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1

合集下载

全国2019年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1

全国2019年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1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 1.识记雨林开发计划的内容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2.从全球利益出发,阐述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知识清单一、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①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②牧场开发、商业性③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2.20世纪中叶前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④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⑤迁移农业为生,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20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公布实施了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包括:修建⑥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⑦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二、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从全球利益和⑧长远利益考虑,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⑨保护放在第一位.2.保护亚马孙雨林要以⑩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这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对点训练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一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惟一方式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答案 A解析 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且因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巴西政府正式公布大规模的开发计划是在1970年.2.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 20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包括: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考查点二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3.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D.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 D解析 A、B、C选项是巴西政府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内容,是导致雨林面积减少的原因,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4.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其原因不包括(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软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答案 C解析 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热带森林,这是人类共有的财产;热带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现代医学中一些极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从热带雨林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热带雨林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硬木产地.方法技巧练图解亚马孙雨林破坏的原因阅读“巴西人口分布图与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亚马孙流域由于周围的国家全都是____________国家,发展水平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而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________________农业为生,人口稀少,对自然环境索取不多,至今仍保存了大面积的原始雨林.(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政府开始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造成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破坏,试回答造成亚马孙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答案 (1)巴西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东部)沿海.原因是地处沿海,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开发较早(或答:西北内陆地区人烟稀少,原因是交通不便,湿热的气候不利于人类居住).(2)发展中 传统的迁移(3)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等. 方法技巧 亚马孙雨林破坏的原因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与该区人口的增长关系密切.人口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需求的增多,而砍伐森林只能解决人口的一时之需.综合提升一、选择题1.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巴西政府对亚马孙流域的大规模开发答案 A解析 当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贫困,是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2.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 对亚马孙雨林不加保护的采伐,会造成对亚马孙雨林的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人类的开发导致雨林破坏严重.据此回答3~4题.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 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4.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D解析 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①说法错误.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5~6题.5.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答案 A解析 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6.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答案 D解析 采育结合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读下表,完成7~8题.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 转化来源湿地类型 旱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7023548海涂43-155-2 027017 627水库坑塘25 657-33-211 5 694926水田76-793 1 05300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7.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8.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答案 7.B 8.C解析 本题组以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湿地的生态效益和阅读表中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第7题,根据表内数据(正值——湿地面积增加,负值——湿地面积减少),将每一种湿地的相关转化数据进行累加,可以计算出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第8题,综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区域2004年比2000年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和水鸟栖息地都会增加,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二、综合题9.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快的是__________洲,最慢的是__________洲.(2)使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森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将使生物____________面临毁灭性威胁,还会给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4)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实现资源的________利用,如在森林采伐时应不超过其____________.答案 (1)亚 北美 (2)农牧业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3)多样性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4)充分 生长量(更新量)。

地理必修三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

地理必修三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主备人:李晓东审核人:相治虎校对人:白云【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2.森林的重要作用及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学习重点】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2、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森林资源及现状1、重要作用:既是重要的,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又是不可替代的,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2、原始森林:①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地区;②得以保留的原因:地广人稀,,难以通行,开发较晚;③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环保比较完整的是热带雨林。

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正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知识点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①纬度分布:分布在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②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最大分布区)2、全球环境效应:①影响大气中的,有“地球之肺”之称;②促进全球,调节全球;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知识点三]森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强烈,旺盛,生物生长。

2、脆弱性的表现:①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土壤一般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最容易遭受破坏。

[知识点四]亚马逊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的增长和导致发展需求,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开发。

②直接原因:过度的,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开发计划:①修建;②移民亚马逊平原:政策“”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包袱。

[知识点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放在第一位。

2、保护措施①鼓励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②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 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 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防风固沙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 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 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 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
涵养水源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
内容小结









源,















候,
尘,











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
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 C-D弃耕的土地正在植被的恢复之中,受其他因素干扰小。
A-B森林焚烧,枯枝落叶不断增加,分解后补充道土壤中的养分不断增多,土壤肥力增加。 雨林被毁与人口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
迁移农业作为一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在人口数量很小时,对于雨 林的破坏是有限的;当人口过多时,迁移农业频率和规模过大时, 对雨林的破坏是严重的。其他对雨林的开发方式也是一样。
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
资料:
火灾、滥伐和修公路正在吞噬着亚马孙原始森林,专家 的调查表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今后20年内亚马孙 原始森林最多剩下28%,更坏的结果是4.7%。
有助于当地人脱离贫困,改善人们生活 森林非常大,能容纳许多活动 森林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微不足道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4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4

《森林的开发和爱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分布及破坏的后果.2.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分析其全球环境效益,并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一、森林资源及现状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行替代的①环境资源. 2.作用3.现状⎩⎪⎨⎪⎧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思维活动1.历史上,世界陆地2/3的面积被森林掩盖,而现在为什么仅在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原始森林?答案 原始森林得以保存要看其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经济活动及开发的早晚;亚马孙地区气候湿热,交通不便,人类活动较少,开发较晚.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地区:赤道南北两侧,以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最为集中. 2.环境效应(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2)促进全球⑤水循环,调整全球水平衡. (3)是世界⑥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势全年高温多雨→形成雨林群落→光合作用猛烈→⑦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快速→群落生产力高.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表现(1)土壤贫瘠:⑧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高温多雨的⑨淋洗作用,土壤一般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⑩植物体内,而⑪地上植被最简洁遭到破坏.思维活动2.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答案 在茂密森林的掩盖下,有与沙漠地区相同程度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探究点一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探究活动 由于巴西政府盲目进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大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M 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有什么作用?(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 处和C 处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B 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后降到地面,降到地面的水量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则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削减了约20%,简述导致这种现象消灭的缘由. (5)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削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答案 (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整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整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2)A 处 对流雨(3)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4)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中的水汽削减,致使降水量削减.(5)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力量下降.名师点拨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思维拓展] 热带雨林破坏与全球变暖的关系探究点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探究活动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其中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完成下列问题.(1)土壤中养分的来源有哪些?(2)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主要储存在哪一部分?储存在该部分的缘由是什么?(3)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流失主要有哪些途径?养分流失最多的环节是哪一环节?答案(1)地表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2)地上植被(生物). 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分解,所释放的养分直接被植被根系吸取以维持植物快速生长.由于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养分,养分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3)地表径流带走养分;淋溶作用流失养分. 淋溶作用. 反思归纳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将快速被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其成因和表现如下所示:对应训练一森林的环境效应2021年9月25日,在南京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暨城市生态建设会议上,国家林业局授予赤峰等17个城市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据此回答1~2题.1.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城市森林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包括( )A.供应农林产品B.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C.削减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D.供应重要的休闲消遣场所2.在城市森林建设中( )A.要多移植大树、古树进城B.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C.要多引进国外的优良树种D.树种要整齐划一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A为城市森林的经济效益,B、C为生态效益.第2题,因地制宜地搭配树种,既能保障城市森林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节省投资.对应训练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亚马孙河流域具有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热带雨林群落.据此完成3~5题.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分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猛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4.热带雨林群落高大密集的缘由是( )①热量充分②水分丰沛③生长季节连续④土壤肥沃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5.热带雨林中土壤贫瘠的缘由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②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热带雨林植被的吸取作用猛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3.B 4.A 5.A解析第3题,光合作用猛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快速、群落生产力高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优势.第4题,亚马孙河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分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热带雨林群落.第5题,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热带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综合提升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取和滞蓄大量降水,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________.雨林能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使降水又重新返回大气,形成________.亚马孙流域大约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因此,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________、调整全球________的作用. (2)亚马孙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________,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________,因此,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________”.(3)一旦雨林被毁,没有了植被涵养水源,当有降水时会增加________,造成________;当降水量少时,没有来自雨林的水汽,会加重________程度.答案(1)23% 云雨水循环水平衡(2)1/3 上千亿吨地球之肺(3)地表径流水土流失干旱解析第(1)、(2)题,主要考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包括促进全球水循环和调整全球水平衡以及降低CO2含量等.第(3)、(4)题,接受逆向思维方式来说明热带雨林被毁的严峻后果。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学习重点、难点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3.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课前预习知识准备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东南亚等地区。

中国云南、台湾、海南及澳大利亚局部地区也有分布。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

雨林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高大乔木。

(2)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

(3)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在阴暗的林下地表草本层并不茂密。

在明亮地带草本植物较茂盛。

(4)树干高大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滑,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

(5)茎花现象(花生在无叶木质茎上)很常见。

(6)寄生植物很普遍,高等有花的寄生植物常发育于乔木的根茎上。

(7)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

教材助读一.森林的作用1.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被誉为“”.2. 森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以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森林还具有、美化环境、、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两侧,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是:。

2. 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

(2)促进全球、调节全球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宝库。

2.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2.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导学提纲】一、【自主学习】1.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主要表现在:、、和。

2.亚马孙亚马孙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历史原因:开发、发展水平相对;自然原因:丛林的阻隔、的环境;社会原因:印第安人以为主,人口很少。

3.亚马孙开发计划:、、。

4.雨林的前途:当前背景下,应该把放在第一位。

保护措施具体为:、、加强、设立、森林选择性采伐与相结合、。

而且整个国际社会应对此负责,尤其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当堂检测】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长期以来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主要的原因是()A.地势崎岖,交通不便B.土壤贫瘠,农业发展条件不足C.资源短缺D.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2.亚马孙横贯公路建成后,将会对雨林产生的影响是()A.运输条件改善,雨林破坏加速B.利于雨林的保护C.人类活动更加频繁,降水减少,雨林退化D.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更加贫瘠,不适合雨林的生长3.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迁移农业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④商业性伐木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4.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模式图”,完成5—6题。

5.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6. 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非洲大陆B.大洋洲C.亚欧大陆D.南美洲胡杨林是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一道生态屏障,但是在过去的50年里胡杨林急剧减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3.人文性:本案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情景创设、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4.反思性: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使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明确自己的不足。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生态功能,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热带雨林对全球的重要性。
2.掌握人类活动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影响,如过度开发、森林火灾等,并能分析其生态、经济和社会后果。
3.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如立法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并能评价其有效性。
4.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提高学生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态度,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培养学生学会用地理视பைடு நூலகம்看待问题,提高其地理素养,为未来的生活和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分析人类活动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影响,如过度开发、森林火灾等,并结合实例阐述其生态、经济和社会后果。
3.介绍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如立法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并评价其有效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热带雨林保护案例进行研究。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分析案例中的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影响,以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2016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7

2016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7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一、高考预测二、自学自练(一)森林的作用1.既是重要的,又是不可替代的 .2.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稳定大气成分、、保持水土,和 .此外,还具、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被誉为“”3.森林的急剧减少导致失凋、恶化、频发,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1)分布规律:在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 .(2)三大片集中分布区、和.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⑴影响着全球大气中的平衡.被称为“”.⑵促进全球、调节的作用⑶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称为宝库.(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强烈、旺盛、迅速,高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和补充,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1)直接原因:;根本原因:(2)亚马孙地区雨林被毁的原因:①:以获得更多的粮食.②: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③: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④: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2.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1)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历史原因:开发较,发展水平 .自然原因:丛林的阻隔,环境.社会经济原因:印第安人以农业为主,人口很少.(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响逐渐3.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1)修建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4)跨国企业开辟大型肉牛牧场(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 .2.保护亚马孙雨林的措施(1)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为优先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2)具体措施①加强教育,提高公民意识②设立,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④鼓励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⑤森林采伐与相结合⑥加强雨林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3)保护雨林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三、考点讲解考点一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考点二热带雨林的脆弱性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的影响,使这一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其脆弱性的形成如下所示:1、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原因2.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2)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变暖.(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四、堂内练习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3题.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雨林中养分储量最大的是 ( )A.生物 B.土壤 C.枯枝落叶 D.水体3.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答案:1.D 2.A 3.C 解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态循环旺盛,生产力极高,每年的生物净生产量高达34亿吨,对维护全球碳氧平衡、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极其重要.但雨林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中,生态脆弱;雨林土壤中的养分极易流失,土壤贫瘠.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4~5题.4.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5.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非洲大陆B.大洋洲C.亚欧大陆 D.南美洲答案:4.D解析:第4题,根据生物量 m 的大小可判断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根据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可知,生物体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排除A、B、C.由图中箭头粗细可推知甲系统整体物流量大,D项正确.第5题,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C项符合.(2011·苏州模拟)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6~7题.6.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极密B.密 C.中密D.稀疏7.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答案:6.C 7.A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第7题,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3.保护面临的难题
现在雨林保护的最大难题是全球利益、长远利益与地区利益、短期利益的协调,即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

4.保护雨林的措施
从所采取的措施看,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力求取得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协调。

保护的措施具体为: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⑤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⑥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1~2题.
1.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2.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 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
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 D.东北
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9年定为国际森林年。

据此完成第3-4题。

3.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②非可持续性地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师在亚马孙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常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翠项链,这就是热带雨林。

在那里不仅有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植物王国,更有波澜壮阔、博大精深的动物世界。

其实,热带雨林不仅美丽,而且也很神秘;因为那里的环境气候会令人不大舒服,一般人也很难光顾,所以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生态系统很容易陷于崩溃。

(学生思考讨论)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又是为什么?(教师引导,让学生进行对比判断,并思考问题)比较“温带森林和草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和“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说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推进新课板书: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生雨林作为生产力很高的生物群落,由于其生物循环旺盛,其主要养分集中在地表植物体内,但是热带雨林环境具有脆弱性。

师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

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

土壤中的养分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为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而是在地表就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都比较贫瘠,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

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

板书:(一)雨林的生物循环和群落生产力(二)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三)人类对热带雨林的破坏(根据知识,让学生明确)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根据课本36页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说明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板书:活动: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师(教师提示)本活动以迁移农业为例,分析人类活动对雨林的影响。

(1)阅读图2.22,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

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是多少年?(要求同学们读图,描述迁移农业的完整过程)生人类对焚烧开荒的耕地连续耕作1~3年,然后废弃,森林再生需要15~20年,然后再焚烧开荒,这个过程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1课时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雨林生态脆弱性学案(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森林的价值、分布及破坏后导致的环境问题。

2.分析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通过本节森林环境效应的学习,树立爱护森林、自觉保护森林的意识。

一、森林资源及现状1.森林既是重要的①__________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其主要作用有:(1)调节②____________,稳定大气成分。

(2)涵养水源,保持③__________。

(3)繁衍物种,维护生物④__________。

(4)净化⑤__________,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森林减少导致的问题:全球⑥__________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雨林的分布(1)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⑦__________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

(2)集中分布区:⑧__________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其中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最大分布区。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向大气释放⑨____________,深刻影响着大气中的⑩____________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2)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通过蒸发和蒸腾返还到大气中,形成云雨,促进全球⑪____________、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⑫________作用强烈、⑬________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2.雨林的脆弱性(1)原因:雨林群落生产力高,⑭________旺盛。

(2)表现:雨林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⑮____________,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所以⑯____________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但也是最容易被人类破坏的部分。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1课时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1课时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标要求】以某一区域为实例,分析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问题,诸如森林、湿地、水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雨林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和雨林的脆弱性,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雨林的脆弱性【教学方法】PPT多媒体展示、读图法、启发讨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区域发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会产生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

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前节课我们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了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板书】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承转)首先我们学习一下世界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

【板书】一、森林与环境1.森林的作用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6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6

《森林的开发和爱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热带雨林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学问清单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在自然界中,森林在①调整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③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④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⑤生物群落.3.亚马孙流域大约⑥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⑦地表淡水总量的23%.4.由于雨林植被的强大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大量⑧二氧化碳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⑨氧气.一旦雨林被毁,雨林中积累的大量碳素就会转化成⑩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造成⑪全球变暖.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亚马孙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⑫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由于雨林⑬光合作用猛烈,⑭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快速,这是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所在.2.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患病猛烈⑯淋洗而很快丢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对点训练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整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爱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答案 B解析茂密的雨林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区域性的,非全球性的. 2.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猛烈 B.土壤肥沃C.生物生长快速 D.生物循环旺盛答案 B 解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分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光合作用猛烈、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考查点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3.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降水多生物残体分解快B.热量充分生长季节连续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4.雨林有“长着森林的沙漠”之说是由于(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像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峻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峻缺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3.C 4.A解析雨林生态系统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加之植被的吸取作用猛烈,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贫瘠,生态脆弱. [方法技巧练]图解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垂直运动)(1)A处降水类型为__________.(2)据争辩,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削减(约20%),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降水量削减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对流雨(2)植物蒸腾作用猛烈(3)大西洋(4)热带雨林被破坏,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削减森林破坏,涵养水源的力量降低,下渗的雨水削减,大量雨水汇入河中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表示的是南美洲地区的低纬环流圈,在亚马孙河流域空气上升,因此降水类型属于对流雨.第(2)题,该区植被茂密,地表水主要用于蒸腾.第(3)题,亚马孙河流域水汽还来源于大西洋,通过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输送到内陆.第(4)题,审题时应特殊留意“近年来”,要选择“雨林的破坏”为问题的突破口,然后依据水循环的原理进行回答.方法技巧图解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对调整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效应详解阐释地球之肺巨大的储水库生物基因宝库综合提升一、选择题1.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缘由,叙述错误的是( )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 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本区人们爱护自然的意识较强 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答案 C解析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 )A.东南亚地区 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D.加拿大的北部答案 C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行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3~4题.3.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调整气候C.防风固沙、爱护农田 D.供应木材、供应林产答案 C解析“三北”防护林建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峻地区,因此其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爱护农田.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调整气候C.吸烟滞尘、降低噪声 D.供应动物栖息地、爱护生物多样性答案 A解析近年来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峻,影响中下游河道、湖泊对水量的调整,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5.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 C.C D.D6.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A—枯枝落叶 B.B—土壤C.C—生物 D.D—供应养分答案 5.A 6.B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生物,B表示土壤,C表示供应养分,D表示淋溶作用流失养分;同时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大小,由图可知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是生物.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淌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7~8题.7.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答案 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气候对生物的数量和体积、枯枝落叶的腐烂速度、土壤的发育有打算性影响.8.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挨次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答案 D解析低纬度地区热量和水分最多,生长的生物数量多,体积大.高纬度地区寒冷,枯枝落叶腐烂的速度最慢.二、综合题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掩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树木要吸取土壤中的养分物质,而不断形成的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养分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______________.(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爱护的地表,会使__________作用增加,导致__________,没有了树木,____________渐渐削减,树木失去养分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______等严峻问题.(4)上述事例说明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____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会使其他资源及其________发生变化.答案(1)暴雨冲刷烈日暴晒(2)枯枝落叶不断更新(3)淋溶土壤侵蚀枯枝落叶物种灭亡(4)整体环境解析本题通过热带雨林地区生物、气候、水、土壤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关系,反映陆地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特征.做题时联系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第2课时雨林的开发与爱护【学习目标】1.识记雨林开发方案的内容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2.从全球利益动身,阐述雨林开发与爱护的关系.学问清单一、亚马孙开发方案及其影响1.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①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②牧场开发、商业性③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大路建设.2.20世纪中叶前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④湿热环境的影响,始终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⑤迁移农业为生,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20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公布实施了亚马孙开发方案,内容包括:修建⑥亚马孙横贯大路,移民⑦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舞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削减.二、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爱护1.从全球利益和⑧长远利益考虑,面对雨林正在患病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当把⑨爱护放在第一位. 2.爱护亚马孙雨林要以⑩可持续进展为优先目标,这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担当更多的责任.对点训练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亚马孙开发方案及其影响1.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方案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缘由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养低下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惟一方式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有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方案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月答案 A解析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始终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且因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巴西政府正式公布大规模的开发方案是在1970年.2.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方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大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③借助外资,鼓舞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20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有名的亚马孙开发方案,内容包括:修建亚马孙横贯大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舞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削减. 考查点二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爱护3.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爱护的是(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大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拓肉牛牧场D.建立自然爱护区答案 D解析A、B、C选项是巴西政府亚马孙开发方案的内容,是导致雨林面积削减的缘由,当前的背景下,应当把爱护放在第一位.4.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方案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其缘由不包括(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软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答案 C解析雨林对于调整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热带森林,这是人类共有的财产;热带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现代医学中一些极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从热带雨林自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热带雨林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硬木产地.[方法技巧练]图解亚马孙雨林破坏的缘由阅读“巴西人口分布图与亚马孙开发方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及缘由.(2)亚马孙流域由于四周的国家全都是____________国家,进展水平不高,由于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始终未被开发;而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________________农业为生,人口稀有,对自然环境索取不多,至今仍保存了大面积的原始雨林.(3)20世纪五六十年月,巴西政府开头实施亚马孙开发方案,造成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破坏,试回答造成亚马孙雨林破坏的根本缘由和直接缘由.答案(1)巴西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东部)沿海.缘由是地处沿海,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开发较早(或答:西北内陆地区人烟稀有,缘由是交通不便,湿热的气候不利于人类居住).(2)进展中传统的迁移(3)根本缘由: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进展需求.直接缘由: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拓大型农牧场等.方法技巧亚马孙雨林破坏的缘由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与该区人口的增长关系亲密.人口数量的增多必定导致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需求的增多,而砍伐森林只能解决人口的一时之需.综合提升一、选择题1.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当地进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巴西政府对亚马孙流域的大规模开发答案 A解析当地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贫困,是雨林被破坏的根本缘由.2.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爱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爱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对亚马孙雨林不加爱护的采伐,会造成对亚马孙雨林的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人类的开发导致雨林破坏严峻.据此回答3~4题.3.结合下图和所学学问,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宽敞的缘由包括(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化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宽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宽敞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4.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峻破坏的缘由可能包括(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猎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拓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D解析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①说法错误.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爱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打算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爱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进展关系的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爱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训练,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爱护答案 A解析设立国际基金,既爱护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进展的关系. 6.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爱护和开发,我们应当(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留意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答案 D解析采育结合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进展,综合开发利用能猎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读下表,完成7~8题.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 -7 0 235 48海涂43 -155 -2 027 0 17 627水库坑塘25 657 -33 -211 5 694 926水田76 -793 1 053 0 0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削减.7.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挨次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8.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削减 B.水鸟栖息地削减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削减答案7.B 8.C解析本题组以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湿地的生态效益和阅读表中材料、分析问题的力量.第7题,依据表内数据(正值——湿地面积增加,负值——湿地面积削减),将每一种湿地的相关转化数据进行累加,可以计算出变化幅度由小到大挨次为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第8题,综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区域2004年比2000年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和水鸟栖息地都会增加,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二、综合题9.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渐渐消逝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全世界消逝森林最快的是__________洲,最慢的是__________洲.(2)使森林面积锐减的缘由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森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将使生物____________面临毁灭性威逼,还会给很多地区造成严峻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4)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实现资源的________利用,如在森林采伐时应不超过其____________. 答案(1)亚北美(2)农牧业的进展工业的进展(3)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4)充分生长量(更新量)。

2016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7

2016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7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一、高考预测二、自学自练(一)森林的作用1。

既是重要的 ,又是不可替代的.2。

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稳定大气成分、、保持水土, 和。

此外,还具、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被誉为“”3.森林的急剧减少导致失凋、恶化、频发,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1)分布规律:在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

(2)三大片集中分布区、和。

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⑴影响着全球大气中的平衡。

被称为“”。

⑵促进全球、调节的作用⑶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被称为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强烈、旺盛、迅速,高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和补充,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1)直接原因:;根本原因:(2)亚马孙地区雨林被毁的原因:①:以获得更多的粮食.②: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③: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④: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2.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1)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

历史原因:开发较,发展水平.自然原因:丛林的阻隔, 环境。

社会经济原因:印第安人以农业为主,人口很少。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响逐渐3。

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1)修建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4)跨国企业开辟大型肉牛牧场(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

2。

保护亚马孙雨林的措施(1)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为优先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

(2)具体措施①加强教育,提高公民意识②设立,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④鼓励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⑤森林采伐与相结合⑥加强雨林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3)保护雨林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三、考点讲解考点一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考点二热带雨林的脆弱性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的影响,使这一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识记雨林开发计划的内容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 从全球利益出发,阐述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知识清单
一、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①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②牧场开发、商业性③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2.20世纪中叶前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④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⑤迁移农业为生,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20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公布实施了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包括:修建⑥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⑦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二、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从全球利益和⑧长远利益考虑,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⑨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亚马孙雨林要以⑩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这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对点训练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一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惟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答案 A
解析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
且因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巴西政府正式公
布大规模的开发计划是在1970年
2.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包括: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考查点二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3.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
B.移民亚马孙平原
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
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 D
解析 A、B、C选项是巴西政府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内容,是导致雨林面积减少的原因,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4.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其原因不包括( )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软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答案 C
解析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热带森林,这是人类共有的财产;热带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现代医学中一些极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从热带雨林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热带雨林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硬木产地
方法技巧练
图解亚马孙雨林破坏的原因
阅读“巴西人口分布图与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亚马孙流域由于周围的国家全都是____________国家,发展水平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而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________________农业为生,人口稀少,对自然环境索取不多,至今仍保存了大面积的原始雨林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政府开始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造成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破坏,试回答造成亚马孙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答案 (1)巴西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东部)沿海原因是地处沿海,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开发较早(或答:西北内陆地区人烟稀少,原因是交通不便,湿热的气候不利于人类居住)
(2)发展中传统的迁移
(3)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等
方法技巧亚马孙雨林破坏的原因
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与该区人口的增长关系密切人口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需求的增多,而砍伐森林只能解决人口的一时之需
综合提升
一、选择题
1.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巴西政府对亚马孙流域的大规模开发
答案 A
解析当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贫困,是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
2.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B
解析对亚马孙雨林不加保护的采伐,会造成对亚马孙雨林的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人类的开发导致雨林破坏严重据此回答3~4题
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B
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
4.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D
解析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①说法错误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答案 A
解析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6.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 D
解析采育结合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读下表,完成7~8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
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7.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8.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答案 7 B 8 C
解析本题组以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湿地的生态效益和阅读表中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第7题,根据表内数据(正值——湿地面积增加,负值——湿地面积减少),将每一种湿地的相关转化数据进行累加,可以计算出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第8题,综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区域2004年比2000年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和水鸟栖息地都会增加,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
二、综合题
9.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快的是__________洲,最慢的是__________洲
(2)使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将使生物____________面临毁灭性威胁,还会给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实现资源的________利用,如在森林采伐时应不超过其____________
答案 (1)亚北美 (2)农牧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
(3)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4)充分生长量(更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