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8分)1.“天问一号”探测器进一步ji ē k āi ( )了火星神秘的面纱:火星非常ɡān z ào ( ),它的大气层非常稀薄,y ǎn ɡ q ì( )含量极少,c í ch ǎn ɡ( )也非常弱。

2.w ēi f ēn ɡ l ǐn l ǐn ( )的将军上台了,只见他手持m ù ɡùn ( ),猛地一du ò ji ǎo ( ),大喝一声“哪里跑?”快步向贼人冲去,立刻将他打p ā xi à( )了。

二、选择题。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卡.住(k ǎ) 金箍.棒(k ū) 风靡.全班(m ǐ) B.俨.然(y ǎn ) 矗.立(ch ù) 迥.然不同(j ǒn ɡ) C.盔.甲(ku ī) 金銮.殿(l án ) 沧海一粟.(s ù) D.叉.腿(ch ǎ) 豁.口(hu ō) 一哄.而散(h òn ɡ) 2.成成写日记时不会写“亭台楼xi è”的“xi è”字,通过查字典可知,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

A.B.C.D.3.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然 疙瘩 疲倦 大步留星 榭xi è 台上的屋子:水~。

邂xi è \[邂逅\](—h òu )没有约定而遇到,偶然遇到。

懈xi è 松懈,不紧张(连—怠):始终不~。

转漏洞:无~可击。

械xi è ①器物,家伙:机~|器~。

②武器:缴~|~斗。

③刑具。

B.因素培养拍摄技高一酬C.雕刻沮丧考察未解之谜D.陨石枯委斑点别出心栽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上课时非常专心,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盯着黑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基础题1.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 )A. 完壁归赵负荆请罪应接不瑕同心协力B. 身临其境无微不至兴高彩烈千均一发C. 神计妙算无优无虑匠心独运各抒己见D. 安然无恙川流不息风驰电掣再接再厉2.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 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 《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蕴含着的道理是:( )A.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

B. 局部的细致观察,有利于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C.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该事物。

4.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tímù cè miàn( ) ( ) ( ) ( )lú sh ān y ǒu yuán jiàn ɡ luò fèi lì( ) ( ) ( ) ( )wén zh ān ɡ sh ān f ēn ɡ c āo ch ǎn ɡ zhàn y ǒu( ) ( ) ( ) ( )nèn hóng ɡēn j īn ɡ k ū w ěi láo ɡù( ) ( ) ( ) ( )yè b ǐn ɡ qiáo jiàn chóng dié sh ū x īn( ) ( ) ( ) ( )zhù zhái lín shí xu ǎn zé dì zh ǐ( ) ( ) ( ) ( )y ōu lián ɡ dòng xué kè t īn ɡ wò shì( ) ( ) ( ) ( )zhu ān mén qián zi( ) ( )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老人与海》用简洁的文字塑造了鲜明的“硬汉”形象。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更是遭到了失败。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

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

虽然大马林鱼没有被保住,但老人却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这样一个“硬汉”,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他在这些下层人物的身上赋予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性格,《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

老人在与鲨鱼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出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老人的精神并没有被打败。

可以说,他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思想。

长期以来,人们把评价圣地亚哥的形象停留在老人与外界困难之间的斗争上,认为这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和人物精神,这样的分析未免浅薄。

老人与大马林鱼、鲨鱼等的斗争是大家可以看见的。

它们象征了社会中的或明或暗的危险,但别忘了圣地亚哥是一个人在与危险作斗争。

一个人的战争是残酷的,他既要与外界的敌人斗争,还要与自己斗争,而与自己的斗争是最关键的。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没有人能够打败自己,打败自己的人就是自己。

海明威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这就是他的“冰山”创作风格的体现,他说:“冰山在海面上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作品是八分之一,读者的理解是八分之七。

老人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斗争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割断钓丝和绳子,从而免受皮肉之苦,但他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与自己斗争,他调动自己的精神、毅力和智慧与困难和自己作斗争,他认为“痛苦在男子汉不算一回事”“我也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及答案(部编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一百多年前,无数革命xiān bèi()为了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奔走呼号,他们谨记心中的shìyán(),即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也wúyuàn wú huǐ()。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当zhēn xī()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记父母、老师的dīng níng()和zhǔ tuō(),好好学习,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发奋努力!二、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反义词。

(6分)1. 织女在天上受王母娘娘的(),没有()。

2. 牛郎的哥嫂()他,但老牛却很()他。

3. 牛郎和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很(),和织女生活在一起很()。

三、选择题。

(1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酬.谢(chóu)打瞌.睡(ké)B. 节俭.(jiǎn) 拗.不过(yòu)C. 嫂.子(sǎo) 珊瑚礁.(jiāo)D. 梭.子(shuō) 恳.求(kě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崩塌相依为命B. 悲痛千真万确C. 剩饭成家立业D. 稀罕振天动地3.将句中画线的成语换成相应的俗语,错误的一项是()A. 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吹毛求疵,当即驳回。

(鸡蛋里挑骨头)B. 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直言不讳,又何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C. 列强虎视眈眈,贪得无厌,正打算蚕食鲸吞。

(横挑鼻子竖挑眼) D. 我们应当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而不应当畏首畏尾。

(前怕狼后怕虎)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别人请教,防止不要不懂装懂。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A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 (原卷版)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A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 (原卷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三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正是读书时。

书籍能描绘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与人情,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干渴的心沸腾起来。

读书吧,从好书中汲取力量吧。

好书如人生四季,或tián()淡如春,或激情如夏,或充实如秋,或静思如冬,伴着怡人的墨香,bō()响智慧的心曲,让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tián( ) 淡bō( )响(2)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词性写在括号里。

(2分)读书吧,从.( )好书中汲取..( )力量吧2.(2分)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________①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

①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①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

①这种能力一部分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3.古代诗文默写。

(10分)(1)求之不得,。

(《关雎》)(2)清晨入古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3)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子衿》)(4)《送友人》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是:,。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送别名句是:,。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4.(8分)我市某校八年级(2)班正在开展“漫步古诗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任务一办专栏】(1)为使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有所收获,班级拟开设“学古诗,抒情怀”专栏。

请你设计一个栏目,并写出相应的诗句。

(3分)示例:栏目:壮志抒怀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
主题情境卷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让我们 一起走进“我是民间故事传承人”的主题活动中去看一看吧。
任务一:民间故事我来读
一、读拼音,写词语。(9分) 本单元所学的民间故事的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niú láng
7. 典典要代表班级参加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比赛,下列建议不恰 当的一项是( A ) A. 将长句变短句,复述的时候不要随意添加动作。 B. 可以换一种人称复述,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C. 可以变换顺序,先讲结果,再讲起因、经过。 D. 可以“添油加醋”,增加合理的故事情节。
三、故事中的用语可真有意思,请你把画“____”的部分换成 意思相近的成语。(2分)
二、故事园区有许多难题等着我们去解答。请你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入括号里。(1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衰老(shuāi)

B. 节俭(jiǎn)

C. 筛选(shāi)

D. 梭子(shuō)

打瞌睡(ké)

拗不过(yòu)

珊瑚礁(jiāo)

恳求(kěn)

2.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四、故事中的词语真丰富,请你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并选词填空。(9分) 震( 天 )动( 地 ) 日( 久 )( 天 )长 相依( 为 )( 命 ) 飞禽( 走 )( 兽 ) 狂( 风 )( 怒 )号 ( 千 )真( 万 )确
1. 蜀绣作品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_____飞__禽__走__兽_____、 山水鱼虫等。
3. 例: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 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 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仿写句子) 我喜欢家乡的风光:_示__例__:__静__静__流__淌__的__小__河___,我喜欢; ____连__绵__起__伏__的__群__山_____,我喜欢;____郁__郁__葱__葱__的__森__林_____, 我喜欢;_____宁__静__幽__深__的__小__巷_____,我喜欢。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检测卷(一)一、我会填,细心并不难。

(2-3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7分)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2、1600千克+400千克=2吨,80厘米=8分米,68毫米=6.8厘米,8吨6千克=8600千克,36厘米+14厘米=50厘米,1吨-500千克=500千克。

3、在( )里填上“>”“<”或“=”。

4厘米2070千米,7200千克>8吨,3300千克650毫米,7000克<7吨。

4、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奶牛约重500千克。

2) 曲别针长约28毫米,重约1克。

3) 飞机重约9吨。

4) 货车载重量是5吨,每小时行驶45千米。

二、选一选。

(每题3分,共18分。

)1、XXX身高是150厘米。

A、米B、分米C、厘米2、10张纸厚约1厘米。

A、1毫米B、1分米C、1厘米3、1袋水泥50千克。

A、吨B、千克C、克4、1吨铁和1吨棉花比较,一样重。

A、棉花重B、铁重C、一样重5、2米和80厘米加在一起是280厘米。

A、100厘米B、280厘米C、208厘米6、爸爸3小时行了210千米,他是乘公共汽车。

三、火眼金睛辨对错。

(每题3分,共15分。

)1、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对2、一辆货车载重6克。

错3、一粒糖果越重8克。

错4、因为6<600,所以6吨<600千克。

错5、XXX身高15米。

错四、小巧手益智园。

(4分)先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9毫米的线段。

五、我来解决问题。

(第1题4分,第2题6分,3-4每题8分,共26分。

)1、一本语文书的厚度为6毫米,5本这样的语文书厚30毫米。

2、XXX坐车从家出发去动物园游玩,已经走了500米,这时他到公园的距离是离家距离的3倍。

从家到动物园一共有1500米。

3、某商店要批发一些水果,如下表。

名称质量(千克)XXX 600草莓 200菠萝 500梨 300西瓜 700葡萄 4001) XXX和菠萝的质量合起来正好是1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积累运用(73分)一、用yòn ɡ 音yīn 序xù 查chá 字z ì 法f ǎ 查chá 字z ì 典diǎn ,把b ǎ 下xià 面miàn 的d e 表b iǎo 格ɡé 补bǔ 充chōnɡ 完wán 整zhěnɡ。

(12分)要查的字音序 音节 组词 他 快 讲 许二、读dú 拼pīn 音yīn,写xiě 字z ì 词c í。

(12分)1.小鸭子在h é l ǐw án 得h ěn 开心。

2.ɡē ɡe t īn ɡ妈妈的话,我y ět īn ɡ妈妈的话。

3.小兔和小鹿是邻j ū,早上一起床,它们就互相打zh āo hu 。

三、给ɡěi 多duō 音yīn 字z ì 注zhù 音yīn 并bìn ɡ 组z ǔ 词c í。

(6分)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乐 行 当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四、加jiā 一y i 加jiā,变biàn 成chén ɡ 新xīn 字z ì,再zài 组z ǔ 词c í。

(6分)讠+兑=( ) 氵+可=( ) 尸+古=( )五、比b ǐ 一y i 比b ǐ,再zài 组z ǔ 词c í。

(8分)他( ) 讲( ) 快( ) 玩( ) 地( ) 井( ) 块( ) 远( )六、读dú 一y i 读dú,连lián 一y i 连lián。

(6分)搭 故事 打 音乐 讲 游戏 踢 足球 玩 积木 听 排球 七、我wǒ 会huì 照zhào 样yàn ɡ 子z i 写xiě 词c í 语yǔ。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只写一个): shì chī sī 。(3分) 3. 根据儿歌内容选一选。(填序号,4分)
①长丝 ②桑叶 ③蝉 ④唱歌 蚕吃的是 ② ,吐出来的是 ① ,藏在树上 ④ 的

是③。 ⁠
十 看图,选一选,把句子补充完整。(填序号,12分)
天上有一( ③ )云,地上有一( ④ )山,山前有一条 ( ① )和四棵( ⑥ ),水里有五( ② )小鸭子,这是多么 美的一( ⑤ )画啊!
2. 上面的邮票中, ②③⑥⑦⑧ 有动物的图案, ①④⑤ ⁠
有水果的图案。(4分)
七 ⁠看图,补充词语。(10分)
一 模 一样 . 三头六臂 . 七上 八 下
八 我能观察课程表,完成练习。(6分)星期 三 Nhomakorabea上午
123
4
数学 语文 语文 体育与健康
下午 5 道德与法治
6 科学
1. 典典在整理书桌时,看到了星期三的课程表。星期三一共
n—ǚ→ nǚ
ch—ē→ chē
x—ǚ→ xǔ
h— ù →hù
q— ǘ →qú
sh—u—ō→ shuō x— i — á →xiá
四 想一想,连一连。(8分)
五 看图,把音节词补充完整。(12分)
zh sh
īu
ú uā
zh ū
è ch
yz
六 看邮票,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12分)
1. 读一读,选择对应的邮票。(8分) mǎ( ⑥ ) mí lù( ⑦ ) xī guā( ⑤ ) yě luò tuo( ⑧ ) hè( ③ ) lì zhī ( ① ) bō luó ( ④ ) yánɡ zǐ è ( ②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件
第三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林壑(hè)朝而往(zhāo)伛偻提携(1ǔ)B.琅琊(xié)弈者胜(yì)山肴野蔌(sù)C.辄醉(zhé)酿泉(liàng)树林阴翳(yì)D.潺潺(chán)颓然(tuí)觥筹交错(gōng)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烂柯(kē)碧溪(xī)空吟(yín)B.侧畔(pàn)歧路(qí)宫阙(quē)C.太行(háng)蝉娟(chán)投箸(zhù)D.绮户(qí)金樽(zūn)琼楼(qióng)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谪守(zhé)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tāng)B.潜形(qiǎn)日星隐曜(yào)樯倾楫摧(qiáng)C.皓月(hào)淫雨霏霏(fēi)岸芷汀兰(tīng)D.嗟夫(jiē)宠辱偕忘(xié)属予作文以记之(shǔ)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路难(其一)》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圣”。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苏轼,词作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怀天下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语言综合运用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平时积累,按要求答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就是把这个数()A.缩小4倍B.扩大4倍C.缩小D.扩大2.计算时,在下面方法中,错误的算式是()A.B.C.3.一个数除以,那么这个数就()A.扩大4倍B.缩小4倍C.增加4倍D.减少4倍4.1÷÷的结果()1.A.大于B.小于C.等于5.为了得到2÷的结果,下面四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想法合理的有()小刚:=2÷3小东:2=2÷2÷3小强:2=(2×3)÷()小亮:A.小强、小东和小刚B.小东、小亮和小刚C.小强、小亮和小刚D.小亮、小强和小东6.和结果相等的算式是()A.B.C.×7.一个数增加了它的后是100,这个数是()A.75B.80C.1258.甲数是乙数的,如果甲数是14,乙数是()A.4B.10C.49D.199.一个数的等于,求这个数列式是()A.﹣B.×C.÷D.+ 10.把5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每段的长度是()米.A.B.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千克的是千克.12.如果一个数的是,那么这个数是.13.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14.0.6是的.15.8÷3=16.÷=×=.17.÷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18.一个数的是24,求这个数是多少?列式为.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一个数(0除外)除以,就相当于把这个数乘5.(判断对错)20.一个数除以4,等于这个数乘.(判断对错).21.÷=×=.(判断对错)22.÷5就是求的是多少.(判断对错)23.5÷就是求5的是多少.(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4.÷=÷=÷==÷==五.应用题(共2小题)2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6.一个数的是14,这个数是多少?六.操作题(共2小题)2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图表示4÷.28.先在图中涂色表示,再按算式÷3分一分.七.解答题(共2小题)29.把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回答问题.2÷94×4÷1299×99÷1002×26÷1526×像这样相等的算式,你还能写吗?.请任意写出两组.你发现了什么.30.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1)3张正方形纸,每张1份,可以分几份?3÷=(2)3张正方形纸,每张1份,可以分几份?3÷=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把除数转化为乘除数的倒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转化为乘的倒数,即乘4,也就是把这个数扩大4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解答】解:=××=÷2×3=××3所以错误的算式是÷3×2,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3.【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可知:如果一个数除以,那么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解答.【解答】解:如果一个数(0除外)除以=这个数×5,即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和1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1÷÷=÷=>1所以1÷÷的结果大于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5.【分析】计算2,①可以把看成2÷3,然后再用2除以2÷3的商即可;②可以根据商不变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3再计算;③2,可以看成2米里面有多少个米,画图解决问题.【解答】解:因为:=2÷3所以:2÷=2÷(2÷3)小刚计算正确,小东计算错误;根据商不变规律可知:2÷=(2×3)÷(×3),小强计算正确;2,可以看成2米里面有多少个米,即:从图中可以看成2米里面有3个米,即2÷=3;小亮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以及算理的探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不同的结论.6.【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解答】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运用.7.【分析】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则它的(1+)是100,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00÷(1+)=100÷=80答:这个数是80.故选:B.【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得解.8.【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那么乙数的是14,求乙数是多少,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4÷=49答:乙数是4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9.【分析】把要求的数看成单位“1”,它的等于,用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个数.【解答】解:÷=答:这个数是.故选:C.【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0.【分析】先计算出对折2次后将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再根据每段的长度=总长度÷总份数,就可计算出每段绳子的长度.【解答】解:对折1次平均分成2份,对折2次后平均分成:2×2=4(份),每段的长度是:5÷4=(米).答:每段的长度是米.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要先求出对折2次后将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的总段数,再求出每段D长度;还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每一份是全长的,所以每一段长5×=(米).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把要求的质量看成单位“1”,它的是千克,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千克除以即可求解.【解答】解:÷=(千克)答:千克的是千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2.【分析】直接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解答】解:÷=答:这个数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13.【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直接填空即可.【解答】解: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故答案为:倒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14.【分析】把要求的数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0.6,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0.6除以即可求解.【解答】解:0.6÷=1.6答:0.6是1.6的.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5.【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解答即可.【解答】解:8÷3=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6.【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解答】解:÷=×=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17.【分析】因为÷2表示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2份当中的1份是多少,即求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解答】解:÷2表示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18.【分析】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是24,由此用除法求出这个数即可.【解答】解:24÷=32答:这个数是32,列式为24÷.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考查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由此进行求解.【解答】解:一个数除以,计算时就变成了这个数乘上5,也就是扩大5倍;如:2÷=2×5=10,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运用.20.【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解答即可: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解答】解:一个数除以4,等于这个数乘原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1.【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的倒数是,所以:÷=×=.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一个不变,两个变,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22.【分析】÷5,即把平均分成5份,求1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解答】解:÷5,是把平均分成5份,求1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23.【分析】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据此解答.【解答】解:5÷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5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意义的运用.四.计算题(共1小题)24.【分析】根据分数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4÷=2÷==1÷==【点评】考查了分数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五.应用题(共2小题)25.【分析】根据“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解答即可.【解答】解:÷4=答:另一个因数是.【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6.【分析】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用14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个数.【解答】解:14÷=16答:这个数是16.【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六.操作题(共2小题)27.【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4÷表示单位“1”的是4,求单位“1”是多少,可以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4,求单位“1”的数量,由此画图.【解答】解:4÷表示如下:【点评】解决本题先理解分数的意义,再理解整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从而完成画图.28.【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即表示,并在图中涂色表示;然后根据÷3表示把平均分成3份,按算式÷3分一分即可.【解答】解:表示把整个长方形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3表示把平均分成3份..【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含义,以及分数除法的含义,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出表示单位“1”的量是哪个.七.解答题(共2小题)29.【分析】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发现,左边是除法算式,右边是乘法算式,左边的除数在右边变成它的倒数,所以本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由此进行连线,并写出算式.【解答】解:连续如下:再写出两组算式:4÷5=4×,5÷10=5×发现规律: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故答案为:4÷5=4×,5÷10=5×;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注意两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30.【分析】(1)把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张纸的,求3张纸可以分成几份,就是求3里面有几个,用3除以求解;(2)把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张纸的,求3张纸可以分成几份,就是求3里面有几个,用3除以求解.【解答】解:(1)3÷=6答:可以分成6份.(2)3÷=12答:可以分成12份.故答案为:6,12.【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列式,注意结合分数的意义进行画图求解.。

第三单元 自主检测

第三单元 自主检测

第三单元自主检测一、单项选择题()l.依法治国的本质是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C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D依法行政,依法办事()2.市场经济本质上是A发展经济 B.法治经济 c.人才经济 D智力经济()3.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政治权利 B经济权利 C.劳动权利 D.受教育权利()4.“言出法随”与“依法治国”的主要区别是A德治与法治的区别 B“法制”与“法治”的区别C“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D.“专制”与“民主”的区别()5.下列不属于法律保护的智力成果权的是①小刚的获奖作文在国家期刊上发表②小华和小亮共同搞了一项科技小发明③小丽从网上下载了一篇文章参加比赛④小马窃取了朋友的商标设计申请专利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6.小李购买了MP3,可以随身携带。

隔了一段时间,小李将他的MP3赠送给了好友小卢。

这表明小李对他所购买的MP3有①所有权②使用权③收益权④处分权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有些中学生认为,尽管未成年人年龄还小,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但有法律的特殊保护就够了。

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伞B是错误的,有些法律对我们没有约束力c是正确的,未成年人对于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只能依赖于法律的特殊保护D是错误的,我们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8.对于盗版光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坚决抵制,因为盗版不尊重他人的劳动 B买一些,因为正版太贵,盗版便宜C鼓励生产,因为它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 D.盗版可以消除技术鸿沟()9.如果和行政机关发生纠纷,你会A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B到其上一级主管机关大闹C.民不与官斗,认了 D找人把相关行政人员揍一顿()lO.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能用道德谴责的行为,就不能采用法律制裁B采用法律制裁,就不能进行道德谴责C.违反法律的行为,有时也可以只采取道德谴责D.受道德谴责的行为,有时也可以采用法律制裁()11.新华网北京2007年3月11日电:吴邦国委员长今天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在大约1.5万字的篇幅内,“监督”二字出现了89次。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面选项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酬(chóu)谢发誓(shì)B.哥嫂(sǎo)拗不过(nìu)C.筛子(shuāi)衰老(shuāi)D.稀罕(hān)珊瑚礁(jiāo)2.选字依次填入“节____、____起、____查”中,正确的是()A.捡、检、俭B.俭、检、捡C.捡、拣、检D.俭、捡、检3.《猎人海力布》一文中,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赞美了他()的美好品质。

A.勇敢机智B.舍己为人C.诚实守信D.积极向上4.和成语“望眼欲穿”意思相近的俗语是()A.前怕狼后怕虎B.盼星星盼月亮C.打开天窗说亮话D.一个巴掌拍不响5.下列关于民间故事的说法错误的是()A.民间故事一般有重复的段落,是一种口头艺术。

B.《牛郎织女》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生活的愿望。

C.《八仙过海》《刘三姐》《将相和》等都是中国民间故事。

D.民间故事充满幻想,寄托了人们朴素美好的愿望。

6.读拼音,写词语。

一百多年前,无数革命xiān bèi( )为了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奔走呼号,他们谨记心中的shì yán( ),即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也wú yuàn wú huǐ()。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当zhēnxī()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记父母、老师的dīng níng( )和zhǔtuō(),好好学习,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发奋努力!7.课文回顾与积累。

(1)民间故事真是太有趣了!的海力布,的牛郎,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以此为主题创作诗词,借以表达深沉的情思。

如,林杰《乞巧》中的“七夕今宵看碧霄,”。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富丽冲冲无开笑自自大一千万倾大(1)上面词语中,描写神态的有:(2)与画“﹏﹏﹏”词语的格式一致的词语还有:(3)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的词语是:9.读选段,完成练习。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2)“及”字的第一笔是( B ),共三画。
A.横折折撇
B. 撇
C. 捺
2.用“_____”画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6分)
(1)小溪
高___山_
河流
湖泊
(2)乌云 白 云
朝__阳__
彩霞
(3)百花争艳 春色满园 冰__天__雪__地__ 鸟语花香
3.请你用积累的词语夸夸自己的妈妈。(6分) 我的妈妈很_示__例__:__漂__亮___。她有着___长__长___的头发,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1部分 积累与运用(63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9 分 ) diàn yǐnɡ chuán shēn pínɡ jiǎng bào zhǐ
chènɡ ɡǎn
电影
船身
评奖 报纸 秤杆
chuānɡ wài 窗外
xià chén 下沉
xìn fēnɡ yuán zhū bǐ 信 封 圆珠 笔
二、选字填空。( 填序号,14分) ①带②戴③园④圆⑤进⑥近⑦住⑧柱
妈妈帮妹妹( ② )上帽子,然后( ① )着她去附( ⑥ )的果 ( ③ )摘水果。妹妹一( ⑤ )去,就摘了一个又大又( ④ )的西 瓜。妹妹摘累了,跑到用大( ⑧ )子搭建的凉棚下休息,她开 心地说:“我要是能( ⑦ )在这里就好了,想吃什么就摘什 么。”
第①步:用剪刀将绿色卡纸剪出树冠的形状。 第②步:示__例__:__用__剪__刀__将__红__色__卡__纸__剪__出__四__个__苹__果__的__形__状_______。 第③步:_用__剪__刀__将__棕__色__卡__纸__剪__出__树__干__的__形__状________________。 第④步:把前三步剪出的部件用胶水粘在一起,苹果树就做好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2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七 [厦门市期中改编]我会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6分)
该怎么做 星期天,爸爸妈妈去加班了,天天和上初中的姐姐月月两 个人在家。上午,姐姐去楼下超市买东西了,正好此时外婆来 家里了。为了给外婆一个惊喜,天天开门时,躲在了门后。当 外婆进屋时他突然跳出来,说:“欢迎外婆!”外婆大惊失 色,拍着胸口说:“吓死我了!”
姐姐的做法让天天明白了,原来招待客人也要讲究方法。
1. 这篇短文的第( C )自然段是写姐姐招待外婆的。(3分)
A. 1
B. 2
C. 3
D. 4
2.
下面哪幅图不是文中招待外婆的事物?
( A )(3分)
A.
B.
C.
D.
3.
天天和月月是怎样招待外婆的?选一选。(填序
号)(5分)
①躲起来给外婆一个惊喜
A. 酒
B. 糟
C. 醒
D. 晒
4. 聪聪正在记录今天的春游,他不能用( D )来形容看到的
景物。
A. 含苞欲放
B. 花红柳绿
C. 春色满园
D. 大雪纷飞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 ) A. 睡梦中的妈妈不仅美丽、温柔,还非常累。 B. 向别人介绍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时,不用按照顺序说。 C. 在《一封信》中,露西总共写了两封信,都是她独自写 的。 D. 《曹冲称象》中,曹操叫人按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没 有称出大象的重量。
( 大大 )的眼睛 ( 小小 )的鼻子 ( 红红 )的嘴巴
2.
选字填空。(填序号)(4分)
①弹 ②荡 ③下 ④捏
同学们的课外活动真丰富:有的( ① )钢琴,有的
( ③ )围棋,有的( ④ )泥人,还有的( ② )秋千……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火把(bó)节B. 火把(bà)节C. 火把(bǎ)节D. 火把(bā)节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火把(bó)节B. 火把(bà)节C. 火把(bǎ)节D. 火把(bā)节3.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火把(bó)节B. 火把(bà)节C. 火把(bǎ)节D. 火把(bā)节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火把(bó)节B. 火把(bà)节C. 火把(bǎ)节D. 火把(bā)节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火把(bó)节B. 火把(bà)节C. 火把(bǎ)节D. 火把(bā)节二、填空题1. “火把”的拼音是______。

2. “火把”的声母是______。

3. “火把”的韵母是______。

4. “火把”的声调是______。

5. “火把”的音序是______。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火把节是中国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有:点燃火把、游行、跳舞、唱歌等。

火把是用干草和树枝捆扎而成的,点燃后火焰熊熊,照亮了整个夜空。

人们手持火把,载歌载舞,欢庆这个节日。

火把节象征着光明、希望和幸福。

1. 火把节是中国哪个省的传统节日?答:火把节是中国云南省的传统节日。

2. 火把节是纳西族的什么节日?答:火把节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

3. 火把节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答:火把节每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4.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有哪些?答:火把节的主要活动有点燃火把、游行、跳舞、唱歌等。

新人教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基础积累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8分)1.mùsè()降临,诗人卢钺在客栈里yín sònɡ()着诗句:“梅雪争春未肯xiánɡ(),骚人阁笔fèi()评章……”2.学校cāo chǎnɡ()北边墙上满是nèn lǜ()的爬山虎。

我xuǎn zé()了一处仔细观察,发现叶子在墙上铺得很jūn yún(),让人看着非常舒服。

二、选择题。

(1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逊.色(xìn)隐.藏(yǐn)B.慎.重(shèn)抛.出(pāo)C.骤.然(jù)挖掘.(jué)D.倾.斜(qīn)风骚.(shāo)2.生活中,我们把马的家称作()A.马洞B.马穴C.马巢D.马厩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揭示的道理与()这个成语所蕴含的道理相同。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下列与天气无关的谚语是()A.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B.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C.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D.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5.将“早晨雾气迷蒙,但在这白茫茫的雾中,许多生机已经开始迸发了”这句话放入下列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是()①你瞧,一簇簇的花儿在争奇斗艳。

②伴着泥土的清香,小草开始发芽﹐柳树开始生长。

③一只只鸟儿在枝头唱歌,松鼠跳上枝头。

④清晨的森林一片生机盎然。

A.①之前B.①②之间C.②③之间D.③④之间三、词语练习。

(10分)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6分)一()草一()细丝一()隧道()的墙壁()的工程()的阳光2.读句子,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分)(1)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由于它的住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检测内容:第三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检测内容:第三单元

检测内容:第三单元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谪.守(zhé)胜状林壑.尤美(hè)雾松沆砀B.伛偻.(lǒu) 酒洌日星隐曜.(yào) 风霜高洁C.阴翳.(yì) 苍颜樯倾楫.摧(jí) 临溪而渔D.崇祯.(zhēn) 毳衣岸芷汀.兰(dīng) 山肴野蔌【解析】A.“松”应为“凇”;B.“偻”应读“lǚ”;D.“汀”应读“tī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增其旧制.(规模)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近)【解析】D.“临”是“居高面下”的意思。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C.玉盘珍羞直万钱D.拥毳衣炉火【解析】A.“属”同“嘱”,嘱托;B.“具”同“俱”,全,皆;C.“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D.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解析】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D.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岳阳楼记》中的“记”说明这是一篇游记。

B.《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检测(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001上海)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

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加接近史实本质?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对,列强其后也[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本质的理解。

五四运动以后,1921年中共成立,中共在二大上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而蒋介石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

1946年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太平天国中颁布了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其中,它们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2.洪秀全为发动群众而创立了拜上帝教以后,势力发展迅速,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人民群众愚昧落后,迷信思想严重B.人民渴望平等平均C.外国宗教势力对中国影响极大D.当时阶级矛盾尖锐3.致使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事件是()A.清政府设立江南江北大营B.天京事变C.太平军北伐失败D.安庆失陷4.太平天国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

”这个“新情况”是指()A.尖锐的阶级矛盾B.满汉地主武装的共同镇压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D.内讧而导致力量削弱5.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北伐战略的失误C.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6.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A.武昌起义的胜利B.中华民国的成立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的颁布7.辛亥革命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最主要的是……………()A.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9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为求得“中国之自由解放,各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的这种认识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A.决定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时B.1894创立兴中会时C.1905年组织同盟会时D.1911年武昌起义时10.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斗争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D.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11.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有()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②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③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12.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13.八一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A.首先开始与国民党的武装对抗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D.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14.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开始使用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这说明中国革命哪一方面起了变化?()A.革命动力B.革命对象C.革命策略D.革命性质15.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D.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16.1934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目的是()A.北上抗日B.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C.将革命推向全国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17.今年(2005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下列关于长征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B.标志着中共的工作重心由“反蒋”转向抗日C.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D.是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的开始18.(2001全国)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19.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的核心观点是()A.敌强我弱,中国不可能速胜B.日本国小、物缺、兵少,经不起长期战争C.国际上日本失道寡助,中国得道多助D.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20.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2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D.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2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A.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政策B.配合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C.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孤立D.体现了党派平等协商精神23.(2004上海)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

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24.(2002 北京文综)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25.在努力争取全国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发,不要像陈独秀。

”对此理解最为确切的是A.要为人民利益而努力争取和平B.尽量避免内战C.继续同国民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D.即要尽一切力量争取和平,又要警惕国民党发动内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两首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1)为什么两首词都提到“赣”字?(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27.材料一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引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材料二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

……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

──引自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材料三我们党当前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引自毛泽东1945年11月7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材料四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

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引自1949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请回答:(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言论是指什么时期的事?(2)据材料二说明,既然毛泽东说“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仍要如材料一那样让步?(3)材料二中毛泽东说“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是指哪些“顾忌”?(4)材料三中毛泽东为什么仍说要“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5)材料四中毛泽东的出发点和目的何在?(6)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毛泽东的言论证明了什么?28.毛泽东曾说洪秀全是“先进的中国人”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请说明理由。

29.为什么说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