大成》中记载:”火针即焠针,烧令通红,用方有功。
若不红者,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认为烧针需要烧至通红。
后世也有多家文献记载了烧针要使针被烧至通红或白亮。
《中国针灸器械学》[3]上记载了师怀堂新九针。
在火针、细火针中说”细火针由钼质金属制成……熔点为2000℃以上,使用时烧制针体白而发亮为度,此时可达700~800℃左右。
”
“Tan Kee Huat 认为火针的独特治疗效应在于它造成的高温以及它的粗度,火针的粗度可从最细0.5 mm,中等0.8mm,到最粗1.1 mm,传统毫针才0.25 mm,不耐高温,钨针能在1000 ℃保持硬度,当它刺入病处甚至接近骨表面时其温度还可保持在800 ℃左右。
”[6]
由上可知,在利用火针治疗疾病时,火针针尖的温度是很高的,需达到700~800℃。
4近代火针的一些替代方法
根据火针的取效方式,近代已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替代技术。
如电火针,即利用电能首先对针体加热至600℃以上,然后进针。
由于火针对操作手法的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操作不当易影响疗效甚至发生意外,人们开始借助现代科技寻求解决办法。
1966 匈牙利的Mester提出了低强度激光具有生物刺激作用。
1973年德国学者Plog提出了利用微细的激光代替针灸的设想,近些年来激光火针治疗机应运而生,如山东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的JZ-302型激光火针治疗机。
山东的王卫红已采用此机器对60例痹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具体操作:将激光输出端对准选取的穴位,选择恰当的治疗参数输入电脑,激光火针点射深度根据不同部位,控制在1~6 mm为宜。
王卫红指出了它的优点”激光火针疗法是传统火针与现代高科技成果的有机结合,它集瘢痕灸、火针的优势于一身,而避其短,加之激光本身就具有消炎止痛的生物效应,所以疗效优于传统火针,而且患者无恐惧感,易于接受。
”[7]
对于一些外科疾病,还有人采用高频电离子治疗仪,其原理与火针类似,治疗效果和激光治疗一样,且方法直接简单、损伤小,不留瘢痕,其治疗机理是:利用高频电流和使用直径0.1~1mm的金属触针,靠近或插入人体病灶内,使触针与组织有极小气隙中形成极高的电场强度使气体分子电离,产生等离子火焰。
当使用强输出时,瞬间产生3000°C左右的温度,使病变组织气化而消失,同时,由于气化层下面还有薄薄的凝固层,可阻止出血、保护表层组织、使伤口迅速愈合。
当使用弱输出时,可使病变组织凝固或碳化、气化而坏死。
现多用于治疗皮肤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等疾病。
5近代火针及替代方法的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
现代技术使火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具有新的特点:①火针制作材料多样化。
其中金属钨、钼制作的火针有耐高温,不易折等优点;银离子可以杀菌。
②火针种类多样化,如师氏火针,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所需。
③火针取热方式多样化,可以靠植物油、酒精灯、光、电来取热。
④新技术更容易被掌握和应用,使用方便。
如激光火针通过控制光的输出量可以控制点射的深度,减少传统火针疗法因为医生经验不足所造成的误差,以及给患者造成的心理恐惧。
尽管现代技术在替代传统火针疗法的时候有了很多进步和便捷之处,但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①新技术的临床治疗参数不明确,不规范。
如激光火针是一种
新事物,而激光种类多样,不同种类和强度的激光性能会有差别,其临床治疗的安全剂量、上限下限的控制,是涉及患者安全的问题,对此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电离子仪输出功率的控制亦是如此。
它们临床治疗参数的选择与控制仍需大量理论与实验的支持。
②现代技术机理复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也会给人体带来一些未知的影响。
如激光涉及到光,电,磁,热能及生物效能转换等,激光火针的光热,机械(光压)及电磁场等作用于人体组织,会引起一系列生物应答效应,促进人体发生怎样的生理变化尚不清楚。
③传统火针的作用有局部刺激,经络传导,整体调节三个方面,以促进人体自身的恢复。
它对人体是微创的,几乎没有副作用。
而目前的替代技术越来越倾向用于外科手术,即局部作用。
而既然是手术就必定会造成创伤,这与传统的火针疗法相比,意义已相去甚远。
④现代仪器造价高,成本、体型大。
这些缺点使他们使用起来不如传统方法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现代技术在替代火针疗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继承优点,攻克缺点,以实现传统火针疗法的真正意义,起到更好的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武原著,黄龙祥整理.针灸聚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92-193.
[2]贺普仁.针具针法(第二版)[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1:16-18,31,33.
[3]钱真良,李正明.中国针灸器械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31,193-196.
[4]王莉.蒙中医火针疗法对照[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2):27.
[5]吴重行.火针考略[J].黑龙江中医药,1985(4):35.
[6]李竹.火针、激光火针在慢性运动损伤中的应用[J].山东体育学院院报,2005(1):49.
[7]王卫红.激光火针治疗痹证60 例临床分析[J].中国针灸,2000(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