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10分)
回忆是有(①)的,鲁迅先生夜间疲倦,正想偷懒,翘首在灯光中piē见藤野先生黑瘦的面貌,仿佛正要说出抑扬顿的话来;回忆是有(②)的,居里夫人不畏艰难,献身科学,那黑夜中闪耀着蓝色的荧光和炽热的炉火交相辉映,便是她以苦为乐的人生颜色;回忆是有(③)的,朱德的母亲给家人做的饭菜,因为用菜籽油做调料,让这种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全家吃起来有滋有味。

读了这一篇篇回忆性文章,使我们真的很感动。

回忆是有(④)的,总有一些过往的瞬间,会直击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Pie ▲见炽▲热
(2)给文中序号处各填入一个词语,你觉得最符合语境的一组是(▲)(3分)
①声音②味道③温度④色彩
A.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3分)
3.班级准备开展“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8分)
(1)班级将围绕“诚信”组织一次演讲。

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引用材料的一项是()。

(2分)
A. 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
B. 人倍信则不达。

(刘向《说苑·谈丛》)
C. 小信诚而大信立。

(韩非子)
D.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论衡·感虚篇》)
(2)小语同学整理了有关“诚信”的对联,他看中了一幅上联:钟灵毓秀诚为本。

请你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作为下联()(3分)
A.芷馥兰芬信先为
B.立品似松言有理
C.诚信就要记心田
D.守信随我天地宽
(3)请给下面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20个字)(3分)
央视网消息(记者李文亮)为推进网络直播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电商环境,9月29日,2022中国化妆品直播电商诚信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

会上,来自行业监管部门、协会、电商平台、化妆品企业、MCN等业界代表,围绕“品质、透明、责任”与“澎湃电商新动能构建文明新生态”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跨界研讨,并首次发布《中国化妆品直播电商十大诚信风险警示》及《中国化妆品直播电商诚信倡议》,共同筑牢“清朗直播”的诚信基石。

本次大会由山东省日化行业协会、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二、阅读与鉴赏(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6分)
古城①春望
[明]李梦阳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孤城还麦秀②,白首且花飞。

临路柳长①袅,前朝今是非。

【注释】①古城:宿迁遗址,晋朝在此设宿豫郡,唐时郡治迁徙,故城废。

②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

③柳长:也作“长杨”
4.领联写景有什么作用。

(3分)

5.在本诗中,诗人欲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大龙湫①记[元]李孝光②
余性好山水,九月游雁荡,观大龙湫。

初到庵外石矼③上,渐闻有水声。

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渤渤④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

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

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

潭中有斑鱼廿馀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

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⑤牵连下,窥人而啼。

纵观久之,归去。

日已坠,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如故人。

(节选,有改动)【注】①大龙湫:雁荡山西谷一大瀑布。

②李孝光(1285~1350),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

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

③石矼(gāng):石桥。

④渤渤:喷溢四散的样子。

⑤偃木:倒伏着的树木。

补充资料 京城 凤翔 杭州
新党排挤 密州 徐州 潮州 黄州 京城 杭州 惠州 儋州 字词
方法 释义 反.红如丹砂 联系课文
如《与朱元思书》中“窥谷忘反”。

(1) ▲ 如避世士然.
借助词典
常见义项:①助词,... ...的样子;
②指示代词,这样,那样;与“则”连用,
表示“如此,那么... ...”;
③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
④语气词,正确,对。

(2) ▲ (只填序号) 负.势竞上 成语联想
A.负.荆请罪
B.负.
隅顽抗 C.如释重负. D.一决胜负. (3)与“负势竞上” 中“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如故人。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8.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写到了鱼,各有什么作用?(4分)

9.古人常以天地万物为友,李孝光视“明月”为“故友”。

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和补充资料,说说“明月”也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吗?请根据你对苏轼生平、个性的认识, 加以阐述。

(3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21分)
听秋 乔洪涛
①一朵牵牛花把它看到的秘密告诉了另一朵牵牛花,很快,整面篱墙上的牵牛花就都知道了,它们把一个个粉嘟嘟的小喇叭举上了头顶,向整个村庄宣布:秋天来了。

②哦,秋天来了。

我直起腰,把耳朵听向四野。

③我听见空气慢慢变凉的声音,那细微的凉丝丝的气丝儿慢慢变薄,变淡,夏日空气里的溽热和潮湿已经悄悄溜走,天空越来越远,越来越蓝;我听见田野里的庄稼和野草慢慢变
黄的声音,一只蝴蝶飞起又飞落,一只蚂蚱在微黄的草叶上有力的弹跳,还有那弹琴呜唱的蟋蟀,把忧伤的爱情的曲子弹拨得让人心碎;我听见村后树林里叶落的声音,阔大温柔的白杨叶在飘落中摩擦空气的颤抖,一截枯干的树枝带着风干的蝉直落泥土,薄薄的蝉翼脆如玻璃;我听见屋檐上那只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把早晨的第一缕温和的阳光叼起,藏进窝内,它灵动的小眼睛眨来眨去;我听见院子里墙角的那几颗野菊花把细碎而热烈的橘黄的花朵擎开,它们在绿叶中细密如星星,拥拥挤挤开得热闹——我听见了,我都听见了,我站在院子里,听见秋色渐浓,听见秋香渐浓,听见了秋意渐浓了。

④我还要再去我的田园,寻找那把去年丢失在秋天里的镰刀,它收割完去年的庄稼被我随手扔到了地头上,一个春天我都没有见到,但我知道它丢不了,因为我听见泥土对它的挽留。

我还要去看一看我田里的那些生灵们,它们听见秋天的脚步了吗?我要告诉它们,秋天就要来了,让它们做好过冬的准备。

我还要向我田园的泥土表达我的谢意,它供我食用的粮食,带给我丰满的肉体和滚烫的激情,让我拥有悲悯万物的情怀和仰望万物的思想。

⑤停下手中的活计,听一听这秋吧。

这是一个生命的仓库,是一个声音的仓库,这里有芦苇变黄,秋果落地的萧瑟的声音,也有野菊花开放的声音,那些细密的花朵蓬勃而热烈,这里更有虫子们生命更迭的淼响。

那衰落绝不是死亡,而是更迭,那腐烂绝不是结束,而是孕育。

你可以听见生命的伟大,可以听见历史的浩渺,也可以听见岁月脚步的蛩音。

⑥还有那秋天的月亮,一丝一丝,慢慢升起来的绝响。

它挂在乡村的树梢上,像一枚上帝盖上的邮戳,又像天使闪亮的眼睛,纯洁得让人心疼。

这枚时而新芽,时而满弓,时而淡绿,时而浅蓝的月亮呀,用它纯净的颜色,天真的姿态,牵引着我,在尘世的喧嚣嘈
杂中,给我一条通往耳朵,通往诗心,通往家园的路。

⑦把沉睡的耳朵叫醒,把沉睡的心灵叫醒,听一听这秋吧!这潦草而妩媚的秋,这高贵而热烈的秋。

花朵的私语,虫儿的低唱,月影的轻叹,夜风的呢喃,它们此起彼落,又相互缠绕,在寂寥旷远的天地间,共同汇成了一部生命的交响!
10.第③段末尾说“我听见了,我都听见了”,联系全段内容,把“在院内”“听见”的具体声音给写出来。

(4分)
(1)空气变凉的声音(2) ①:
(3) ②Δ;(4) 野菊花开的声音
11.品析下面的句子,按要求答题。

(8分)
(1)它们杷一个个粉嘟嘟的小喇叭举上了头顶,向整个村庄宣布:秋天来了。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它挂.在乡村的树梢上,像一枚上帝盖上的邮戳。

(说说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2.阅读文章,需要我们边读边感悟边思考。

下列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列夫·托尔斯泰》文中的旁批,请你根据从中得到的启发,为本文第③自然段也写段旁批。

(3分)
旁批一:开篇就是一个“特写镜头”,引导读者聚焦于这副脸庞。

旁批二:为何用“低矮的陋屋”来比喻外貌?文中还有一些新奇的比喻,阅读时注意体会其特别的效果。

旁批三:第1至4段层层铺陈,反复渲染托尔斯泰长相的平庸普通。


13.结合原文,谈谈你对题目“听秋”内涵的理解。

(6分)

(四)名著阅读(14分)
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该书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长征》既有对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

C.《长征》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D.《飞向太空港》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可读性强。

E.《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等。

15.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的一份思维导图。

有部分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

(4分)
16,小语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对“长征精神”有所感悟,请你围绕他摘抄的两则材料,具体说说长征精神有哪些内涵。

(4分)
【甲】但是这里却有这个“老狗”,年方17,实际上看上去像14岁,他走了这次长,征,并不把他当一回事。

他说如果红军要再长征两万五千里,他就准备再走两万五千里【乙】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17.按要求作文。

(60分,含书写5分)
鲁迅留学日本,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给予他关怀和鼓励,这种影响在他的回忆中日渐深远,于是他写下了《藤野先生》;朱德出身贫苦,他的母亲勤劳慈爱,这种影响对他投身革命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他写了《回忆我的母亲》.
在你的回忆中,一定有对你影响很大的师长亲朋。

请你以“你的光,照亮了我”为题为他(她)写一篇回忆性叙事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等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