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大春联无机作业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北京大学中学生化学竞赛春季研讨营
晚自习无机化学作业题2023.2.2
关于试题的一些说明与提示:
一、本试题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命制
二、为尽量增强图片的可读性,本文档中部分题目(第3题、第4题)中的插图进行了增强处理,略去了实际曲线中的噪声,实际情况请以现场下发的原件为准。
三、凡题目中要求书写反应方程式,如无特殊说明,须配平且系数为最简整数比。
四、可能用到的常数:法拉第常数F = 96485 C mol-1;气体常数R = 8.3145 J mol-1 K-1;A vogadro常数N A = 6.0221×1023 mol-1。
第1题(18分)13、14族元素的簇合物化学
1-1B5H9(C4v点群)与C2H2在放电条件反应可以得到通式为B n C2H n + 2的碳硼烷。
给出B5H9的结构(2分,氢桥用B-H-B表示)。
给出n = 3的碳硼烷的结构(具有三重对称轴)和点群(3分),给出n = 10的碳硼烷的稳定异构体总数m(1分)。
1-2给出[Si5]2-的结构(2分)。
解释你的推理过程(2分)。
1-3填空:Zintl离子[Sn9]4-有x对骨架电子分布在y个Sn原子之间。
由于x-y = z,根据Wade规则,[Sn9]4-具有[closo, nido, arachno]型结构(5分;提示[B6H6]2-是closo,B5H9是nido,B4H10是arachno),画出[Sn9]4-的多面体结构(3分,不必示出Sn原子或电荷,不必给出推理过程)。
第2题(20分)元素推断
从低价铜矿中电解精炼铜时的阳极泥是提取某元素X的主要原料,阳极泥(主要成分为A)中的X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
典型的提取步骤为将混有碳酸钠的阳极泥A于650 ℃在空气中燃烧(反应1),然后浸水过滤。
滤液用稀硫酸中和后,过滤得含有X的B溶液(反应2)。
往该溶液中通入SO2,沉淀出X单质(反应3),如果不加碳酸钠进行焙烧,则得到固体C(反应4),但该方法的X产率比碳酸钠法低得多,这是因为C是一种不稳定的链状聚合物,有两种长度的共价键:178 pm和173 pm。
B或C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得到D(反应5)。
D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溶解Au(反应6)。
将等摩尔数的C、X Cl4和GaCl3于50 ℃反应,得到了具有强二次谐波响应的无机分子材料Ga X Cl x O y,同时得到三角锥结构的分子E(反应7)。
在800 ℃惰性气氛
中,Ga X Cl x O y发生热分解:5当量Ga X Cl x O y形成当量比为4(氯化物) : 3(氯化物) : 1(氧化物) : 1(氧化物)的四种产物(反应8),而E是一种是一种有用的极性溶剂,它自己可以发生离子型解离(反应9)。
2-1给出X以及A~E的化学式(6分)。
2-2写出文中涉及到的全部反应方程式(9分)。
2-3给出C的结构。
标明键长。
为什么经过C的方法的产率比经过B的要低得多(3分)?
2-4Ga X Cl x O y可以看成E的某种衍生物,画出它的三维结构(2分)。
第3题(26分)CO2的电化学还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严峻的能源危机和CO2过量排放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
我国为应对这些挑战,于2020年提出了“碳中和”的发展目标,通过以使用清洁能源作为减少CO2排放量的主要手段,发展高效的碳转化与碳循环技术,其中将CO2转变为有经济价值的碳氢化合物,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众多的CO2转化循环的技术中,电化学还原CO2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转化、利用可再生的电能为能源等优点,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之中。
电化学还原CO2的碳转化利用技术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效的电催化剂。
目前,研究者已经探索了各种电催化剂,能够催化CO2转化为CO、CH4等C1产物,以及通过C-C耦合产生的C2产物。
3-1电催化剂的合成:在含有0.5g聚乙烯吡咯烷酮的5 mL 0.01 mmol L-1的元素M的氯化物A的水溶液中,加入5 mL 0.03 mmol L-1的NaOH溶液反应得到B。
随后在0 ℃磁力搅拌下,逐滴加入1 mL 30 % H2O2反应得黄褐色的C(催化剂1),并在该条件下继续反应0.5 h。
将C置于管式炉中,在O2气氛下300 ℃处理2 h,得到黑色的D(催化剂2)。
热重分析表明C在300 ℃时开始分解,失重率为16.6 %,与理论值相差0.1 %,说明产物的纯度比较高。
给出M和A~D的化学式(2分)。
3-2在酸性条件(0.1 mol L-1 H2SO4)下,通过0.01 mol L-1酸性KMnO4溶液的褪色情况半定量分析C 的组成,给出相应反应式(3分)。
编号m(C)/mg V(H2O2)/μL V(H2SO4)/mL V(KMnO4)/μL现象
1--210粉色溶液
21-210浅粉色溶液
32-210浅粉色溶液
44-210无色溶液+黑色沉淀
5-10210浅土黄色溶液
6-20210浅土黄色溶液
7-40210无色溶液
3-3填空:对制得的C和D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粉晶衍射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中,图a 中纳米颗粒为菱形,长度约为____nm,宽度约为____nm;图b中纳米颗粒为____形,与图a相比,D颗粒的大小____但表面更加_____,同时与图c相比,D颗粒上出现____结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晶衍射实验类似于中学物理中的光栅衍射,衍射峰相当于衍射光斑,D的衍射峰与标准谱图一致,衍射峰均来自于单斜晶相结构的D (a = 4.689 A,b = 3.426 A,c = 5.132 A)。
C的谱图分别在32°和38°出现两个宽峰,与文献值一致。
宽峰说明C的结晶性相比D 较(好/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分)。
(左三图)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a) = C;(b) = D;(c) = 直接购买的D;
(右图)粉晶衍射表征:上= D;下= C。
3-4CO2的电化学还原在恒压电解池中进行:阴极使用负载有催化剂的碳电极,阳极使用镀IrO2(催化剂)的Ti板(导电,不参与反应)电极,饱和的Hg/Hg2SO4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在以0.1 mol L-1 KHCO3为电解液,碱性膜作为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双槽电解池中进行电化学还原CO2的测试实验。
在电化学测试前,通CO2气体10 min至溶解饱和,施加恒定电压发生电解并实时检测电流,并采用在线气相色谱仪检测气相产物。
3-4-1 假设的CO2还原产物为CO,写出电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分)。
3-4-2 填空:在线气相色谱仪的检测结果如下所示。
如图a所示,对于催化剂C而言,随着阴极所加电压逐渐变负,柱状图中的蓝色组分所占比例不断(升高/降低),蓝色组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对比图b和图c,发现当所加电压为-1.6V vs. RHE时,热处理得到的D的电流密度为____ mA cm²;而直接购买的D的电流密度为______mA cm²。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6分)。
C(图a)、D(图b)和直接购买的D(图c)催化的电化学CO2还原反应的产物分布
第4题(24分)水氧化反应
水氧化反应是自然和人工光合作用中的核心半反应。
绿色植物和藻类利用太阳能和锰钙氧簇合物,在光系统Ⅱ中将水高效氧化为氧气。
人工光合作用则常常使用光伏电池-电解池串联的方法,利用可再生电能将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
无论是在自然还是人工光合作用中,能垒高的水氧化反应都是制约水分解反应整体效率的瓶颈。
4-1已知水的标准吉布斯生成自由能为56.75 kcal/mol。
假设某人工光系统使用单个光子驱动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计算可恰好驱动该反应的光子的波长(单位:nm)。
如果采用双光子系统,计算恰好可驱动该反应的光子的波长(单位:nm,2分)。
4-2写出标准状态下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计算水氧化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三位有效数字,2分)。
4-3计算pH = 14时水氧化反应电极电势。
已知Cl2/Cl-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358 V。
使用石墨棒为电极,电解pH = 14的1 M NaCl水溶液,理论上应得到什么产物(2分)?然而却得到什么产物?这被称作什么现象(写一名词,2分)?这种现象的微观机制是什么(3分)?
4-4下图是绿色植物中锰氧簇的结构,从反应机理角度考虑。
简单叙述为什么自然界选择用簇合物作为催化剂氧化水分子(2分)。
4-5基于类似的思想,科学家们在过去的30年间开发了一系列Ru的单核和多核配合物,它们可以在阳极高效完成水氧化反应,降低电解电势。
4-5-1 考察下列Ru单核配合物[Ru II(trpy)(bpy)(H2O)]2+的水氧化机理。
其中bpy为2,2'-连吡啶,trpy 为2,2':6',2''-三联吡啶。
补充缺失的物种(3分)。
假设给出所有金属的氧化态、d电子组态和价层电子数(3分)。
给出[Ru IV-OO]转化为[Ru II-OH2]的配平的反应方程式(2分)。
4-5-2 基于Ir的配合物A:[Ir(η5-Cp*)L(OH)]是更高效的水氧化催化剂,其中L H为2-(2-吡啶基)丙-2-醇,Cp*是C5(CH3)5-。
画出配合物A的结构(表示出Ir立体构型,2分),给出Ir的氧化数、d电子组态和价层电子数(1分)。
A在水中被阳极氧化、水解,得到带有Ir-O-Ir的双核配合物B,分子量为780。
推测B的结构(3分)。
尝试解释为什么B是比[Ru II(trpy)(bpy)(H2O)]2+更高效的氧化剂(1分)。
用文字表述,推测B是如何形成的(1分)。
2023年北京大学中学生化学竞赛春季研讨营
晚自习无机化学作业题答案
第1题(18分)
1-1
(每个2分,共4分)
D3h点群(1分);m = 3(1分)
1-2
(2分)
Si与BH互为等电子体;Si-与CH互为等电子体(1分);因此[Si5]2-与B3H2C5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同(1分)。
1-3x = 11;y = 9;z = 2(每个1分,共3分);nido(2分)
(3分)
第2题(20分)
2-1X = Se;A = Cu2Se;B = H2SeO3;C = SeO2;D = H2SeO4;E = SeOCl2(每个1分,共6分)2-2Cu2Se + Na2CO3 + 2O2 = 2CuO + Na2SeO3 + CO2
Na2SeO3 + 2H2SO4 = H2SeO3 + 2NaHSO4
H2SeO3 + 2SO2 + H2O = Se + 2H2SO4
Cu2Se + 2O2 = 2CuO + SeO2
H2SeO3 + H2O2 = H2SeO4 + H2O
2Au + 6H2SeO4 = Au2(SeO4)3 +3H2SeO3+3H2O
SeO2 + SeCl4 + GaCl3 = GaSeCl5O + SeOCl2
5 GaSeCl5O = 4SeCl4+3GaCl3+SeO2+Ga2O3
2SeOCl2=SeOCl++SeOCl3-
每个1分,共9分
2-3
(1分)
C在高温下升华,产率下降(答先熔化再气化也可以,2分)
2-4
(2分)
第3题(26分)
3-1M = Cu;A = CuCl2;B = Cu(OH)2;C = CuO2;D = CuO(每个0.5分,共2分)
3-25CuO2 + 2MnO4- + 16H+ = 5Cu2+ + 2Mn2+ + 5O2 + 8H2O
3O22- + 2MnO4- + 8H+ = 2MnO2 + 3O2 + 4H2O
5O22- + 2MnO4- + 16H+ = 2Mn2+ + 5O2 + 8H2O
(每个1分,共3分)
3-3600 nm:200 nm;菱形:相似;光滑;孔洞:释放氧气后晶态结构重整;较差:热处理后D 种原子重新排列,结晶性更强(解释每个2分,其余每个1分,共11分)
3-4-1阴极:2HCO3-+ 2e-= CO+H2O+CO32-
阳极:2HCO3-+ 2H2O - 4e-= 4H2CO3 + O2(每个2分,共4分)
3-4-2降低;H2;50;40;热处理D的多孔结构增加了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催化活性更高,电流密度更大(解释2分,其余每个1分,共6分)。
第4题(24分)
4-1E mono = 237.4 kJ/mol,λ = 503.9 nm
E di = 118.7 kJ/mol,λ = 1008 nm
4-2阴极:H+ + e- = H2
阳极:2H2O – 4e- = 4H+ + O2
E° = 1.23 V
4-3E b = 0.40 V
理应得到O2,因其还原电势更低。
但只得到Cl2,因为O2在电极上存在超电势。
微观上,Cl-是容易极化的大半径离子,氧化为Cl2只需要失去2个电子,只形成1根σ键,氧化机理简单,反应活化能低,速率快。
而OH-是难以极化的小半径离子,形成的活性氧物种(如自由基、亲电metal oxo 等)能量极高。
因此反应的第一步活化能垒高,速率低,只驱动到热力学电势是不够的。
另外,氧化为O2的过程需要失去4个电子,难以通过简单的基元过程在几步之内实现,且OH-发生氧化电子转移的过程还要伴随着氢离子的失去,进一步使得反应机理复杂化,详见下文。
4-4如上文所示、水的氧化需要形成高能缺电子氧物种(羟基自由基、烷氧基自由基、缺电子金属oxo基团M=O等)。
通过与多个Mn金属核心配位、中间体氧物种的缺电子性得到缓解、反应的能垒降低。
4-5-1
[Ru II(trpy)(bpy)(O2)]2+ + H2O = [Ru II(trpy)(bpy)(H2O)]2++ O2
4-5-2
A的结构如下图左所示(四面体型),B如下图右所示。
A:lr(III),d6,18e。
B的两个Ir-OH2在氧化时可以生成两个Ir-OH,它们可以发生分子内偶联形成O-O键,反应速率高于单分子催化剂。
B的形成机理如下图所示。
A同样可以形成高能Ir-OO物种,但此时分子内的Cp*是不稳定的配体,其甲基和芳环C原子均是富电子原子,容易受到O22-配体的亲电进攻,导致Cp*氧化、脱除(色谱分析表明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