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长岗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绥化市长岗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
是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OH)2
参考答案:
B
2. 氢气虽然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其
原因可能是
A.氢气虽可由水制备获得,但水资源严重匮乏
B.氢气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技术尚未成熟
C.氢气贮存、运输等安全技术尚未很好的解决
D.氢气燃烧产物虽无污染,但其放出热量较少
参考答案:
BC
3. 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参考答案:A
解:主链5个C,则乙基只能在中间C上,甲基可以在中间C上,也可以在2号C上,所以有如下2
种:、.
故选A.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自始至终不需要外界能量
参考答案:
C
5.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
B. 向少量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OH-+HCO3-=H2O+CO32-
C. 醋酸溶液与水垢中CaCO3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D.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Al3++2SO42-+2Ba2++4OH-
=2BaSO4↓+AlO2-+2H2O
参考答案:
C
A. 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和氢气,A错误;
B. 向少量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一水合氨和水,B错误;
C. 醋酸溶液与水垢中CaCO3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C正确;
D.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时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和水,D错误,答案选C。
点睛:选项D是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解答的关键一是要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其次是要明确题干要求,当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时铝离子恰好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铝,而此时硫酸根还有剩余,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铝溶解,但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所以当沉淀质量最大时硫酸根恰好反应而氢氧化铝也恰好溶解生成偏铝酸盐。
6. 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SO42﹣B.Ca2+、HCO3﹣、C1﹣、K+
C.MnO4﹣、K+、I﹣、H+ D.H+、Cl﹣、Na+、CO32﹣
参考答案:
C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具有还原性的离子与具有氧化性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因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因复分解反应不能共存,故A不选;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因MnO4﹣、I﹣、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选;
D.因H+、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复分解反应不能共存,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把握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7. 从我国西部开采的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工程供给上海。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甲烷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乙烯
参考答案:
A
略
8.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参考答案:D
略
9.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石墨
B. 硫酸
C. 蔗糖
D. 氯化钠
参考答案:
C
A项,石墨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硫酸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硫酸属于电解质;C项,蔗糖是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蔗糖属于非电解质;D项,氯化钠是溶于水和熔融时都能导电的化合物,氯化钠属于电解质;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
需要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如石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非电解质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能导电。
10. 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① Ba(OH)2② HNO3③ Na2SO4④ CuCl2四种溶液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
A
略
11.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由此可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Sn2+、Fe2+、Ce3+
B. Sn2+、Ce3+、Fe2+
C. Ce3+、Fe2+、Sn2+
D. Fe2+、Sn2+、Ce3+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则根据反应:Ce4++Fe2+=Fe3++Ce3+,还原性是Fe2+>Ce3+,根据反应:Sn2++2Fe3+=2Fe2++Sn4+,还原性是Sn2+>Fe2+,所以还原性顺序是:Sn2+>Fe2+>Ce3+,故选A。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个美国科学家因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而共享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
B.已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则受PM2.5污染的大气不一定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
D.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
参考答案:
C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学史;焰色反应.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A、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及亚利耶?瓦谢尔因,他们因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而共享奖项;
B、分散质的直径介于10﹣9m﹣10﹣7m之间的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确定某物质中有什么金属元素,不能测岀非金属;
D、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反应.
解答:解:A、三个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及亚利耶?瓦谢尔因因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而共享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故A正确;
B、分散质的直径介于10﹣9m﹣10﹣7m之间的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所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则受PM2.5污染的大气不一定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B正确;
C、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故C错误;
D、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反应,所以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胶体的性质、原子吸收光谱和焰色反应,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13. 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A.Na+、Mg2+、ClO—、NO B.Al3+、NH、Br-、Cl-
C.K+、Fe3+、I—、SO D.Na+、K+、SiO、Cl-
参考答案:
B
略14. 在反应5H2O + 3BrF3 = Br2 + O2↑+ HBrO3 + 9HF中,当有45克水被氧化时,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 )
A. 5/3 mol
B. 5/2 mol
C. 3/2 mol
D. 4/3 mol
参考答案:
A
n(H2O)= =2.5mol,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溴元素由+3价升高为+5价,溴元素由+3价降低为0价,氧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所以BrF3既起氧化剂也起还原剂作用,同时水也起还原剂作用,若2.5molH2O被氧化,氧原子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为2.5mol×2,令被水还
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2.5mol×2=xmol×(3-0),解得x=,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关键根据化合价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计
算。
本题的易错点是根据方程式直接计算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 n(H2O)=mol,要注意不能将被BrF3还原的BrF3计算在内。
15. 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的试剂是
A.水B.溴水C.四氯化碳D.灼热的铜丝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第⑤步实验操作需要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2)步骤2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
是:。
(3)除杂试剂BaCl2、NaOH、Na2CO3、加入的顺序还可以是(用化学式回答)。
(4)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200 mL 1 mol/L NaCl(精盐)溶液,
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
是:
(6)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低的是
A.称量时,托盘天平左盘加砝码,右盘加氯化钠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9分)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各种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
(2)以上哪个反应属于氮的固定? (填编号),请写出工业固氮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共9分)
(1)①N2+O2 ====NO2 ②2NO +O2===2NO2 ③3NO2+H2O==2HNO3 +NO(各2分)
(2)①(1分),(2分)
略
18. (10分)
⑴微粒A X n-核外有18个电子,则它的核电荷数为,核内中子数为。
⑵由1H216O与2H217O所代表的物质中,共有种元素,种原子,
16O、17O的关系为。
(填同位素或同种原子或同种核素)
参考答案:
(
10分)
⑴18—n A+n—18
⑵ 2 . 4 .同位素
略
19. 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填序号)。
A.CH3CH3 B.CH3 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已知 2CH3CHO+O22CH3COOH。
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H2C=CH2
(2)BD (3)ACD
(4)2CH3CH2OH+O2 2CH3CHO+2H2O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