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质结构与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R3
O HO
COO O
OR1 OR2
CO HO
OH
O
CO
OH CO
HO
OH
OH
OH HO OH
OH OH
Cornusiin A Cornusiin D Cornusiin E
R1 R2 HG HG G(β) G
R3 H G(β) G(β)
Cornusiin C R=G Cornusiin F R=H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
特里马素Ⅰ:R=H(α,β) 特里马素Ⅱ:R=G
具有DHDG基的逆没食子鞣质如仙鹤草中的仙 鹤草因(agrimoniin)。
OH
OH
HO
HO
HO
CO OCH2
HO
HO COO O
HO CO
OH
O
HO
O O CO
CO
CO O
O
OO
CO
CH2O O CO
O
OH CO CO
OH
OH
OH OH
HO HO HO
HO HO
OH
CO
O C H2 O
O
O
CO
O
CO
OH
CO OH
OH
OH
OH
O
O
O
CO O CO
O C H2O CO
CO
OH
HO
OH
OH
OH OH
OH O
OH
OH OH
OH OH
具有Sang基的如地榆中 的地榆素H-2(sanguiin H-2)
HO HO HO HO
HOOC
OH
COO CH2
HO
O
O H 旌节花素:R=H, R´=OH
COO O
R R'
O
HO
CO
CO
OH
HO
OH
HO
OH HO
OH
5.咖啡鞣质(caffeetannins)
咖啡豆所含的多元酚类成分主要是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无鞣质活性。但少量含有 的3,4-,3,5-,4, 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化合物 则具鞣质活性,这些化合物称为咖啡鞣质。此外, 此类二咖啡酰奎宁酸(dicaffeoylquinic acid)类 化合物也多见于菊科植物。
CH2O G O OG
OG
GGO
OGG
GGG= 三倍没食子酰基
OH
G= CO
OH
OH
GG = 二倍没食子酰基
②老鹳草素(geraniin)是第一个从龙芽 草中分得的可水解鞣质结晶性成分,以后陆 续分得结晶性成分金缕梅鞣质(5,6-digalloyhamamelose)、诃子酸(chebulinic acid)等。
五倍子鞣质所有组分的化学 结构,都是以1,2,3,4,6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为“核心”, 在2,3,4位上有更多的没食子 酰基以缩酚酸的形式相连接形成 的。
根据以上结果得知,五倍子 鞣质混合物是由 五至十二-O-没 食子酰葡萄糖组成的。
五倍子鞣质制成软膏外用具 有收敛止血作用,内服用于治疗 腹泻、慢性胃肠炎及溃疡等。
OH HO
OH
OH
HO
HO
HO
CO OCH2 O
HO HO
COOCH2
O
COO
HO
O
H,OH
CO
O
O HO
HO
COOCH2
HO
O
COO
O
H,OH
HO
OR
O
O
CO
H,OH
OH
O CO
CO HO
O
CO
OH HO
OH
OH
OH CO
OH
OH
HO
OH
OH
OH HO
OH
OH
OH
OH HO
OH
HO
CO OCH2
HOH2C O
HOH2C
OH
OH OH
D-金缕梅糖
OH OH
HO
OH
OH
原栎醇
HO COOH
奎宁酸
HO
OH
OH
(2)代表化合物 ① 五倍子鞣质:在国外称为中国棓鞣 质(chinese gallotannin),我国药典称 为鞣酸。是可水解鞣质类的代表。是一种混 合物,从中分离出8个单体化合物。
表11-1 五倍子鞣质的组成
分类:根据水解的主要产物(酚酸及其 多元醇)不同,分为没食子鞣质、逆没食子 鞣质(鞣花鞣质)、可水解鞣质低聚体、C苷鞣质和咖啡鞣质等。
1.没食子鞣质(gallotannins) (1)结构特点
COOH
HO
OH
OH
g allic a ci d
① 水解后生成没食子酸和糖或 多元醇。
② 糖或多元醇部分的羟基全部 或部分地被酚酸或缩酚酸所酯化, 结构中具有酯键或酯苷键。其中糖 及多元醇部分最常见的为葡萄糖, 此外还有D-金缕梅糖(Dhamamelose)、原栎醇( protoquercitol)、奎宁酸( quinic acid)等。
CO O O
OH O
OH HO OH
HO
O
OO G
CO
CO
OH
OH HO
OH
OH
OCO
OH
HO HO
HO
C H2
OH
CO
O OCO
O
O O
CO
CO
H HO O C
HO O
O
OH OH
具有Che基的如诃 子次酸(chebulinic acid)。
OH
OH
OH
3.可水解鞣质低聚体
(hydrolysable tannin oligomers) (1)结构特征
(2)代表化合物 二聚体:从山茱萸中分得的山茱萸素 (cornusiin)A、D、E。 三聚体:从山茱萸中分得的山茱萸素 (cornusiin)C、F。 四聚体:从地榆中分得的地榆素H-11 (sanguiin H-11))。
OH
OH
HO
HO
HO
CO OCH2
HO
CO OCH2 O
HO
O
HO
OO CO
CO
OH
OH
DHDG
CO
CO
H
O
OH '
HO
OH
OH OH
(
1
'
S
O
)-
D
H
H
D
P
H
HO O C HO
CO CO H
O O
Che
OH OH
CO O H
CO
CO
HO HO
O
OH HO
OH HO
(s)-V al
OH OH
CO
CO
O
HO HO
OH
OH HO
OH
S a ng
OH OH
CO O H
(2)代表化合物 特里马素Ⅰ、Ⅱ(tellimagrandinⅠ、Ⅱ), 木麻黄亭( casuarictin),英国栎鞣花素 (pedunculagin)等是最初分得具HHDP基 的逆没食子鞣质。这类鞣质因HHDP基及 没食子酰基的数目、结合位置等不同,可 组合成各种各样的结构。
与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hexahydroxydiphenoyl, HHDP)有生源关系的酚羧酸的主要的酰基有:
DHDG:脱氢二没食子酰基(dehydrodigalloyl) Val: 橡腕酰基(valoneoyl) Sang: 地榆酰基(sanguisorboyl) DHHDP:脱氢六羟基联苯二酰基 (dehydrohexahydroxydiphenoyl) Che: 诃子酰基(chebuloyl)
OH OH
HO
OH HO
OH
HO OHHO OH
HO OHHO OH
O
HO
OH
OH
O
OH
OH
H
CO CO
O
O
O O
O C H2
O CO
CO
CO
OH OH
OH
具有DHHDP 基的 如老鹳草中的老鹳草 素(geraniin)。
HO HO
OH HO
OH OH
具有Val基的如月见 草中的月见草素B (oenothein B)。 H O
金缕梅鞣质
HO HO
HO
coo CH2O CH2OOC
H OH OH OH
OH OH
OH
2.逆没食子鞣质(ellagitannins) 逆没食子鞣质是植物中分布最广泛、种类 最多的一类可水解鞣质。 (1)结构特征 又称为鞣花鞣质,是六羟基联苯二酸或 与其有生源关系的酚羧酸与多元醇(多数是 葡萄糖)形成的酯。水解后可产生逆没食子 酸(鞣花酸,ellagic acid)。
OH
HO HO
HO
CO OCH2
HO
COOO
O OCO O
OH OH
OH HO
HO
O COO
O
OH O
CO CO
HO
O OCO
OH
OH
HO
HO
HO
HO
CO OCH2 HO
CO OCH2
COO O
O OOC CO O CO
OH O
OH HO OH
CO CO
HO
OH HO
OH HO
OH OH
OH
HO COO O
逆没食子鞣质二分子以上缩合可形成可水解鞣 质低聚体。目前已从中草药中分得的,根据葡萄糖核 的数目可分为二聚体、三聚体及四聚体。它们都是由 单分子之间偶合而形成的,因没食子酰基(G)、 HHDP基等位置、缩合度不同所衍生的各种低聚体。其 中二聚体最多,约有200多种,三聚体约有20多种, 四聚体有6种。
缩合鞣质
HO
CO
OH
O
OOCO CO
OH O HO OH
HO OH
OHHO
OH OH
HO OHHO OH
HO
OH
HO OHHO OH
地榆素H-11
4.C-苷鞣质(C-glycosidic tannins) (1)结构特征 糖开环后端基C-C相连。 (2)化合物
OH
OH
HO
CO
HO
CO O CH2
O H 木麻黄宁:R=OH,R´=H
OH HO
OH
HO
OH
HO HO
HO
CO OCH2
COOO CO
O OCO
O CO
OH
HO
OHHO
OH
OH
OH
OH HO
OH HO
HO HO HO
CO OCH2
COOO CO
OH
O OR
O CO
HO HO
HO
HO
OHHO
OH
OH
OH
CO OCH2
COOO CO
OH
O OR
O
CO
HO
OH
HO OHHO OH
第二节 鞣质的结构与分类
根据鞣质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可水解鞣质: hydrolysable tannins 缩 合 鞣质: condensed tannins 复 合 鞣质: complex tannins
一、可水解鞣质类
特点:分子中具有酯键和苷键,在酸、 碱、酶的作用下,可水解成小分子酚酸类化 合物和糖或多元醇。
这些酰基态的酚羧酸在植物体内均来源于没食子 酰基,是相邻的二个、三个或四个没食子酰基之间发 生脱氢、偶合、重排、环裂等变化形成的。它们之间 的衍生关系可由图11-2表示。
CO
HO
OH
OH
G
图11-2 HHDP的衍生关系
OH HO
CO HO HO
CO
HO OH
(s)-H H D P
HO
HO
CO
HO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