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与分析
第一章: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信息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分析,则是打造
高效稳健业务系统的关键。
本文将从信息系统架构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对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的阐述,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常见架
构模式的优缺点,最后从架构分析的角度,剖析信息系统架构中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第二章: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1.信息系统架构的基本概念
信息系统架构是一个包含数据、软件、硬件、人员和安全等多
个方面的完整系统,其中定义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协作方式、资源共享等。
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主要考虑了业务需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可靠性要求等的整体优化。
2.影响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的因素
(1)业务特点:业务特点是企业选择或制定信息系统的首要条件,业务的不同特点会对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2)应用场景:良好的应用场景选择能够满足信息系统的需求,
也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3)技术条件:技术条件是指所选择的硬件、软件及通信网络的特性和能力。
(4)成本投入:成本投入是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时最为关注的问题。
合理的成本投入能够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常见模式
(1)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
C/S模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系统架构方法之一,它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部分,客户端用于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而服务器则负责存储相关数据和逻辑处理。
(2)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
B/S模式是基于Web浏览器进行系统开发,只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一个支持Web浏览器的软件即可。
(3)分布式模式(Distributed)
分布式模式是指将系统的各种资源分布在多个计算机中,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分布式系统。
该模式所具有的去中心化、高扩展性的特点受到广泛的认可。
(4)面向服务模式(SOA)
SOA是一种基于服务的软件设计,旨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数据
集成和企业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性。
SOA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各
个分离段服务,这些服务分别完成服务提供、服务调用等不同的
职能。
第三章:信息系统架构分析
1.信息系统架构重要性
(1)充分发挥性能特点:信息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分析能够使得系
统的性能达到最优化。
(2)简化系统管理:良好的架构设计可以简化系统的管理,使得
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与可靠。
(3)确保系统安全:安全始终是信息系统比较重要的问题,系统
架构设计的关联性和协同性能使得安全得到最好的保障。
2.信息系统架构分析方法
(1)对业务进行深入了解,识别核心模块、边界模块及控制模块。
(2)了解系统架构的现状,从性能、安全等多方面考虑,分析及
解决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
(3)了解行业最佳实践,结合系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方案。
(4)优化架构结构,提高系统性能及稳定性,并测试方案,确保
不会对其他模块产生负面影响。
3.信息系统架构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随着系统的主机数量不断增加、软件、人流、数
据流都难以365天保证安全,架构的脆弱性也越来越被黑客所把握。
(2)性能问题:随着数据量不断增长,信息系统架构的稳定性和
性能要求更高,现有的架构很难满足系统的要求。
(3)灵活性问题:系统升级和迭代,可能需要更换原有的架构,
一些系统传统架构给了系统带来的利益,同时也给系统的升级带
来了阻碍。
第四章:总结
可以通过本文中对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的探讨,学习到很多架构
模式之间的差异和优缺点的分析方法。
通过更深入地了解总体业
务需求和系统特点,优化架构设计方案,并实行全面的架构分析,能够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及解决架构
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最后,通过架构分析,不断的优化架构设计
方案,才能满足信息系统架构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