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第二、三次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批:
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4.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5.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

6.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小孔通流面积)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的1/2次方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对(温度)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7.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力差)一次方成正比,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8.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9.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

10.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11.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模数)的平方成正比,与的(齿数)一次方成正比。

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增大(模数),减少(齿数)可以增大泵的排量。

1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腔。

1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14.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15.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过渡曲线)段。

16.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拐点压力)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最大流量)。

17.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性能的好坏用(调压偏差)或(开启压力比)、(闭合压力比)评价。

显然(ps—pk)、(ps—pB)小好,nk和nb大好。

18.溢流阀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常(闭),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

定值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常(开),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单独引回油箱)。

19.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差压式溢流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

20.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的压力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

21.选用过滤器应考虑(过滤精度)、(通流能力)、(机械强度)和其它功能,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泵的吸油口)、(泵的压油口)、(系统的回油路上)和单独的过滤系统中。

22.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高速);
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低速),而输出转矩(增加)。

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
的输出功率(相同)。

23.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马达排量)调至最大,用(变量泵)调速;在高速段,(泵排量)为最大,用(变量马达)调速。

24.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调速回路,泵的流量与液压缸所需流量(自动相适应),泵的工作压力(不变);而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的调速回路,泵输出流量与负载流量(不
变),泵的工作压力等于(负载压力)加节流阀前后压力差,故回路效率高。

25.顺序动作回路的功用在于使几个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压力)控制和(行程)控制。

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两大类。

26.液压传动是以(压力)能来传递和转换能量的。

27.压力阀的共同特点是利用(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28.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5MPa,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应为(大于15MPa)
29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即常说的表压力,指的是(相对压力)压力。

30.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一元件的工作状态突变引起油压急剧上升,在一瞬间突然产生很高
的压力峰值,同时发生急剧的压力升降交替的阻尼波动过程称为(液压冲击)。

31.(雷诺数)来判定液体在圆形管道中的流动状态的。

32.流量连续性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33.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34.工作时全开的压力阀是(减压阀)。

35.液压传动的功率取决于(流量和压力)。

36.油箱属于(辅助元件)元件。

37.一般由电动机带动,其吸气口装有空气过滤器的是(空气压缩机)
第三批:
1.谈谈温度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2.溢流阀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解释液压卡紧现象。

4.简述泵控容积调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5.简述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

6.什么是困油现象?外啮合齿轮泵存在困油现象吗?它是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影响的? 7、
试述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与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之间的差异。

1.谈谈温度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答:(1)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液压油粘度对温度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减小,粘度就随之降低。

不同种类的液压油,它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也不同。

(2)压力对粘度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压力对粘度的影响比较小,在工程中当压力低于
5MPa时,粘度值的变化很小,可以不考虑。

当液体所受的压力加大时,分子之间的距离缩小,内聚力增大,其粘度也随之增大。

2.溢流阀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调压溢流,安全保护,使泵卸荷,远程调压,形成背压,多级调压。

3.解释液压卡紧现象
答:当液体流经圆锥环形间隙时,若阀芯在阀体孔内出现偏心,阀芯可能受到一个液压侧向力的作用。

当液压侧向力足够大时,阀芯将紧贴在阀孔壁面上,产生卡紧现象。

4.简述泵控容积调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答:泵控容积调速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单片微机MCS―51作为主控单元,对其输出量进行检测、控制。

输入接口电路,经A/D转换后输人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按一定的控制程序对其进行运算后经输出接口和接口电路,送到步进电动机,由步进电动机驱动机械传动装置,控制伺服变量液压泵的斜盘位置,调整液压泵的输出参数。

5.简述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
答:输入元件给出输入信号,与反馈测量元件给出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得到控制信号,再将其输入放大转换元件
6.什么是困油现象?外啮合齿轮泵存在困油现象吗?它是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影响的?答: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满油之后向压油腔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闭死容积。

如果这个闭死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在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其中的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升高,使轴承受到周期性的压力冲击,而且导致油液发热;在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又因无油液补充产生真空,引起气蚀和噪声。

这种因闭死容积大小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将严重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原则上液压泵都会产生困油现象。

外啮合齿轮泵在啮合过程中,为了使齿轮运转平稳且连续不断吸、压油,齿轮的重合度ε必须大于1,即在前一对轮齿脱开啮合之前,后一对轮齿已进入啮合。

在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时,它们之间就形成了闭死容积。

此闭死容积随着齿轮的旋转,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

因此齿轮泵存在困油现象。

为消除困油现象,常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限制为最小,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油腔相通,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7、试述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与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之间的差异。

答:(1)回油路节流调速中进油路无阻力,而回油路有阻力,易导致活塞突然向前运动,产生冲击;而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进油路的节流阀对进入液压缸的液体产生阻力,可减缓冲击。

(2)回油路节流调速,可承受一定的负值载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