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中考试 语文(扫描版)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中期诊断
七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6小题,16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酝酿.(liàng)着.落(zhāo)高邈.(miǎo)棱.镜(léng)
B.侍.弄(sì)捶.打(chuí)攲.斜(jī)荫蔽(yīn)
C.倜傥.(tǎng)确凿.(záo)应和.(hè)鉴.赏(jiàn)
D.贮.蓄(chǔ)空灵.(lín)绅.士(shēn)拼凑.(còu)
2.下列各组字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截然不同美不盛收恍然大悟浑为一谈
B.花枝招展喜出忘外咄咄逼人各得奇所
C.油然而升呼朋引伴小心翼翼翻来复去
D.而立之年人迹罕至不求甚解花团锦簇
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拉开了帷幕。
远远望去,珠江两畔人声鼎沸
....。
B.我不知道将来有什么奇迹发生,经过数星期的愤怒和苦恼,我已经疲惫不堪
....了。
C.电视剧《红海行动》主要讲述了中国海军在执行撤侨任务时,怎样粉碎叛军武装这样一
个惊心动魄
....的故事。
D.李老师的性格温和有礼,平时和我们交谈总是咄咄逼人
....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畅销书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经受时间考验的能力。
B.近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防止交通事故、溺水等意外事件不再发生。
C.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D.秋天的广州是一个天高云淡、凉爽舒适的季节,欢迎大家来到广州游玩。
5.羊城中学邀请著名学者杨教授来校做报告,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一个片段,其中加点字用语不得体的是()(2分)
今天我们很荣幸
....地邀请到著名学者杨教授来贵校
..作报告。
杨教授在中国文化的研究上造诣
很深。
在此,我们希望杨教授不吝赐教
....,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中国文明。
A.荣幸
B.贵校
C.造诣
D.不吝赐教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6分)
语文老师在班上组织开展了一次“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有的同学背诵了大量有关交友的古诗词名句,有的同学给大家讲了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的交友故事,当然也有同学讲述了自己交友的一些经历,发布了自己交友的名片,还有同学从前人的文章中总结了交友之道。
(1)请根据要求写出两句跟友谊相关的古诗句。
(每题2分)
1,。
2,。
(2)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交一份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手抄报,小张同学想将手抄报分为四个栏目,每个栏目都以四字短语呈现,请仿照示例写出另外两个栏目名称。
(每题1分)
示例:诗意友情交友名片
二、(1小题,8分)
7.古诗文默写。
(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道题选做四道)(4分)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论语》)
④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⑤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
⑥,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
(2)根据句意,写出诗句。
(4分)
①《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②《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往事,表明对开元盛世无限眷恋的诗句是:
,。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5小题,2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0题。
(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B.温故.而知新若非故.人乎
C.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选自《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述的是学习方法,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比思考更重要。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章讲述的是学习态度,强调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抱有谦虚的态度,学习他人的长处。
D.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他认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题。
(7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咏雪》)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1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
(1)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2)谢道韫和黄琬都以巧对著称,结合文章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
(4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
(5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2.(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6小题,2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10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3.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
(4分)
14.结合文段内容,赏析下列语句。
(4分)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请结合描
写角度进行分析)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请结合修辞手法分析)
15.选文抒发了作者对百草园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14分)
摇曳的亚菊
侯志明
①内蒙古乌兰察布这块辽阔而厚实的草原,虽然被定义为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但我如这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一样,生长得快乐而任性,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和无尽的思念。
②我7岁上学,小学一二三年级是在村小读的。
全村不足百人,三个年级的学生加一起也就七八个。
四年级离开村小,来到庙后中心小学,这年我11岁。
③五年级刚开学,来了一位女老师,教语文,也是班主任。
她是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女老师,瘦瘦的,高高的,长辫子,单眼皮,大概十七八岁。
④她是一位很勤奋的老师,除了上课认真,还利用课外时间自己刻钢板,第一年就给我们油印了一本课外读物,内容是汉语语法与修辞,这在教材都短缺的年代是特别珍贵的。
这样的老师显然很受学生喜欢。
我特别喜欢上她的课,甚至希望所有的课都由她来上,或者每天只上她讲的语文课。
⑥也许是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好,她当班主任几个月后就让我当语文科代表。
我每天收发同学们的语文作业,不久,老师又让我替她批考卷、刻钢板,后来,连教室里的黑板报也基本交给了我。
虽然只是偶尔刻钢板,办板报,但这让我督促自己字要写得比别人的好。
那时,我是多么热爱语文、练字,今天回过头来看才发现,我那时的学习,仿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好老师。
⑦那时的周六只放半天假,记得一个夏日的周六,母亲要我中午放学后在学校等她一起去供销社买东西。
同学们都走了,只有我一个人坐在校园里阴凉处的一块石头上等母亲。
老师发现我没走,了解了情况就离开了。
过了十多分钟,她又出现了,用筷子挑着一个馒头。
⑧“饿了吧?”她问我,面带微笑。
我摇摇头告诉她我妈一会儿来,会给我带吃的。
“要是没带或者来晚了呢?”她侧着头,仍带着笑容。
“肯定带了。
”我低下头,不敢看她,更不敢看那个馒头。
“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嘴还硬?”她把馒头塞到我的怀里便转身离去了。
抱着这个热腾腾的馒头,不知怎么,我的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⑨我七年级那年,她考上了一所中专,离开了我们。
她曾来学校和全班同学告别,不少同学都流下了眼泪。
⑩那年的10月,我收到了她寄来的一封信,她告诉我她所读的学校和班级,记得是金融类,希望我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
我给她回了信,还花五角钱买了一个硬壳的笔记本,写了一
段话给她作留念。
后来又通过几次信,她的信多是鼓励,我的信多是汇报。
后来联系少了,她毕业分配到银行工作也是听说的,包括她成家。
再后来,我大学毕业分到了外省,就彻底断了音信。
○11几十年了,我原以为把她忘记了,但每年的教师节来临时,我总会想起她。
○12是的,想起她时,也常常想起草原上伴我长大的一种植物,名字叫三裂亚菊。
它生长在荒漠草原上,是一种十分普通的植物。
它高不过二十厘米,却耐旱、耐寒、耐贫瘠。
在寒冷的塞北,它是返青最早的植物之一。
春雨润物,它会早早地生出灰绿色的叶,摇曳于草原,然后孕蕾、开花、结果,直到冬天来临,才慢慢地变得枯黄。
虽然并不高大、美丽,但它尽其所能,奉献了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干,涵养着草原,使其所生之地尽可能成为利用价值最高的优质牧场,滋养着牛、羊、骆驼这些草原的生灵。
它又不普通,在这片荒漠草原为数不多的植物中,它是植物学界认定的少而又少的建群种之一。
○1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其实一方人也养一方水土。
我的这位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14她与亚菊同生草原,何其相似,普通而又不凡。
16.根据文章内容,按照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故事内容女老师教“我”语文兼班
主任
老师塞给“我”
热腾腾的馒头
老师和全班同学
告别
老师和“我”断
了音信
“我”
的情感
①②③④
17.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5分)
(1)请赏析划线语句。
(3分)
“要是没带或者来晚了呢?”她侧着头,仍带着笑容。
(2)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
几十年了,每年教师节来临时,我总会
..想起她。
1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摇曳的亚菊”的含义和作用。
(5分)
附加题(8分)
五、(1小题,8分)
19.阅读《朝花夕拾》的内容,完成下列三项任务。
(8分)
(1)任务一: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五猖会》写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文章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子的隔膜。
C.在《无常》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那些作威作福的统治者。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露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2)任务二: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人物的名字或称呼。
(2分)
①她对别家的孩子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不绝不告诉各人的父母;看见孩子吃冰,她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
我记着,看谁吃得多。
”在我父亲临终时,她让我大声地叫“父亲”。
她:
②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是徐伯荪的学生。
他:
(3)任务三:根据《朝花夕拾》内容,梳理鲁迅的求学之路。
(4分)
篇目求学历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读于三味书屋。
《①》先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后因不满其“乌烟瘴气”,改读矿物铁路
学堂。
《②》先入东京弘文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③(地名)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后“看电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使鲁迅深感弱国弱民备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拯救民族的斗争精神。
因而做出人生重大抉择④。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六、(1小题,50分)
20.请以《我们班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50分)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