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信息技术学科新旧教学目标的不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自己的理解,分析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学科定位与早期的软件说明书式的教学有什么不同?
信息技术学科新旧教学目标定位的不同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信息无处不在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和生活。

在这个信息社会里,像以前那样单纯地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计算机操作员已经不再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要求,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培养高中生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方向。

早期的软件说明书式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先了解一些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等相关知识,再来学习一些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整个教学比较强调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而关于学生的其它信息素养方面的培养却比较欠缺。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教师先讲,再让学生跟着做操作练习的方式。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员,但却不是一个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具备信息素养的人。

信息时代的挑战从根本上要求中学生具备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即信息素养。

新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涉及的学习内容不光只是简单的某些软件的应用,而是还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教学方法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学生开展协作性、研究性学习。

要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信息工具来获取、加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技术和能力,让他们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必要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让他们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道德的行为。

总之,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学科定位更有利于培养出全方面的、综合的、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