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3.8.1 咬文嚼字 Word版含解析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3单元8咬文嚼字含答案
8 咬文嚼字本课话题——怀疑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这番话不免啰唆,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作为一个贬义成语,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但朱光潜先生并没有因此就轻易同意这种观点和看法,而是敢于怀疑,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发表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可以说没有怀疑就没有改变,没有创新。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
”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
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
大胆怀疑,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宪章(清) 2.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4.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
——乌纳穆诺5.为了正确地认识真理,我们首先必须怀疑它并同它辩论。
——诺瓦利斯[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倒涎.( ) 憎.恶( ) 剥啄.( ) 岑.寂( ) 没镞.( ) 茗.烟( ) 付梓.( ) 灞.桥( ) 讥.刺( ) 清沁.( ) 搅.扰( ) 【答案】 xián zēnɡ zhuó cén zú mínɡ zǐ bà jī qìn jiǎo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落⎩⎪⎨⎪⎧落.枕( )落.汤鸡( )大大落.落( ) (2)嚼⎩⎪⎨⎪⎧咬文嚼.字( )咀嚼.( )倒嚼.( ) (3)藉⎩⎪⎨⎪⎧蕴藉.( )杯盘狼藉.( ) (4)乘⎩⎪⎨⎪⎧落入下乘.( )千乘.之国( ) (5)隽⎩⎪⎨⎪⎧隽.永( )隽.秀( ) (6)晕⎩⎪⎨⎪⎧轮外月晕.( )晕.倒( ) 【答案】 (1)lào/luò/luō (2)jiáo/jué/jiào (3)jiè/jí(4)chénɡ/shènɡ (5)juàn/jùn (6)yùn/yūn2.语境辨析法(7)他说话恶.( )气,真叫人恶.( )心,周围的人都憎恶.( )他。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3单元+8 咬文嚼字+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1.指出下列加点字错误的注音并改正。
剥啄.(zhuó)上乘.(chénɡ)锱.铢必较(zhī)没镞.(zú) 付梓.(xīn) 清沁.肺腑(qìn)岑.寂(cén) 憎.恶(zènɡ) 深恶痛嫉.(jí)【答案】“锱”读zī,“梓”读zǐ,“憎”读zēnɡ。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绩优股礼义廉耻焕然冰释黄梁梦千古之谜弥天大谎绿茵场真知卓见提纲挈领【答案】焕—涣,梁—粱,卓—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巧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解析】A项,“繁文缛节”,过分烦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
断章取义,这里可以用“烦琐”或“烦琐庞杂”。
B项,“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符合语境。
C项,“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通常用来指期待实现的事。
对象不当。
D项,“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用错对象。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B.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愈走就愈平滑俗滥。
C.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D.通过学习《咬文嚼字》,使我明白了语言和思想情感相随而变的道理。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3.8 咬文嚼字 Word版含答案.docx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婵.娟(chán)垂涎.(xián)援.例(yuán)咬文嚼.字(jiáo)B.憎.恶(zēnɡ) 蕴藉.(jiè)剥啄.(zhuó) 锱.铢必较(zī)C.岑.寂(cén) 尺牍.(dú)灞.桥(bà) 不胜.枚举(shènɡ)D.斟.酌(zhēn) 付梓.(zǐ)没镞.(cù) 下乘.作品(shènɡ)解析:D项,“镞”应读“zú”,“乘”应读“chénɡ”。
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他的讲话,遣词造句十分谨慎。
(2)潘可士玛保证所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经过的,都是能够为用户带来惊喜的。
(3)医者要心怀对健康和生命的敬畏,必须对专业,对患者有仁爱之心。
A.字斟句酌千锤百炼精益求精B.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字斟句酌C.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千锤百炼D.精益求精字斟句酌千锤百炼解析:三个成语都有“要求严格,态度认真”的意思,但使用对象不同:“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主要是对文章的内容、字词而言的;“千锤百炼”,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也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使用的范围比较广。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世故的老欧洲,天真的新美洲,一个拖着悠久高贵的历史和文艺腔,一个带着新鲜刺激的金钱和荷尔蒙,前者率真勇敢但粗糙,后者精致繁复却虚伪。
B.联合国气候峰会是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最重要的会议,120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出席,旨在为在21世纪末将地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凝聚全球共识。
C.10月30日,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率领的中国高铁企业代表团在旧金山与加州高铁管理局及当地企业进行交流,寻求双边合作机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3.8咬文嚼字新
咬文嚼字基础知识1.选出画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A.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但是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B.无论是阅读以及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C.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以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D.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2.选出横线上词语填充最恰当的一项()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质。
A.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B.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C.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D.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3.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作”:(2)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一点:4.选出画线词用得恰当的一句()A.他的勇敢博得了普遍的赞誉。
B.离开两种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具体情况,去赞誉资本主义的“美妙”,决然谈不上什么高明。
C.贫困地区的人民寄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由衷赞誉曙光中学师生对失学儿童的深情厚谊。
D.杂技演员高超的技巧,惊险的动作,令人赞誉不已。
5.《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
”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项()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②点③火④笑B.①潜②翻③蓝④笑C.①润②翻③蓝④春D.①潜②点③火④春6.有些话如果缺乏一定的语境,就容易产生歧义。
请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句,使整句话不产生歧义。
(1)研究鲁迅的书。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综合测评(二) Word版含解析
综合测评(二)对应学生用书P87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
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
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
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
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
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
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
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
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
近年年高中语文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最新整理)
2019年高中语文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中语文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中语文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第8课咬文嚼字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好诗不厌千回改,意境多从推敲出。
看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诗人从推敲中独享一番情趣;看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人从斟酌中获得一种体验;读卢延让“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诗人从咬文中看到一种风景.总览这些诗句,它们无不诠释着美言妙句背后诗人锤炼语言的艰辛,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看来,要创作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佳句,还真得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
赏古诗苦吟卢延让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赏析] 这是一首极言写诗遣词造句之难的小诗。
诗歌首联采用直抒胸臆的写法,直陈写诗之难。
颔联紧承首联,说明写诗之难,为吟出一个合适的字句,要拈断好几根胡须。
仅此十字,便可看出诗歌的难作和诗人苦吟的形象.颈联采用夸张的手法,对“苦吟”展开形象的描绘。
“险觅”“狂搜”四字,生动地写出了吟哦之苦。
诗歌的尾联水到渠成点明原因:为什么诗歌如此难写?因为诗歌不同于文章辞赋,不能使用“者”“之”“乎”。
课内素材“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朱光潜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当有人提醒他用“这"比用“是”要好时,他就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老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练习 第8课 咬文嚼字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第八课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婵.娟(chán)倒涎.(xián)锱.铢必较(zī)B.援.例(yuán) 剥啄.(zhuó) 清沁.肺腑(qìn)C.蕴藉.(jiè) 尺牍.(dú) 不胜.枚举(shènɡ)D.付梓.(xīn) 斟.酌(zhēn) 岑.寂无声(cén)【答案】D(“梓”读zǐ。
)2.对作者关于贾岛诗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基本观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推”字意境冷寂,表现了孤僧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字说明寺内有人,访者拘礼。
B.“推”字与上句的冷寂一致;“敲”字平添了搅扰。
C.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D.问题不在“推”和“敲”哪一个字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贾岛当时所要说的,而且是与全诗调和的。
【答案】 D3.课文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
B.因为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人是先有思想,后有语言,思想要用语言来表达,所以作为语言表达工具的文字和思想感情必定有密切关系。
C.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D.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
【答案】 B4.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B.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C.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只有咬文嚼字,才能达到艺术美。
【答案】 A5.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全文虽然没有统一的中心,但结构并不松散,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学案:第8课 咬文嚼字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又叫“文学评论”,是一种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内容。
主要表达对作品美学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启发和帮助读者提高欣赏水平,对作品的作者提出正确而有益的批评和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1.明确观点,看清主张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因此,在阅读中,首先应迅速浏览全文,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而是先继续读完全文,以便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进而明确作者的观点主张,并以此为辐射,进一步细读理解全文。
2.理清思路,巧析方法阅读中,先理清总体思路,再理清局部思路,搞清各个部分之间有何关联,为什么要这样关联,抓住文章精髓,从而使自己站在理性的高度,统观全文.3.找准亮点,解读思想文艺评论往往表达了作者对一部作品某个方面的理解和评价.我们在阅读时,要透过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住作者的观点.了解了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对某一作品或文学现象,进行更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议论文特点和文学色彩两者结合起来,使文艺评论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貌.具体到内容上,常常会出现一些精警的语言、睿智的表达,在欣赏此类文章时,注意这些,也同样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品味,扩展我们的审美广度。
4.“咬文嚼字”,勇于质疑我们在阅读文艺评论时,既要欣赏并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又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审视作者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要对文章的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一般一篇文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理解层面: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综合层面: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层面:①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探究层面: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3.8 咬文嚼字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8 咬文嚼字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婵.娟(chán) 垂涎.(xián)援.例(yuán) 咬文嚼.字(jiáo) B.憎.恶(zēnɡ) 蕴藉.(jiè)烟榻.(tà) 套语滥.调(làn) C.岑.寂(cén) 尺牍.(dú) 灞.桥(bà) 不胜.枚举(shèn ɡ) D.斟.酌(zhēn) 付梓(zǐ)镞.没(cù) 下乘.作品(shèn ɡ) 解析:D 项,“镞”应读“zú”,“乘”应读“chén ɡ”。
答案:D2.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玩索 剥琢有声 斩截 刻苦自励B.因缘 点铁成金 鲁莽 清沁肺腹C.俗滥 推陈翻新 流涎 索然无味D.胸襟 不即不离 凝练 锱铢必校解析:A 项,“琢”应为“啄”;B 项,“腹”应为“腑”;D 项,“校”应为“较”。
答案:C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解析:“坏习惯”和“不很好”,不是转折关系,是因果关系,所以第一个空填“所以”。
“必须”表示事理上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做到;“必需”表示一定要有的,常指需要的东西。
所以第二个空填“必须”。
从搭配使用上来看,第三个空填“表现”。
“思想”应“透彻”,不能“精确”。
“精确”指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媒体的价值在于运用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推动各种文明在相互交流、包容、借鉴中共同提高,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验收检测对应学生用书P7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巩固(21分)1.下列各项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烟榻.(tà)锱.铢(zī)流弊.(bì) 箭镞.(zú)B.辞藻.(zào) 蕴.藉(yùn)斟.酌(zhēn) 轻鸢.(yuān)C.精髓.(suǐ) 腼腆.(diǎn)哺.育(bǔ) 岑.寂(cén)D.褒.贬(bāo) 蹊.跷(xī)尺牍.(dú) 遴.选(lín)答案 A解析B.“藻”读zǎo。
C.“腆”读tiǎn。
D.“蹊”读qī。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通常不很好。
②你如果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③敏感而有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A.含义随意教养B.含意随便教养C.含义随便修养D.含意随意修养答案 C解析①含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
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多指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句中是成语的意思,故用“含义”。
②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愿。
随便:任凭,无论;不加限制,没有明确的目的。
句中强调的是无明确目的,故用“随便”。
③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修养:逐渐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句中强调的是养成的过程,故用“修养”。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①,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②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
许多统治者认为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③能稳定自己的统治。
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④肯定德性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配套习题:8 咬文嚼字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婵.娟(chán)垂涎.(xián)援.例(yuán)咬文嚼.字(jiáo)B.憎.恶(zēnɡ) 蕴藉.(jiè)剥啄.(zhuó) 清沁.肺腑(qìn)C.岑.寂(cén) 尺牍.(dú)灞.桥(Bà) 不胜.枚举(shènɡ)D.斟.酌(zhēn) 付梓.(zǐ)镞.没(cù) 下乘.作品(shènɡ)思路解析:D项,“镞”应读“zú”,“乘”应读“chénɡ”。
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检察机关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发挥法律监督机关的效能,还要密切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让群众的犯罪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消失殆尽”。
(2)各车间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像花自己家的钱一样珍惜费用,反复考量,,开展了别具一格、各具特色的降本增效活动。
(3)市地震局副调研员对此次演练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强调指出: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要强化措施,。
A.深恶痛绝斤斤计较防患未然B.疾恶如仇锱铢必较防微杜渐C.深恶痛绝锱铢必较防患未然D.疾恶如仇斤斤计较防微杜渐思路解析:“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疾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不能带宾语。
“锱铢必较”指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
“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多用于口语。
(2)句中侧重于珍惜钱财,应用“锱铢必较”。
“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根据(3)句句意选“防患未然”更合适。
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媒体的价值在于运用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推动各种文明在相互交流、包容、借鉴中共同提高,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拓展作业:第3单元 第8课 咬文嚼字 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课后拓展作业一、语言基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________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
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作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________,这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
()。
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字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使传播效果________。
表情符号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
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
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会________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惟妙惟肖热火朝天事倍功半悄无声息B.惟妙惟肖如火如荼事半功倍不知不觉C.栩栩如生如火如荼事倍功半不知不觉D.栩栩如生热火朝天事半功倍悄无声息解析:选B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如火如荼: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气氛热烈。
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燃烧一样。
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
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或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B.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在网络上竞相出彩C.以90后、00后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D.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作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解析:选A这句话的表述应是“真人表情”竞相出彩,排除B项。
(人教版必修五)(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8课_咬文嚼字
第三单元 映日荷花别样红第8课 咬文嚼字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 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剥啄..(bō zhuó) ②岑.寂(cén) ③憎.恶(zēnɡ) ④箭镞.(zú) ⑤付梓.(zǐ) ⑥灞.桥(Bà) ⑦锱铢..必较(zī zhū) ⑧清沁.肺腑(qìn) (2)给多音字注音①藉⎩⎪⎨⎪⎧ 狼藉.(jí)蕴藉.(jiè) ②晕⎩⎪⎨⎪⎧晕.倒(yūn )晕.船(yùn ) ③混⎩⎪⎨⎪⎧ 含混.(hùn )混.水摸鱼(hún ) ④处⎩⎪⎨⎪⎧妙处.(chù)处.心积虑(chǔ)⑤嚼⎩⎪⎨⎪⎧咬文嚼.字(jiáo )咀嚼.(jué)倒嚼.(jiào ) ⑥解⎩⎪⎨⎪⎧了解.(jiě)押解.(jiè)姓解.(Xiè)2.辨形组词(1)⎩⎪⎨⎪⎧婵(婵娟)蝉(蝉联)殚(殚精竭虑)惮(肆无忌惮)(2)⎩⎪⎨⎪⎧牍(案牍)椟(买椟还珠)犊(牛犊)渎(渎职)黩(穷兵黩武)(3)⎩⎪⎨⎪⎧辑(编辑)揖(作揖)楫(舟楫)缉(通缉)(4)⎩⎪⎨⎪⎧涓(涓涓细流)娟(娟秀)绢(手绢)3.词语释义(1)咬文嚼字: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指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3)索然无味:一点意味和兴趣也没有。
(4)清沁肺腑:纯净的味道、感受渗入人的肺腑或内心。
(5)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
(多含贬义) 4.近义词辨析(1)捉摸·琢磨捉摸:猜测、预料,多用否定式。
琢磨:读“zuó mo ”时,意思是思索、考虑;读“zhuó mó”时,a.雕刻和打磨(玉石),b.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3.8.1 咬文嚼字
第三单元课时练习15咬文嚼字(第1课时)对应学生用书P29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晕.车(yùn) 红晕.(yùn)轮外圆晕.(yùn) 晕.头转向(yūn)B.咀嚼.(jué) 嚼.舌(jiáo)倒嚼.(jiào) 咬文嚼.字(jiáo)C.没镞.(zú) 斟酌.(zhuó)蕴.藉丰富(yùn) 清沁.肺腑(qīnɡ)D.岑.寂(cén) 付梓.(zǐ)锱铢..必较(zī zhū) 尺牍.宣言(dú)★答案★ C解析“沁”读qìn。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婵娟深恶痛绝学福五车刻苦自励B.凝练点铁成金买椟还珠端木遗风C.流敝平滑俗滥自鸣得意扑朔迷离D.捉摸不即不离不合时宜陈词烂调★答案★ B解析A.福—富。
C.敝—弊。
D.烂—滥。
3.下列横线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郭先生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②惊起了宿鸟,打破了,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③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
A.照例沉寂含蓄B.援例岑寂蕴藉C.照例岑寂含蓄D.援例沉寂蕴藉★答案★ B解析①“照例”,照样、遵照常例。
“援例”,引用成例。
②“沉寂”,非常寂静。
“岑寂”,寂静、寂寞。
③“含蓄”,包容、蕴藏于内而不显于外。
“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4.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①他自己知道。
②他想到“推”而下“敲”字,③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④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⑤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⑥与全诗调和的。
A.只要如果或所以而并且B.只有因为和因为还而且C.只有如果或所以而而且D.只要因为和因为还并且★答案★ C解析第①处必要条件关系,第②处假设关系,第③处选择关系,第④处因果关系,第⑤处转折关系,第⑥处并列关系。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件:第3单元 第8课 咬文嚼字
课堂巩固演练
巩固基础、规范演练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剥啄.(zhuó) 星宿.(xiù) B.蕴藉.(jiè) 落.枕(lào)
悄.然(qiǎo) 锱.铢必较(zhī) 歼.灭(jiān) 咬文嚼.字(jiáo)
C.付梓.(zǐ)
押解.(jiě)
憎.恶(zēng)
D.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我们终于甩掉了后进的帽子,大 家不禁自.鸣.得.意.起来。
解析:选 C A、B、D 三项的成语都是贬义词,此处被当 成褒义词用了。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 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 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深恶痛 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 起,表示很得意。
C.(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 老师: 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D.(情景四)某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中有这样两句话: 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我爱好广泛,并曾代表班 级参加校运会。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录取我。
解析:选 A A 项,“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使用正确; B 项,“久仰”用于初次见面,此处不当;C 项,“鼻祖”指 创始人,此处不当;D 项,“慧眼识金”用于自身不当。
强.人所难(qiǎng)
D.箭镞.(zú)
垂涎.(dàn)
皴.裂(cūn)
不容置喙.(huì)
解析:选 B A.锱—zī;C.解—jiè;D.涎—xi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 爱。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验收检测对应学生用书P7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巩固(21分)1.下列各项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烟榻(tà)锱铢(zī)流弊(bì) 箭镞(zú)B.辞藻(zào) 蕴藉(yùn)斟酌(zhēn) 轻鸢(yuān)C.精髓(suǐ) 腼腆(diǎn)哺育(bǔ) 岑寂(cén)D.褒贬(bāo) 蹊跷(xī)尺牍(dú) 遴选(lín)答案 A解析B.“藻”读zǎo。
C.“腆”读tiǎn。
D.“蹊”读qī。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通常不很好。
②你如果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③敏感而有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A.含义随意教养B.含意随便教养C.含义随便修养D.含意随意修养答案 C解析①含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
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多指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句中是成语的意思,故用“含义”。
②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愿。
随便:任凭,无论;不加限制,没有明确的目的。
句中强调的是无明确目的,故用“随便”。
③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修养:逐渐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句中强调的是养成的过程,故用“修养”。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①,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②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
许多统治者认为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③能稳定自己的统治。
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④肯定德性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8 咬文嚼字课后练习第七十九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8 咬文嚼字课后练习第七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读一读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嫌这话不够味(xián)研究一番(fān)B、锱铢必较(zǐ)分量(fèn)C、倒涎(xiǎn)调和(huó)D、惊讶(yà)付梓(zī)【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这是练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练字的道理研究一番。
B、“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现出。
C、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干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和,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D、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晕车(yùn)红晕(yùn)轮外圆晕(yùn)晕头转向(yūn)B、咀嚼(jué)嚼舌(jiáo)细嚼慢咽(jiáo)咬文嚼字(jiaáo)C、没镞(zú)斟酌(zhuó)蕴藉丰富(yùn)清沁肺腑(qīng)D、岑寂(cén)付梓(zǐ)锱铢必较(zī zhū)尺牍宣言(d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述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课时练习15咬文嚼字(第1课时)对应学生用书P29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晕.车(yùn) 红晕.(yùn)轮外圆晕.(yùn) 晕.头转向(yūn)B.咀嚼.(jué) 嚼.舌(jiáo)倒嚼.(jiào) 咬文嚼.字(jiáo)C.没镞.(zú) 斟酌.(zhuó)蕴.藉丰富(yùn) 清沁.肺腑(qīnɡ)D.岑.寂(cén) 付梓.(zǐ)锱铢..必较(zī zhū) 尺牍.宣言(dú)答案 C解析“沁”读qìn。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婵娟深恶痛绝学福五车刻苦自励B.凝练点铁成金买椟还珠端木遗风C.流敝平滑俗滥自鸣得意扑朔迷离D.捉摸不即不离不合时宜陈词烂调答案 B解析A.福—富。
C.敝—弊。
D.烂—滥。
3.下列横线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郭先生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②惊起了宿鸟,打破了,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③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
A.照例沉寂含蓄B.援例岑寂蕴藉C.照例岑寂含蓄D.援例沉寂蕴藉答案 B解析①“照例”,照样、遵照常例。
“援例”,引用成例。
②“沉寂”,非常寂静。
“岑寂”,寂静、寂寞。
③“含蓄”,包容、蕴藏于内而不显于外。
“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4.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①他自己知道。
②他想到“推”而下“敲”字,③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④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⑤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⑥与全诗调和的。
A.只要如果或所以而并且B.只有因为和因为还而且C.只有如果或所以而而且D.只要因为和因为还并且答案 C解析第①处必要条件关系,第②处假设关系,第③处选择关系,第④处因果关系,第⑤处转折关系,第⑥处并列关系。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9日正式公布。
正式文本对征求意见稿做了400多处的细致修改,真可谓咬文嚼字....。
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否有人有松口气的想法而不思进取?有了一点成绩的人,是否会自鸣得意....而裹足不前?③《疯狂的石头》之前曾经做过一版普通话配音的,但剧组所有的人看后都觉得索然无味....,很多包袱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才有了方言版《疯狂的石头》,它的确是活色生香了很多。
④正因为朱光潜先生对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谈美书简》。
⑤朱光潜先生治学,辗转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而且每一个学科都不是浅尝..辄止..,最终他成就了自己的学问,成为中国第一位美学家。
⑥购物能给女人带来幸福感,特别是面对打折等促销活动,那种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的快乐,是男人所不可理喻....的。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答案 B解析①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此处应为“字斟句酌”。
②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多含贬义。
使用正确。
③索然无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使用正确。
④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不合语境。
⑤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
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使用正确。
⑥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
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不合语境。
6.将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连贯的文字,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②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③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④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
⑤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A.④③①②⑤B.④③⑤②①C.③⑤④②①D.③⑤④①②答案 B解析确定首尾两句,即可选择B项;④句承上启下;①句小结并指出途径和希望。
[阅读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4分)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7.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前两句话是过渡句,作者由肤浅见解引出自己的观点,反复强调论述的重点:思想情感和文字是相随而变的,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B.作者借用韩愈劝贾岛改诗的典故,突出了为文炼字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在分析“推敲”的事例时,先述一般看法,再述事件,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用语相当简洁。
“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指出问题的实质。
D.在作者看来,用“推”和“敲”有着各自不同的意境。
用“推”,步月归寺,表明这是一个冷寂的场合;用“敲”,月夜访友,表明这是一个热闹的场合。
答案 C解析应是“先述事件,再述一般看法”。
8.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5分)答:答案“推”字更能体现环境的幽寂和僧人的孤寂,(2分)更能与孤僧步月归寺的情境调和。
作者认为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文字不仅要符合全诗的意境,也要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判断用语是否妥当。
(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作者认为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文字不仅要符合全诗的意境,也要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判断用语是否妥当。
“推”“敲”两个词不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都不同。
9.“咬文嚼字”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把“咬文嚼字”说成“推敲”,是“说得好听一点”?(6分)答:答案“咬文嚼字”原指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含讽刺意味。
(3分)在作者看来,“咬文嚼字”和“推敲”都是指对语言文字斟酌锤炼,只不过“咬文嚼字”在词典上的意思是贬义,而“推敲”是褒义。
(3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回答本题,不仅要比较“咬文嚼字”与“推敲”两个词含义的不同,而且要比较它们的感情色彩的不同。
[语言运用]10.为推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某杂志社开辟了“咬文嚼字”栏目。
该栏目以分析、纠正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错误或不规范现象为主要内容,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3分)请你为这一栏目写一则宣传口号,要求:①能够反映栏目内容;②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言简意赅,鲜明有力。
答:答案(示例一)咬尽天下文章,嚼出个中“字”味。
(示例二)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天下耐嚼之文。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
写宣传口号首先要注意句式的整齐,一般用对句的形式呈现,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从内容上加以规范。
11.高一(2)班的甲、乙两位同学因为琐事发生争吵,甲同学拿起一本书打了乙同学一下。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对这件事的表述,请从语言表达准确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两句话的本质区别。
(5分)甲:争执急了,我就顺手拿起一本书拍了他一下。
乙:他急了,操起一本书就砸了过来。
答:答案(示例)甲、乙的表述都是从自己的立场上来说的,(1分)甲说的“顺手”指原本没有打算,“拍”体现的是动作轻,没用力,只是争执急了的时候,拿起一本书轻轻地打了对方一下;(2分)乙说的“操起”暗示甲打人是失去理智的,“砸”指打得用力,体现了甲气急之后的愤怒。
(2分)解析作答时,注重分析两人的话语中使用的词语的区别和这些词语体现的动作特征和表达的情感等。
比如“顺手”和“操起”,前者表明没有预谋,而后者表明气急败坏的情状十分明显;再如“拍”和“砸”,在动作的用力情况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