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方子,化解肩痛、肩麻、肩不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张方子,化解肩痛、肩麻、肩不敢...
一张方子,化解肩痛、肩麻、肩不敢动
它的组成是:黄芪30克,桂枝6克,当归6克,赤芍6克,羌活6克,姜黄6克,桑寄生9克,地龙10克。

水煎服。

说实话,从中医业内人的视角上看,它没什么特殊性质。

但是,它的实用很大,背后包含的道理很深刻,也很有价值意义。

它怎么能养肩膀呢?
话说,医案记载有一个姓林男子,36岁,正值壮年。

姓林男子就是左侧肩关节疼痛,已经拖延一年多了。

由于疼痛,肩膀活动受限,不能穿衣服。

于是,找医家看病。

刻诊,见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黄芪30克,桂枝6克,当归6克,赤芍6克,羌活6克,姜黄6克,桑寄生9克,地龙10克。

水煎服。

这个方子就是上面说的养肩膀方子。

结果患者服用2剂后,疼痛大大缓解。

服用4剂后,手臂伸展自如。

随访半年未曾复发。

这只是此方治疗肩部疼痛的案例之一。

这方子当初在被公布出来的时候,已经治疗患者30例。

其中,11例4剂后治愈,19例8剂后治愈。

当然,如果在用药的同时,能配合部分穴位针刺治疗,效果肯定会更好。

我们再看医案里的患者的舌脉,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这显然是气血不足。

我文章开头说的养肩膀方子,针对的就是气血不足所致的漏肩风。

中医里有一句俗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个正气,很多时候指的就是充足的气血。

有了充足的气血濡养周身,固护肌表,外邪就很难伤害。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其他疾病因素,气血有可能衰弱亏少。

气血不足就必然导致肌肤腠理不再固密,外邪就容易伤害身体。

这事体现在肩膀上就会形成所谓“漏肩风”。

简单理解就是肩膀气血不足,腠理不固,就轻而受风寒。

这时候局部血行不畅,经脉失养,寒邪痹阻,肩膀自然就会疼痛、麻木。

这个时候气血少就要补气血。

有风寒就要散风寒。

经络不通当然也要通经络。

我们再看看这方子:
黄芪30克,桂枝6克,当归6克,赤芍6克,羌活6克,姜黄6克,桑寄生9克,地龙10克
这里重用黄芪30克来补气。

一方面,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

无论是生血还是行血,都离不开气的运行。

而且,黄芪补气,气能固表,可以把肌表更好地保护起来,这样不再畏惧外邪。

因此,补气是
最重要的。

补气,还得养血。

所以用赤芍和当归来养活血活。

肩膀疼是因为风寒外袭,是诱发的因素。

所以用桂枝来散寒、解表、温经脉。

在这基础上,在用姜黄来行气血、祛寒湿,用羌活来驱外邪,用地龙来通经活络,用桑寄生来祛风湿、强筋骨。

这样以来,肩膀的问题,得以解决。

这个思路基本可以看成是: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加减。

只不过变化较大。

为什么要给大家科普这些呢?
我们夏天的时候都容易贪凉。

为了凉快躺在地上,让肩膀受风受寒,这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

但有很多人就是在夏天吹风,然后落了肩周炎,肩膀疼。

本文仅供参考、学习,不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健康2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