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数乘整数|西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数乘整数|西师大版教案:小数乘整数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第1节,主要涉及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教材内容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
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
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难点:小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2. 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3.2元,他想买一些0.5元的小零食,
请问他可以买几包?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出小数乘整数的概念。
2. 讲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例如
3.2乘以2,就是求2个3.2的和。
3. 讲解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先忽略小数点,将两个数当作整数相乘,然后再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例如3.2乘以2,先忽略小数点,得到32乘以2等于64,然后再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为6.4。
4. 例题讲解:以3.2乘以2为例,讲解运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3.2乘以3的计算,并解释运算过程。
7.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小数乘整数的题目,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
板书题目:3.2乘以2等于多少?
板书答案:6.4
板书过程:
3.2 × 2
———
64 (忽略小数点,整数相乘)
———
6.4 (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七、作业设计
(1)3.2乘以3
(2)4.5乘以2
答案:
(1)3.2乘以3等于9.6,运算过程见板书设计。
(2)4.5乘以2等于9,运算过程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及时给予讲解和指导。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完成更多的小数乘整数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情景引入
教案中通过小明想要买零食的情景引入小数乘整数的概念。
这个情景引入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的补充和说明如下:
“在这个情景中,小明有3.2元,想要买0.5元的小零食。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小明最多可以买几包零食来引出小数乘整数的概念。
这个计算过程实际上是求3.2里面有几个0.5,也就是3.2除以0.5,但这里我们用乘法来表示,即3.2乘以2。
这样的引入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小数乘整数实际上的意义。
”
二、讲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案中提到小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这是小数乘整数运算的基本意义,理解这一点对于学生掌握运算方法非常重要。
我的补充和说明如下:
“我们可以将小数乘整数看作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比如3.2乘以2,实际上就是求2个3.2的和是多少。
这里的关键是要理解‘相
同加数’的概念,即每个加数都是3.2。
通过这个意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
三、讲解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教案中给出了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先忽略小数点,将两个数
当作整数相乘,然后再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这是
小数乘整数运算的核心步骤,学生需要熟练掌握。
我的补充和说明如下:
“在小数乘整数的运算中,我们忽略小数点,将两个数当作整数
来相乘。
比如3.2乘以2,我们先不看小数点,将3.2看作32,2看作2,进行整数相乘得到64。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小数点的位置来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在这个例子中,3.2有一位小数,2是整数,所以结果
6.4也应该有一位小数。
这就是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
四、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教案中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
加深理解。
这是巩固学生运算方法的重要环节。
我的补充和说明如下:“在讲解例题时,我会让学生跟我一起动手操作,这样他们可以
更直观地看到运算过程。
比如,我会让学生先忽略小数点,将3.2乘
以2的过程写出来,然后再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
五、板书设计
教案中给出了板书设计和题目,板书题目是3.2乘以2等于多少,板书答案是6.4。
板书过程清晰地展示了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我
的补充和说明如下:
“板书设计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运算方法的重要工具。
在板书
设计中,我会将题目、答案和运算过程都展示给学生。
比如,对于
3.2乘以2这道题目,我会先写下3.2和2,然后进行整数相乘得到64,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得到6.4。
这样,学生
可以通过板书设计来巩固和加深对小数乘整数运算方法的理解。
”
六、作业设计
教案中给出了两道小数乘整数的题目,并要求学生写出运算过程。
这是检验学生掌握运算方法的重要环节。
我的补充和说明如下:“通过作业设计,学生可以在课后独立完成小数乘整数的题目,
并解释运算过程。
这样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培养
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批改作业时,我会注意学生的运
算过程是否正确,以及他们对小数乘整数运算方法的理解是否准确。
”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教案中提到了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
要环节。
我的补充和说明如下:
“在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
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自主完成更多
的小数乘整数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我还会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
实际生活中去,比如在购物时进行价格的计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
地感受到数学的实际意义。
”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运算方法时,我尽量使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且注意语调的起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
还会在讲解过程中加入一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 时间分配:在教学过程中,我合理分配了时间,确保每个环节
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
例如,在讲解例题时,我会让学生
跟我一起动手操作,这样他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运算过程。
3.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我适时地向学生提问,以检查他们
对小数乘整数运算方法的理解。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 情景导入:通过小明想要买零食的情景引入小数乘整数的概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样的导
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的深入程度:在讲解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时,我需
要更加深入地讲解和阐述运算规则,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
2. 课堂提问的多样性:在课堂上,我需要更加多样化地提问,以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教学资源的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
资源,如PPT、视频等,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 课后作业的布置: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我需要注意作业的难易
程度和量,既要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又要注意不要给
学生造成过大的负担。
课后提升
1. 小明有
2.5元,他想买一些0.3元的小玩具。
请问他可以买几包?请写出运算过程。
答案:小明可以买8包小玩具。
运算过程如下:
2.5 ÷ 0.3 = 8.333(忽略小数点,整数相除)
———
8 (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2. 妈妈买了
3.6元的苹果,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2元。
请问妈妈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请写出运算过程。
答案:妈妈买了1.8千克的苹果。
运算过程如下:
3.6 ÷ 2 = 1.8(忽略小数点,整数相除)
———
1 (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3. 小华有
4.8元,他打算用这些钱去买一些0.2元的铅笔。
请问他最多可以买几支铅笔?请写出运算过程。
答案:小华最多可以买24支铅笔。
运算过程如下:
4.8 ÷ 0.2 = 24(忽略小数点,整数相除)
———
4 (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通过这些课后练习题,学生可以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对小数乘整数运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同时,这些题目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