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布袋制造的国家标准及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
袋式除尘器滤袋
前言
本技术条件为实行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定而制定。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条件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起草,并由中国
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具体承担。

本技术条件起草单位:哈尔滨环保设备研究所,上海袋式
除尘配件有限公司。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朱德生、艾葵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袋式除尘器使用的滤袋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技术条件合用于由袋式除尘器用滤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技术条件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与本技术条件同效。

GB 12625---90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技术条件
GB 6719----86 袋式除尘器分类及规格性能表示方法
GB 12138---89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JB/T 8471---1996 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
当上述标准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要求
3.1 基本要求
1.滤袋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创造。

2.滤袋所用的滤料、滤袋的型号与规格、圆形滤袋的半周长偏差、扁形滤袋的内周长偏差和扁形滤袋的内周长及长度极限偏差等应符合GB 12625-90 的规定。

3.外滤式滤袋也可以用外径或者外周长确定规格。

4.圆形滤袋的长度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圆形滤袋的长度极限偏差
过滤方式长度L 长度极限偏差
外滤≤6000 +20 0
>6000 L/300 0
内滤≤12000 0 -40
5.对需在花板、短管固定的带卡环的滤袋,在工作条件下的拉紧力必须保证滤袋不从花板或者短管上脱落。

3.2 滤袋的缝制
1.滤袋缝线材质应与滤袋材质相同,滤袋缝线的强度必须>27N。

2.滤袋的纵向缝线必须坚固、平直且不得少于三条。

3.滤袋袋口的环状缝线必须坚固且不得少于二条;滤袋防瘪环的环状缝线必须坚固且每边不得少于二条;滤袋袋底的环状缝线允许单线,但必须缝制二圈以上。

3.3 缝制质量
缝线的针距、缝合宽度应符合GBl2625—90 中第8 章和第9 章的规定并满足:
a)不允许连续跳线且lm 缝线内跳线不超过1 针、1 线、1 处;
b)无浮线;
C)不允许连续掉道且lm 内掉道不超过1 处。

3.4 滤袋破损
1.滤袋应保证无破损。

2.覆膜复合滤袋的缝制,应保证覆膜表面不被损伤。

3.对小于5mmx5mm 的覆膜损伤允许补缝同样滤料予以修复,对大于5mmx5mm 覆膜损伤的滤袋不允许出厂。

4 检验方法
8.4.1 缝制质量采用目测检验。

8.4.2 缝线的抗拉强度检测可采用非金属材料试验机或者其他拉力试验方法。

8.4.3 破洞、覆膜损伤采用目测检验。

8.4.4 滤袋半周长、周长检测按GBl2625 —90 第7 章的规定进行。

8.4.5 带固定滤料用卡环的滤袋脱落检验
8.4.6 外滤式滤袋滤袋口卡环处用专用模具测量。

8.4.7 内滤式滤袋有卡环的应与专用模具抱紧,在拉紧力符合JB/T 8471 规定的最大拉紧力条件下不允许掉袋。

8.4.8 滤袋长度极限偏差检验
8.4.9 外滤式滤袋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

8.4.10 内滤式滤袋应在滤袋长度方向具有拉力的情况下进行,拉力值见表2。

表2 滤袋长度极限偏差拉力值
滤袋规格mm 拉力值N 拉力值偏差%
160160±10
180180±10
200200±10
230230±10
250250±10
300300±10
5 检验规则
8.5.1 滤袋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5.2 抽样方法
滤袋检验的抽样方法为随机抽样,每批滤袋抽样率为5%,且不少于10 只。

8.5.3 检验项目
a)几何尺寸;
b)缝制质量;
c)缝线;
d)破损和覆膜表面的损伤。

8.5.4 出厂检验
1.每批滤袋应经创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2.按5 .3 项目进行出厂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第3 章的规定。

8.5.5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鉴定;
b)产品投产后,在材料、工艺上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d)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检验要求。

1.按5 .3 检验项目进行型式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

2.任一只、任一项目不合格应加倍抽检,如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6 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按型式检验进行。

(二)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袋式除尘器用滤料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袋式除尘器用滤料的命名、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技术条件合用于各种类型与规格的袋式除尘器用滤料。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技术条件的条文,与本技术条件同效。

GB/7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合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7 282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合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7 4745—84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能测定方法(沾水试验方法)
GB/7 5455—85 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
GB/* 7687—87 玻璃纤维过滤布
GB/*12625—90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的技术条件
GB/T 12703----91 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
了C/T 590--1995 玻璃纤维针刺毡过滤材料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分类与命名
按加工方法将滤料分为三类:织造滤料、非织造滤料和复合滤料。

9.3.1 织造滤料:用织机将相互垂直的经线和纬线,按一定的组织规律织成的滤料。

9.3.2 非织造滤料:不经过传统的纺纱和织造过程制成的滤料。

9.3.3 复合滤料:将两种和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滤料。

4 滤料的命名
9.4.1 合纤滤料的命名
1.合纤滤料的名称普通由滤料的材质、加工方法(见表1)、织物组织(见表2)和单位面积质量等四部份的代号组成。

对于有特殊功能的滤料,尾部再附加其功能的代号
2.对于普通合纤滤料,取其主成份材质的代号;对于复合滤料则需取其所用各种物品主成份材质的代号。

表一滤料加工方法代号
加工方法代号
织造法W
非织造法NW
复合法C
3.织造滤料和非织造滤料基底的织物代号见表2
表二滤料织物组织代号
织物组织代号
平纹P
斜纹T
缎纹S
4.2 玻纤滤料命名
1.连续玻纤过滤布的名称由滤料所用玻纤材质、是否经过处理、单位面积质量(按g/m2 计,取值到十位)公称厚度(mm) ×100、幅度(cm)和处理剂等的代号组成。

(1)玻纤材质代号见表 3
表三玻纤材质代号
玻纤类型无碱中碱高碱高强
代号ECAS
(2)玻纤布不经过处理的代号为W,经过处理的代号为WF。

2. 玻纤膨体纱滤布的名称由所用玻纤材质(见表3)、纱的类型(膨体纱以T 表示)、是否经过处理(见
3.2.2.1(2))、单位面积质量(g/m2)、幅宽的公称值(cm)和处理剂等的代号组成。

3.玻纤针刺毡滤料的名称由所用玻纤材质(见表3) 、加工方法的代号 (玻纤针刺毡属针刺非织造物以NWWF 表示)和单位面积质量公称值(按g/m2 计,取值到十位)组成。

4.玻纤滤料命名示例见附录C。

5 要求
5.1 基本要求
产品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和批准的技术文件创造。

对合纤滤料应进行表4 中各项目的检验,并达到该表所列技术指标的要求。

表四合纤滤料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特性子序号考核等级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针刺毡机织布机织圆筒布
1 形态特性1-1A 材质按设计要求考核
1-2B 结构按设计要求考核
1-3C 单位面积质量,g/m2 记录实测数据
1-4A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5±3±3
1-5C 厚度,mm 记录实测数据
1-6C 厚度偏差,%±10±7±7
1-7C 幅度,mm 记录实测数据
1-8B 幅宽偏差,mm±10-0±10-0
1-9C 半圆长,mm 记录实测数据
1-10B 半周长偏差,%±2-1
2 透气特性2-1C 透气度,m3/m2min 记录实测数据
2-2B 透气度偏差,%±25±15±15
3 强力特性3-1A 断裂强力N/5×20cm 经向记录实测数据按表5 技术要求考核3-2 纬向
4 伸长特性4-1A 断裂伸长率,%经向
4-2 纬向
5 阻力特性5-1C 洁净滤料阻力系数记录实测数据
5-2B 动态滤尘阻力,Pa≤240
6 滤尘特性6-1A 静态除尘率,%≥99.5
6-2 动态除尘率,%≥99.9
6-3B 粉尘剥离率,%≥60
表5 合纤滤料强力及伸长特性技术要求
滤料拉伸特性针刺毡滤料机织滤料
普通针刺毡强力针刺毡普通机织滤料高强低伸机织滤料
断裂强力N/5×20cm 经≥800≥1200≥2200≥3000
纬≥1000≥1400≥1800≥2000
断裂伸长率,%经≤35≤35≤27≤23
纬≤55≤50≤25≤21
径向定负荷伸长率,%<1
表6 玻纤滤料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特性子序号考核等级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连续玻纤滤布玻纤膨体纱滤布玻纤针刺毡
1 形态特性1-1A 材质记录检验结果
1-2B 结构按设计考核
1-3C 单位面积质量,g/m2 记录实测数据
1-4A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10-3±10
1-5C 厚度,mm 记录实测数据
1-6C 厚度偏差,%±10±10
1-7C 幅度,mm 记录实测数据
1-8B 幅宽偏差,mm+10-3+10-3
1-9C 半圆长,mm 记录实测数据
1-10B 半周长偏差,%±2 (只供考核可平压的圆筒布) ─1
2 透气特性2-1C 透气度,m3/m2 min 记录实测数据
2-2B 透气度偏差,%±15±15±25
3 强力特性3-1A 断裂强力N/5*20cm 经向记录实测数据按附录G 考核
3-2 玮向
4 伸长特性4-1A 断裂伸长率%经向<10<15
4-2 玮向
5 阻力特性5-1C 洁净滤料阻力系数Pa 记录实测数据
5-2B 动态滤尘阻力,Pa250
6 滤尘特性6-1A 静态除尘率,%≥959999.5
6-2 动态除尘率,%≥9999.599.9
6-3B 粉尘剥离率,%≥60
6 试验方法
6.1 合纤和相近滤料的形态和拉伸特性检验
1.滤料单位面积质量按GB 4669 的规定测定,其正、负偏差分别为五个实测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

2.滤料的厚度按GB 3820 的规定测定,其正、负偏差分别取五个实测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

3.滤料的幅宽按GB 4667 的规定测定,其正、负偏差分别取五个实测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

4.滤料的体积密度和孔隙率按GB 12625-90 的规定测定。

5.合纤滤料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按GB 3923 的规定测定。

6.滤料的透气度按GB 5453 的规定测定,其正、负偏差分别取五个实测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

9.6.2 玻璃纤维过滤材料的性能检测
1.玻纤滤料的单位面积质量,机织物按GB 7678 .3 的规定测定;玻纤针刺毡按GB 6007 的规定测定。

2.玻纤滤料的厚度按GB 7689 .1 的规定测定。

3.玻纤滤料的幅度按GB 7689 .4 的规定测定。

4.玻纤滤料的拉伸断裂强度、透气度和破裂强度等性能,连续玻璃纤维平幅过滤布和玻璃纤维膨体纱过滤布按CB 7687 的规定测定;玻璃纤维针刺毡按JC/7590 的规定测定。

6.3 洁净滤料阻力和滤料静态除尘率按CB 12625-90 的规定采用滤料静态性能测试仪测定。

6.4 滤料的动态滤尘阻力、动态除尘率按CB 12625-90 的规定,采用滤料静态性能测试仪测定。

6.5 滤料的粉尘剥离率Pd 采用滤料动态性能测试仪测试。

6.6 滤料的静电特性按CB/T 12703 的规定测定。

6.7 滤料的耐温、耐蚀和疏水等特性分别按附录E 、F 、C 进行检验。

6.8 滤料的阻燃性按GB 5455 的规定检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滤料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7.2 出厂检验
对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滤料,其检验项目和结果应符合4.1 和4.2 的规定。

7.3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鉴定;
b.更换产品的全部或者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或者作业条件有重大变化足以影响产品性能;
c.生产线或者其中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设备住手使用两年以上、重新投入运行;
d.产品连续生产三年以上;
e.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7.4 抽样方法
1. 抽检的样品应取自流通领域或者产品的使用单位,也可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由检测单位到产品的生产单位随机采集。

2. 到生产单位采样时,应从不少于两个生产批次中随机采样,每一个批次的采样数不少于2 个。

8 判定规则
1. 型式检验的结果应符合第4 章的相应规定。

2.检验项目中个A 类或者2 个B 类项目不合格,该样品为不合格,应加倍抽样、重新检测,如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9 国家环保产品认定检验按型式检验进行。

10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滤料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执行CB 2625 、CB 7687 的有关规定。

11 滤袋的保管与安装:
滤袋的安装应在除尘器全部安装工作完成后(包括保温防腐工作)最后进行。

先拆除喷吹管再安装滤袋。

滤袋
的搬运和存放时要注意防止滤袋与周围硬物、尖角物件接触碰撞。

禁止脚踩,重压,以免破损。

11.1 滤袋存放时应注意远离火源,要防潮,避免阳光等强光直射,防止重物挤压。

安装前应对每条滤袋进行检查,防止机械损伤。

11.2 安装人员应着装精练,衣服口袋里要求干净,不能携带香烟、火柴、打火机、钥匙、小刀等物件,以免掉入滤袋中。

(如果滤袋中掉入杂物必须取出)。

不许穿带铁钉或者硬质鞋底的鞋进行安装。

安装滤袋的人员要固定,岗位固定,责任明确,每人对自己安装的滤袋做记录,并在记录本上签名。

11.3 安装环境要求:安装现场照明光线足够,现场不许存放与安装无关的器械、杂物等。

11.4 滤袋安装过程中,禁止吸烟,严禁任何形式,任何部位的电焊和切割工作,断电情况下严禁用打火机、火柴等取火照明,每天安装工作结束后要清点安装工具,以免遗漏掉入滤袋中损坏滤袋。

11.5 安装滤袋要求:建议由两个人安装,一个人将布袋纵向折叠送入花板孔,另一个人抓住并打开成卷的滤袋。

笼框要对准中心,轻轻放入,安装时保证
垂直。

11.6 滤袋安装检查:每安装完一条滤袋,要检查结合缝是否密封,密封位置是否正确。

从灰斗中检查是否垂直,如发现有滤袋底部相碰或者不正确时,要作
好记录及时在专人指导下调直。

11.7 安装结束后的花板要用帆布逐渐盖住,以免杂物落入滤袋中。

喷吹管安装时也要用帆布盖好花板,防止损坏滤袋口。

11.8 安装时要特殊注意:喷吹管孔、文丘里喷嘴、滤袋框架、滤袋、花板五部件中心要一致,其偏差小于
2mm。

11.9 各检查门和连接法兰均应装有高温密封垫。

检查门密封垫应粘结坚固,密封垫搭界处斜接或者叠接,不允许有缝隙,以免漏风。

11.10 安装压缩空气管道时,管道内应吹拂拭去污物防止阻塞,安装后要试压,试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 倍,试压时关闭安全阀。

试压后,将调压阀调
至规定压力。

11.11 喷吹系统安装后,打开气包前的截止阀,送进压缩空气,此时气包上的压力表针应有指示,待压力稳
定后,在关闭气包前的进气阀门,视压力表指针下降的情况确定是否漏气。

若压力表指针基本稳定,表明喷
吹系统不漏气,安装正常。

若压力表指针缓慢或者迅速下降,则表明连接管道上有不同程度的漏气,应找出
漏气部位并及时消除。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进气阀门关闭后,压力表指针基本稳定为止。

11.12 控制系统的安装:
控制系统是通过导线用电讯号控制电磁脉沖阀,普通安装在集中控制室。

控制系统的安装应严格按PLC 计算机控制和电气控制安装图纸和说明书安
装控制路线和电源。

11.13 除尘器整机安装完毕,应按图纸再检修调整,对箱体、风道、灰斗、净化室内外的焊缝做详细检查,
发现有漏焊、气孔、咬口等缺陷应进行补焊,打
磨,以保证其强度及密封性,必要时进行煤油检漏及对除尘器整体用压缩空气进行打压检漏。

11.14 按要求对除尘器整体进行打压检验,试验压力按要求,普通为净化室所受负压乘以1.15 的系数,最小压力采用除尘器后系统风机的风压值。

保压1
小时,泄露率小于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