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一介书生的教育坚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书生:一介书生的教育坚守
“ 基础教育就那么点事,重要的是不动
摇、不懈怠、不折腾。
守正出新,守优扬长,
每天一点点,守住守住再守住,才能享受生命
成长、拔节的幸福和快乐。
”
在中国教育界,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的经历令人赞叹:他是一名工人,却写了150次的申请报告,要当老师;
他是一名语文教师,只用20课时就完成了全部200课时的教学任务,且学生成绩遥遥领先;他是一名教育局长,却同时兼任中学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每项工作都做得特别出色;
他不是作家,却写出了几十本专著,其思想影响了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他从未上过大学,却同时被几所大学聘为教授、研究生导师;他不是专职演讲家,足迹却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等地,作报告几千场,听众超过几百万人。
他就是魏书生,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他追求平淡朴实,但他身上却拥有许多令人敬仰的荣誉。
有人把他称之为“穿西装的孔子”,而他始终认为自己最名副其实的称号还是人民教师。
“ 基础教育就那么点事,重要的是不动
摇、不懈怠、不折腾。
守正出新,守优扬长,
每天一点点,守住守住再守住,才能享受生命
成长、拔节的幸福和快乐。
”
记者:魏老师好!您在教育生活中始终淡定从容,真正使教育行走在自然和谐之中,请您谈谈其中的成功之道。
魏书生:成功之道谈不上,我常说一句话:守住教育本分,保持一颗平常心。
经常有人问我,您办教育这么成功,一定有革命性的新
思想。
我的回答是:我根本没有新思想,我讲了30多年的东西都是老生常谈。
基础教育就那么点事,重要的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守正出新,守优扬长,每天一点点,守住守住再守住,你才能享受生命成长、拔节的幸福和快乐。
我当教师如此,校长如此,局长亦如此。
社会发展是一个新旧更迭、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清了这个规律,所有人类都应不管顺境、逆境,保持平和心境,永不埋怨,心怀感恩,简单处世。
当了多年的校长、局长,我一没办公室,二没办公桌,就是一张学生课桌,在教室里办公。
我喜欢简单的生活,对吃饭、穿衣没有任何要求,坚持骑自行车上班,我的生活观就是不盲目,不攀比。
对于教育,我更是如此。
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是我一贯的做法。
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唤醒他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教育就会有丰硕的成果。
我常告诫所有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绝不骄傲,绝不自卑。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会愈发感到未知世界的浩瀚和广阔。
而对于后进生,我则采取一不为难,二不放纵的方法。
告诫他不要总强化自己的失败,提醒自己的无能,不管资质如何,这世上总有适合你做的事,你该尽的责任。
要学会用分钟来计算生命,一点一滴熏陶自己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要义,这样才能改变自我,享受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教育这件事,从来都不是自古华山一条
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教育的园地不应该
一花独芳,而应该百花齐放。
”
记者:在您心目中,一个好教师是什么样的?教师该如何确定自己的本位,坚持自我的操守,如您所说那样“长成自己的样子”?
魏书生:1980年,我的第一篇文章《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发智力资源》刊登在《辽宁教育》上。
领导让我在全市优秀班主任会上介绍方法。
我的经验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把目光引向自身,引向内心。
当每个学生忙着管理自己,忙着让自己的优点更优、长处更长时,班级的乱子就大大减少,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当老师帮助学生把傲慢的情绪消灭掉,自卑的情绪提起来,整个集体就充满了活力。
我的教法是不留作业,不批作文,很少讲课,让学生自己讲课。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老师,整天带着学生们唱歌、锻炼、去野外开荒、种地(粮食、蔬菜、花)、星期天到社会上做公益劳动。
很多人质疑这哪是教书,分明是误人子弟嘛!但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背后,却是学生不错的考试分数和愉悦的师生关系。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通过自学、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学习和老师分割开来,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自学的能力一天天培养起来了,成绩自然有所上升。
教育这个事,从来都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教育的园地不应该一花独芳,而应该百花齐放。
三十多年来,我自比为一株“文竹”,虽其貌不扬,但也兀自芬芳。
我尊重并学习前辈,但绝不亦步亦趋,全部模仿。
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成自己的样子,守住自己的长处,永远不骄傲、不自卑。
“不管何时何地,都要自强不息,厚德载
物,脚踏实地,超越自我。
”
记者:做了30年校长,13年局长,您常说“为官不难”,请问您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
魏书生:1986年,我被任命为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兼书记。
一干就是三十年。
说实话,我还是更愿意做老师,给学生们上课。
我喜欢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状态,学生学习有没有实效和收获,全在状态。
只有真正进入状态,自己和读书、写作、学习融为一体,这样才有效率,素质也自然就提高了。
1997年,我被任命为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
十三年来,我坚持一边教书,一边为官。
对我来说,当校长、院长、局长和当班主任都是一回事,只需把每个人引导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忙着享受工作的乐趣,我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而对于我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该尽的每一份责任,我则也绝不含糊,更不委托别人代办、包办。
在讲台上整整站立了三十五年,我没请一位老师代过一节课。
我曾多次出国讲学,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开了二十来场报告会,从来都是自己的包自己提。
这样的校长、局长当起来特别轻松。
2010年9月,我从局长职位上退下来了,又回到校长的岗位上,开始办学。
我在浙江台州开办了书生中学,同时还兼任辽宁魏书生中学校长一职。
书生中学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学校,没花国家一分钱,没和任何名校挂钩,白手起家,通过搜集民间小股东建立起来。
办学初期我就坚持必须坚守教育控股,谁也不能局限校长的办学权。
如今,书生中学办得越来越好,每年中考稳拿第一,中考考入前一百名的学生中,书生中学占七十二个,前十名的学生中,书生中学占九个。
在整个办学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触来自于一位学生,他现如今是辽宁魏书生中学的执行校长。
他给我的印象就像是一块石头,不管扔到哪儿,都能扎根、存活。
不管把他安放在何种位置,他都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那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不管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能坦然接受、从容应对,也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充实和幸福。
生命是短暂的,如果你抽出二三十年来倦怠,一二十年来懒散,七八年年拖拉,五六年抱怨,一生的时间就被分割完了。
“别人问我怎么教书、带班、办学校?我
的经验就是两大点,一小点。
一靠民主,二靠
科学,还有就是锻炼身体,保持松、静、匀、
乐。
”
记者:水无定势,教无常法。
办学也要把握教育规律。
您眼中的教育规律是什么?
魏书生:《礼记·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就是通过教育启发学生,使他们都能发扬与生俱来的光明德性,自新其德,敦品励行,进而成己成物,将德学贡献出来,使社会不断进步,事事物物都能达到最美善圆满的境界。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常识三纲,怎样实现?靠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通过意念诚实,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进而达到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以德治、仁政布施于国中,从而天下太平的完满境界。
这不就是民主和科学吗?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学》早就教给我们了。
我们老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坚守住与生俱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美好品德,每天督促其发新芽,长新叶,抽新枝,每天都有新体验、新积累、新细化、新深入、新拔节,学生能不进步吗?能不幸福吗?教育能不成功吗?
锻炼体魄也相当重要,我一直坚持四个字:松、静、匀、乐。
全校师生同修,身体放松,心灵宁静,呼呼均匀,情绪喜乐。
在我眼里,现在的知识分子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幸福的一代人,个人无法抗拒的灾难:战争、饥饿、政治运动早已不复存在。
只要你能守住一颗平常心,寓教于乐,不和任何人攀比权贵和财富,你就能在校园里、课堂里、备课簿里、作业本里找寻到许许多多的幸福和快乐。
我始终坚守一颗自由的心,外在环境无法动摇它,我敬畏规律,遵守规律,在平凡的岗位上,高高兴兴、敬业乐业、有滋有味、从从容容,人生也就如诗如画、如歌如梦。
结语:魏书生一生探寻教育的的根本,努力实践真正的教育,创造了许多教育的奇迹。
他的教育思想充满哲理和诗意,人生观积极豁达,他的德艺双馨,大爱情怀、大师风范成就了其非凡的业绩。
他的教育理念和智慧引导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思考教育的本质和原点,从而走向更崇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