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测试题2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热和能(二)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热和能(二)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热和能(二)1.我国随着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氢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使用液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有()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比热容 C.较高的热值D.较低的沸点2.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B.燃烧 1 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3.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B.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C.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4.最近,在日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制成的末端连上电池后不久会发热的“发热纸”。

用它可包装面包、香肠等小食品,通电后能使食品香热可口,这种纸很受市民青睐,“发热纸”的利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服从定律。

5.2011 年9 月29 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卫星。

点火后燃气向后高速喷出,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燃气的能转化为火箭的能;在整个发射过程中卫星是通过(选填“声波”或“无线电波”)与地面取得联系的。

6.木工工人用锯子锯木料时,所用的拉力或推力大小平均为126N,每推、拉一次的行程各为50cm。

如果他锯断一根木料推、拉各80 次,其中平均有 95%的能被钢锯条所吸收,已知钢锯条质量为 400g,比热为0.42×103J/(kg·℃),则他锯断这根木料时,锯条的温度可以升高℃。

7.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 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kg 的水从20℃加热至60℃。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测试题2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测试题2

热和能班别: 姓名: 学号:一、填空题1、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A、分子间没有间隙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分子间存在着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C的水没有内能3、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

C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5。

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同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

C和10。

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

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同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

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4、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kg,烟煤约80kg,液化石油气约30kg煤气约60kg。

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A、液化石油气B、煤气C、烟煤D、木柴5、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 J(kg.c)-1])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6、我区的火力发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B、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C、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7、8、北方农村,常在菜窑里储存几桶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 )A、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B、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C、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D、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9、热机效率的高低,决定于()A、热机功率的大小,功率大,效率高B、热机的燃料的热值。

物理《热和能》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热和能》测试题及答案

热和能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存在热传递现象的是()A、两个物体的质量存在着差异B、两个物体的能量存在着差异C、两个物体的比热容存在着差异D、两个物体的温度存在着差异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3、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如果供给它们的热量一样多,铅块温度升高的度数是铜块温度升高度数的()A、3倍B、1/3倍C、1倍D、9倍4、某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效率低,它表示()A、汽油机比柴油机做功慢B、汽油机用来做功的能量比柴油机少C、汽油机比柴油机所消耗的燃料多D、汽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跟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的比值比柴油机少5、下列现象中,哪一种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解释()A、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B、将杯子里的清水倒出时,无论怎样倒总有一些水残留在杯壁上C、重物从高处下落D、染色的布在热水中洗容易掉色6、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物理量中不改变的是()A、比热容B、内能C、体积D、热量7、下图为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排气冲程的是()8、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9、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拉一根绳子,绳子没有拉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力,除此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着__________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热和能》二、《内能》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热和能》二、《内能》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什么叫内能?什么叫热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怎么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呢? 智 能 提 要问: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答:内能是物体内部所以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的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地运动,跟物体整体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运动情况有关:运动的快慢、高度、位置等.例如,抛到空中的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能;它在空中飞行,具有动能,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构成球的机械能.球在空中飞行速度、高度变化,它的机械能可能发生变化,而它的内能不一定变化(假如温度未变).当然,球的内部的分子也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而且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因此球也具有内能.问: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越大“这句话对吗?答:从内能的定义及扩散现象可知,决定内能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温度,但不仅仅只取决这个因素.既然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应该还与物质的分子数目、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分子间距等多个因素有关.因而在不同物体之间不易比较内能的大小.因此“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越大”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但对于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问:你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吗?答: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做功改变物体的前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大,后者能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也要分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两种情况,前者会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后者会使物体的内能减小.问:怎样正确理解温度、内能、热量、做功之间的关系?答:温度百年时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观点看,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越大,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因此可以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内能是能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所以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与温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可以从下面这句话找到它们的联系: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减少.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因此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与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不同,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不能用功来量度,只能用热量来量度.做功也是一个过程量,也可以改变内能,因此也能量度内能的变化.做功和热传递堆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做功改变内能是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例如,“物体的热量”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这里应注意区分各种现象中什么是被研究的物体,什么是外界. 内 能 内 能 的 概 念 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热 传 递 做 功能,热传递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智能拓展热传递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定的温度,在自然状态下,温暖度高的物体总会把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直到它们之间的温度相同为止,这就是热传递.那么,热传递怎么进行的呢?一般来说,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拿一根铁丝,把一端放在火上烧,另一端拿在手中,过一会儿你会觉得手拿是这一端也烫起来;把一杯热茶放在桌面上,过一会儿,你会发觉桌面也变热了.上面的现象告诉我们:物体的热既可以在物体自身不同的部位间传递,也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传递,这种热量自动地从温度高的物体(或部分)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部分)的传热方式叫热传导.热的另一种传递方式叫热对流.取一个盛水的烧杯,里面放进几条小鱼.把烧杯倾斜放在架子上,杯口下面放一盏燃烧着的酒精灯.烧了一会,杯口的水开始沸腾,小鱼却仍然在里面悠然自得地游着.用手摸一摸烧杯的底部,原来杯子的底部还是凉的.这表明,水是不善于传导热的.那么,为什么在水壶里的水,一会儿就会被烧开了呢?原来,用水壶加热水的过程中下部的水首先受热,体积膨胀变轻,向上浮起,而上部的水没有受热,比下部受热的水重,就向下沉.这样不断地上下交替运动,壶里的水就逐渐热起来,直到沸腾.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就叫做热对流.除了水以外,空气也能通过热对流来传递热.冬季把炉子放在屋里,上升的热空气占据了上部的空间,上部比较重的冷空气便下降,形成了冷热空气的不断对流,经过一段时间整个屋子就变暖了.热还有一种传递方式叫热辐射.站在火炉或火堆旁,身体向着火的一面会感到热,这种热是从哪里来的?空气不善于传导热,所以这不是传导来的.是空气对流吗?也不是,因为人的感觉只是向着火的一面热,而不是全身都热.这种热由温度高的物体沿直线直接向四周投射的传递方式叫热辐射.太阳就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给地球的.热辐射还跟物体的颜色有关,颜色越深,吸收或散发辐射热的能力就越强;颜色越浅,吸收或散发辐射热的能力就越弱.另外,障碍物如木板,能挡住辐射热.回答问题:(1)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常有蒸、烤、煮、炸等多种技法.请你对照文章中关于热的传递方式分别指出:蒸、煮、烤各属于哪种方式?你有体验吗?(2)根据文章的内容,比较说明固体、液体、气体传热方式的异同.(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各举一例说明三种不同的传热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智能归例题型一知道内能的概念及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例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知识点考查对内能概念的理解闯关点拨本题考查内能与机械能的本质区别,解答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分析和解物体的内能与三个因素有关,即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举起的高度无关,物体的速度和举起的高度影响的是机械能,而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答选D题型二明确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内能概念的理解例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知识点正确理解热量、内能和温度的概念闯关点拨解答本题时,要正确理解热量、内能和温度的概念,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解物体吸收热量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可以是分子的动能增加,也可以是分子势能增加.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物体要吸收热量,但物体的温度不变,这时物体的内能增加主要表现在内部分子势能的增加.所以A不正确.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在没有明确说明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情况下,不能不能不假思索地做出判断.所以B不正确.物体的温度不变,只能说明物体内部分子的动能没有发生变化,并不能说明物体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分子间的势能可能发生变化.C也不正确.答选D题型三懂得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例1 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知识点区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闯关点拨 A、B、D都是通过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增加,C是由于双手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的.答选C例2 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现象是()A.古代人“钻木取火”B.电炉通电后,电炉丝发红了C.晒太阳时感到暖和D.水壶中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知识点考查做功改变内能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闯关点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物体的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分两种情况:一是外界对物体做功,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内能;二是物体对外界做功,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解“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错;电流做功,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它是电能转化为内能,B错;C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只是内能发生了转移,C也错;水壶中水沸腾时,生成大量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顶起壶盖,对壶盖做了功,使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答选D中考典题精析考题 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闯关点拨本题考查内能与机械能的本质区别,解答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解在分析物体内能大小时,应注意物体的内能与三个因素有关,即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举起的高度无关,物体的速度和举起的高度影响的是机械能,而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答选D考题2 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具有的一定比低温物体具有的内能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在内能转移的过程中,越多有热传递发生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闯关点拨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可见物体的内能大小,不仅与分子的热运动有关,还与分子数目的多少和分子势能有关,而物体的温度越高时,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只说明分子动能较大.故选项A不正确;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离开热传递,说一个物体含热量的多少是错误的.故选项B不正确;做功、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相同的,宏观上表现为物体温度的变化或物态的变化,但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是不同的,做功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而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选项C正确.答选C。

2023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9章《热和能》复习检测卷及答案

2023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9章《热和能》复习检测卷及答案

2023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9章《热和能》复习检测卷1.如图所示,一只锥形瓶中灌入氨气,另一只锥形瓶内壁贴一条浸过酚酞溶液的试纸。

打开活塞,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试纸逐渐变红。

这个现象主要表明( )A.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是很微小的2.关于图中所示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B.图乙中冬天搓手取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图丙中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D.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0 ℃的冰没有内能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 ℃的冰没有热量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4.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关于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的燃料热值较小 B.大量“白气”涌向四周是扩散现象C.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燃气主要通过热传递使周围的空气内能增大5.腊肉在邵阳地区是一道风味美食,肥而不腻,味道独特。

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抹盐腌制,使整块肉变咸。

这道工序说明盐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

第二道工序是烟烘干,加快水分__蒸发__(选填“蒸发”或“沸腾”)。

6.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是用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热水袋里装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__;用水取暖的过程中,水的内能不断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气推出。

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原理是一致的。

初三物理热和能综合测试试卷

初三物理热和能综合测试试卷

热和能综合测试卷一、填空题(共37空,每空1分)1.电熨斗通电后,热了起来,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均填“温度”、“内能”、“热量”或“热现象”)2.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除了某些反应本身必须吸收热量外,加热的作用更多是使反应物的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加热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反应物的温度越高,反应物分子运动越________.3.某单缸柴油机的转速是1200r/min,在1s内这台柴油机要经过________个做功冲程,除做功冲程以外的其他冲程是依靠_____________来完成的.4.常见汽车的动力机械是内燃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内燃机是把内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机器.内燃机的效率较低,它在工作过程中,能量大部分以________能的形式耗散掉.5、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块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棉花燃烧起来,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

6、冬天人们用嘴往手上呵气,手会感到暖和,是利用_________方法改变手的内能;用双手互搓,同样可使手变得暖和,这又是利用__________方法改变手的内能。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前者是能的__________过程,后者是能的__________过程。

7、已知铜的比热是铅的3倍,现有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升高的温度是铅块升高温度的。

8、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C,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C。

9、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燃烧值的单位。

20千克无烟煤完全燃烧,将可以放出热量,这些热量能使千克15°C的冷水烧开(无烟煤的燃烧值是3.4×107焦/千克)。

初三物理练习题热和能

初三物理练习题热和能

初三物理练习题热和能初三物理练习题:热和能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物体具有最高的热能?A. 温水B. 热汤C. 火焰D. 热水澡2.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热传递的方式?A. 辐射B. 对流C. 导热D. 摩擦3. 一个物体的温度是物体内分子的()。

A. 运动速度B. 数量C. 大小D. 颜色4. 通过空气传播热的方式是()。

A. 导热B. 对流C. 辐射D. 蒸发5. 物体冷却的现象是由于()。

A. 热量流入B. 热量损失C. 热量增加D. 热量转化二、填空题1. 冰块融化时,吸收了()。

2. 热膨胀和冷缩的现象是由于物体内()的运动造成的。

3. 热量的传递方式可以通过()、()和()实现。

4. 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的传递。

5. 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能量叫做()能。

三、解答题1. 请解释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 火山喷发的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3. 为什么夏天使用电风扇有助于降温?4. 请解释物体的热平衡是什么意思。

5. 针对以下场景,请说明热的传递方式:水壶中的水被加热,水开始沸腾。

四、应用题1. 一根长为2m,截面积为0.5m²的铁钉在炉子中受热后,温度升高了100℃,求它所吸收的热量。

2. 一块冰的质量为300g,在零摄氏度下加热,完全熔化所需的热量是多少?3.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冷却,它每秒钟失去1.5焦耳的热量,求物体的平均功率。

4. 为了避免家庭中午太阳直射导致室内温度过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降低室内的温度?5. 在制冷过程中,冷气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热量以达到降温的效果?这些题目涉及了热和能相关的物理概念,通过完成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水平。

做题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理解题意、运用公式和知识进行计算,并在解答题中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论证,以及应用题中的场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这些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热和能的理解,并提高其应用能力。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练习题《热和能》复习测试题(附答案)a卷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24分)1.当“八月桂花遍地开花”时,你可以从远处闻到桂花的香味,这是一种。

2.“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_____,分子之间几乎没有_______的作用。

3.如果你在冬天反复搓手,你的手会感到温暖;用嘴“呼吸”双手,你的手也会感到温暖。

前者用于增加手的内能,后者用于增加手的内能。

4.柴油机的效率不到45%,意思是说,假如柴油完全燃烧释放100j的能量,其中只有不到45j的能量用来________,另外的能量转化了______________。

5.众所周知,干柴的热值为1.2×107j/kg,完全燃烧0.7kg干柴可以释放J的热量,假设所有这些热量都被水吸收,可以使20°C时的水上升到70°C。

6.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_和_______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20分)7.以下语句中正确的一个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c.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d、热量从热量较大的物体传递到热量较小的物体8.下述现象中,由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有()a.汽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温度降低b.锯木头时,锯片的温度升高c、将热的工件放入冷水中,工件温度会降低。

D.如果质量相同但初始温度不同的a和B降低相同的温度(状态没有变化),那么在阳光下,水池中的冷水温度将增加9.5%,然后()a.原来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b.体积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c.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d、通过降低相同的温度,释放出相同的热量10 A和B是两台汽油发动机。

发动机a 的效率高于发动机B。

如果要求它们做相同的工作,则()a.发动机a消耗更多汽油;B.发动机B消耗更多汽油c.甲、乙两机消耗的汽油一样多d.功率大的汽油机消耗的汽油多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热和能综合测试题2打印版

热和能综合测试题2打印版

A《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校园里花香四溢B .湖面上柳絮飘扬C .公路上大雾弥漫D .工地上尘土飞扬2.汽油机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

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图1中的哪个( )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比热容大B .乙的比热容大C .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4.蒲菜炒肉是山东济南非常有名的一道地方菜。

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再加入产自大明湖的蒲菜,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D .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5.图3是禁止吸烟的标志,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即使在空气不流通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B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 .分子间有斥力D .分子间有引力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没有内能B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7.在我国北方冬天常用水作为工作物质向千家万户供暖,用水作为工作物质主要是利用水的( )A .密度大B .比热容大C .质量大D .凝固点低8.下述哪种现象不能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来解释( )A .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B .暖水袋的取暖剂是水C .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加一个附加水箱,以便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D .水力发电9.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搓动双手感到暖和B .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C .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D .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10.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热和能》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热和能》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热和能》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它说明了.2.水不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着力;若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后来整盆水都变红了,这是现象;将3 cm3水和3 cm3酒精注入一个量杯,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6 cm3,这说明分子间有.3.把两块表面很平且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拉开,这一现象说明.4.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内能增加.5.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①天气真热②摩擦生热③物体放热④电炉很热6.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特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 kg 20 ℃的水温度升到沸点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7.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5∶3,比热容之比c甲∶c乙=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Δt甲∶Δt乙= .8.完全燃烧 kg酒精能产生1.5×107 J的热量.(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9.焦炭的热值为3.0×107 J/kg,它的物理意义是.完全燃烧 k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能把200 kg的水温度升高50 ℃.10.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器.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水很难压缩,其原因是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2.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力很大D.分子力即分子引力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内能为零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4.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变热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6.沿海地区的气温不如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显著,主要是因为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内能7.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变化一定相等C.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大D.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小8.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2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3∶2B.2∶3C.4∶3D.3∶49.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1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A.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程B.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程C.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D.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冲程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1.如图15—1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此实验说明.图15—1图15—22.如图15—2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运动;(2)温度计的示数将,因为.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经测试,一只装水2 kg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 h,瓶内的水温从95 ℃降低到65 ℃.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完全燃烧1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为8.7×107 J/m3,焦炭的热值为3.0×107 J/kg)答案一、1.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斥;扩散;间隙3.分子间有引力4.热传递;做功5.温度;内能;热量;温度6.不相同;3.36×1067.3∶108.0.59.1 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0×107 J;1.410.内;机械二、1.A 2.B 3.B 4.A 5.D 6.C 7.D 8.B 9.A 10.D三、1.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右;降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四、1.2.52×105 J2.2.9 kg。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同步检测试题2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同步检测试题2

初三物理热和能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共32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B、只要能够做功的物体就具有能C、正在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势能D、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动能2、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这样做是为了【】A、增大惯性B、增大冲力C、增大势能D、增大动能3、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潮湿的地面会变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有了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房间里放篮苹果,满屋飘香4、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5、某种燃料的热值是指【】A、这种燃料充分燃料放出的热量B、1kg某种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C、1kg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D、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C、内能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D、物体内能减小,一定是对外做了功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D、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给热量少的物体8、有一瓶酒精,如果倒去一半,再使它的温度降低一半,则【】A、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1/2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1/2C、它的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1/2D、它的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9、图1中,不属于用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小孩滑下,臀部发热B、压缩空气,乙醚着火C、钻木取火D、加热使水沸腾10、小梅同学将能量的转化及常见的例子连线如下,其中有一组出现了错误【】A、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磨刀石磨刀B、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的乒乓球C、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暖水瓶瓶盖蹦起D、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炉工作11、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的过程..而不发生能的转化是[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12、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在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A、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水蒸气膨胀做功,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C、水蒸气膨胀做功,但水蒸气的内能不变D、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温度不变13、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B、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D、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少与温度无关14、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A、铜块放热,水吸热B、铜块吸热,水放热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舟五号”从地面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B.“神舟五号”在飞行过程中,若以“神舟五号”为参照物,则坐在舱内的杨利伟是静止的C.用压力锅煮稀饭能节省时间,最主要原因是压力锅内气体压强较大D.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燃料的热值就越大16、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1]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B、同种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二、填空题(共25分,各题每空1分)17、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1)雪橇从山坡上滑下:;(2)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3)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又落到远处地上。

九级物理热和能复习单元过关训练题2

九级物理热和能复习单元过关训练题2

人教版《第十六章热和能》单元过关训练题及答案(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卷I(选择题,共33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D.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3.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4.学习了热学知识以后小亮发表了下面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水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升高C.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主要是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引起的5、如图1,两名儿童的取暖方式是()A、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图1B、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C、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D、女孩通过做功取暖,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6.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7.太阳能热水器最主要的部件是水箱。

水箱的四壁和底部均用隔热材料制成,箱顶装有吸热板,为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能,其面积可达1M2以上。

现水箱内装有质量为50千克的水,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水未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 103焦/(千克·℃),那么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A.2.1×104焦B.8.4×104焦C.4.2×106焦D. 4. 2 ×107焦8、如图2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B 、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C 、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D 、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9.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A. 720°B. 180°C. 150°D. 90° 1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 )A .吸气、做功和排气冲程B .吸气、压缩和做功冲程C .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D .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11.历史上热机的出现曾标志着人类利用能源的巨大进步,早期的蒸气机是将水加热到高温,利用高温高压蒸气推动机器转动的,与现在的内燃机相比,蒸气机的效率较低,除了机械制造的技术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内燃机所用燃料的热值高B.内燃机的功率大图 2图3C.蒸气机工作过程不符合能的转化规律D.蒸气机工作时水蒸气带走了相当一部分能量卷II(非选择题,共67分)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10共个小题,每空2分,共4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2.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意为“捧”)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测试卷

图5图1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一、填空(每空1.5分,共27分)1、“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破碎玻璃接触面间的分子吸引力太 (填“大”或“小”),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小草的露珠是球形,这一现象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 。

2、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 ,这种现象叫做 。

3、如图1是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请根据图像中提供的信息判 断, 液体的比热容大;如果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 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 液体更好。

4、小红发现用沸腾的水泡茶,茶水又香又浓,原因是沸水 高,分子 加快。

5、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送到缺乏源的东部地区。

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 ;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 (天然气、煤的热值分别是1.14×108J/kg 、3×107J /kg)。

6、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对外做功一次.在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内能.为了不让汽油机在工作时温度升得太高,在设计制造时,汽缸外有一个水套,让汽缸被水包围着,这是通过 的方式减少汽缸内能。

7、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按表中示例完成表格。

8、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和中国馆利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近300万度,这意味着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 吨(设标准煤完全燃烧,q煤=3.0×107J/kg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9、某同学6月8日收听收音机时,记下了部分内陆与沿海城市的天气预防信息,如图2所示,请你分析该信息,你的发现是 ,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你的发现的合理解释是 。

二、选择题(第10—15小题单选,每小题3分;第16、17小题多选,每小题4分,共26分。

)( )10、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煤的质量优劣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下列哪个物理量A 、比热容B 、密度C 、热值D 、温度( )11、生活中人们常说某些食品含有的“热量”多,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个“热量”的含义应该是A .热量B .内能C .生物质能D .温度 ( )12、如图3所示的热学现象,对应的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13、公共场所吸烟的重要危害是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俗称“二手烟”。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热和能》单元测评(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热和能》单元测评(附答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六章热和能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0·四川广安中考)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怡人D.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2.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

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3. (2010·江苏盐城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能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4.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是炉内的磁控管会产生一种高频率的微波。

微波本身并不生热,然而微波会使食物中的水、油脂、糖及蛋白质等极性分子发生互相摩擦,从而产生热量,改变了食物的内能。

下列事例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微波炉不同的是()。

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C.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5.(2010·云南楚雄州中考)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 ℃的冰块也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6.(2010·江苏扬州中考)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C.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7.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A.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热传递B.扩散现象的发生范围⎧⎪⎨⎪⎩液体之间气体之间固体之间C.汽油机分类⎧⎨⎩内燃机柴油机D.物体升温吸收的热量跟⎧⎪⎨⎪⎩比热容升高的温度有关质量8.如图所示是某火力发电站结构示意图,吃进的是“煤”,吐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初三物理热和能练习题

初三物理热和能练习题

初三物理热和能练习题1. 以下是一些热和能的练习题,供初三物理学习者巩固知识。

1.1 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热的传播方式?A. 对流B. 热辐射C. 传导D. A、B和C(2) 当两个物体的温度差越大,它们之间的热传导速度将会:A. 加快B. 减慢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3) 在以下哪种状态下,分子运动最激烈?A. 干冰B. 冰C. 液体水D. 水蒸气(4) 导热最好的物质是:A. 玻璃B. 木材C. 金属D. 塑料(5) 如果一个物体A与物体B的温度相等,物体A与物体C的温度也相等,那么物体B与物体C的温度:A. 相等B. 不相等C. 不能确定D. 以上都不对1.2 填空题(1) 热导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

(2) 热传导的方式中,绝大部分物质传热通过__________。

(3) 冰的比热容约为__________ J/(g·℃)。

(4) 定义热传导的牛顿冷却定律中,ΔT表示的是物体的__________。

(5) 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特性来测量温度。

1.3 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传热的概念。

(2) 用牛顿冷却定律的公式,说明物体的冷却速率与温度差的关系。

(3) 解释为什么一个物体可以通过热辐射传热到一个更低温的物体。

(4) 比较金属和塑料的导热性能,并解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5) 比较干冰和水在相同温度下的分子运动程度,并解释其差异。

2. 参考答案2.1 选择题(1) D(2) A(3) D(4) C(5) A2.2 填空题(1) W/(m·K)(2) 传导(3) 2.09(4) 温差(5) 热胀冷缩2.3 解答题(1) 热传导是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和碰撞传递热量;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热量;对流传热是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热量。

(2) 牛顿冷却定律公式:Q = -kAΔT,其中Q表示传热速率,k表示比例常数,A表示物体表面积,ΔT表示物体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

《热和能》测试题

《热和能》测试题

第十六章《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 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C.烧水时,水逐渐变热D.钻木取火2.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容小的物体B.热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C.热量从质量大的物体传给质量小的物体D.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3.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多B.将一杯水冻成冰,其比热容变小C.一杯水倒掉一半,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以上说法都不对4.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D.以上说法都不对5.关于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热机中的工作物质是高温高压的蒸气或燃气B.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C.热机不可能把燃料燃烧释放的全部内能用来做功D.汽油机、柴油机是内燃机,不是热机6.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2.1×103J/(kg·℃)B.4.2×103J/(kg·℃)C.1.2×10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7.我们通常吃的盐蛋,其实是用鸭蛋腌制而来的.有的地方是将食盐和黄泥以适当比例混合后加水和成泥状,裹在鸭蛋表面,十天或半月后鸭蛋就变咸了.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变咸B.黄土的目的是将蛋壳腐蚀,使壳变得十分薄C.此方法不能腌鸡蛋D.此实例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可发生扩散8.在一密闭隔热的房间内将冰箱门打开,一段时间后,房间内温度将()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9.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10.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茶壶盖被煮开的茶水顶起来B.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C.冬天烤火取暖D.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11.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12.“生活处处有物理”。

初三物理热和能测试

初三物理热和能测试

初三物理《热和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防治“非典”期间,防疫人员把按比例配置好的消毒液喷洒在教室外的走廊里,一会儿教室里也闻到了药味,这种_______现象;天气越热.药味就弥漫得越快。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在阳光曝晒下的衣被温度升高,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衣被的内能;电冰箱的压缩机在压缩某种液体的蒸气时使蒸气温度升高,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蒸气的内能;炮弹里的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

3.举例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事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4.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质量为5千克的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焦.若这些热量被质量为5千克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_______2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_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快, ____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6.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7.写出下列过程中能的转化情况:(1)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__________________;(2)用电热毯取暖,__________________;(3)“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_____;(4)太阳能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和能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
1、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间没有间隙
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C的水没有内能
3、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

C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5。

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同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

C和10。

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

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同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

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4、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g,烟煤约80kg,液化石油气约30kg煤气约60kg。

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
A、液化石油气
B、煤气
C、烟煤
D、木柴
5、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 J(kg.c)-1])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6、我区的火力发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A、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C、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7、
8、北方农村,常在菜窑里储存几桶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 )
A、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9、热机效率的高低,决定于()
/min A 、热机功率的大小,功率大,效率高
B 、热机的燃料的热值。

燃料的热值大的放出热量多,效率就高
C 、热机对燃料的利用率。

利用率高的热量损失少,效率就高
D 、热机做功本领。

做功本领大的效率就一定高
10、电动机通电后,电动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一段时间后,电动机的外壳就会变得烫手,则下列关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总的能量守恒
B 、电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总的能量守恒
C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守恒
D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守恒
二、填空题:
11、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物理现象是_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大量分子在做 __________运动。

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______ 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12、如图,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角上,管里装少量乙醚,然后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缠在管子上,并迅速地来回拉绳子,过一会儿可观察到塞子会被砰的一声冲开,则(1)塞子被冲开,这是因为绳子和管壁反复摩擦,利用 ______ 方式,使乙醚的内能 ______ ,温度 _____ ,甚至达到沸点,此过程是把 ____ 能转化为 _____能。

(2)管里的乙醚蒸气膨胀对塞子 _____ ,把塞子冲出,此过程是把 _____ 转化为 _____ 1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
酒精灯分别加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可知C
甲 _____ C 乙。

(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两实心铁球,质量之比为2:1,则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_____ ,若降低相同的温度,则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_____ ,两球的比热容之比为 ______ 。

15、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
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

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
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

(天然气、煤的热值分别为1.14×108J/kg 、3×107J/kg )
16、如图为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压缩冲程是_____,此冲程把 _____ 能转化为
____ 能;做功冲程是:_____ , ____ 能转化为 ____ 能。

____图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运转。

17、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余是通过 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冬天,人们用双手反复摩擦取暖. (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3) 冬天,人们用嘴对着双手“呵气”取暖(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5)晒太阳时会感到很热(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块铁片,它的温度会升高
(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三、实验题
18、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

(1)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比较3号烧杯和4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三条初步结论进行概括,可以形成总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温度、质量都相同的水分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min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

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宇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
(1)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这一结论解析夏天白天穿浅色衣服觉得凉爽这一现象。

四、计算题
量为100g、初温是24。

C的实心金属小球吸收2.3×103J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74。

C。

那么,球的比热容是多少?从下表可知此金属是什么?
21、家庭中常用电热水壶烧水,它具有方便、环保的优点。

下表是某同学收集到的烧开一壶
(2)若此电热水壶的效率为80%,则烧开这壶水需多长时间?
(3)若这壶水由煤炉烧开,不考虑热损失和容器的吸热,则需燃烧多少煤?(煤的热值为3.0×103J/kg)
五、简答题:
22、请你根据图中展现的情景,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简答。

例:问题:他为什么看不清热锅中的事物?
简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液化,使镜片蒙上一层小水珠。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汽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人类很早就在探寻着更好的代步工具,法
国人居纽于176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车。

现在你看到的这幅漫画,据
说是牛顿所设计的蒸汽汽车原理图,使就该原理图回答下列Array
问题:
(1)找出原理图中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至少说出3点)
(2)该原理图中涉及到哪几种形式的能量?简述对应的能量转化过程。

(3)使汽车向前运动的力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