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疗法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中药穴位贴敷对小儿细菌性肺炎(风热闭肺型)患者WBC、CRP、IL-6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对小儿细菌性肺炎(风热闭肺型)患者WBC、CRP、IL-6的影响及疗效观察张淑英;李银红;蒋英亮【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风热闭肺型小儿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风热闭肺型小儿细菌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疗程均为10d.结果两组治疗后在实验室指标、临床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风热闭肺型小儿细菌性肺炎可降低WBC、CRP、IL-6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5(024)009【总页数】3页(P1662-1664)【关键词】小儿细菌性肺炎;穴位贴敷;细胞因子;中药疗法【作者】张淑英;李银红;蒋英亮【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人民医院,河北临西054900;河北省临西县人民医院,河北临西054900;河北省临西县人民医院,河北临西054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小儿细菌性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系统急症,以发热、咳嗽、痰壅、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治疗有及时可引起严重心衰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居儿科疾病首位[1],西医多采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但存在肺部啰音消失慢、咳嗽不止、大便溏等缺点,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负担[2]。
中医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和因人治宜,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内病外治的典范,尤其适合于对中医药依从性差的患儿。
本研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风热闭肺型小儿细菌性肺炎,观察对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疗效。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临西县人民医院儿科入院治疗的小儿细菌性肺炎患者100例。
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病人外周血中抗茁2_糖蛋白玉抗体、血小板功能的有效性分析
[收稿日期]2021-12-30 [修回日期]2022-11-17[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9445)[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妇科,050000[作者简介]杨 洁(1983-),女,主治医师.[文章编号]1000⁃2200(2023)07⁃0932⁃05㊃临床医学㊃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病人外周血中抗β2糖蛋白Ⅰ抗体㊁血小板功能的有效性分析杨 洁,毕亚菊,梁志超[摘要]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病人的有效性分析㊂方法:选取复发性流产病人90例,将其随机分为西药组(A 组)㊁西药+中药组(B 组)㊁西药+中医综合治疗组(C 组),每组30例㊂A 组:口服阿司匹林;B 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给予补肾活血中药;C 组在B 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均至孕12周㊂观察3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疗效㊁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㊁孕酮(P)㊁抗心磷脂抗体(ACA)㊁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Ⅰ)及B 超情况等㊂结果:治疗后,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疗效高于A㊁B 组(P <0.05~P <0.01)㊂治疗后,3组病人hCG 与P 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C 组明显高于A㊁B 组(P <0.01)㊂治疗后,B㊁C 组病人ACA 及Anti⁃β2⁃GPI 阳性率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 <0.05),A 组与治疗前比较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3组ACA 和Anti⁃β2⁃GPI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C 组低于A 组和B 组(P <0.05)㊂治疗后,3组血小板功能均有所改善,D⁃二聚体(D⁃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C 组D⁃D 水平明显低于A㊁B 组(P <0.01),B 组明显低于A 组(P <0.01)㊂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病人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病人激素水平及血小板功能,提高病人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㊂[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穴位贴敷;补肾活血法;血小板功能;抗β2糖蛋白Ⅰ抗体[中图法分类号]R 714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898/ki.issn.1000⁃2200.2023.07.018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kidney tonificationand blood activation method on anti⁃β2glycoprotein Ⅰantibody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bortionYANG Jie,BI Ya⁃ju,LIANG Zhi⁃chao(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Shijiazhu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kidney tonification and blood activation method o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bortion.Methods :A total of 90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bort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 group (group A),western medicine +tri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group B)and western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group (group C),with 30patients in each group.Group A:oral aspirin;group B:oral aspirin and tri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kidney tonification and blood activation;group C:acupoint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group B;all until 12weeks of pregnancy.The clinical efficacy,serum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progesterone (P),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CA),anti⁃β2⁃glycoprotein Ⅰantibody (anti⁃β2⁃GPⅠ)and ultrasound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hree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efficacy of the three groups (P <0.05),and the efficacy of group C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group B (P <0.05to P <0.01).The hCG and 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of the three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 (P <0.01),and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A and group B (P <0.01).The positive rates of ACA and anti⁃β2⁃GPⅠin group B and group C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same group (P <0.05),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gree of reduction in group A and before treatmen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positive rates of ACA and anti⁃β2⁃GPⅠ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among which,group C was lower than group A and group B (P <0.05).The platelet functionimproved in all groups,the (D⁃D)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0.01),the D⁃D levels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P <0.01),and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A (P <0.01).Conclusions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kidney tonification and blood activation method has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bortion,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ormone level and platelet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increase the cure rate of patients,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application.[Key words ]recurrent abortion;acupoint application;kidney tonification and blood activation method;platelet function;anti⁃β2glycoproteinⅠantibody 妇女在孕龄期同一性伴侣的情况下,连续2次及其以上的自然流产被称为复发性流产,其发病率在1%~5%,反复流产给病人身心带来严重的打击[1]㊂近年来,复发性流产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且病因复杂,治疗方案有限,临床处理困难,急需寻求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㊂妊娠是一个较复杂的生理过程,其过程涉及到子宫环境㊁生殖系统㊁胚胎发育㊁激素水平与免疫调节等多个因素,一种因素的紊乱都将会影响妊娠结局[2-4]㊂复发性流产早期多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㊁下腹隐痛等,尽早干预治疗,可有效增大妊娠成功的概率[5-6]㊂西医目前常常给予内分泌治疗㊁免疫治疗㊁抗凝治疗等手段[7],但治疗临床疗效不佳,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复发性流产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中医强调补肾以固先天,大多通过补肾活血的治疗原则来预防流产㊂本研究通过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中药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来探讨此法保胎作用的机制,并为该病的治疗探索出一条安全有效的新方案㊂现作报道㊂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复发性流产诊断标准[8];符合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妇科学“标准制定[9],屡孕屡堕,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经色暗红,舌紫黯,苔薄白,脉细滑或细涩;2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B超检查生殖器官无畸形;男方精液无异常;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生殖器官异常等其他感染㊁免疫等因素引起的流产;严重精神疾病病人;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㊂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流产病人90例,将其随机分为西药组(A组)㊁西药+中药组(B组)㊁西药+中医综合治疗组(C组),每组30例㊂A组:年龄21~38岁;流产次数3~6次,流产时间孕28~ 116d㊂B组:年龄20~39岁;流产次数3~7次,流产时间孕26~120d㊂C组:年龄21~39岁;流产次数3~6次,流产时间孕25~122d㊂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本人同意,3组病人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㊂1.3 方法 3组均给予黄体酮基础治疗,A组:口服阿司匹林(25mg,100片,国药准字H13023716,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75mg,1次/天;B组:在A 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中药(基本方为菟丝子15g,川断15g,桑寄生15g,阿胶6g,熟地15g,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2g,山萸肉10g,当归9g,鸡血藤9g,丹参9g,随症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C组:在B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穴位贴敷(将上述方剂中药材按比例研磨为粉,并加蜂蜜混合,加热后融化为糊状,制成大小约1cm×1cm的穴位贴敷贴),取穴双足三里㊁双涌泉穴㊁双公孙穴,每次4~6h,1次/天㊂3组病人均给药直至孕12周㊂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显效:病人阴道出血消失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胎儿各项指标与妊娠时间相符合,妊娠成功;有效:病人阴道出血减少,其他临床症状好转,B超检查胎儿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无效:病人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发生流产[10]㊂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㊂1.4.2 指标检测 抽血病人空腹外周血,静置后, 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量孕酮(P)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㊁D⁃二聚体(D⁃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Ⅰ)阳性率的变化㊂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㊁q检验和χ2检验㊂2 结果2.1 3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 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均高于A组和B组(P<0.05~P<0.01)(见表1)㊂表1 3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n;百分率(%)]分组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A组307(23.33)11(36.67)12(40.00)18(60.00) B组3010(33.33)12(40.00)8(26.67)22(73.33) C组3013(43.33)15(50.00)2(6.67)28(93.33)**#χ2 7.149.14P <0.05<0.05 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52.2 3组病人hCG、P水平比较 治疗后,3组病人hCG和P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 组明显高于A㊁B组(P<0.01),B组明显高于A组(P<0.01)(见表2)㊂表2 3组病人hCG㊁P水平比较(x±s)分组n hCG/(mIU/L)P/(nmol/L)治疗前 A组3036.18±4.6271.09±5.87 B组3036.80±4.0571.30±5.92 C组3036.67±4.5671.15±5.33 F 0.160.02 P >0.05>0.05 MS组内 19.51432.637治疗后 A组3064.69±6.37▲89.33±6.20▲ B组3098.27±7.83*▲112.92±6.40*▲ C组30124.80±8.39*#▲133.84±7.43*#▲ F 474.06331.56 P <0.01<0.01 MS组内 57.42644.868 q检验: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2.3 3组病人ACA和Anti⁃β2⁃GPI阳性率变化比较 治疗后,B㊁C组病人ACA及Anti⁃β2⁃GPI阳性率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A组与治疗前比较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ACA和Anti⁃β2⁃GPI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低于A组和B组(P<0.05)(见表3)㊂ 表3 3组病人ACA及Anti⁃β2⁃GPI阳性率变化比较[n;百分率(%)]分组n ACA Anti⁃β2⁃GPI治疗前 A组3013(43.33)15(50.00) B组3014(46.67)14(46.67) C组3014(46.67)16(53.33) χ2 0.090.27 P >0.05>0.05治疗后 A组3011(36.67)12(40.00) B组305(16.67)#6(20.00)# C组302(6.67)*#3(10.00)*# χ2 8.757.82 P <0.05<0.05 与A组比较*P<0.01,与同组治疗比较#P<0.052.4 3组病人血小板功能比较 治疗后,3组血小板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3组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C组D⁃D水平明显低于A㊁B组(P<0.01),B组明显低于A组(P<0.01)(见表4)㊂表4 3组病人血小板功能比较(x±s)分组n PLT/(×109/L)D⁃D/(μg/L)治疗前 A组30173.64±28.70372.54±46.88 B组30174.14±29.08373.65±45.90 C组30173.57±29.21373.69±45.25 F 0.000.01 P >0.05>0.05 MS组内 840.8542117.369治疗后 A组30174.17±29.52185.27±32.91▲ B组30174.58±32.84149.71±30.49*▲ C组30175.19±35.42116.40±27.73*#▲ F 0.0138.38 P >0.05<0.01 MS组内 1068.158927.220 q检验: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3 讨论 复发性流产是不育症的常见类型之一,病因复杂多样,且常常为多环节异常共同导致,现代人群普遍生活压力较大,生活习惯不规律,加之环境污染因素,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11-13]㊂西医在治疗一些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时,应用主动免疫及被动免疫疗法[14-15],但此方法复杂且风险较高,在临床应用上未进行大规模推广,中医药综合疗法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联合治疗,可弥补中西医两方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不足,互相发挥所长[16]㊂本研究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中药形成中医综合疗法,加上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病人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病人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hCG㊁P水平显著升高,病人ACA及Anti⁃β2⁃GPI阳性率均显著降低,血小板功能明显改善,B超检查胎儿各项指标㊁胎心㊁胎囊等发育与妊娠时间符合度提高,说明该方法有效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㊂hCG与胚胎滋养细胞的数量和对数生长有关,能直观㊁特异地反映受精后早期胚胎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受精后的第九天就可以在母体的血清中检测到,足量的hCG可使妊娠黄体不退化,维持胚囊发育,反之持续低水平的hCG将影响胚胎的发育或着床[17-19]㊂在先兆流产病例中,流产结局者的P水平也显著低于保胎成功继续妊娠者,这提示检测血清P水平对早期妊娠不良结局有预示作用,P过低,与血HCG水平不相符,可提示胚胎无活力等,可见在孕早期对hCG㊁P水平检测尤为重要[20]㊂Anti⁃β2⁃GPI能够对血小板细胞表面凝血酶原的活性进行抑制,ACA抗体阳性病人具有较强的血小板凝集功能,易形成血栓,当ACA存在较多时,可利用Anti⁃β2⁃GPI增加其表达作用,因此,目前研究认为ACA 与Anti⁃β2⁃GPI在机体中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降低病人ACA阳性率是维持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21]㊂血小板功能指标可直观的显示体内高凝状态,检测血小板功能,及时给予干预治疗,能增加胎盘血供,阻止流产发生㊂中医将该病称为 滑胎” 胎漏”等, 肾藏精,主生殖”,肾精不足,内生虚热,血热迫血妄行,至于脉外而致血瘀,或肾气亏虚,推动无力,血瘀阻胞脉,胎元无所养,可致滑胎,可见本病是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为病机,在治疗过程中应以补肾㊁活血作为主要原则[22-23]㊂方中菟丝子㊁川断㊁桑寄生固冲任㊁益精血;白术健脾益气且可起安胎之效,茯苓健脾宁心,太子参益气健脾,此三味药共起健脾益气之效,补益后天之本以助生血,同时以气行血,改善血瘀之象;阿胶滋阴补血,当归㊁鸡血藤补血活血,丹参活血祛瘀㊁清心除烦,此四味药同为血药,补血活血,以防活血太过;山萸肉㊁熟地温阳补肾安胎;诸药合用补中益气㊁活血养血㊁固肾安胎之效㊂现代药理表明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入体循环可发挥较好的疗效,穴位贴敷是一种中医外治法,药物通过贴于肌表特定穴位,通经络沟通表里上下,连接五脏六腑,调理诸病[24]㊂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穴位,健脾益气,生发胃气;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穴位,生发肾气,固肾益精;公孙为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之穴,直通冲脉,冲脉为血海,调节十二经之气血㊂本研究结果表明刺激足三里穴㊁涌泉穴㊁公孙穴,可达到疏通经络,益气固冲,补肾安胎的目的㊂综上,穴位贴敷联合补肾活血中药在治疗复发性流产时,疗效显著,为中医药综合疗法的推广提供临床依据㊂该研究需进一步研究中医手段安胎的作用机制与安全性,使之成为防治复发性流产的安全有效必备措施㊂[参考文献][1] 李佶,陈应超.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5):525.[2] 兖娜娜,杨菁.复发性流产的治疗进展[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8,38(11):951.[3] 李欣艺,赵金霞,刘湘源.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复发性流产的诊治:附75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期用药和结局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0(6):956.[4] 贺立颖,王统菲,刘志兰,等.复发性流产患者抑郁㊁焦虑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3):381.[5] ARJMAND F,GHASEMI N,MIRGHANIZADEH SA,et al.Thebalance of the immune system between HLA⁃G and NK cells in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polymorphismsanalysis[J].Immunol Res,2016,64(3):785.[6] AFKHAMI F,KHANIANI MS,FARZADI L,et al.The HLA⁃G14bp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in recurrent spontaneousabortion among iranian women[J].Tissue Antigens,2015,86(2):94.[7] XIANG H,LIU S,CHEN Z,et al.A 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 in the MTOR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spontaneous abortion in the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J].SystBiol Reprod Med,2015,61(4):205.[8] 刘洪娟,易蕾,陈梅娟,等.逍遥散与归芍五子汤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3):423.[9] 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5.[10] 姜朵生,张迎春,李芳园,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性激素及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5):461.[11] 张清华,潘静,姚丽.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构成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5.[12] 常卓,李娜,张杨,等.补肾活血方对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和蜕膜中环氧化酶2及前列腺素E2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9):1158. [13] 李伟莉,郝乐乐,金雅,等.补肾安胎冲剂调节TGF⁃β1及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复发性流产小鼠母胎界面血管生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2):125. [14] 韩春艳,孙自学,胡晓华,等.加味寿胎丸治疗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0):51.[15] 谢多,杜丹丽,梁军.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免疫治疗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6):836.[17] 于鹏跃,赵凤莲,张晓华,等.血栓弹力图㊁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复发性流产的预测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6(1):127. [17] 韩春艳,孙自学,宋艳丽.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19,41(12):3067. [18] 陈莎,谢京红,周文清,等.补肾助孕法孕前调理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0):1397.[19] 武颖,张莹,辛明蔚,等.养血安胎方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小鼠胚胎植入及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552.[20] 冯晓玲,赵小萱,王磊,等.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针刺结合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9):2183.[21] 李华,傅晓冬,柳怡,等.补肾调冲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移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5):171.[收稿日期]2020-11-10 [修回日期]2022-08-25[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优势病种培育项目(ZYBZ⁃2017055)[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1.麻醉科,2.肛肠科,201800[作者简介]金玉燕(1981-),女,主治医师.[文章编号]1000⁃2200(2023)07⁃0936⁃05㊃临床医学㊃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复杂性肛瘘术后疼痛及切口愈合的影响金玉燕1,邵 逸1,童贻捷1,应光耀2[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复杂性肛瘘术后疼痛及切口愈合的影响㊂方法:收集复杂性肛瘘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㊁罗哌卡因组和复合组,各40例㊂均采用定向挂线法治疗,术前3组病人均应用罗哌卡因行硬腰联合麻醉,术中及术后罗哌卡因组病人切口使用罗哌卡因浸润,复合组病人切口使用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浸润,对照组病人切口不做处理,比较3组病人术后切口疼痛㊁渗液情况及愈合时间㊂此外,大鼠肛瘘手术模型同样随机分为对照组㊁罗哌卡因组和复合组,术中及术后用药及处理同病人分组㊂术后7d 观察大鼠切口愈合情况,然后取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各组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采用qPCR 法检测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㊁IL⁃6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 表达水平㊂结果:术后3㊁7㊁14d,复合组和罗哌卡因组病人疼痛及渗液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合组病人亦均明显优于罗哌卡因组(P <0.01)㊂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复合组和罗哌卡因组大鼠创面组织愈合率及VEGF㊁bFGF 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IL⁃1β㊁IL⁃6㊁TNF⁃αmRNA 表达均明显降低(P <0.01);且复合组大鼠创面组织愈合率㊁VEGF㊁bFGF 蛋白表达均高于罗哌卡因组,IL⁃1β㊁IL⁃6㊁TNF⁃αmRNA 表达均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P <0.01)㊂结论: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切口明显降低复杂性肛瘘病人术后疼痛并加速切口愈合,动物实验得到同样结论,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㊂[关键词]复杂性肛瘘;地塞米松;罗哌卡因;疼痛;切口愈合[中图法分类号]R 657.16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898/ki.issn.1000⁃2200.2023.07.019Effects of dexamethasone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incision infiltrationon pain and wound healing after complex anal fistula surgeryJIN Yu⁃yan 1,SHAO Yi 1,TONG Yi⁃jie 1,YING Guang⁃yao 2(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2.Department of Proctology ,Shanghai Jiading Hospital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examethasone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incision infiltration on pain and wound healing after complex anal fistula surgery.Methods :A total of 120patients with complex anal fistula surgery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ropivacaine group,and combination group,with 40patients in each group.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directional thread⁃drawing procedure.Before surgery,the patients were anesthetized by ropivacaine via spinal anesthesia.During or post⁃surgery,the incisions were infiltration with dexamethasone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the incisions were infiltration with ropivacaine in the ropivacaine group,and the incis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treated.The pain,exudation andwound healing time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Besides,the rats with anal fistul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ropivacaine group,and combination group.The medication and treatment during and postoperation were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patients.The wound tissues were collected 7days after surgery.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bFGF.Histopatholog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q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IL⁃1β,IL⁃6and TNF⁃α.Results :At 3,7and 14day aftersurgery,the pain and seepage grades in patients of the ropivacaine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the ropivacaine group (P <0.01).Animal experiment results[22] 黄淑晖,刘淮.抗磷脂综合征的围产期抗凝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7):675.[23] 贺晓霞,王若光.补肾化瘀方治疗孕早期复发性流产前血栓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6):209.[24] 郭佳丽,茆康卫,杨自金,等.培土生金穴位敷贴对CVA 患儿免疫球蛋白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8):1084.(本文编辑 刘畅)。
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对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细胞P53、Bcl-2、NF-κβ及其分泌的IL-1β、TNF-α的影响
1 1 动 物 :Wi a 大 鼠,清 洁 级 健 康 雄性 ,1 0只 , . s r t 0 体 重 1 0 5 ,购 于上海 斯莱 克 实验 动物有 限责 任公 2 ±1 g 司 ,正 常饲 养 。 1 2 药物 与 试 剂 :雷 公 藤 、 白花 蛇 、乳香 、没 药 等 ; . 乙醇 、明胶 、甘 油 、聚丙 烯 酸钠 、氮 酮 、无 纺 布 、聚
i 0张 , Ei so 0 Viin+ Poy r lme HRP ( s Rb HC kt M / )I i
6 l m 。
1 3 仪 器 :显 微镜 O YMP . L US ( 日本 ) ,低温 高 速离 心机 B C E KME ( 国 ) N 美 ,酶 标 仪 Bord 8 ( i a 6 0 美 —
乙 烯 薄 膜 ; 牛 Ⅱ型 胶 原 ( h n rx公 司 , 美 国 ) 完 C o de ,
行评 估 ,评分 达 6分 以上 的大 鼠被用 于继 续 实验 ,将
造 模 成功 的 大 鼠随机分 为 四组 ,类 风 关 巴布剂 局 部 贴 敷组 ( 部组) 局 、类 风 关 巴 布剂 远 道 穴 位 贴 敷 组 ( 远 道组) 、类 风关 巴 布 剂 系 统穴 位 贴 敷 组 ( 统 组 ) 和 系 模 型对 照组 ( 模型组 ) 各 1 0只 。 2 3 给 药方 法 :根 据 临床 及 有 关 动 物 实 验 的取 穴 方 . 案 l 取 穴 。局部组 取 穴 :双 侧 太 溪 ,共 2个 穴 点 ;远 _ 2 道组 取 穴 :大椎 、双侧 肾俞 ,共 3个 穴 点 ;系 统组 取
国 ) 。
穴 :大椎 、双侧 肾俞 、双侧 太 溪 ,共 5个 穴 点 。在 穴
春秋分穴位贴敷联合专业护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春秋分穴位贴敷联合专业护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目的探讨春秋分穴位贴敷联合控制病情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门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40例)、治疗B组(40例)、对照组(40例)。
治疗A组给予甲氨蝶呤+穴位贴敷治疗,治疗B组给予甲氨蝶呤+穴位贴敷治疗+护理,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
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水平及DAS28评分。
结果三组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CRP、ESR水平及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治疗A组有效率为77%,治疗B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64%,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痛痹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合并用药规定:①治疗过程中,不允许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慢作用抗风湿药及糖皮质激素,如疼痛太重可服用扑热息痛。
②3个月内未服用慢作用抗风湿药者。
1.3 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对膏药及药物成分过敏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法律规定的残疾者;晚期患者;不能坚持治疗者。
1.4 研究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分组,将全部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查随机数字表进行分配,依次装入随机信件分配治疗,并做登记。
1.5 给药方法1.5.1 治疗A组穴位贴敷药物粉剂(购买于我院药局)适量,用姜汁等调配成糊状,贴敷于双侧外关、大椎、双侧肺俞、命门、腰阳关、双侧足三里穴,5 d 1次,春、秋分各贴3次,为1个疗程(共6个半月)。
具体处方目前正在申请专利,暂保密。
甲氨蝶呤購于我院门诊药房,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1020644),10 mg,每周1次,口服。
1.5.2 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专业护理,具体如下:①时间:第1次贴敷时间2~4 h,第2次4~6 h,第3次6~8 h。
穴位贴敷对_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_省略_清RF和IL_18影响的实验研究_高明利
2. Fushun Hospital of TCM,Fushun 113008,Liaoni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oints-application on rats serum RF and IL - 18 in collagenⅡ induced arthritis ( CIA) rats. Methods: Prepare CIA rats and group them on random,and treat them by point-application,medication( Methotrexate) , etc. Test the RF and IL - 18 in rats serum by radioimmunoassay. Results: Only use point-application group,Methotrexate group or point-application combine with Methotrexate group can get an excellent effect on rats arthritic,and levels of RF and IL - 18 in the serum decline significantly. Use the point-application combine with Methotrexate group can get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than only use point-application group or Methotrexate group( P < 0. 05) . Conclusion: Point-applic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typeⅡ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rats condition through inhibiting IL - 18,and can also get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combine with the Anti-rheumatic drugs.
穴位贴敷对衰老大鼠Caspase-3和Caspase-8因子表达的影响
基金项 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资助项 目(2014001026) 通信作 者 :刘晓亭(1960一),男 ,博 士 ,教 授 ,博 士生导 师 ,主要 从事 针灸
学研 究 。 第一 作 者 :孙 晓婷 (1982-),女 ,硕 士 ,讲 师 ,主要 从 事 老 年 健 康促 进
研究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 方法 1.3.1 膏药 制作 方法 与 给药 于 穴位 贴敷 当天 ,将 黄 芪 、党 参 、茯苓 、甘 草 、白芥 子 、细 辛 等 药 物 按 比例研 成 粉末 ,过 200目筛 ,加适量 姜 汁调匀 至糊状 ,制备 成 0.5 cmxO.5 cm 大小 的药 块 ,用 3 cmx3 cm 大 小 的医 用无纺布胶带 固定于穴位贴敷组大 鼠的双侧脾俞 、双 侧足 三里 穴位 ,再 用 一次 性 透 气 孔 胶 带 缠 绕 一 圈 加 以 固定 ,对 照组 直接 贴无 纺布 胶 带于 双侧 脾俞 、双 侧足 三 里 ,每次 贴敷 6 h,持续 4 W。 1.3.2 动 物 分组 与模 型制 备 将 20只 SD 大 鼠 随机 分 为衰 老 模 型 组 和 穴 位 贴 敷 组 (贴 敷 组 )。参 照 文 献 的方 法 ,每个 大 鼠按 125 mg·kg~ ·d 的 剂 量 , 进行 D.半 乳糖 腹 腔注 射 ,共 6 W。 1.3.3 动物取材及指标检 测 末 次贴敷 24 h后麻 醉 ,取 双侧 股直 肌 ,用 酶联 免 疫 吸附试 验 (ELISA)测 量 组 织 中 Caspase-3和 Caspase一8含 量 ,测量 过 程严 格 按 照试剂 说 明进行 。 1.4 统 计学 分析 采 用 SPSS17.0软 件进 行 t检验 。
《2024年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皮肤组织结构及肥大细胞释放的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范文
《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皮肤组织结构及肥大细胞释放的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青鹏膏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等功效。
近年来,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扩展至穴位贴敷疗法,旨在通过药物与穴位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而,关于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皮肤组织结构及肥大细胞释放的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皮肤组织结构及肥大细胞释放的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用大鼠购自某合格实验动物养殖基地,青鹏膏剂购自某合法药店。
实验器材包括手术器械、显微镜、生化分析仪等。
2. 方法(1)动物分组与处理: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进行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处理。
(2)取材与制备:在处理后特定时间点,取大鼠皮肤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处理和制备。
(3)观察指标:通过显微镜观察大鼠皮肤组织结构变化,利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肥大细胞释放的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4)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大鼠在皮肤组织结构及生物活性物质释放方面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1. 皮肤组织结构变化实验组大鼠在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后,皮肤组织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皮肤表皮层和真皮层结构更为紧密,皮肤胶原纤维排列更加规整,皮肤厚度有所增加。
这表明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皮肤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2. 肥大细胞释放的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变化实验组大鼠在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后,肥大细胞释放的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水平显著升高,这可能与青鹏膏剂的药理作用有关。
青鹏膏剂可能通过刺激肥大细胞的活化与脱颗粒,促进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皮肤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同时能够促进肥大细胞释放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2024年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活性物质的影响》范文
《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活性物质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青鹏膏剂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其对于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肥大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性和释放的活性物质在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活性物质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穴位贴敷青鹏膏剂,观察其对大鼠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活性物质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照组则不作处理。
通过观察大鼠的皮肤组织、血清等指标,分析青鹏膏剂的作用效果。
三、实验结果1. 对大鼠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活跃度提高。
这表明青鹏膏剂穴位贴敷能够促进肥大细胞的增生和活化。
2. 对大鼠血清中活性物质的影响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后,实验组大鼠血清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
其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活性物质如组胺、白三烯等明显降低,而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的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等则明显升高。
这表明青鹏膏剂能够调节肥大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从而起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四、讨论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肥大细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其增生和活化,使肥大细胞数量增多且活跃度提高。
这可能与青鹏膏剂中的有效成分有关,如某些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的中药成分可能刺激了肥大细胞的活化。
此外,青鹏膏剂还能够调节肥大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降低炎症反应相关活性物质的含量,提高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的活性物质的含量。
这有助于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活性物质具有显著影响。
通过促进肥大细胞的增生和活化,以及调节肥大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青鹏膏剂能够发挥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微波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微波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微波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微波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Lequesn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Lequesne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KOA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微波治疗效果显著,使患者疼痛、肿胀消失,膝关节活动功能增强,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微波治疗;中药穴位贴敷膝骨性关节炎(KOA)是由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常表现为膝部酸痛、膝关节僵硬等,临床对于该病主要采取口服乙酰氨基酚、关节内注射类固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长时间使用也会引起关节和软骨损伤,同时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1]。
手术治疗使患者康复时间变长,医疗费用比较高,因此,中医绿色疗法受到广泛关注[2]。
本文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KOA患者,对其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微波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1±3.2)岁,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3.2±2.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微波照射治疗,频率2450MHz,波长12.5cm,功率20~30W,每天2次,每次30分钟,1个疗程为7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将患者膝关节及周围皮肤用温开水擦洗干净,取适量药物敷在患者的血海、梁丘、鹤顶、内外膝眼、足三里等穴位,每天进行1次换药,敷药后采用微波照射治疗,方法参照对照组。
雷马贴膏穴位敷贴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雷马贴膏穴位敷贴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方剑乔;吴翔;刘琼;邢建伟【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年(卷),期】2006(013)004【摘要】目的:观察雷马贴膏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 大鼠背部正中皮内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诱发CIA模型,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非穴位敷贴组及空白基质对照组,以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血清及足跖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2(PGE2)浓度、脾脏指数为指标,观察雷马贴膏穴位敷贴对CIA大鼠的疗效.结果:雷马贴膏穴位敷贴对CIA大鼠双后足跖平均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脾脏指数及足跖炎症组织中PGE2浓度均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而对其血清PGE2浓度则有明显的升高作用.结论:雷马贴膏对CIA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总页数】2页(P226-227)【作者】方剑乔;吴翔;刘琼;邢建伟【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杭州,310009;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杭州,310009;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杭州,310009;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杭州,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雷马贴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 [J], 吴翔;方剑乔2.益肾蠲痹丸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继发病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彭程;李运曼;Pathirage Kamal Perera;韩才峰;滕奇3.薯蓣皂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褚春民;张洪泉;卜平4.祛痹镇痛凝胶膏穴位敷贴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J], 李世民;方剑乔;方芳;马凤森;王虎;张乐;楼芳芳5.雷马贴膏穴位敷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J], 方剑乔;吴翔;刘琼;邢建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血清组织胺和缓激肽含量的影响
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对大鼠血清组织胺和缓激肽含量的影响安娜;屈敬阳;刘丁丁;杨志新【摘要】目的:观察青鹏膏剂大椎穴贴敷对大鼠血清中组织胺和缓激肽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青鹏膏剂穴位贴敷组、电针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青鹏膏剂组大鼠大椎穴区局部剃毛后涂抹青鹏膏剂,电针组大鼠大椎穴给予电针刺激.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组织胺和缓激肽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青鹏膏剂穴位贴敷组和电针组大鼠血清组织胺和缓激肽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青鹏膏剂穴位贴敷组大鼠血清组织胺的含量明显高于电针组(P <0.05)、缓激肽含量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可致大鼠血清组织胺和缓激肽的含量明显升高,这可能是青鹏膏剂药效作用的机制之一.【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7(029)002【总页数】2页(P8-9)【关键词】青鹏膏剂;穴位贴敷;大椎;组织胺;缓激肽【作者】安娜;屈敬阳;刘丁丁;杨志新【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承德 067000;承德医学院,承德 067000;华北理工大学,唐山 063000;承德医学院,承德 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的治疗手段之一,以中医经络学说和中药学为理论依据,通过药物对穴区皮肤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属于针灸疗法中的“天灸”类,又称敷灸法或药物灸法。
穴位贴敷疗法可以绕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消化酶的破坏,从而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明确等优点。
青鹏膏剂为藏传经典外用方剂,临床广泛用于关节肿痛、扭挫伤肿痛、皮肤瘙痒、湿疹等各科疾病,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1-3]。
以往对青鹏膏剂的研究多侧重于临床应用。
本研究选取大椎穴进行穴区局部青鹏膏剂贴敷,观察大鼠血清中组织胺和缓激肽含量的变化,进而探讨青鹏膏剂穴位贴敷显效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青鹏膏剂更合理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青鹏膏剂更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β表达的阻碍
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β表达的阻碍叶天申,邹贤斐,金可可,朱小春,林向阳,陈勇【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组合穴位贴敷类风关巴布剂对牛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β(NF-κβ)表达的阻碍。
方式大鼠背部5处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观看以雷公藤为主的中药类风关巴布剂不同组合穴位贴敷对模型大鼠免疫组化指标NF-κβ计分,和滑膜细胞上清液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阻碍。
结果类风关巴布剂医治后,各穴位贴敷组大鼠的NF-κβ计分较模型组降低, 其中系统组(远近配穴)最接近正常组;各组滑膜浸液中IL-1β、TNF-α浓度降低。
结论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能够降低CIA大鼠滑膜细胞的NF-κβ的蛋白表达,并降低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抑制正反馈效应;远近配穴可能通过标本兼治,多靶点起效,使其整体疗效优于单纯远道取穴或局部取穴。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关巴布剂;大鼠;核转录因子-κ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类风湿关节炎(RA)是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为关节滑膜的过度增生,诱导异样增生的滑膜组织发生凋亡可能成为医治RA的有效途径。
滑膜的增生与凋亡之间的平稳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细胞因子是其因素之一。
在众多细胞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说明,TNF-α抑制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受核转录因子-κβ(Nuclear factor-κβ,NF-κβ)的调控[1], Yamasaki等[2]研究以为NF-κβ可能是医治RA的目标分子。
本实验通过对牛Ⅱ型胶原(BcⅡ)诱导关节炎(CIA)大鼠不同组合穴位贴敷类风关巴布剂,观看其对大鼠滑膜细胞NF-κβ表达的阻碍,并初步探讨经络腧穴在其中的作用。
1 实验材料动物Wistar大鼠,清洁级健康雄性,80只,体重(120±15)g,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正常饲养。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丁元廷;王玉文【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7【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人体血清IL-2、IL-4、IL-8、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非急性期且未进行其他相关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平均分为穴位贴敷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三伏贴”穴位贴敷疗法,对照组给予“安慰贴”穴位贴敷疗法;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清 IL-2、IL-4、IL-8、TNF-α水平。
结果在治疗组中,患者治疗后血清 IL-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在治疗后,治疗组血清 IL-2、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IL-8、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提高慢支炎患者血清 IL-2水平,降低 IL-8、TNF-α水平,从而提高自身免疫调节能力,降低炎症发生程度。
【总页数】2页(P2289-2290)【作者】丁元廷;王玉文【作者单位】贵州省中医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中医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贵州贵阳 550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冬病夏治贴敷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SP-A、SP-D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J], 朱宇芳;饶群;汪继敏2.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新进展 [J], 张泽菊;彭德忠;张先庚3.珠贝定喘丸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及诱导痰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 梁佳佳;徐佳颖4.冬病夏治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IgG、IgM、IgA水平的影响 [J], 丁元廷;王玉文5.冬病夏治联合风险管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J], 刘志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穴位贴敷对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药穴位贴敷对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屈磊;周良琼;龚传明;章涛;李翔;胡海涛【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6(026)009【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12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n=66)及对照组(n=62),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化痰、吸氧等综合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d、1w、2w,检测患者的COPD症状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 w后,中药组总有效率(87.8%)显著高于对照组(64.51%)(P<0.01);治疗2w后,中药组总有效率(96.97%)与对照组(96.77%)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CRP及症状评分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有助于降低AECOPD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总页数】3页(P1070-1072)【作者】屈磊;周良琼;龚传明;章涛;李翔;胡海涛【作者单位】43000 武汉,解放军161医院呼吸内科;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检验科;43000 武汉,解放军161医院呼吸内科;43000 武汉,解放军161医院呼吸内科;43000 武汉,解放军161医院呼吸内科;43000 武汉,解放军161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清肺化痰补肾法治疗AECOPD(痰热壅肺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 [J], 郑惠钦2.N-乙酰半胱氨酸对AECOPD细菌感染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孙辉; 郑大炜; 白丰先; 门翔3.喘可治注射液联合AIRVO2对AE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宋秀婧4.喘可治注射液联合AIRVO2对AE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宋秀婧5.沙美特罗替卡松对AECOPD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吕文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胡伟【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24(22)1【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应用穴位敷贴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R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2组均治疗3个月。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关节功能分级,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健康状况评定量表(HAQ)评分。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较对照组的76.67%(23/30)(P<0.05)。
治疗后,2组晨僵持续时间均缩短(P<0.05),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个数均减少,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RF、CRP水平,血浆ESR及HAQ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功能Ⅳ级比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功能Ⅰ级比例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RA患者应用穴位敷贴治疗,可减轻机体免疫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恢复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总页数】4页(P114-117)【作者】胡伟【作者单位】萍乡市中医院制剂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疏经活络散敷贴与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2.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基于现代文献对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选穴及用药规律分析4.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中药熏蒸及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祛痹镇痛凝胶膏穴位敷贴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及牛Ⅱ型胶原抗体的影响
祛痹镇痛凝胶膏穴位敷贴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及牛Ⅱ型胶原抗体的影响王虎;方剑乔;方芳;马凤森;李世民;张乐;楼芳芳【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05【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Qubi analgesic gel paste acupoint application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col agen-induced arthritis inrats.[Methods] To weight 100g 90 SD ra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blank control group, the remaining type II col agen in rat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bovine col 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 and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model control group, normal control group, matrix control group, positive control group.The paw swel ing, arthritis index, serum antibody concentration of bovine II as index were observ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s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on col agen-induced arthritis in rats. [Result] Ten days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Qubi analgesic Gel Cream group and positive group plantar swel ing on averag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Qubi analgesic Gel Cream group arthritis index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group;After fifteen days, the therapy of Qubi analgesic Gel Cream group and positive control group paw swel ing degree on average, arthritis index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After fifteen days, the therapy of Qubi analgesic plaster group %MPE increased by only 0.09%,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MPE decreased 0.05%, these two groups mentioned abov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model control group and base control group were increased by 36.46% and 55.40% respectively.[Conclusion] Qubi analgesic gel paste acupoint application has a good control and influence on col agen-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rat paw volume, arthritis index, serum bovine col agen antibody concentration, as a consequence ,it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on col agen-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 rats.% [目的]观察祛痹镇痛凝胶膏穴位敷贴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穴位贴敷护理用于膝关节炎患者中对症状改善的影响分析
穴位贴敷护理用于膝关节炎患者中对症状改善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护理用于膝关节炎患者中对症状改善的影响。
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予以穴位贴敷护理,为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50%,较对照组的75.00%更高,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的70.00%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穴位贴敷护理既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又能促使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生活质量逐渐好转,,值得广为运用。
关键词:穴位贴敷护理;膝关节炎;症状;影响膝关节炎(KOA)作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慢性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患病群体大都是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肢体活动障碍等均是典型临床症状[1]。
近年来,膝关节炎患者数量增加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该病反复发作,若未得到科学救治,致残率随之提高,生活质量随之降低。
临床尚未研究出特效治疗法,长期服用西药,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会使机体受到较大损伤,且易出现并发症,这两种方式治疗效果达不到令人满意状态。
中医疗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更易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穴位贴敷护理的运用成果,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象是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炎患者,经随机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40~80岁,对应平均值(53.60±4.25)。
对照组男女比例15:25,年龄42~80岁,中位数(53.91±4.42)。
简单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康复指导等;观察组予以穴位贴敷护理:将由川乌、草乌、独活、桂枝、姜黄、透骨草、赤芍、红花、五加皮、桑寄生制成的寒痹散磨成粉末,加入开水、蜂蜜,和成膏状,做成一个直径3cm的药丸,温度需维持在38~42℃,贴敷到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承山、阴陵泉、血海、鹤顶等穴位,1次/d,10d/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4 9
实验 研 究 ・
穴位 贴 敷 疗 法 对 Ⅱ型 胶 原 蛋 白诱 导 的关 节 炎 大 鼠 血 清 T FC和 C反 应 蛋 白的 影 响 N— X
高明利,李晓晨,高 原 ,于 静 ,高玉洁 ,薛书燕
文 献标 识 码 : A
关键词 : 风湿关节炎 ; 类 穴位 贴敷 ; NFaC反 应 蛋 白 T _;
中图 分 类 号 : 2 5 5 R 8 .
文 章 编 号 :0 7 24 (0 0 0 —0 4 —0 10 — 3 9 2 1 ) 6 0 9 3
类风湿关节炎 ( A) 一种 以慢性 进行 性对 称性 多关 节 R 是 炎为主要表现的异 质性 、 系统 性疾 病 。TNFa作为 重要促 炎 - 因子在类风湿关节 炎发 病过程 中起 到至 关重 要 的作用 , C反 应蛋 白更 是作为类 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的一项重 要指标在 临床
氨蝶 呤 治 疗 组 都 能 显 著 抑 制 大 鼠 关 节 炎 的病 变 , C A 血 清 使 I 中的 TNFa和 C反 应 蛋 白水 平 都 显 著 降 低 , 且 贴 敷 联 合 甲 - 而 氨 蝶 呤 治 疗组 优 于 单 用 贴 敷 治 疗 组 和 单 用 甲 氨 蝶 呤 治 疗 组 ( <00) P .5 。结 论 : 位 贴 敷 通 过 抑 制 T _ 有 效 控 制 Ⅱ 穴 NF a能 型胶 原 蛋 白诱 导 的 关 节 炎 大 鼠 ( I 的病 情 , 联 合 抗 风 湿 药 C A) 且
照组外 , 在各 大 鼠的 背部及 尾 根部 进行 五点 散在 注射 , 点 每
0 1mL, 0 5mL 含 1mg牛 Ⅱ型 胶 原 ) 然 后 第 2 背 部 . 共 . ( , 1 d取
及尾根部两点进行免 疫加 强 , 时与正 常对 照组大 鼠进行 生 同
理盐 水注射 。于造模后第 1 5d除正常组 以外每组 随机选取 4 只大鼠进行膝关节病理查看造模是否成功 。 2 3 取穴及 给药方法 实验 参照相关文献_ 选取大椎 、 . 2 双侧 肺俞 、 双侧外关 、 双侧足三里总共 7处穴位 。在 穴位处脱 毛后 贴敷 。A组 、 B组和 D组 膏药贴敷 , C组 和 E组 膏药加祛风 强
1 实 验 材 料 11 动物 . S 大 鼠 , 洁 级 , 性 ,O只 体 重 10 1 0g D 清 雄 6 0 ~ 5 ,
1 i, 0r n 吸取血清 , O℃贮存 待测 ; a 一2 并剥离双膝关节皮 毛 、 肌
肉、 肌腱组织 , 膝关 节用 福 尔 马林 固定 , 取 甲酸脱 钙 , 乙醇脱
物 效 果更 佳 。
仲等 药物研 成粉末 , 与龙 舌兰 汁、 姜汁适量 调匀至 糊状 , 充分 搅拌 , 将搅拌好的药物放人冰厢 中冷藏备用 。
2 2 造模 和分组 . 将6 0只 S D大 鼠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组 ( A 组) 模型对照 组 ( 、 B组 ) 穴位 贴 敷 治疗 组 ( 、 C组 ) 甲氨蝶 呤 、 ( MTX) 治疗组( D组) 甲氨蝶呤加穴位贴敷治疗 组 ( 、 E组 )然 , 后参照文献_ 方 法配成 Ⅱ型胶原 乳剂 。注 射方 法 : 1 ] 除正 常对
中被 重 视 。笔 者 旨 在 研 究 该 法 对 Ⅱ 型 胶 原 性 关 节 炎 ( ol C l— a gnid cdatr i, I 大 鼠 的 影 响 , 步 检 测 大 鼠血 清 中 e- ue rhisC A) n t 同
身散 贴 敷。贴敷 在造 模后 第 2d开始 每 5d 1次 , 次贴 敷 每
( 宁 中医药 大学 附属 医院 ,辽 宁 目的 : 察 穴位 贴 敷 对 Ⅱ型 胶 原 蛋 白诱 导 的 关 节 观
号 :0 。 8 0
炎( I 大鼠血 清 中的 TNFa和 C反应 蛋 白的影 响。方 法 : C A) _
制 备 Ⅱ型胶 原 蛋 白诱 导 的 关 节 炎 大 鼠 , 随机 分 组 进 行 贴 敷 , 药
第 2d 0d 。6 后进行 大鼠处死取材 。 24 取材 . 大 鼠称重 , 2 用 戊 巴比妥钠 腹腔注射麻醉 , 然后 腹 主 动 脉 穿 刺 取 血 1mI 室 温 放 置 1 h 30 p 离 心 , , 0 0 rm
C P、 R TNFa的 表 达 , 讨 春 秋 分 贴 敷 疗 法 对 该 动 物 模 型 - 探 C P TNFa的影 响 , R 、 _ 并探 索其 可 能机 制 , 临床 治疗 R 提 为 A 供实验依 据。
6h 共 3 ( , 次 1个 疗程 ) 1个 月 后进 行 第 2个 疗 程 。根 据 文 , 献[ 每次甲氨蝶呤 0 O 7 g k 对 D组和 E组进行灌 胃, A 3 ] . l5 / g 对
组、 B组 和 C组 进 行 蒸 馏 水 灌 胃 。每 5d1次 , 到 实 验 倒 数 直
2 实 验 方 法
2 1 膏药制作方法 .
于穴位 贴敷前 1d 将透 骨草 、 黄、 , 姜 杜
物( 甲氨喋呤) 治疗等 因素干预 , 用 E IA 法和放射 性免 疫 采 LS 法检 测各 因素对 大鼠血 清 中 TNFa和 C反应 蛋 白( R ) _ C P 的 影响。结果: 单用贴敷 治 疗组 、 甲氨 喋呤 治疗 组、 贴敷联 合 甲
水 , 蜡包埋切片 , 石 HE染 色 , 镜 下 观 察 关 节 病 理 。 光 2 5 检 测 指 标 .
购于中国人民解放 军 军事 医学科 学 院实验 动物 中心 , 许可 证
号 :C K一 ( )0 7 0 4 SX 军 20 - 0 。
2 5 1 关 节肿胀度 用游 标卡 尺对 大 鼠双侧 后足关 节进行 . . 测量 , 从造模前 1d开始进行 , 3 次 , 每 1 直到取材前 1d d 。肿 胀度计算 : 取材前 1d 测量值 一造模 前 1 d测量值 / 造模前 1d 测量值 。 252 . . TNFa的检测 采 用 E A 法 , - IS I 严格 按照 试剂 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