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2课 俄国改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改革的措施及内容、性质、影响。
• 措施:亚力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 内容: •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 高于当时的地价。 •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 影响:积极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 • 消极影响:改革不彻底,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 展。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说 明了什么?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人均收入 (卢布) 71 323 150 铁产量 (万吨) 29(1860年) 225(1850年) 铁路长度 (公里) 1600(1860年) 14603 9160 制 度 封建农奴制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探究四 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性质、影响
• • • • • • • (1)背景: 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的根本原因) 思想上:一些青年军官对封建农奴制和沙皇的专制统治不满,宣传民主思想 军事上:克里木半岛战争俄国战败,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经济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 主观上:亚力山大二世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内挽救俄国的政治危机。
探究三 如何评价彼得一世
• 主要成就: •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 实力,使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 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 其主要局限性: • (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2)改革目的:
(3)改革内容
•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政治上: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 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 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上: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上: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社会生活上:他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 • • • • •
探究四: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 改革的异同
相同点:①起因:都受到了西欧的影响。 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实现了富国强兵。 ③结果:都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点: ①彼得一世的改革实际上是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度;是封建农奴制改革。 ②而1861年改革则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废除农奴制度,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
改革的背景、时间、目的、内容、性质、影响
人物扫描
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1682~ 1725)。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他 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 主要因素。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 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 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 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 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 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亚力山大的抉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 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4)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改革
(5)影响: 积极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700年--1721年,
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 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消极影响:彼得是一世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探究二: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背景、目的、 改革内容、性质、意义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
(1)背景: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及其缓 慢
在庄园中劳动的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农 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 农奴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 份地。 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 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 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 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 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相关史实
• 19世纪,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的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 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 农奴购买力低下,生产率低下,影响了国内的市场。1853年 --1856年,俄国同 土耳其以及英法在克里木半岛进行战争,俄国战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 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以上史实说明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自由劳动力;市场
为扩大实力范围,转移国内矛盾,沙俄发动 了克里米亚战争(也叫克里木半岛战争)
失败的根本原因: 落后的封建农奴 制不能对抗先进 的资本主义制度
失败的影响: 充分暴露了俄国 军事和经济的落 后,加剧 了俄国国内的社 会矛盾
思考:失败的原因、影响
彼得一世
1.探究一: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的社会背景
• 学生看教材后,教师讲解:俄国的由来 • (1)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 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 (2)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工商业发展及其缓慢。俄国社会 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