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改变,使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给音乐艺术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标签:更新观念方法灵活提高素质
音乐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它正在进行着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向前发展的过程,师生也在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手段不断变化中得到了实惠,真正体验到了音乐课不只是唱歌课,而是启迪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艺术课。

新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听,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在一年级音乐教材中有近一半的音乐内容都是让学生来欣赏的,一年级的音乐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听觉发展。

孩子们通过对音响的聆听,来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对人声、乐器声,对音乐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体验。

如《有趣的声音世界》这一课,作为小学生接受的音乐教育的第一课,它突破了过去延续多年的以学唱《上学歌》为起步的惯例,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听辩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趣的,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声音导入音乐课的学习,这样就使学生觉得音乐课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于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的表现意识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无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幼儿的特点。

在行为上,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说、好模仿等特点,对音乐和美术都能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并不自觉的产生一种美感。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这一明显特征,在教材中集中体现,让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登台表演、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去。

如《音乐中的动物》等,这些内容中,不仅设计了让孩子们唱,还要他们想、动、跳、表演、绘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孩子们正处于富有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他们想象的大门,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思路。

在新课程中,几乎每一节课都能体现出它的创造性教学。

根据课文中的词,就可以启发学生们编创出好多新颖别致的词,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比如,《水乡的孩子爱水乡》一课,同学们在熟练唱会歌曲后,我启发他们创编歌词。

因为我们石嘴山市俗称“煤城”,根据这一特点,学生们创编出了《煤城的孩子爱煤城》
这一符合自己家乡实际的歌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表达出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每个孩子的创造思维都是不同的,只要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教师给以适当的启发,就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四、教学方法要灵活、创新
新课标,使我们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变化,由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面对新课程必须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1、精心制作教具
新课标要求我们更多的是教师要集思广益,开动脑筋,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备教师、备学生。

自制教具,设置课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都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教具的制作可以体现在头饰、图片、课件制作、自制乐器等方面,好的教具,对学生学习兴趣、对音乐的理解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2、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
音乐课提倡“愉快教学”,教师要注意从各个方面来使自己的音乐课生动、活泼、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如在《我们都是好朋友》一课里,教学中我们决不单纯地教学生如何唱好歌曲,而是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边听音乐,边选择自己的朋友,还可以给学生出示打击乐、画面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音乐,并最终学会歌曲,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为主线,其它活动要为学习音乐,听赏音乐来服务,这样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也就自然而地熟悉了音乐,学唱时就不用费力,老师再做适当纠正,一首歌也就学会了。

3、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对于同一首歌曲、乐曲,学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有创造性的处理,教师不要用“标准答案”和“一个答案”去束缚学生的创造精神。

如我在给同学欣赏《彼得与狼》时,“小鸟”的音乐,这一段音乐清脆、明亮,给人以欢快活泼的感觉,形象地表现出小鸟叽叽喳喳,在树上跳来跳去,不安静的情景。

当老师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捕捉音乐形象,问大家:“小鸟”的音乐除了可以表现小鸟在飞,还能表现什么?学生复听音乐之后开始讨论,然后举手回答。

有位小朋友就说:“老师,这段音乐有点像两个人在吵架,昨天我们班的两个同学吵架的声音就是这样,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其他同學也说:“对对,就是像他们吵架的声音。

”吵架的两个孩子低下了头,有些不好意思,这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小朋友要不打架、不骂人,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样才争当一名优秀少先队员。

”同一段音乐,出现了不同的理解,这是非常正常的,每个学生的理解都是认真的,我们都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不能用“谁想象的好,谁想象的差”来单纯的去评价。

新课标的实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等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新课程,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去体验,去探索,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音乐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音乐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音乐课程标准》人民音乐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