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迎风坡粒度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迎风坡粒度特征
李恩菊;董治宝;赵景波
【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2011()3
【摘要】风沙地貌形态与地表风动力的互馈机制研究是近年来风沙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以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为研究对象,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苏木巴润吉林以西高度约400 m的高大沙山,对其迎风坡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研究了高大沙山迎风坡沙物质粒度由坡脚至丘顶以及表层和下层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沙山迎风坡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分较下层粗。

表层沉积物的中、细沙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48.25%和47.91%,而下层沉积物的细沙含量(58.05%)明显高于中沙(40.14%)。

两层沉积物的粗沙、极细沙和粗粉沙含量均很少,且不含极粗沙和粘粒。

上下层的粒度组分差异主要是由于表层风蚀和细粒向下分选所致。

随着沙山高度和坡度逐渐增加,沙面发生风蚀,沙山迎风坡沉积物粒径总体上由坡脚至丘顶变细,分选变好,偏度趋于负偏,峰态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但由于局部地形和气流的影响,在高大沙山迎风坡中部偏上,出现粒径变粗,分选变差的异常现象。

这一结论表明巴丹吉林沙漠的复合型高大沙山相比简单沙丘经历更为复杂的风沙动力过程,其风沙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更为复杂。

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探讨其风沙动力学机制。

【总页数】8页(P471-478)
【关键词】风沙地貌;高大沙山;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巴丹吉林沙漠
【作者】李恩菊;董治宝;赵景波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
【相关文献】
1.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背风坡植被带沉积物特征 [J], 奚秀梅;赵景波;邵天杰
2.巴丹吉林沙漠沙山粒度组成与沙山地貌分带 [J], 邵天杰;赵景波;董治宝
3.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粒度成分与沙山形成 [J], 赵景波;张冲;董治宝;邵天杰;李恩菊
4.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典型区风沙地貌的分形特性 [J], 屈建军;常学礼;董光荣;王熙章;陆锦华;钟德才
5.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植被特征与地貌形态的关系 [J], 崔徐甲;董治宝;逯军峰;王蒙;李继彦;罗万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