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百合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百合地黄汤加味治愈百合病
病案:刘某,女,12岁。
初诊:1974年10月3日。
主诉及病史:高热之后,日晡低热,延来半年有余。
诊查:口苦溺赤,情绪时静时躁,神志恍惚,意欲食而不能食,寤而不寐,脉象微数,口干舌燥。
辨证、治法:此百合病也。
拟百合地黄汤加味。
处方:百合15g 生地12g 制玉竹12g 蒿梗10g 炙草10g 炙白薇10g 炒知母10g 地骨皮10g 炒谷芽12g 淮小麦15g 红枣15g 二诊:进前方药5剂后,低热已除,烦躁较宁,寤寐略安,胃纳渐振。
拟原方药再进4剂。
三诊:寤寐已安,纳谷亦香,口苦口干已愈,精神日趋正常。
拟前法加减。
处方:制玉竹12g 炙白薇10g 淮小麦30g 炙草6g 地骨皮10g 生白芍10g 蔓荆子10g 茺蔚子10g 炒天虫10g 白芷4.5g 白蒺藜10g 5剂
按语本证为大热伤津,心肺阴虚,心阴不足则神不明,出现精神恍
惚;肺阴内损,百脉受累。
《金匮》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由于阴虚日久,必生内热,故有口苦、溺赤、脉象微数等热象。
百合地黄汤加玉竹、知母,增强生津之力;地骨皮、青蒿、白薇以除虚热,红枣、小麦养心神,炙草、谷芽和胃以生津,故连服9剂,病情基本好,14剂则津复热除,精神复平。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240,盛循卿医案。
盛循卿,1917年生。
浙江省杭州市人。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初受业于杭州名中医杨仰山先生门下,复得皖五世儒医汪清白先生精心传授,凡医籍经典,皆悉心研习,博汲精要。
弱冠时尽得师传,旋于杭城悬壶设诊。
每每扶危救厄,屡起沉疴;且免费义诊,赠药于贫病者,自此远近闻名,医誉鹊起。
解放后,致力于卫生保健事业,为浙江省和杭州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临床对中医内科、儿科殊有研究,更善于将仲景学说灵活施用;对四逆散古方的应用阐发,造诣尤深。
对医治中风、情志病、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系疾病及小儿泄泻、疳积等病也皆有经验。
曾在《浙江中医杂志》等刊物上发表《糖尿病五十例治疗小结》、《悬饮》、《盛循卿医师治高热急症案例》等论文十几万字。
古稀之龄,还亲自主持《盛循卿胃脘痛电脑诊疗程序》的科研工作。
历任杭州市第三届政协委员、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委员、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国农工民主党杭州市副主委。
曾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四届政协委员,市科协常委,浙江中医学院特邀顾问,省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