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50篇(二)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50篇(二)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综合训练。

闲读梧桐
①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②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

我猜想,当和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

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③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

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

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

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

于是无眠,想起家信。

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

外祖父是地万上知名的教育家,两袖清风,将一生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

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

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

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

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④浮想联刷,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

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

惊奇地发现,天边竞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

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

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

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技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

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

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⑤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竞是大晴。

⑥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

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

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

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⑦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
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⑧()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缕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

(1)细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2)第⑧段有三句话,请给它们排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3)梧桐的寂寞是指什么?下面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也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
B.梧桐的寂寞是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
C.梧桐的寂寞是一种屈从天命的无奈,是那个年代里的人的悲哀
D.梧桐的寂寞是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4)作者“闲读梧桐”,但文章中还写到了他的外祖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2.现代文阅读
木棉花开(节选)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不知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竞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

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竞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

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

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蒴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

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

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

一年的精华沉淀。

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⑤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

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责又不屑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1)画横线的句子中,“火焰”指的是________。

这句话写的是这一事物________的特点。

从“竞”字,我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

(2)从画“”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对木棉所持有的情感态度是()。

A.震撼
B.惋惜
C.赞美
D.惊喜
(3)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木棉花是怎样的呢?(摘录文中语句作答)
(4)木棉花具有怎样的外在特点与内在品质?请仔细阅读第②到⑤段。

补充表格。

(5)本文赞美了如木棉一样的人。

你身边有像木棉这样的人吗?请联系实际写一写。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读书莫放“拦路虎”
同学们在读书时,常会遇到一些生字。

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

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

这样做,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

如“衷心”本是出自内心的意思,有人将“衷心”读成“哀心”,就很有可能将这个词的意思误解了。

再说,你这次见到“拦路虎”绕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读书,它又会跑过来“拦”你的“路”。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

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

不少同学有这样的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

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

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阅读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想想“拦路虎”指什么?“绕着走”是什么意思?
(3)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4)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或者说说你有哪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4.现代文阅读
刷脸时代
①走在大街上,不经意间闯了红灯,你的姓名、籍贯等就会被曝光。

A .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做到,即使你遮住了脸部面积的2/3,人脸识别机器也一样能把你认出来。

②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并自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合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即通常所说的刷脸技术。

③刷脸技术,正在快步走进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刷脸支付;回家或住酒店,刷脸开门;坐动车或飞机,刷脸进站;办社保或取现金,还是刷脸……
④就拿刷脸支付来说,刷脸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B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 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不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⑤C .刷脸支付就像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

各种机构均有可能...
“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

但并不是说。

“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

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

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⑥在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

值得深思。

【阅读链接】
针对隐私安全引发争议的“ZAO”
最近,一款名为“ZAO”的换脸软件在朋友圈刷屏,据了解,“ZAO”使用Al 技术,用户只需要一张正脸照,就可以替换为影视作品等中的人物,生成以自己为主角的视频片段。

但“ZAO”的用户协议条款却引发网友争议,部分人呼吁大家不要盲目跟风。

(1)刷脸支付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
A.第①段中提到闯红灯被抓拍的例子,是为了突出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B.人脸识别已经完全覆盖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我们要看好自己的“脸”
C.“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
D.“刷脸支付”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有利有弊,我们要谨慎待之
(3)细读短文画横线的句子,先判断说明方法,再选择其中一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A 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B 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C 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________句的好处是:________。

(4)第⑤段中加点词“有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
(5)细读⑤⑥两段,结合“阅凑链接”,发表你的看法。

“人脸识别”真是太方便了。

以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上它!
5.现代文阅读
乌鸦唱歌(节选)
这天,列那来到一个草原上,草原的边上有一条小河,小河边又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毛榉。

这里清澈碧绿的河水吸引了列那,于是列那禁不住跳到河里洗了个澡,再躺在草地上,哈,可真舒服啊!可是,这时候肚子又不争气地开始叫了,他必须去寻找食物。

不远处,有一个农家小院,院里晒着许多乳酪。

乌鸦田斯令被乳酪的香味儿吸引,在空中飞来飞去。

趁农妇暂时离开的空当儿,扑了下来,抓起一块乳酪就飞走了。

农妇正好从屋里出来,看见乌鸦偷走了乳酪,就捡起一块石子,用力向乌鸦掷去,口中骂道:“臭乌鸦,无赖!放下我的乳酪!”乌鸦一边飞,一边得意扬扬地说:“谢谢你为我做的乳酪。

老太太,为了不使你的乳酪再被拿走,你可千万要小心啊!”
乌鸦飞到毛榉的粗枝上,迫不及待地拿出乳酪仔细地品尝着。

当他用力啄乳酪的表皮时,几块碎渣落到地上,正好落到蹲在树下寻找食物的列那面前。

列那抬头看见乌鸦正在树上美滋滋地吃着乳酪,他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他暗自高兴:“今天的早餐又找到了。

哈哈!”
“田斯令,你好!在这美丽的早晨见到你真是高兴。

我还记得你的父亲罗赫特爵爷-他的歌声多美妙啊。

我想你一定比你父亲更棒吧,你能为我高歌一曲吗?”
田斯令听了列那奉承的话,高兴极了,他禁不住哇哇地叫了几声。

“啊!你唱得太好听了,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把嗓门再提高一些。

”列那说。

田斯令被夸得有点儿忘乎所以....了。

他真的把自己当成了音乐家。

按照列那所说的把嗓门提到了最高,用尽全力,发出最尖的叫声。

列那说:“这一次唱得更好了,我们伟大的音乐家,如果你戒吃核桃,那么你的声音就会更加悦耳的。

我太喜欢你唱歌啦,再给我唱几首吧。


虚荣心使田斯令更加激动,他使尽全身力量,高声唱了起来。

然而他忘记了手里的乳酪,手一松,乳酪掉了下去,不偏不斜地掉到了列那的脚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忘乎所以:________
(2)短文有的是以主要人物命题的,有的是以主要内容命题的……本篇短文是以________命题的。

请你用题目扩充法,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3)在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时候,可以把画线的地方进行展开.补充乌鸦的心理活动。

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乌鸦会想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歌唱家的声音也不过如此,今后歌唱家行列里也有我田斯令了
B.我是伟大的音乐家,我一定能唱出最好的声音,一定能赛过百灵鸟
C.我是音乐家了!我是音乐家了!嗯,我一定要唱得更好,让狐狸听听
D.我唱得还不够好,应该跟百灵鸟认真学习才行
(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现代文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节选)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颗颗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③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④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

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

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1)找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的手法,重点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景物。

(2)找出第③段的中心句。

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的手法,写了________声和________声。

除了这些声音,还可能会有什么声音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3)“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不可能出现在这幅水墨画中的是()。

A.月光下的竹林
B.草原上奔驰的野马
C.一望无际的田野
D.迷人的柿子园
(4)对短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静态描写主要借助视觉和想象,勾勒出家乡夜晚风景的美丽
B.文中的动态描写主要借助听觉,体现了家乡的夜晚充满生气
C.本文开头总体说家乡的秋夜是素雅、幽静的,第③段与开头表达的意思前后矛盾
D.本文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了两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热爱
7.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船
父亲拥有一条船。

坚厚的舱壁、宽阔的舷板、稳健的橹桨……总之,无一不是我幼小心目中神圣而尊严的精神依托。

奶奶曾经告诉我,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父亲摇船去了村东的大湖,把我的胎盘扔进汹涌的浪涛里。

我听了一震!奶奶却笑了——“湖神会赏你一副好
胆气,长大后才可做像你父亲一样的男子汉!”父亲的船,驶进我的童年,在冗长蜿蜒的水道上荡漾,颠簸。

悠悠的橹桨边泛起一泓泓欢乐的笑靥和委屈的泪。

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

一丝纤细的牛草,悄悄地把我的睡梦牵醒。

我揉开惺忪的眼帘,携上心爱的木刻小舟,还有一只赭纹密布的海碗,跃上了父亲的船。

晨风中传来咿咿呀呀的橹柴曲。

父亲脱下热烘烘的衣衫,披在我寒颤颤的肩背;又从海碗中取来黄乎乎的面枣,塞进我稚嫩的手窝。

蓦然回首,村里的那棵银杏树,已在遥远中忽隐忽现.唯独我。

爱的木刻小舟寸步不离地尾随着父亲的船绳。

我仿佛第一次看见了生活中的父亲和我,继而,懵懂的心田里流过一股淡淡的酸涩。

江风紧了,父亲上岸拉纤。

我立在船头上看见,父亲微驼的背上拽着一根粗大的绳索,艰难的步履在尘沙飞扬的岸滩上,写下一串深沉的脚印。

我再也站不住了,满腔的疚意燃成一团小男子汉的火焰——我收起舷边拖牵着的木刻小舟,噌的一下跳上岸去,自个儿奔跑起来!父亲那血红的牛一般的双目中,顿时现出莫名的恼怒和痛苦,骂道:“才十三岁的人蛋,就不听话啦!”我流泪了,泪水流成个白亮亮的小河……
傍晚,我从门槛缝里偷出一把钥匙,蹑手蹑脚地开启了父亲的船锁,第一次在村前的小河里摇开属于我的橹声。

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

歇橹看时,手窝里磨起了透亮的泡泡。

父亲站在河岸边,投来一束慈祥而欣慰的目光,手里还捧着我那只心爱的小木舟。

父亲正重温他早已逝去的童年。

夜里,我在梦境中真的成了男子汉独自摇着父亲的船,去了村东的大湖里,尽情又浪漫地摇呀摇……
(1)读短文,想场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描写父亲的镜头。

并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再说说你的感受。

父亲照顾“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父亲带“我”出航,使“我”感受到了欢乐,“我”也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酸涩而心存疚意
B.面对父亲的责骂,“我”泪流满面,感到十分委屈
C.“我”偷出钥匙第一次一个人去摇船,觉得非常新鲜有趣,很刺激
D.夜里做梦,“我”期盼着自己快快成长为像父亲一样的男子汉
(3)短文以“父亲的船”为题的原因是()。

(多选)
A.“父亲的船”是全文的线索,“我”的童年印象都与父亲的船有关,这只船不仅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还出现在“我”的梦中,串联起了全文的内容
B.“父亲的船”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以此为题,写出了父爱的深厚
C.因为这条船是属于父亲的,所以用“父亲的船”为题
(4)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8.现代文阅读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神奇的蚂蚁
①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

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粒米拖进蚁穴,如果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②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造有直接的关系。

肌肉产生的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

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

③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

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

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

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④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

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壤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里有三十多种元素,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

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深挖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

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

可见白蚁虽然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1)短文约50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____分钟。

(2)用下面几道题目检查你的阅读效果,答题时尽量不回读。

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蚂蚁虽然力气大,但是跟大象比可差得远了。

②有的蚂蚁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根据短文内容。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蚂蚁有惊人的力气,和()有直接关系。

A.肌肉的软硬B.肌肉的长度C.肌肉的粗细
②为了说明蚂蚁的神奇,作者以()两种蚂蚁为例子进行了介绍。

A.大头蚁和白蚁B.割叶蚁和白蚁C.割叶蚁和红蚁
(3)细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说明蚂蚁的神奇的?(每方面回答不得超过8个字)
②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B.总结上文C.引起下文
9.现代文阅读
读书奠忘做笔记(节选)
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

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手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

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

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有200多本、3.5万多页。

据杨绎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