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63824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a.png)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巩固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立体图形的分类、特征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立体图形知识,为初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图形知识,对立体图形的分类、特征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识别各种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立体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分类、特征和应用。
2.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总结立体图形的分类。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拓展应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立体图形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年级上数学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PPT课件
![六年级上数学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edce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4.png)
其他学科中的图形与几何应用
物理:力学、光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与空间几何关系密切。 地理:地球形状、地貌形态都与图形和几何有关。 艺术:建筑设计、雕塑绘画都离不开图形与几何。
07
复习巩固与提高
基础练习题
基础练习题是针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添加标题
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观察物体和图形的测量是几 何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后续学习立体几何、解 析几何等知识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组合图形的分析和计算
定义:组合图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成的图形 难点:如何分解组合图形为基本图形,并求出其面积或周长 易错点:忽视组合图形的整体性,直接求出各基本图形的面积或周长 解决方法:采用“分治”策略,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后再分别计算
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
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 图形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测量方法及单位换算 图形与变换:平移、旋转等图形的变换方法及实际应用 图形与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及坐标的使用方法
03
梳理与拓展
直线、射线、线段
定义:直线是两 端无限延伸的线, 射线是无限延伸 的线,线段是有 限长度的线。
回顾知识点:回顾图形的认识、周长、面积等知识点 图形分类:根据图形的特点,将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图形特点:介绍每种图形的特点,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图形周长与面积:回顾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几何量及其测量
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等是几何学中常见的量。 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等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各不相同。 对于不同的几何图形,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获取相应的几何量。 测量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精度要求。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3)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3)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ad50c9650e52ea541898c0.png)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2.图形与几何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3)【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概括化。
3、通过实际操作,经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归纳各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立体图形的认识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第4题的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
2.指名学生说说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3.指名学生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用课件逐一显示字母所表示的名称。
4.上面的图形能分类吗?可以怎样分?依据的标准是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面都是平面都有一个曲面教师注意板书。
5.长方体与正方体。
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点教师:长方体与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归纳整理吗?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动手写一写,并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下表: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教师:上面我们比较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那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并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圆柱和圆锥。
教师: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呢?你能说一说吗?组织学生观察,书面写一写,小组议一议。
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并板书:圆柱:三个面,上下两个圆是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总复习:第9课时 立体图形∣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总复习:第9课时 立体图形∣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5d35197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6.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总复习:第9课时立体图形∣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立体图形。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立体图形的构成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2. 常见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命名3. 立体图形的构成和特点分析4. 立体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常见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命名。
2.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构成和特点分析,立体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立体图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通过直观感受,识别和命名立体图形。
4. 活动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立体图形的构成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 活动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立体图形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活动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立体图形的构成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161c9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d.png)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主要包括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图形的密铺和镶嵌。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整理和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对一些复杂图形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还不够熟悉,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难点:解决一些复杂图形的计算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和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图形,让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图形和立体模型,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2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927be7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9.png)
大正方体的体积:6×6×6=216(cm3) 小正方体的体积:2×2×2=8(cm3)
216÷8=27(个)
大正方体的表面积:6×6×6=216(cm2) 小正方体的表面积:2×2×6×27=648(cm2)
V圆锥=
1 3
πr2h
长方体、正方体与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有什么联系?
它们都是柱体,所以都可以 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立体图形 表面积计算公式 体积计算公式
S=2(ab+ah+bh) V=abh
S=6a2 S=2πrh+2πr2
V=a3 V=Sh V=πr2h
V=
1 3
πr2h
怎样测量出一块拳头大的鹅卵石的体积?
5.*一个正方形的内部有一个四分之一圆(涂色 部分)。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cm2,涂色部 分的面积是多少?
3.14×10÷4=7.85(cm2) 答:涂色部分的面积是7.85cm2。
6.*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框架。在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糊一层纸,怎样围框 架用纸最多?
围成一个棱长为2cm的正方体用的纸最多。
答:这个圆锥形铁块的高约是9.6cm。
4. 一个箱子下半部的形状是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 上半部的形状是圆柱的一半。算出它的表面积 和体积。 表面积: 20×20×5+3.14×20×20÷2+3.14×(20÷2)2 =2942(cm2) 体积:20×20×20+3.14×102×20÷2=11140(cm3)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R·六年级下册
复习导入
巩固旧知
六年级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以及反思
![六年级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以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5ca304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0.png)
六年级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以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平面图形复习(1)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性质和分类。
(2)圆的性质和圆周率的概念。
2. 第二课时:立体图形复习(1)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
(2)圆柱、圆锥的性质。
(3)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3. 第三课时:图形变换复习(1)平移、旋转的性质和应用。
(2)轴对称的概念和应用。
4. 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复习(1)坐标系的认识。
(2)位置与方向的表示方法。
(3)坐标与图形变换。
5. 第五课时:面积与体积复习(1)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2)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3)面积和体积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图形变换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注重练习设计,分层提问,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复习中提高。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合作交流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复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系统地复习了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4.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知识点归纳】六年级下数学知识点讲解-2019小升初总复习第五章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测量
![【知识点归纳】六年级下数学知识点讲解-2019小升初总复习第五章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371ec86e524de518974b7d54.png)
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测量O知识旅理>考点一表面积、体积、容积的含义及体积的单位1.表面积:物体表面面积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通常用S 表示。
常用面积单位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公顷。
—2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通常用V表示。
常用体积单位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 .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它们的容积或容量。
常用容积单位是升、毫升,1 升= 1000毫升。
4 .体积与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考点二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解】6 X 5 + (6 X 4 + 5 x 4)X 2 = 30 + 88 = 118(平方分米)答:至少需要118平方分米的玻璃。
是1.5米,每滚动一周能压多大面积的路面?如果它滚动 20周,那么压路的面积是多少?【解】3.14 X 1.5 = 4.71(平方米)4. 71 X 20 = 94.2(平方米)答:每滚动一周能压4.71平方米的路面;如果它滚动20周,那 么压路的面积是94.2平方米。
典型例题o1做一个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的玻璃鱼缸,至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周长是3.14米,长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2厘米,就成为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48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体的体积。
【解】48^4^2 = 6(厘米)6 + 2 = 8(厘米)6 X 6 X 8 = 288(立方厘米)答: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288立方厘米。
上(如图所示),酒瓶的容积是多少?【解】3.14 X (6 £)2 X [20 + (30 - 25)]=3.14 X 9 X 25=706.5(立方厘米)答:这个酒瓶的容积是706.5立方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国通用)小升初专项复习:立体图形(专项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国通用)小升初专项复习:立体图形(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30f0a0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4.png)
通用版小升初专项复习:立体图形一、填空题1.下面图形以红色线为轴旋转后会得到圆锥吗,如果是说出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
2.至少用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拼成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3.把一块长8dm、宽6dm、高5dm的长方体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则它的表面积最多增加dm2,最少增加dm2。
4.绕着一个圆锥形状的碎石堆的外边缘走一圈,要走18.84米.如果这堆碎石的高是2.4米,它的体积是立方米?5.一个底面半径是20cm、高是15cm的圆柱形铁块,可以熔铸成个底面直径是20cm、高是15cm的圆锥形铁块。
(损耗不计)6.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7.把一个底面直径为3厘米、高是5厘米的圆柱体沿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
8.把一个棱长是3dm的正方体,切削成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dm2。
9.5x=4y,那么x∶y=∶.二、单选题10.下面图形中,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A.B.C.D.1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41.3c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cm3。
A.47.1B.141.3C.282.6D.423.912.有一堆小麦如下图,从上面及侧面看,形状大致会是()A.三角形,圆形B.梯形,圆形C.圆形,长方形D.圆形,三角形13.如下图,这块石头的体积约是()cm3。
A.500B.1000C.5000D.6000 14.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A.2B.23C.6D.1015.奇奇将圆柱内的水倒入()圆锥内,正好倒满。
A.B.C.D.16.学校买来420本课外书,按照人数的比分配给六年级3个班。
六(1)班42人,六(2)班50人,六(3)班48人。
六(3)班可分得()本。
A.126B.140C.144D.15017.如图所示的展开图中是左边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B.C.D.18.用一块长56.52cm、宽31.4cm的长方形铁皮,配上一块直径()cm的圆形铁皮可以做成一个容积最大的水桶。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专题24立体图形的认识全国通用 有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专题24立体图形的认识全国通用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3075a6a1c7aa00b52acbbd.png)
24.立体图形的认识知识要点梳理一、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的展开图圆柱的展开图圆锥的展开图二、观察物体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观察,来获得其形状、大小、颜色等各方面的信息。
1.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三、立体图形的认识1.长方体与正方体特征的区别与联系2、圆柱、圆锥的特征考点精讲分析典例精讲考点1立体图形的认识【例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0厘米,其中长5厘米,宽3厘米,高是多少厘米?【精析】根据长方体棱长总和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长方体的高。
【答案】40÷4-5-3=2(厘米)答:高是2厘米。
【归纳总结】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例2】把一个大正方体木块表面涂上红色的漆(如图),锯成完全一样的27块小正方体木块。
小正方体中一面红色、二面红色、三面红色各有多少块?【精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正方形被切割成小正方体后,一面有红色的在大正方体每个面的最中间(如A处),两面有红色的在大正方体每条棱的中间(如B处),三面有红色的在大正方体的8个角上(如C处),没有红色的在中心内部。
【答案】因为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所以一面有红色的是6块,两面有红色的是12块,三面有红色的是8块。
【归纳总结】根据正方体表面涂色的特点,分别得出切割后的小正方体涂色面的排列特点。
【例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把正方体分为两个多面体,则截面最多会是()边形。
【精析】正方体有六个面,欲截最多边,肯定是平面与最多的面相交,形成的交线越多,多边形边数就越多。
让截面过正方体的各条棱的中点。
【答案】六【归纳总结】正方体有六个面,用平面去截正方体时,最少与三个面相交得三角形,最多与六个面相交得六边形。
考点2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例4】在下面四个正方体中,()正方体展开后可能得到右面的展开图。
总复习——二图形与几何 第3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课件)熟悉而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总复习——二图形与几何 第3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课件)熟悉而六年级下册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753de86c175f0e7dd137f4.png)
图形与几何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第3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
知识梳理
需要回顾整理的内容有哪些呢?
长方体
正方体
立体图形
圆柱
圆锥
表面积、体积的推
导及计算
要点回顾
知识点1:立体图形的特征
名称
相同点
顶
面 棱
点
不同点
面的大
面的形状
小
棱长
联系
6个面都是长方形 相对面 相对的4
(特殊的有两个相 的面积 条棱长 正方
答:这个鱼缸的底面积是9平方分米,能装13.5升水。
教材第108页“应用与反思”第31题
17.商店运来12箱啤酒,把它们堆放成
长方体形状,它们的占地面积可能是
多少平方分米?
要堆放成长方体形状,可以有很多种状况:
2
1
3
12箱
这三种情况都是
12个箱子接触地面,所
以占地面积一样,我们
把它们视为一种情况。
由长方形(正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形成。
有2个面: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只有一条高。
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扇形。
由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形成。
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当长方体的长、宽、高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体。
当圆柱的上底面的面积等于 0 时,就变成了圆锥。
形通风管。如果每平方米铁皮30元,做这些通风管需
花多少钱?
2×3.14×3×50×60=56520(平方厘米)
56520平方厘米=5.652平方米
30×5.652=169.56(元)
小学数学教案:《立体图形的认识》(7篇)
![小学数学教案:《立体图形的认识》(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a7676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2.png)
小学数学教案:《立体图形的认识》(7篇)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小学数学教案:《立体图形的认识》》,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活动过程:一。
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
简单认识立体图形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三。
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
幼儿操作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名校冲刺精编讲义第18讲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学生版)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名校冲刺精编讲义第18讲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11fb8c50e2524de5187e60.png)
第 18 讲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
爱永远宝贝
知识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名称
长方体
图形
正方体
展开图
面
6个
6个
相同点 棱
12 条
12 条
顶点
8个
面的特点 不同点
面的大小
6 个面一般是 长方形 , 也可 能有 2 个相对的是 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 相等
棱长
相对的棱的长度 相等
3
3. 正方体的体积 ( 容积 )= 棱长×棱长×棱长 , 用字母表示为 :V= a
爱永远宝贝
考点一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来源:学+科+网]
【例 1】( 2019 春?福田区期末)如图
幅图中,是这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这个正方体的上半部分是阴影,下半部分是白色的,下面四 )
A.
B.
C.
不规则的石块后有水溢出,把石头从缸内取出后,水深变为
1.1dm ,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1.( 2019 秋 ?曹县校级月考)一个长方体玻璃缸,长 8dm ,宽 6dm ,高 4dm ,水深 3dm .如果投入一块棱 长为 4dm 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会溢出来吗?为什么?(请用计算说明理由)
爱永远宝贝
它的前后两面涂上白色油漆, 踏
爱永远宝贝
公众号:小升初数学压轴题天天练
4.一个礼堂长 20 米,宽 15 米,高 8 米,要粉刷礼堂的顶和四壁,除去门窗面积
米用涂料 3 千克,实际粉刷时有 1 的损耗,粉刷这个礼堂共需涂料多少千克? 10
爱永远宝贝
120 平方米,平均每平方
考点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共3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共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094d42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d.png)
生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生2: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圆锥体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什么图形?生3: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们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会将学过的图形会逐级分类、整理,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在分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分类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二要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 【环节二:合作探究归纳整理。
】(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预设:生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
生2:射线只能向一端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生3:线段有两个端点生4: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是互相平行,可以是互相垂直生5:还可以是相交、重合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在练习纸上按要求画一画①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②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③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④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随堂检测练习87页做一做第1题按要求画一画,教师出示练习内容。
(二)复习角。
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各种角的特征是什么?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怎样画一个角?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并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用量角器规定度数的角。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https://img.taocdn.com/s3/m/2e35cd4e915f804d2a16c15b.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7一138页,练习三十一的第l 一9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具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137页上的图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让学生先想一想这些图形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
指名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
各图形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什么?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它们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圆柱、圆锥和球*是一类,它们都有一个面是曲面。
)教师: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复习。
1.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是长方形。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什么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的12条棱有什么特点?(长度全部相等。
)教师可以把上面的复习整理成下表。
教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圆柱和圆锥。
教师:圆柱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平面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例面。
)圆锥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锥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
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简单板书:圆柱:3个面,2个大小相等的圆和1个曲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 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b38b3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8.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立体图形的认识复习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提高学生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1 知识回顾1.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 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1.2 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P17第1题。
2. 完成课本P17第2题。
1.3 课堂小结第二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2.1 知识回顾1. 圆柱有3个面,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2.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2.2 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P18第1题。
2. 完成课本P18第2题。
2.3 课堂小结第三章:立体图形的认识3.1 知识回顾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定义。
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性质。
3.2 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P19第1题。
2. 完成课本P19第2题。
3.3 课堂小结第四章:立体图形的应用4.1 知识回顾1. 如何运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解决实际问题。
2. 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2 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P20第1题。
2. 完成课本P20第2题。
4.3 课堂小结5.1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P21第1-4题。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第六章:立体图形的变换6.1 知识回顾1.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叫做平移。
2. 旋转: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6.2 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P22第1题。
【知识学习】六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及练习题
![【知识学习】六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da073303d8ce2f00662381.png)
六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及练习题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6.6.2.4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课型复习课使用教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例3,练习十九第11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讨论等活动中,进一步整理学过的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技能。
3.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2.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回顾再现:愿意和老师做一个游戏吗?这个游戏叫“我说你猜”。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立体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描述,猜测一下,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看谁反映最快。
有6个面,其中一个面是长方形。
(可能是长方体)有6个面,其中一个面是正方形。
(可能是正方体)我摸到一个曲面,还摸到一个平面圆。
(可能是圆柱)我还是摸到一个曲面,哟,扎我的手。
(可能是圆锥体)师:同学们都真聪明。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认识的整理与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一)如何分类图形。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讨论。
(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和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
师:好!我们就按照同学们的分类来整理复习,先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再探讨圆柱、圆锥和球。
大家摸一摸你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记一记它们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它们在点、线、面上各有哪些特点?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a55fda5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9.png)
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都是长方形(可能 都是完全相同的 有2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形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每条棱的长度相等
o
重点3
h
or
底面是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展开一般是一个长方形,有
时是一个正方形。 有无数条高。
重点4
h or
底面是一个的圆,
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有一数条高。
错正解: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的心连的线连,线就,是
就圆是锥圆的锥高的。高。
归纳总结
圆柱 04 圆锥 03
01 长方体 02 正方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
立体图形的认识
六数•分类•复习
重点透视
立体图形的认识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重点1
6个面一般是长 方形。相对的面 完全相同。
高 宽
长
12条棱,相对的 4条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
长方体有可能有2个 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重点2
6个面完全相同, 都是正方形。
12条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圆柱和圆锥的异同ຫໍສະໝຸດ 圆形2个 曲面1个
无数条 1条
源题解析
题1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是的画“√”。
(1) (√2) (3) (√4) (5)
易错点拨
易错1 判断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一定是一个长方形。(√× )
错正解: 当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时,
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易错2 判断 圆锥的高就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线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个面,1个圆(底面)和 1个曲面(侧面)。
练习二十八第1题
h 1 h
底面 2
4 5
3
h
h
;
http://www.uuuu.vip/ 有书网
mqx37jop
离水远一些儿的地方去发展,那你们后来去了哪里啊?”耿英无助地看看爹和哥哥,可他们似乎都没有准备回答妹妹问话的意思。再看看可怜 的弟弟,耿直却低声说:“姐,还是你说哇。”郭氏看到耿英为难的样子,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也许就该是说到他们父子分离的当口 了„„郭氏咬咬牙,发狠地说:“说哇英子,娘能挺得住„„”耿英忍忍眼泪,低声说:“爹准备带俺们三个去景德镇发展,可就在穿过山涧 小路翻越大山时,建筑在两山之间的拦水大坝,突然之间就,就垮塌了。当时,俺们三个刚刚到了山顶上,可,可爹他,他,他不见了„„” 快八年了,而且爹爹现在就好好地坐在自己的面前,但回想起当时那痛心的一幕,耿英还是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耿正和耿直也哭了。郭氏 和耿兰同时痛哭失声„„耿直哭着说:“娘,都怪俺,是俺非要去看山顶上的那个大坝„„”耿老爹一直认真听着,始终没有插话。听到这里, 他也泪流满面了。懂事的尚武往前挪挪椅子,轻轻推一推他的膝盖。他明白尚武的意思,赶快擦把脸清一清嗓子说:“好啦好啦,俺这不是没 有死嘛!剩下来的俺来说哇!”见妻子略略止住了悲声,小女儿也扬起泪脸来看着自己,耿老爹暗暗咬咬牙,故作轻松地说:“其实啊,说起 来也没有多么复杂。俺被洪水卷走后,努力屏住气,右手抓住扁担抱在胸前,左手像蛤蟆那样划水,竟然就漂浮上来了!眼前正好漂来一块儿 门板,俺就爬上去了。不,是那个会水的白兄弟托着一块儿门板向俺游来,并把俺推上去的!”耿正、耿英和耿直都瞪大了眼睛问:“爹,你 说什么?是白幺爹,他„„”耿老爹点点头,肯定地说:“对,俺当时真是这样看到和感到的!”耿老爹也顾不了耿正兄妹三人还在瞪着眼儿 互相看呢,只管自己继续说下去:“后来,门板被冲到了一百多里远的一个小寺庙前,老和尚和徒弟们发现了俺,就把俺救了。和尚师徒们对 俺很好,老和尚还给俺调理治病。俺把一个聪明可爱的小沙弥当成了小直子。”郭氏又痛哭开了:“原来,你是急疯了啊!”耿老爹拍拍妻子 的胳膊,轻轻地说:“说好了不兴哭的!”耿兰问:“后来呢,俺三哥,难道说,他,他是老和尚的徒弟„„”尚武插话了,轻轻地说:“兰 妹妹,你听咱爹慢慢说嘛,三哥怎么会是老和尚的徒弟呢!”接下来,耿老爹就将如何救不慎落水的尚武,如何将尚文兄妹三个当成耿正兄妹 仨,尚武的父母如何想方设法为自己求医问药„„简要地述说了一遍。说到病好之后确知耿正兄妹三人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耿老爹几次哽咽, 全家人都泪落纷纷。听完了,郭氏哭着说:“俺已经觉察出来,你们父子说话有些个话里有话,但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哇„„”郭氏不 歇气儿地痛哭开了,大家也不再劝说什么,只管各自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5.几何初步知识
立体图形的认识
制作:罗崇金
看图说出下面各图形的名称, 再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什么。
o·
h b
h
a
h
a
a
a
o·r
o·
r
o·r
如果把上面的图形分成两类,可以 怎样分?为什么?
每 个 面 都 是 平 面
都 有 一 个 面 是 曲 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它 们各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 特殊情况两个相对 等。 面为正方形 正方体 6个面 都是正方形 12条棱 8个顶点 长度全部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底面 侧 面 底面
3个面,2个大小相 等的圆(底面)和 1个曲面(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