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保山市农科所选育的水稻品种米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有近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1],水稻是保山市最主要的口粮作物,
近年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单产500多千克,总稻谷50余万t ,单产、总产均居首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优质米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优质稻谷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
认真做好优质米的生产和供应是保山市水稻生产的首要任务。

本文作者对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保山市农科所选育并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2个水稻品种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了解保山市农科所水稻品质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品质育种提高参考[4]。

作者简介:王硕(1989-),女,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育种与示范推广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wangshuo1989121@
近几年保山市农科所选育的
水稻品种米质分析


钏兴宽
康洪灿李国生
王锦艳
尹正钦
何荣满
(云南省保山市农业技术综合推广中心
保山678000)
摘要:对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保山市农科所选育并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2个水稻品种的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农科所水稻育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优质育种还相对落后,综合优质达标率(国标优质米3级或以上)仅有8.3%,其中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优质达标率(国标优质米3级或以上)分别为100%、83%、42%、83%、100%、83%。

各品种间外观品质差异较大,尤其是垩白粒率、垩白度,外观品质是制约保山市水稻品种品质提高的主要因子,今后优质育种应该首要降低垩白。

关键词:水稻;审定品种;品质;分析
3小结
5种药剂处理对番茄根结指数及防治效果有明
显的影响,10%噻唑磷处理根结指数最低为17.63%,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1.34%。

5种药剂处理后35d 、70d ,土壤虫口减退率明显升高,防治效果明显,10%
噻唑磷虫口减退率最高,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25%和88.54%。

5种药剂处理明显增加了番茄的株高和茎粗,显异达到显著性水平,10%噻唑磷处理株高最高、茎粗最大,分别为102.21cm 、8.81mm 。

参考文献
[1]于力,朱为民,薛林宝,等.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06(11):35-38.
[2]李戌清,郑经武,郑积荣,等.番茄根结线虫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4):748-752.
[3]陈志杰,张淑莲,李泽宽,等.陕西温室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治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8(5):49-51.[4]刘鸣韬,孙化田,张定发.春保护地蔬菜田根结线虫的分布及发生规律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1):64-66.
[5]刘晓云,王彩芬,臧少先,等.几种杀线虫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J].北方园艺,2010(14):156-158.
[6]张芸,胡铁军,师迎春.蔬菜根结线虫病药剂防治的实践体会[J].中国植保导刊,2004(10):18-19.
[7]邹雅新,曹素芳,马娟,等.阿维菌素和硫线丹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J].植物保护,2009,35(2):39-43.
[8]李英梅,洪波,许烨,等.移土法防治根结线虫效果及对土壤养分和黄瓜生长的效应[J].西北农业学报,2012,21(7):44-48.[9]张绍松,李成云,周晓罡,等.番茄根结线虫分离和苗期接种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3):659-663.
[10]肖炎农,王明祖,付艳平,等.蔬菜根结线虫病情分级方法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4):336-338.
139--
1材料与方法
以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保山市农科所选用并通过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2个品种为材料(见表1),对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粒长、长宽比等11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主要来源于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表。

采用Microsoft 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稻米品质按GB/T17891-1999进行分级[5]。

2结果与分析
2.1审定品种(组合)基本情况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保山市农科所选育并通过
表1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保山市农科所选育的水稻品种
品种名称品种来源审定编号
岫粳12号70优4号/合系41号滇特(保山)审稻2011031号岫粳14号香粳834滇特(保山)审稻2009007号岫粳15号合系2号/岫粳4号滇特(保山)审稻2009008岫粳16号岫粳11号/合系41号滇审稻2012009号
岫粳18号滇粳优6号/隆试1号滇审稻2015001号
岫粳19号昌86-11/滇粳优一号
岫粳20号岫87-15/滇超2号滇特(保山)2011033号岫粳21号滇系4号/岫4-10滇特(保山)审稻2013001号岫粳22号香粳834/合系41号滇特(保山)审稻2013002号岫粳23号楚粳9号/合系25号/岫87-15滇特(保山)审稻2013003号两优2887NC2119s-228/R187滇特(保山)审稻2010022号保粳杂2号N95076s/保恢4号滇审稻2012008号
审定的品种有12个,其中常规粳稻品种10个,占83%;杂交组合2个,占16.7%。

2.2不同品种(组合)米质比较
从表2可见,2008-2017年保山市农科所选育并通过审定的12个品种中,没有一个品种达到国标优质米1级标准;达到国标优质米2级标准的品种有1个,占8.3%;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的品种有1个,占8.3%;有11个未达到优质标准。

其中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国标1级达标率分别为100%、75%、8%、8%、42%、67%;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国标2级达标率分别为100%、75%、8%、58%、92%、75;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国标3级达标率分别为100%、83%、42%、83%、100%、83%。

2.3品质性状分析
从表3可见,各品种间外观品质差异较大,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品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4.1%、59.5%、36.3%;出糙率变异系数为1.1%,品种间差异较小;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变异系数
分别为9.5%、4.3%、8.0%。

在今后的育种中,需要继
续注意提高外观品质。

3结论与讨论
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保山市农科所水稻育种
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优质育
种还相对落后,没有1个品种达到国标1级优质米
标准,综合优质达标率[4](国标优质米3级或以上)仅有8.3%,其中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
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优质达标率(国标优质米3级
或以上)分别为100%、83%、42%、83%、100%、83%。

各品种间外观品质差异较大,尤其是垩白粒率、垩白
度,外观品质是制约保山市水稻品种品质提高的主
要因子,今后优质育种应该继续注意提高外观品质。

本研究表明,12个品种间外观品质差异较大,尤
其是垩白粒率、垩白度,外观品质是制约保山市水稻
品种品质提高的主要因子。

刘利成等[2]研究显示,直链淀粉含量是导致食味品质较差的主要因子,并与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吕海峰[3]等研究表明,垩白
140 --
表312个水稻品种(组合)品质性状
性状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CV(%)出糙率(%)84.481.482.940.943357961 1.1整精米率(%)74.052.067.00 6.3738100499.5垩白粒率(%)66.0 4.039.8017.5564644.1垩白度(%) 6.40.2 3.04 1.80829318559.5透明度(级) 2.0 1.0 1.420.51492865136.3碱消值7.0 5.0 6.530.6768912910.4胶稠度(mm)90.060.075.407.8213964510.4直接淀粉含量(%)19.213.616.17 1.91374612811.8粒长 5.4 4.7 5.110.218257563 4.3长/宽 2.2 1.7 1.880.1489356188.0
粒率、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选育
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能有效降低垩白。

因此,从低直
链淀粉含量品种筛选优质品种,是优质育种的一条
捷径。

目前保山市农科所选育审定的品种中,直链淀
粉含量相对较低,均值为16.17%(国标优质米1级的
直链淀粉含量要求在15%~18%之间)[5],低于15%的品种有2个,可以对这些直链淀粉含量相对较低的
品种进一步筛选和研究,或是直接作为品质育种改
良资源。

这一观点也与姜秀英[4]等的观点相吻合。

参考文献
[1]林海,庞乾林,王志刚,等.2015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J].中国稻米,2016,22(6):4-9.
[2]刘利成,闵军,刘三雄,等.湖南优质稻品种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稻米,2015,21(1):30-33.
[3]吕海峰,钱丽丽,张东杰,等.黑龙江稻米品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4(10):1-3.
[4]姜秀英,吕军,姚继攀,等.2011-2015年辽宁省审定水稻品种米质分析[J].中国稻米,2017,23(5):63-64.
[5]杨仕华,廖琴.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9.
表212个水稻品种(组合)品质情况
品种名称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mm)直链淀粉含量岫粳12号84.466.828 1.47815
岫粳14号83.271.164 6.47416.2
岫粳15号83.77055 5.58016.6
岫粳16号83.458.836 3.68213.6
岫粳18号83.767.151 4.68015.7
岫粳19号82.671.940.27115
岫粳20号81.869.338 1.96013.8
岫粳21号83.469.830 1.87019.2
岫粳22号83.5746647018.9
岫粳23号82.671.246 2.38016.2两优288781.45230 2.47015
保粳杂2号81.66230 2.49018.8
3级优质米标准≥77.0≥62≤30≤5.0≥6015.0~20.0 2级优质米标准≥79.0≥64.0≤20≤3.0≥7015.0~19.0 1级优质米标准≥81.0≥66.0≤10≤1.0≥8015.0~18.0
14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