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存在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金库存在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取侵占、转移、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等手段套取资金,未列入本单位财务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自存放、任意支配的款项均属“小金库”,即账外资金。

它具有隐蔽性强,管理混乱,危害性大的特点。

私设“小金库”不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还腐蚀了一些干部职工,干扰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必须予以坚决制止。

一、“小金库”产生的原因
1、管理松散,出现漏洞。

单位财务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使某些别用心者轻而易举地截留上交款、收入不入账和虚报开支,为设立“小金库”提供了条件。

而且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除了正规的经营对象外,也不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经营对象,在市场经济不规范的经济活动中,缺乏周密的制度和规定,为私设“小金库”的人提供了空间。

2、无视法纪,欺上瞒下。

“小金库”与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或个人利益通常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单位的领导及财务人员往往打着方便工作、为单位及职工谋福利的旗号,臵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财经法规于不顾,我行我素,钻政策空子,设立“小金库”。

为了欺骗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群众,将一些不合理的支出,不在财务账上反映,而在“小金库”列支。

为了完成上级考核指标,将一些应在财务账上列
支的费用转移到“小金库”支出,以提高自身业绩。

3、缺乏监督,处罚不力。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由于一般会计人员的任免、奖惩都由单位做主,所以财会人员在发现单位有违规违纪现象时也不能坚决抵制,有的甚至同流合污,制造假账,私设“小金库”,使“小金库”缺乏必要的监管。

纪检、审计部门的检查对“小金库”虽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时下由于“小金库”大多打着为小集体利益谋福利的幌子,即使被发现后也仅是对其余额予以追缴,而对其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较少,使“小金库”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二、“小金库”的危害
1、国有资产流失。

目前,发现及查处的“小金库”中,数额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上百上千万。

“小金库”往往是单位收入的截留与转移,国有企业存在的“小金库”让企业效益缩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给国家财产和集体利益带来巨大损失。

2、滋生腐败行为。

“小金库”虽小,但其危害性却不小,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有的单位“小金库”是领导管钱,会计管账;有的是领导或会计一人既管钱又管账。

除了少部分用于给职工搞福利外,大部分“小金库”资金都用于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招待应酬和高消费的娱乐活动,甚至成为挪用、私分、侵占、贪污的对象,导致某些部门、单位腐败问题层
出不穷。

3、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

“小金库”的存在,使不少单位大量的资金游离于财务核算体系之外,出现两本账,多本账,甚至做假账,造成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决策和经营管理,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三、“小金库”防范措施及对策
1、加强教育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从“小金库”的设立过程不难看出,“小金库”实质上是一种领导行为,单位、部门的主要领导如果不同意、不默许,“小金库”就产生不了,或很难产生。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加强法纪法规学习。

当前社会上尽管存在许多不规范和消极的因素,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对待和处理社会活动中的复杂现象和消极的因素。

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单位的主要行政领导干部,要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的高度上,去认识“小金库”对国家、集体、个人的严重危害性。

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党纪国法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自觉地消除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2、强化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

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行为,推行财务公开,发挥群众监督,加大财务检查,尽量杜绝财务漏洞。

将各单
位内设各机构、部门的财务收支一律纳入单位财务主体统一核算,进行财务集中管理,加大财务核算主体的监管力度和覆盖面,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职能。

3、加大监督力度,严格追究责任。

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

在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同时,建立健全一系列公开制度、监督制度,加强企业员工内部钳制和相互制衡。

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在内部设立有奖举报电话,聘任监察员,监察部门牵头,财务、审计参加,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地清理“小金库”专项督察活动,把对“小金库”的专项督察活动纳入效能监察的常态管理等,形成多渠道的监督网络。

另外,还需要对私设“小金库”现象予以严厉打击,“小金库”是一种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国有资产的非法行为,无论“小金库”资金的大小、走向如何,是否有无贪污、私分痕迹,都应加大处罚力度,不只是对其余额予以追缴,还应对相关责任人追究其党纪或刑事责任,坚决制止和杜绝“小金库”现象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