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0 爱护水资源(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A
【解析】A、人类使用的水主要为淡水,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选项错误;B、现阶段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可以对水分子进行观察,选项正确;C、水体中N、P元素含量越高,说明水被污染的程度越严重,则水质越差,选项正确;D.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选项正确,故选A。
15.(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6月中考模拟)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8.(天津河西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加热液体B. 闻气体
C. 检查气密性D. 蒸发食盐水
【答案】A
【解析】A、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避免液体沸腾而喷出伤人,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实验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实验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闻气体气味时,应打开药品瓶塞,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实验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蒸发食盐水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实验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11.(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D.②①④
【答案】D
【解析】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先加明矾吸附沉降,然后过滤,消毒杀菌,形成自来水,蒸馏是将自来水纯化的过程,不属于净化过程,则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②①④,故选D。
2.(河南省实验中学联考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和Mg2+
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C.净水过程中加明矾可起杀菌作用
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答案】A
【解析】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和Mg2+,故A正确;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靠物理变化完成的,故B不正确;C、净化水时,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沉降,故C不正确;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D不正确。故选A。
5.(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中学2019届中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过滤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D.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
【答案】C
【解析】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故A说法正确;B、蒸馏能除去水中含有的各种杂质,得到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故B说法正确;C、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使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C不说法正确;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转化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形成水垢,水垢在锅炉内壁附着,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也由于受热不均匀,可能引起爆炸,故D说法正确。
16.(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中考化学模拟)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小明刷牙时一直将自来水开着
B.妈妈洗涤衣物时选择环保型洗涤剂
C.爸爸把家里的水龙头换成节水型的
D.奶奶用淘米水洗碗、浇花
【答案】A
【解析】A、刷牙时一直将自来水开着,会造成水资源浪费,选项错误;B、洗涤衣物时选择环保型洗涤剂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选项正确;C、把家里的水龙头换成节水型的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选项正确;D、用淘米水洗碗、浇花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选项正确。
A.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B.硬水和软水可用pH试纸来区分
C.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染D.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答案】D
【解析】A.活性炭有吸附性,能除色素和异味,不能除掉水中可溶性盐类产生的离子,不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选项错误;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而pH试纸用来区分溶液的酸碱度,选项错误;C.水体污染来自于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等多种来源,选项错误D.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选项正确。
7.(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19届中考化学三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蒸发属于汽化B.电解水时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C.冰熔化成水温度不变D.用明矾净水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答案】D
【解析】A、水的蒸发与沸腾都是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解水时,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沉降,但是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12.(四川省渠县崇德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探究石蜡中含有氧元素
C. 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答案】B
【解析】A、红磷燃烧生成固体,消耗瓶内的氧气,所以瓶内产生压强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水的量即氧气的量,不符合题意;B、把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收集到水雾,只能验证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有可能来自空气中的氧气,符合题意;C、充满氢气的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符合题意;D、把石墨连在电路上,灯泡发亮,说明石墨能导电,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天津市西青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过滤B. 读取液体体积
C. 点燃酒精灯D. 倾倒液体
【答案】A
【解析】A、过滤操作的要领是“一贴二低三靠”,此图中漏斗的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的内壁,故符合题意;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倾倒液体时要满足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与试管口要紧挨着,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4.(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河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得到纯水
【答案】B
【解析】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在农业上起着重要作用,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不现实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处理后,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如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D
【解析】①生活污水经净化后在排放,可防止水污染,故合理;②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合理,故不合理;③工业用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防止水污染,故合理;④禁止使用农药和含磷洗衣粉,不能禁止我们但要合理使用,故不合理。故选:D。
18.(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17.(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19届中考)我市水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仍面临缺水,因此,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②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③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④禁止使用农药和含磷洗衣粉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6.(安徽省庐江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今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资源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不再运动
D.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A、自然界的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所以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节约用水,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分子始终是在不断运动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还在运动,运动的范围变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冰由水分子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14.(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9届九年级第5次联考)今年3月22至28日“中国水周”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水分子无法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C.水体中N、P元素含量越高,水质越差D.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
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答案】C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C、未经打磨的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坚固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与酸反应无气泡产生,金属铝与酸反应会产生大量气泡,因此将未经打磨的铝丝放入稀盐酸中,开始时不会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D、地下水属于硬水,取一杯地下水,加入适量肥皂水不会产生大量泡沫,故选项说法错误。
13.(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 中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
C. 中紫外灯照射,消毒杀菌D.上述操作获得的直饮水为纯净物
【答案】D
【解析】A、①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杂质,不符合题意;B、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不符合题意;C、紫外灯照射可以对水进行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D、经吸附、过滤、消毒后只是除掉了水中的部分杂质,不是纯水,符合题意。故选D。
课题10爱护水资源
1.(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人人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图为禁止吸烟标志,A错误,不符合题意;B、图为禁止鸣笛标志,B错误,不符合题意;C、图为回收循环利用标志,C错误,不符合题意;D、图为节约用水标志,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9.(辽宁省丹东市第五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电解水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C.将未经打磨的铝丝放入稀盐酸中,开始时不会产生气泡
D.取一杯地下水,加入适量肥皂水会产生大量泡沫
【答案】D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虽然含有氧元素,但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A不正确;B、置换反应必须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选项B不正确;C、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水不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选项C不正确;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金属腐蚀过程是化学变化,所以也会伴随能量变化,选项D正确。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