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同步训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关于《漏》这个故事的写作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②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③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④虎和贼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⑤虎甩掉贼,贼蹿上树。
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A.③②①⑤④B.③①⑤④②C.①②③④⑤D.③①④⑤②
二、填空题
2.选字词填空。
辨辩辫
(1)枣核也不争,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
(2)夜间走路,只要认出北极星,就能别出东西南北。
(3)妹妹那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长长的子,垂挂在耳旁,上面还结着两个大红色的蝴蝶结。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妻”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妻”共有笔,最后一笔是。
4.按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j脊m莫iān颠òng纵
d爹ùn困b罢é核
5.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体会句子的特点。
①“漏”真厉害,像一样,贴住我了。
②“漏”真厉害,一样,停都不停。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贼和老虎的心理。
6.按要求用词语填空。
(1)写出2个描写眼睛动作或状态的词语:
(2)仿照例子写2个词语。
例:急急忙忙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其中一个词语与其它词语不同,它的序号是。
A.百百B.天云
C.林染D.缤纷
(4)任选上面③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不少于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清脉络。
(1)课文主要讲了和去一户人家偷,误以为对方是“漏”,最后吓昏过去,驴却平安无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2)读完课文我知道,本文围绕“”这个字展开,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与老虎和贼认为的漏(相同不同),前者指的是,后者是指。
8.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
真,像一样,。
(2)贼从房上跌下来,栽得晕头转向。
妈妈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我们听得。
(3)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一边,一边。
三、语段阅读
课内阅读。
漏(节选)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
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
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①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②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9.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ABB式”的词语,再仿写两个,。
10.选文中,老虎和贼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高兴→疑惑B.疑惑→害怕C.害怕→高兴
11.画横线的句子中,①句中的“漏”其实是,②句中的“漏”其实是。
12.在课文中老婆婆口中的“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蜡烛和火柴
①“看,我多美丽啊!我能给人们带来光阴和幸福。
”蜡烛对火柴说。
②“是啊。
你很美丽。
可你知道是谁点着了你吗?”火柴拖着哭腔说,“为了点燃你,我的一个兄弟牺牲
了。
”
③哼别吹牛了你们那么小能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吗
④蜡烛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夜风吹来,蜡烛灭了。
“我的火苗,我的火苗,我不能没有火苗!”它惊叫起来,转过头对火柴说,“火柴兄弟,把我点着吧!求求你,火柴兄弟……”“可你说我威力小,不能为你服务啊!”火柴漫不经心地说。
“我不能没有火苗啊!”“你要知道没有我这个坚强后盾你就不行吧!”“是,是的,我太小看你了。
”“那好吧,我再牺牲一个兄弟,为你输送幸福和光明。
”哧!”火柴猛一使劲……蜡烛又亮了。
⑤蜡烛看着自己脚下的火柴梗,不觉流下了眼泪。
一滴,两滴,三滴……
13.给短文第③段加上恰当的标点。
14.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觉得火柴具有怎样的品质?你身边有这种品质的人吗?请联系实际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想一想:蜡烛为什么流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作题
17.从下面的几组事物中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据此编一个故事。
故事要有意义,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不少于300字。
①铅笔、橡皮、转笔刀。
②小溪、河流、大海。
③眼睛、耳朵鼻子、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常用的文章表达顺序:按时间顺序:注意文章段落起止处交待的时间。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一发展一高潮结果。
按空间地点的转移:注意作者观察的顺序、立足点的变化。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应为③①⑤④②。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对课文内容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答案】(1)辩
(2)辨
(3)辫
【解析】【分析】(1)争辩:辩论;争论。
故选“辩”。
(2)辨别: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故选“辨”。
(3)辫子:指的时将成束的头发编织而成的发型。
故选“辫”。
故答案为:(1)辩;(2)辨;(3)辫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汉字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首先理解所给字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境选出合适的字填空即可。
3.【答案】Q;qī;女;五;八;一
【解析】【分析】“妻”的读音是“qī”。
一共有8画,部首是女。
用音序查字法时,先查音序Q,再查音节qī,用部首查字法时,先查部首女,再查剩下的笔画5画。
“妻”的笔顺是横、横折、横、横、竖、撇点、撇、横。
故最后一笔是横。
故答案为:Q;qī;女;五;八;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查字典的方法和笔顺,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先查部首,再查除了部首还剩几画。
4.【答案】ǐ;ò;d;z;iē;k;à;h
【解析】【分析】“脊”的读音是“jǐ”。
“莫”的读音是“mò”“颠”的都匀市“diān”。
“纵”的读音是“zòng”。
“爹”的读音是“diē”。
“困”的读音是“kùn”。
“罢”的读音是“bà”。
“核”的读音是“hé”。
故答案为:ǐ;ò;d;z;iē;k;à;h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字音的理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和课内学习写出读音即可。
注意拼音中声调、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问题。
5.【答案】粘胶;旋风;比喻;害怕
【解析】【分析】句子的形式是:什么怎么样像什么,整个句子是比喻句,考虑漏”像什么。
这两句话出自课
文《漏》,写出了“漏”的特点,看出“漏”很厉害,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贼和老虎心里的害怕。
故答案为:粘胶;旋风;比喻;害怕。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补充和修辞,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
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栓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6.【答案】(1)目瞪口呆;东张西望
(2)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3)A;发;中;高;淡;层;尽;五;彩
(4)眼前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
【解析】【分析】(1)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描写眼睛动作或状态的词语:目瞪口呆、东张西望
(2)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A.”百发百中“:每次都能命中目标。
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B.”天高云淡“:意思是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
指秋天的天空。
C.”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D.”五彩缤纷“: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来泛指各种颜色。
缤纷:错杂繁多的样子。
形容色彩繁多艳丽。
BCD都是描写环境的。
“百发百中”不是描写环境的。
(4)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五彩缤纷:眼前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
故答案为:(1)目瞪口呆、东张西望(2)开开心心、快快乐乐(3)A、发、中、高、淡、层、尽、五、彩(4)眼前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做到表意正确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7.【答案】(1)老虎;贼;小胖驴;没有弄清楚情况就盲目下结论,只会害了自己又达不到目的
(2)漏;不同;屋顶漏雨;比自己厉害的吓人的东西
【解析】【分析】(1)课文主要讲的是老虎和贼都想要去老人家里偷驴,在偷驴的时候听到老婆婆谈“漏”,二者都以为对方就是老婆婆口中的“漏”,在逃跑时双双摔晕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不劳而获,为了自己的利益害人的人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做人应该脚踏实地,努力上进,才能取得成功。
(2)读完课文我知道,本文围绕“漏”这个字展开,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屋顶漏雨,老虎和贼认为的漏是比自己厉害的吓人的东西。
故答案为:(1)老虎;贼;小胖驴;没有弄清楚情况就盲目下结论,只会害了自己又达不到目的(2)漏;不同;屋顶漏雨;比自己厉害的吓人的东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8.【答案】(1)那片树叶;美;飞舞的蝴蝶;吸引住我的视线
(2)如痴如醉
(3)船夫们;收起纤绳;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解析】【分析】(1)例句把“漏”比作“粘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贼和老虎害怕的心理。
仿写的句子也必须用比喻。
(2)例句中“栽得晕头转向”说明贼从房上跌下来的状态。
仿写的句子也必须满足这个特点。
(3)例句中“一边……一边……”是并列关系,仿写的句子也必须满足这个特点。
故答案为:(1)那片树叶;美;飞舞的蝴蝶;吸引住我的视线(2)如痴如醉(3)船夫们;收起纤绳;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点评】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根据上下句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
后意思一致。
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答案】9.毛乎乎;甜津津;阴森森
10.B
11.贼;老虎
12.漏雨。
【解析】【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9.从给出的词语“黑乎乎”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毛乎乎、甜津津、阴森森
10.由“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和“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知道老虎和贼起初是疑惑。
结合“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可知老虎和贼都很害怕。
故答案为:B
11.“①坏事,‘漏’捉我来了!”句中“漏”其实是指贼。
②坏事,‘漏’等着吃我哩!”句中“漏”其实是指老虎。
故答案为:贼、老虎
12.在课文中老婆婆口中的“漏”不是一种厉害的东西,“漏”指的是屋顶漏雨。
故答案为:漏雨。
【答案】13.“!,,?”
14.那好吧,我再牺牲一个兄弟,把幸福和光明输送给你。
15.示例:我觉得火柴具有甘于奉献的品质。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比如每天清晨送牛奶的工人师傅,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已经将牛奶送到了我的家门口。
16.示例:因为这时蜡烛看着自己脚下的火柴梗,被火柴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所以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童话故事阅读。
完成此题目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了解短文后的题目,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13.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
因为这是蜡烛和火柴的对话,所以用双引号,蜡烛不相信火柴的话,因此句末用问号,因为不服气“哼”字后可用叹号,其它停顿用逗号,故为:“哼!别吹牛了,你那么小,能无私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吗?”
故答案为:“!,,?”
14.本题考查的是句式的转化。
把字句的形式为:主语+把+宾语+动作。
在本题中,应该是“把幸福和光明输送给你”。
故答案为:那好吧,我再牺牲一个兄弟,把幸福和光明输送给你。
15.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品质的把握。
从“火柴猛一使劲……蜡烛又亮了。
”可知,蜡烛灭了,他求火柴为自己点亮火苗,最后火柴为了点亮蜡烛而献出生命。
从中可以感受到火柴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具有无私奉献的品格。
父母、教师、雷锋叔叔等身上集中体现了这种精神品格。
故答案为:我觉得火柴具有甘于奉献的品质。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比如每天清晨送牛奶的工人师傅,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已经将牛奶送到了我的家门口。
16.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从“蜡烛看着自己脚下的火柴梗,不觉流下了眼泪。
一滴,两滴,三滴……”可知,蜡烛看到火柴为了点亮自己而献出生命,内心很受震撼,为它们的牺牲感到悲痛。
故答案为:因为这时蜡烛看着自己脚下的火柴梗,被火柴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所以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17.【答案】鼻子、眼睛、耳朵和嘴巴的争吵一天晚上,主人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鼻子、眼睛、耳朵和嘴巴吵了起来。
鼻子说:“我是主人最得力的助手,要是没有我主人哪能闻见各种各样的香气呢?”眼睛就不服气了说:“你这个鼻子有什么好?要是主人闻的不是香气,而是毒气怎么办?这全都是你的错!我眼睛可是心灵之窗,主人要是没有我,哈!哈!准会摔个大跟头!”这时耳朵也火上浇油起来:“你们俩有什么作用?你眼睛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破铅笔一扎,就要给扔了吗?我耳朵的作用可大着哩!例如,主人上课要听讲,如果没我耳朵,就不会做题;如果没我耳朵,主人也不会听到美妙的音乐!所以我才是主人最得力的助手!”嘴巴听了后说:“你们别吵了,还是我最厉害!只要有我主人才能品尝到各种美食!”
就这样他们一直吵到了天亮,这时主人听到了他们的争吵,便说:“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处,你们都是我最得力的助手!我缺了你们谁也不行。
”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从下面①组:铅笔、橡皮、转笔刀。
②组:小溪、河流、大海。
③组:眼睛、耳朵鼻子、嘴。
从这三组词中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展开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
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想想童话故事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想像。
想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你想说明什么样的道理。
【立意角度】如以“鼻子、眼睛、耳朵和嘴巴的争吵”为题写一篇童话。
注意想像来源于生活,因此想像要合理。
开头点题首先介绍鼻子、眼睛、耳朵和嘴巴吵了起来。
中间然后具体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写他们各自表功。
结尾最后借主人的话说明故事的道理。
【点评】根据题目要求,小作者选择了词语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故事虽浅显,但是说明了深刻的道理,是一篇不错的童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