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矫正》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暂停
• 停又叫强化暂停,是为了抑制某特定行为的 发生或使它的发生率下降,而让行为者在一 段时间内得不到对行为的任何强化刺激的一 种行为干预方法。
• 强化暂停有两种做法:1.在某段时间里对目 标行为不进行强化,如孩子看电视,吵闹, 家长关电视几分钟;2.让行为者离开行为发 生情景,到暂停区域呆上一段时间,如人来 疯的孩子,父母可让孩子呆在小房间里静坐。
• 三、恐惧与焦虑
• (一)小学生情绪困扰
• 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学校恐怖和社交退 缩。
• 问题: • 你还有见过其它的情绪困扰现象吗?
• (二)恐惧和焦虑的矫正
• 1.认知调整
• 认知调整的焦点不放在“正确认识”上, 而是放在帮助学生确认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带来的消极后果上;
• 然后,向学生介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讨 论这是学生能够接受的;
一环或基础。
• 1.定义目标行为 • 这种定义应是操作性定义,应包括行为类别。 • 2.行为的观测 • 观测要确定具体的观测时段和场景;方式多
样。
• 第二节 行为矫正的基本策略
• 一、强化 • 斯金纳认为,任何学习(行为)的发生、变化
都是强化的结果,因而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 控制行为。他的强化理论可概括为:有机体行 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 的过程。 • 强化是指在条件作用下,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 应的概率增加的一切刺激和事件。
• 2.采取适当策略
• 强化代替惩罚与忽略;建立有效行为(如, 补偿、升华、循序渐进);个别辅导和小 组辅导结合。
• 二、注意缺陷 • (一)对注意缺陷的认识 • 主要表现为分心和注意缺乏。 • 其中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是值得关注的。 • 具体症状诊断标准见p170. • 注意:我们没有资格诊断儿童是否患有
们改变行为,包括通过改变环境影响行为 的方法。
• 二、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 1.问题行为是习得的; • 2.各个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 • 3.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殊关系; • 4.重新学习可矫正问题行为。
• 三、行为矫正与行为治疗
• 二者基本同义,略有差异:
• 1.行为治疗:巴甫洛夫-沃尔普学派、认知学 派;重视应答性行为、内隐行为;临床治疗, 治疗室内进行;奠基于临床情境的实验,欧 洲采用。
• 五、代币制
• 这是一种通过强化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应 用于指导性的治疗性环境中,能够系统地管 理该环境中的个体行为。
代币制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步骤: 1.示范或告诉来访者什么是期望的行为。 2.确定用作“代币”的项目。 3.确定兑换代币、给予奖赏的时间和地点。 4.当代币疗法实施中出现对抗期望行为的非期
第六章 小学生行为矫正
第一节 行为矫正概述
• 一、行为矫正的涵义
• (一)行为的含义 • 从广泛意义上说,行为既包括外显行为
(如,写字、奔跑),也包括内隐意识过 程(如,焦虑、恐惧)。 • 行为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 可以被观察、描述、记录、测量的,可以 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们的所作所为。
• 最后,帮助学生认识到替代性的情绪反应 对他们更有利。
• 2.放松训练 • 关于这,前面章节已经讲过。 • 3.实施脱敏 • (1)系统脱敏 • (2)现实脱敏
感谢下 载
• 讨论: • 惩罚的作用与副作用。
• 三、消退
• 消退是为了达到降低某特定行为的发生率, 或者为了达到使它不再发生的目的,在该 行为发生之后不再给予任何强化刺激的一 种行为干预方法。一老人“驱逐”小孩离 开花园例;对小孩哭闹要东西的处理。
• 影响消退的因素: • 1.行为消退前的强化程度; • 2.行为消退后的强化程度。
• 惩罚是指当某个行为反应所立即伴随的后 果,可以减弱或降低该行为出现的次数或 频率。
• 正惩罚是指呈现某事物,导致行动者痛苦 并使特定行为消失。如打屁股等。
• 负惩罚是指移去某事物,导致行动者痛苦 并使特定行为消失。如罚款等。强化暂停 和反应代价都属于惩罚。
• 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 • 1.惩罚要及时; • 2.行为反应与后果要有一致性; • 3.因人而异。
• 2.行为矫正:斯金纳学派,社会学习理论学 派;重视操作行为、外显行为;学校、家庭 等非临床,自然生活、特殊训练情境进行; 奠基于任何动物操做实验,美国采用。
• 四、行为矫正的一般过程
• 1.分析来访者现有的问题行为,明确其行为 产生的真正原因;
• 2.建立来访者行为矫正的心向,争取来访者 的积极配合;
• 3.制定行为矫正实施方案,确定所要采用的 治疗技术和手段;
• 4.实施方案,对期望行为的出现给予及时的 强化和巩固。
• 5.监控来访者行为变化的情况,评价治疗的 效果,及时调整矫正方法。
• 举例:如“计时隔离”(time-out)
• 五、行为的观测与记录 • 对目标行为的观测与评估是行为矫正的重要
• 学业成就低下不仅存在上述因素,还包括 一些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如教育机会 缺失、家庭经济条件低下、教学不当等。
• 辨析:学业不良儿童的认知能力缺陷就是 智力整体发展三)学业不良的矫正
• 1.改善矫正理念
• 寻找关键的切入点;行为的建立比消除更 重要;重视情绪、情感的作用。
望行为时应运用“反应代价”。即每当非期 待行为出现时拿走相应代币。
第三节 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矫正
• 一、学业不良
• (一)涵义 • 学业不良主要是指正常心智的学生由于在
某些学习能力或技能上存在缺陷而导致学 习水平不佳的现象。 • 学业不良学生需要额外辅导或需要特殊的 教育和帮助。
• (二)学业不良的类型与特征
• 1.发展性学业不良 • 表现有原发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 2.学业性学业不良 • 表现为学科学习上的困难。 • 3.行为-情绪性学业不良
• 表现为社会评价中的品行问题、不适应或不 成熟行为以及个性问题而导致的学业不良。
• 4.学习无能和学业成就低下
• 学习无能指因遗传、发育迟缓或神经功能 失调等因素造成的学业不良;
• (二)行为矫正的涵义
• 行为矫正技术不仅可以矫正特殊个体的不 正当行为,还可以用于正常个体的教育, 一方面是帮助他们建立、巩固个发展良好 行为;另一方面是帮助他们矫正或消除一 些不良行为。
• 行为矫正主要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 习理论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 变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
• 行为矫正一般包括分析和矫正两个方面: 分析是指识别环境和某一特定行为之间的 关系,分析某种行为产生的原因;矫正是 指开展和实施某种程序和方法,来帮助人
ADHD. • 问题: • 你对儿童多动症有何认识?
• (二)对注意缺陷的矫正
• 1.尊重和接纳 • 2.注重课堂管理 • (1)及时强化注意缺陷学生的积极行为; • (2)适当处罚也是必要的; • (3)协商实施行为控制或签订行为契约; • 3.改善父母教育方式 • 4.提供改善人际关系的小组辅导
• 正强化是指呈现某事物,导致行动者愉快 并使特定行为表现频率增加。如奖励等。
• 负强化是指移去某事物,导致行动者愉快 并使特定行为表现频率增加。如逃避等。
• 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
• 1.行为反应与后果产生的时间间隔; • 2.行为反应与后果之间的一致性; • 3.强化物与行为人的关系。
• 二、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