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模块章节:《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三节
2018.4.2—2018.4.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发布的方式,能评价各种信息发布的效果。
2.了解信息交流的方式,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信息,掌握信息交流的方法。
3.掌握使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方法,并能够合乎规范地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过程与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信息,并体验网络信息交流的过程,掌握信息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的学习之前,学生仅在信息获取部分学习了网页浏览和网页搜索的内容,因此本节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陌生的。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有一小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已经很熟练,教材中网络信息交流的内容对他们而言已经能够熟练掌握。
在班级学生差异巨大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做的二者兼顾。
基本想法是在适当讲授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分组学习,在每组分别选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做组长,负责在学生实践时进行指导,做到互学共进。
由于学生经历不同,上网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对网络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不少同学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网络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三、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目的是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完成了信息作品的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把信息集成的作品发布和交流。
前一部分是生活中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可以一带而过。
第二部分是网络信息的发布,教材中指出了几种网络上常见的信息发布方式,即会议演示发布、电子邮件发布、基于网络的在线交流(如QQ)和网站发布。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发布及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2)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2.教学难点
(1)掌握将信息在局域网和因特网进行发布的方法。
(2)掌握利用网络进行有效交流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演示法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回顾第二章课程内容,信息的三大主要来源:信息来源于媒体,信息来源于他人,信息来源于事物本身。
引入可以利用媒体进行发布信息。
(二)信息发布的方式
请学生列举身边常见的媒体,并引导学生讨论分类,根据感知方式的不同可将媒体分为三大类:视觉型媒体、听觉型媒体、视听型媒体。
由此可将信息发布的方式可以分:
(三)网上信息的发布
1.讲解网上信息资源的概念:网上信息资源是通过网络将原本相互独立、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数据库、信息中心、文献中心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容与结构全新的信息发布载体。
2.请学生根据平常在网上所了解的,思考并讨论有哪些因特网上信息发布的方式。
教师总结并讲解:因特网上信息发布的常见方式(1)在因特网上发布自己的网页:目前个人使用起来还比较复杂
(2)论坛公告板(BBS):目前各大型网站基本上都提供此服务
(3)电子邮件:在即时通讯工具流行起来是最主要的网上交流方式(4)网络技术论坛:可以归到第2类
(5)新闻组服务:现使用已经不是很广泛,趋向淘汰
(6)网络调查
(7)即时通讯(IM):代表软件QQ、MSN、网络会议
教师演示在百度平台上发布信息的步骤和过程。
(四)信息发布的道德规范
讨论:虽然我们处在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但是在发布信息的时候,能不能随心所欲,想发什么就发什么?要遵守哪些道德规范?请结合实谈一谈你的看法。
教师总结信息发布的道德规范:
1.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别人的文章或资料,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2.不得发布攻击、谩骂他人的言论。
3.不得发布黄、赌、毒方面的信息。
计算机网络容易传播黄、赌、毒方面的信息,那是一种罪恶的诱惑,不要以为偶尔放纵自己无所谓,不要因一己之念陷入罪恶的深渊。
4.不得向别人发送垃圾邮件、携带病毒的邮件,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好奇而给别人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5.不得发布有损国家形象的信息,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五)信息发布效果评价
教师讲解评价信息发布效果的三方个角度:
1.时间、地点对发布效果的影响
2.不同媒体的发布速度不同
3.信息的保存时间不同
(六)信息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有:面谈、电话、书信、网络、手机短信等。
(七)课后任务
1.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免费空间,并将自己任一优秀作品上传到免费空间。
2.思考:海外亲友的电脑上一般都没有中文系统,所以很难看正确显示汉字。
要使海外新友能看到中文邮件,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
六、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由于学生对“什么是信息发布?”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了不少的讲授内容,解决学生这一问题,是学生对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方式”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由于学生对网络信息交流的掌握存在差异,因此在学生实践的时候采用分组活动,将基础好的学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去,实现互帮互学,基本解决了学生差异的问题。
关于引导学生理解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是一个难点。
如果采用简单的教条式教学,生搬硬套地灌输,效果不会很好。
在课堂教学中考虑以视频为引导,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统一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使学生实践了网络交流的基本操作,又引导学生形成了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促使他们成为信息社会中的合格高中生,也为他们以后能够健康上网打好基础。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