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04-中考化学真题分项精练(四)金属和金属矿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真题分项精练(四)
金属和金属矿物
一、选择题
1.【新素材·文化遗产】(2023江苏苏州中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

下列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清代瓷盘
B.明代书轴
C.西周铜鼎
D.宋代石函
2.(2023广西中考)下列做法不能
..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防止金属腐蚀
B.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肆意开采金属矿物
3.【新素材·科技创新】(2023湖南长沙中考)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

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高
B.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铝锂合金是混合物
D.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4.(2023四川内江中考)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B.金能压成很薄的片,说明金的熔点高
C.在钢铁表面涂油漆,可减缓钢铁的锈蚀
D.铁能从ZnSO4、CuSO4的溶液中置换出锌和铜
5.(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和Fe粉的混合物。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可能有Zn
B.滤渣中一定有Ag、Cu,可能有Fe
C.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AgNO3
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Fe(NO3)2
6.(2023河北中考)向盛有a g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
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ZnSO4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N→P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 g
二、非选择题
7.【数字化实验】(2023湖南益阳中考)数字化实验利用传感器能准确地测定实验过程的相关数据。

如图是某同学将少量锌粒放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8.【新素材·传统工艺】(2023湖南衡阳中考)黄铜(锌和铜的合金)在古代应用非常广泛,古人用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制备黄铜,其中一种流程如下:
(1)黄铜和纯铜相比较,硬度更大的是。

(2)反应Ⅱ中赤铜与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黄铜与黄金外观上非常相似,请用一种方法对两者进行区分:。

9.【新素材·传统工艺】(2023云南中考)“乌铜走银”是云南省石屏县始创的一种独特的铜制工艺品技艺,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1)乌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乌铜经锻打、碾压可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说明乌铜具有良好的。

(2)“乌铜走银”的技艺是在乌铜上雕刻各种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

银长时间放置后依然光亮,原因是。

(3)乌铜表面的黑色物质主要是氧化铜。

利用稀硫酸和铁从氧化铜中得到铜单质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案实现:
方案一:Fe H2Cu
方案二:CuO CuSO4Cu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较优的是,理由是;
②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方案二中体现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4)乌铜的废料经初步处理后可得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

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g、Cu
B.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AgNO3、Cu(NO3)2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
D.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E.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Ag+、Cu2+、Zn2+
答案全解全析
1.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书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由天然材料制成;铜属于金属材料;石函由石头制成,石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D肆意开采金属矿物,会造成金属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

3.C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其组分金属的熔点,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低;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更强,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强;铝锂合金是由铝、锂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4.C合金中不是只含金属元素,还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金能压成很薄的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钢铁表面涂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可减缓钢铁的锈蚀;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因此铁能置换出铜,不能置换出锌。

5.A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和硝酸亚铁,滤渣中一定有铜、铁。

因为铜、铁比银活泼,所以银全部被置换出来,滤渣中有银,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

过程中只发生了锌和硝酸银及锌和硝酸铜的反应,滤液中只有硝酸锌,但不确定反应后锌是否有剩余。

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可能有Zn;滤液中一定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Cu(NO3)2、Fe(NO3)2。

6.C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M点时,锌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N点时,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N→P过程中,锌已经完全反应,硫酸过
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的pH逐渐减小;N点时,锌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的固体为铜,铜的质量为b g,则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 g。

7.(1)Zn+H2SO4ZnSO4+H2↑
(2)ZnSO4、H2SO4
解析(1)AB段发生的反应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

(2)C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ZnSO4和过量的H2SO4。

8.(1)黄铜
(2)2Cu2O+C4Cu+CO2↑
(3)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解析(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黄铜和纯铜相比较,硬度更大的是黄铜。

(2)反应Ⅱ中赤铜与木炭在1 100 ℃~1 300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根据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进行区分。

9.(1)大延展性(2)银的化学性质稳定(3)①方案二不需要加热,操作方便安全(合理即可)②Fe+CuSO4Cu+FeSO4(4)BDE
解析(1)乌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乌铜经锻打、碾压可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说明乌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银长时间放置后依然光亮,原因是化学性质稳定。

(3)①方案二不需要加热,操作方便安全,且节省原料,所以较优。

②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Zn,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与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如果锌有剩
余,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与铜。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g,可能含有Cu、Zn;如果加入的锌的量较少,只有部分AgNO3与锌发生反应,此时滤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锌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铜,则滤液可能呈蓝色;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硝酸银部分发生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Ag+、Cu2+、Z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