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集体备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5、3 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2、5、3 的倍数。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如分糖果,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例如:老师拿出 12 颗糖果,要平均分给几个同学,有几种分法?
学生可能会提出 12÷1=12,12÷2=6,12÷3=4,12÷4=3,12÷6=2,12÷12=1 这六种分法。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
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二)探索新知
1、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强调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以 18 为例,让学生找出 18 的因数。
引导学生用乘法和除法两种方法来找因数,并且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让学生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再让学生找出 3 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 2、5、3 的倍数的特征
让学生观察 100 以内 2 的倍数,找出它们的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 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
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找出 5 的倍数和 3 的倍数的特征,并进行总结。
4、质数和合数
给出 1~20 这些数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质数和合数。
引导学生观察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强调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让学生找出 24 的因数和 5 的倍数。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2、5、3 的倍数。
区分质数和合数。
2、拓展练习
给出一个数,让学生找出它的所有因数,并判断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让学生根据 2、5、3 的倍数的特征,设计一个数字游戏。
(四)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找一
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2、5、3 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
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让学生自己写出 10 个质数和 10 个合数。
2、实践作业
让学生回家找出家里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数字中哪些是2、5、3 的倍数。
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学习知识。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练习环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七、注意事项
1、在讲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相互依存的关系。
2、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避免遗漏。
3、在教学 2、5、3 的倍数的特征时,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进
行观察和总结。
4、在讲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要让学生多举例,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