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讲堂190为治疗性催眠创造情境(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眠讲堂190为治疗性催眠创造情境(六)技能和资源
个体改变的能力,取决于他/她实现自己资源和技能的愿望和才能。
艾瑞克森学派治疗师会探问以下问题:
来访者有怎样的技能,资源和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变化为多种提问方式:
1.在你一生中什么事情你做得很好?
2.你真正喜欢什么?
3.你有哪些嗜好?
4.你跟谁有特别的连结?
5.你真正想“放松”和休息一下时会做什么?
6.在你每天的生活中主要做什么?
对此的回答可以作为催眠沟通的可能资源。
例如,下面所例的来自与三个不同来访者的初始会谈:
来访者#1(男,13,糖尿病)
投篮
思考飞行中的飞机
听摇滚乐
避开父母
打视频游戏
来访者#2(男,35,大学教授)
摄影
宠物
聚精会神
快速转换状态的能力
教书
退缩的能力
来访者#3(女,30,怀孕)
与丈夫的关系
编织
阅读
音乐
开车
海滩漫步
担忧(如广泛地想象未来)
对于每个例子,治疗师都可以考虑将这些资源与问题体验的结合进行重组。
这里的假定是,在问题状态中,自我几乎体验不到和本质资源之间的连结。
资源可能在问题框架(如:个体忘掉了他/她有能力去寻找他/她想要的)之外(即功能分离),或者在框架内以严格的自我隔离的方式运作(如:个体只用惊惶的无效方式寻求/她想要的东西)。
两种情况都由于框架的固化,而无法从它外面或内部产生新的变动。
治疗催眠诱导造就“去结构化”的情境,从而可以从多种情境获得和整合资源。
问题体验+资源=可能的解决
例如,年轻糖尿病男孩案例(来访者#1)的问题/资源包括:
具体问题领域 + 可能资源
注射胰岛素——————舒服地投篮
检查血糖——————自由地检查投掷率
被隔离——————幻想做飞行员
未来感——————转向有节奏的、可期待的改变
这里每个资源都成为迂回和暗示性地锁定问题情境关键侧面的可
能框架。
于是,舒服地投篮的隐喻用来代表舒服地注射胰岛素;自由地检查投掷率和保持一定浓度的故事,用来暗示定期监控血糖水平;如此类推。
问题/资源之间的连结有很多方式,因而可以确保两种状态间产生新的通路。
治疗师从解决框架中重组问题描述,并平衡生物情境,便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在下结论之前,需要注意到有些来访者会坚持说他们没什么资源。
甚至他们表现自己的方式有时让治疗师都相信他们真的没有资源。
但资源总是能在不同的地方找到。
一是问题领域:要长期保持同样的状态需要造诣很深的技能。
因此,退缩的倾向在需要时可以被接纳和用做进入内在保护自我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对状态的判断和他与来访者的连结,也会使得来访者的技能可以据其价值而重新建构。
二是从人的基本发展过程中可以找到资源:学会阅读、书写、走路、说话、避开、聚焦、吃饭等等。
艾瑞克森经常分享这些基本的体验式学习,作为应对来访者面临的特定发展挑战的基础,这可以反映他自己有过的什么资源都没有的经验(如:当他需要重新学习走路时)。
他强调说:
我们在生活中凭体验学习了很多东西。
我们在体验中学习的内容,甚至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学会……在催眠中可以利用所有这些体验式学习来定向和调整病人的行为。
(Rossi,Ryan,&Sharp,1983,pp.161-162)
通过在个体可以获得资源的领域来和他/她进行联结,持续下去其他资源很快便可实现。
概括来说,艾瑞克森学派催眠师的工作,是加入来访者的现实并拓展这个现实。
为此治疗师首先要识别个体用来创建其体验的价值判断。
这些价值可以从个体的关系定位的多个侧面来识别:社会系统、意图、互动次序、症状群,特定角色或依恋关系、信念,以及技能与能源。
从当前的观点来看,每个价值都是个体产生其心理现实的一项“技术”,它是来访者的“意念”联络网中恒定不变的东西,来访者依次产生、体验和维持他的心理现实。
当这个现实固定不变容易造成问题时,与潜在价值的僵化连结需要松动,以发展新的“很有能力”
的表征结构。
通过识别和加入固定价值,艾瑞克森学派催眠师使它们重新变得“很有能力”,即可以根据体验将需求转换而变动。
因此,用来维持问题的技术就成了产生解决方案的技术。
在识别和利用来访者的价值时,催眠师要灵活而有弹性。
催眠师使用多种方法不断收集信息。
对有些来访者来说,治疗师要求写下疗程之间的情况可能会有用,那会增强他们的参与,并节省治疗时间。
对大多数来访者来说,需要把提问打散到治疗过程中,这样一来一个问题可以补足另一个问题。
正如我们将在下一节所看到的那样,对于治疗师来说,使用来自一个问题的信息发展出体验式的催眠回应,然后再将下一个问题作为进一步催眠探索的基础引入进来。
以这种方式,治疗师保持以人际间的专注作为探询的背景情境,确保了来访者的回应反映其真实价值观念。
最后,要注意的是,体验价值可以用很多方式加以识别。
例如,吉利根(Gilligan,1985)描述过如何用催眠观策略收集信息,基于构成问题约束的心理冲突来做诊断问询。
简要说来,这里引用的技术只是启发性的,绝非全部;其他问题和策略,可以在治疗师探询多种路径来识别来访者保持不变的方式时包含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