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版】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高一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高一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客观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1.某同学设计如下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X 、Y 、Z 元素分别为N 、P 、O
B .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C .原子半径:Z>X>Y
D .X 、Y 、Z 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X 的氢化物
2.X 、Y 、Z 、W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 、Z 为金属元素。
X 、Y 、Z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X 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Z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IA 族
C.4种原子中,Y 原子半径最大
D.W 的最高化合价为+7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2SO H NaF 、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B.氯化铵受热固体消失和干冰升华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2222F Cl Br I 、、、熔沸点逐渐降低
D.l HC 气体溶于水和NaOH 溶化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4.一种酸性“二甲醚(33OCH CH )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能量密度高、效率好等优点,其电池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孔碳a 能增大气固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该电极为负极
B.电极b 上发生的反应为:+-+=+-H CO O H e OCH CH 1223122233
C.+
H 由b 电极向a 电极迁移
D.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1
-⋅⋅kg h kW )约为甲醛(OH CH 3)直接燃料电池能量 密度的1.4倍
5.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42SO Na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
+24a SO N 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
24
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42SO Na 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42SO H 产品
C.负极反应为+
-+=-H O e O H 44222,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2O 生成
6.已知:()()()()g NH s HCO NH CO NH 334324s += △1
9.74-⋅+=mol kJ H 。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小于0,焓变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反应
D.判断分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根据△H 与△S 综合考虑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mol kJ H /-890=,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g O H g CO g O g CH 222422+=+ △mol kJ H /-890=
B.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 2SO 和0.5 mol 2O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kJ ,则
反应得热化学方程式为:()()g O g SO 222+ ()g SO 32 △-1-158.4
mol kJ H ⋅= C.()()
()()l O H aq NaSO SO H s NaOH 24422/12/1+=+浓 △-1-57.3
mol kJ H ⋅= D.2.00g 22H C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 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
学方程式为:()()()()l O H g CO g O g H C 222222452+=+ △-1-2589.6
mol kJ H ⋅= 8.用CO 通过下列方法可以合成甲醇。
①(g)3/2O +OH(g)CH =O(l)2H +(g)CO 2322 △1
15.764-⋅+=mol kJ H
②(g)CO =(g)1/2O +
CO(g)22 △1
20.283-⋅-=mol kJ H ③(l)O H =(g)1/2O +(g)H 222 △138.528-⋅-=mol kJ 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甲醇产率
B.反应②在任何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
C.反应③在100℃时△18.528-⋅-<mol kJ H
D.反应(g)2H +CO(g)2 ()g 3OH CH 的△190.1
-⋅-=mol kJ H 9.某充电宝属于锂钒氧化物凝胶电池,电池总反应为:放电充电
xLi O V +4242O V Li x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为:4242O V Li xLi xe O V x =+++-
B.该充电宝的凝胶介质也可用KOH 溶液代替
C.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得到电子后42O V Li x 转化为42O V
D.放电时每消耗i 7gL ,就会有1mol 电子通过凝胶
10.在不同浓度(c )、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 )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6.00
B.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C.b<318.2
D.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 可能不变
11.把物质的量均为0.1mol 的4223SO H CuCl AlCl 和、溶于水制成100ml 的混合溶液,用石墨作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阳极得到的气体中有2O 且为0.35mol B.铝元素仅以()3OH Al 的形式存在 C.阴极质量增加3.2g D.电路中共转移0.9mol 电子
12.在298K 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222222I O H HI O H +=+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如表所示,由此可推知第5组实验中()()22O H c HI c 、不可能为:
A.11020.0150.0--⋅⋅L mol L mol 、
B.11010.0300.0--⋅⋅L mol L mol 、
C.11020.0200.0--⋅⋅L mol L mol 、
D.11030.0100.0--⋅⋅L mol L mol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MnO FeCl 和均可加快22O H 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22O H 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B.探究催化剂对22O H 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22O H 和1ml O H 2,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22O H 和1 ml 3FeCl 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C.3FeCl 催化22O H 分解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但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均不变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14.在恒容密闭的容器中,可以作为()g 22NO ()()g O g NO 22+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2O 的同时生成2n mol 2NO ;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2O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
C.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D.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16.汽车净化的主要原理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g CO g NO 22+
()()g N g CO 222+ △H<0。
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
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17.汽车尾气中,NO 产生的反应为()()g O g N 22+ ()g NO 2,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g O g N 22和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 下2N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2N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
1
2
104c c c K -= B.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 对反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18.可逆反应;222O SO + 32SO 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
量的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 为浓度商): A.Q 不变,K 变大,2O 转化率增大 B.Q 不变,K 变大,2SO 转化率减小 C.Q 变小,K 不变,2O 转化率减小 D.Q 增大,K 不变,2SO 转化率增大
19.反应C B A →+(△H<0)分两步进行:①X B A →+(△H>0),②C X →(△H<0)。
下标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20.已知:()()g N g CH 2423+ ()()g 4s 33NH C + △H>0,700℃时,4CH 与2N 在不同物质的量之比()()24/N n CH n 时4CH 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4N n CH n 越大,4CH 的转化率越高 B.
()()
24N n CH n 不变时,若升温,3NH 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C.b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比a 点的大 D.a 点对应的3NH 的体积分数约为26%
21. 某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 (g )和2 mol Y (g )发生反应:
()()g mY g X + ()g Z 3,平衡时,X 、Y 、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
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Z (g ),再次达到平衡后,X 、Y 、Z 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 与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10.4-⋅L mol
第Ⅱ卷 主观题(共58分)
二、填空题
22.(14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现有4242442a SO K SO Ag MgSO SO N 、、、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4CuSO 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 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1V =__________,6V =____________,9V =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4CuSO 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
加入的4CuSO 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 。
23.(15分)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22SO CO CO NO X 、、、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
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Ⅰ.脱硝:已知:2H 的热值为g kJ /9.142(热值是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g NO g O g N 22222=+ △mol kJ H /133+= ()()l O H g O H 22= △mol kJ H /-44=
催化剂存在下,2H 还原2NO 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Ⅱ.脱碳:(1)向2L 密闭容器中加入2262molH molCO 、
,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g H g CO 223+ ()()l O H l OH CH 23+ 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B.2CO 和2H 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2CO 和2H 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 2CO 生成的同时有3mol H H -键断裂
(2)在1T ℃时,体积为2L 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3mol 的2H 和2CO 发生反应
22H CO + OH CH 3反应达到平衡时OH CH 3的体积分数(V %)与()()CO n H /n 2的
关系如上图所示。
①当起始()()2/n 2=CO n H 时,经过5min 达到平衡,CO 的转化率为0.4,则0~5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2H V 。
若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g CO 和()g OH CH 3各0.4mol ,达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当其实()() 3.5/n 2=CO n H 时,达到平衡状态后,()g OH CH 3的体积分数可能是上述图象中的 点(选填“D ”、“E ”或“F ”)
(3)改变温度,使反应()()g H g CO 223+
()()g O H g OH CH 23+ △H<0 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1T ℃、2L 密闭容器)。
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达到平衡时,反应I 、II 对比:平衡常数K (I) K(II)(填“>”、“<”或“=”下同);平衡时OH CH 3的浓度c(I) c(II)。
Ⅲ.脱硫:
稀溶液
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2SO NO 、分别转化为+
4NH 和-
24
SO 。
物质A 的化学式为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4.(14分)
(1)①以4CuSO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 、Zn 、Ag 、Pt 、Au 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 .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溶液中+2Cu 向阳极移动
d .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 、Pt 、Au 等金属
②利用反应O H CuSO SO H O Cu 244222222+=++可制备4CuSO ,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为 。
(2)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
22NH CO ,原理如下图。
①电源的负极为________(填“A”或“B”)。
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 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________g(忽略气体的溶解)。
(3)①电镀时,镀件与电源的 极连接。
(填“正”或“负”)。
②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
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25.(15分)A 、B 、C 、D 、E 、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B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它与A 的单质可形成分子X ,X 的水溶液呈碱性;A 、D 同主族,D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E 的简单阳离子与X 具有相同电子数,且E 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两个电子,C 、G 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
则
(1)F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2molB 和23molA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5s 后测得mol A 1.82为,则以2B 表示的反应速率)(2B v 为 。
(3)常温下,液态的42A B 与气态的2BC 两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物质,g 1642A B 发生反应放热a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F D 2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强碱与22F D 。
22F D 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22F D 的电子式为 ,写出F D 2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22F 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2F D 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 。
(5)化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44B A 的离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mol 144B A 熔融电离生成两种离子各mol 1,则该物质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1题,2分一题,共42分)
1-5 ACCAB
6-10 DDDAB
11-15 DCBAB
16-20 BACDB
21 D
二、填空题
22.(14分)
(1)Cu ZnSO CuSO Z +=+44n
↑+=+2442n H ZnSO SO H Z (2)析出的铜与锌形成原电池Zn 作负极反应更快
(3)42SO Ag
(4)加热 用锌粉 (答两种)
(5)①1V =30,6V =10,9V =17.5
②Cu 析出附着在Zn 表面阻止反应发生
23.(15分)
Ⅰ.()()()()g N g O H g NO g H 2222424+=+ △mol J H /k 2.1100-= Ⅱ.(1) DE
(2)①min /0.04⋅L mol 增大
② F
(3) < >
Ⅲ.42SO H
O H NH H e NO 2465+=+++
+-
24.(14分)
(1)① b d ②O H H e O 22244=+++-
(2)① B (填“A ”或“B ”) ②↑=---222Cl e Cl 、HCl N CO O H NH CO Cl 6)(322222++=++ ③ 7.2 g(忽略气体的溶解)
(3)① 负 (填“正”或“负”)
② 还原剂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5.(15分)
(1) 第三周期第ⅢA 族
(2) )/(12.0s L mol ⋅
(3) )(4)(3)(2)(222242l O H g N g NO l H N +=+ △mol akj H /4-=
(4) +-
+⎥⎦⎤⎢⎣⎡a :::a 2........N S S N NaOH S Na O O H S Na 422422222+=++
产生大量热,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有乳白色沉淀生成
(5)-++3444N NH N H 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