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2005版)
图书名称:
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
(2005)
图书价格:
196.0 优惠价:180元 主编:
李世玉 发行单位: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杂志社
图书简介: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学习培训及考核取证专用教材,从事压力容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过程装备专业师生作为参考书。
本教程不仅全面阐述了压力容器设计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基础,而且介绍了有关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与技术实践相结合、标准法规与工程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本教程也包含了作者对压力容器法规和标准的分析、解释和说明,
可
供参考。
总目录:
第一章压力容器概念
第二章压力容器设计工作
第三章压力容器法规和标准
第四章压力容器设计基础
第五章材料基础知识
第六章压力容器用材料
第七章工程力学基础知识
第八章内压元件——圆筒和球壳
第九章外压元件——圆筒、球壳和锥壳第十章受压元件——封头
第十一章开孔和开孔补强
第十二章法兰连接
第十三章波形膨胀节
第十四章超压泄放装置
第十五章压力容器制造——下料、成形第十六章压力容器制造——焊接
第十七章压力容器制造——热处理
第十八章压力容器制造——无损检测第十九章压力容器制造——试验、验收第二十章低温压力容器
第二十一章铬钼钢制压力容器
第二十二章卧室压力容器
第二十三章塔式压力容器
第二十四章球形储罐
第二十五章管壳式换热器
第二十六章换热管强度计算
附录A 立式圆筒形储罐。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压力容器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压力容器的管理范围和责任第二条压力容器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的选型、设计、生产、使用、维护、检验、报废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压力容器管理责任由企业的相关部门和职工共同承担。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压力容器管理岗位,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条压力容器管理岗位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和完善压力容器管理制度;2. 确保压力容器的选型符合标准和要求;3. 监督生产过程,确保生产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4. 制定压力容器的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维护;5. 制定压力容器检验计划,确保检验按时进行;6. 确保压力容器的报废按照规定进行。
第三章压力容器的选型和设计第五条压力容器的选型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标准要求进行,压力容器的容积和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六条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要求。
第七条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计算书、图纸和相关材料,相关文件需要保存备案。
第四章压力容器的生产和使用第八条压力容器的生产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
第九条压力容器的使用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第十条压力容器的使用人员须经过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控制能力。
第十一条压力容器的使用期限应在规定范围内,超过期限须依据规定进行检验和维修。
第五章压力容器的维护和检验第十二条压力容器的维护工作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第十三条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验周期应符合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第十四条压力容器的维护和检验工作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证书和资质。
第十五条压力容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第六章压力容器的报废和处置第十六条压力容器的报废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报废时要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完善的处置。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优秀)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优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压力容器是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实行监察管理的设备之一,它的管理范围按国务院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执行,并遵守的关压力容器现行规程标准和制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各单位都应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设计第二条新到的压力容器都必须有相应资格单位设计,并在蓝图上加盖设计单位资格印章,否则不能办理压力容器使用证和使用。
第三章制造与安装第三条制造与安装:(一)所有压力容器都必须在有相应制造资格的单位进行制造,并在蓝图上加盖制造许可证的印章。
(二)现场组装的大型容器(如球罐),施工单位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具有相应的制造许可证。
(三)制造单位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设计总图上应有设计、校核、审核人员的签字,对于第三类中压容器的储存容器,高压容器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应有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负责人的批准签字。
(四)对移动式压力容器、高压容器、第三类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设计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强度计算书。
(五)制造单位应有严格的材料入(出)库管理制度和材料标记转移管理制度,施焊容器的焊工和无损探伤人员都必须有相应的资格,制造单位应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查、试验、材料质量证明书、无损探伤记录、水压、气密等完整资料。
(六)压力容器必须的完整的出厂资料,内容如下:(1)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2)产品合格证(3)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4)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5)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6)焊缝射线检测报告(7)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8)渗透检测报告(9)磁粉检测报告(10)热处理检验报告(11)压力试验检验报告(12)产品制造变更报告(13)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14)焊缝射线检测布片评定表(15)产品监检证书(16)产品竣工图(17)进口压力容器应经商检并出具商检证书第四章使用与维护第四条使用与维护在压力容器投用前,必须逐台登记,取得技术监督局的“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实验室安全6 压力容器
c. 分离压力容器(S)
• 分离器、过滤器等
d. 超高压容器(U)
• p ≥100MPa
d. 贮存压力容器(C、B) 、
• 各种贮罐
6.1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的分类 国家劳动部根据压力容器的压力高低, 国家劳动部根据压力容器的压力高低,介质的危害程度以及在 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 第一类: 第一类:
6.4 压力容器安全措施
随设备) 一、建立完整的压力容器技术档案(随设备 建立完整的压力容器技术档案 随设备 原始技术资料: 原始技术资料: – 设计文件、强度计算书、产品质量证书、 安装质量监督检 验证书和安装使用说明书等。 安全附件技术资料: 安全附件技术资料: – 安装技术说明书和安全装置的检验或更换记录资料。
6.1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的潜在危害性 – 压力容器的压差,使容器具备了能量随时释放的可能性和 危险性(泄漏和爆炸) 工作介质
– 盛装介质毒性越大 越危险 – 工作环境越恶劣(化 学反应、高温)越危 险
工作压力
容积
– 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是指容器在正 常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最高压力 载荷 – 一般来说工作压力越高,或者容器 的容积越大,则容器爆炸时气体膨 胀所释放的能量也越大,事故的危 害性越严重
6.2.1 安全阀 缺点 – 密封性较差
• 即使比较好的安全阀在其正常工作的工作压力作用 下也难免会轻微的泄漏 • 由于弹簧等惯性作用,阀门的开启有滞后现象,因 而泄压反应较慢,当介质不洁净时,阀芯和阀座会 粘连,使安全阀达到开启压力而打不开或使安全阀 不严密,没达到开启压力就已泄漏。
– 同时,安全阀对压力容器的介质有选择性
6.2.3 压力表 E. 压力表的更换 – 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更换: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第 六 章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CLICK TO ADD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CLICK TO ADD TITLE
第 六 章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汇报人姓名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6.2 定期检验方法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属于《容规》适用范围的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其中,在用罐车(以下简称罐车)、在用罐式集装箱(以下简称罐式集装箱)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除符合本规则正文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当遵照本规则附件一《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附加要求》的规定。 第三条 年度检查,是指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6.2 定期检验方法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第四条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一)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全面检验应当由检验机构进行。其检验周期为: 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 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 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评定按本规则第五章进行。 (二)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合格后,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者气压试验。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原则上应当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当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年度检查在同一年度进行时,应当依次进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年度检查,其中全面检验已经进行的项目,年度检查时不再重复进行。 对无法进行或者无法按期进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按照《容规》第138条规定执行。
压力容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压力容器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压力容器的生产企业和单位。
第三条压力容器指使用液态或气态介质,在其内部产生过量压力,以及带外力作用的容器。
第四条压力容器安全生产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二章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第五条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等单位应当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六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及权限。
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为用户单位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第七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第八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处理压力容器的异常情况,如发现泄漏、漏气、异常噪音等,应当立即停机检修,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九条压力容器在运行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超载、超压操作,严禁对压力容器进行非法改造。
第三章压力容器事故应急处理第十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及行动措施。
第十一条如果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并及时报警求助。
第十二条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机检修,查明事故原因,做好事故记录,通报有关部门。
第四章压力容器安全教育培训第十三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在使用新设备、新工艺或换岗、调动人员时,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人员安全操作。
第五章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第十五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对压力容器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压力容器的运行状况、安全阀的有效性、压力表的准确性等。
第十六条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第六章压力容器管理记录第十七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建立压力容器管理档案,记录压力容器的生产、安装、检验、维修、报废等情况。
6.2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进展-II压力容器设计准则的发展讲解
Treaca屈服条件或 Mises屈服条件
6.2近代化工容器设计技术进展概述-Ⅱ压力容器设计准则的发展
4
第一节 近代化工容器设计技术进展概述
二、化工容器的设计准则发展
(3) 爆破失效设计准则 非理想塑性材料在屈服后尚有增强的能力,对于容器(主要是厚壁的)在整
体屈服后仍有继续增强的承载能力,直到容器达到爆破时的载荷才为最大 载荷。 若以容器爆破作为失效状态,以爆破压力作为设计的依据并加以限制,以 防止发生爆破,这就是容器的爆破失效设计准则。高压容器章所介绍的 Faupel公式就是这一准则的体现。
6.2近代化工容器设计技术进展概述-Ⅱ压力容器设计准则的发展
7
第一节 近代化工容器设计技术进展概述
二、化工容器的设计准则发展
(6) 断裂失效设计准则 实际难于避免裂纹,包括制造裂纹(焊接裂纹)和使用中产生或扩展的裂纹
(疲劳裂纹、应力腐蚀裂纹),为防止缺陷导致低应力脆断,可按断裂力学 限制缺陷的尺寸或对材料提出必须达到的韧性指标,这是防脆断设计。 防脆断设计并不意味着允许新制造的容器可以存在裂纹,而是对容器使用 若干年后的一种安全性估计。 新制造的容器,设计时是假定容器内产生了可以检测到的裂纹,通过断裂 力学方法对材料的韧性(主要是指断裂韧性)提出必须保证达到的要求以使 容器不会发生低应力脆断。 在役容器检测出裂纹,可用断裂力学评价是否安全,即压力容器的缺陷评 定。这是基于断裂失效设计准则(或称防脆断失效设计准则)的方法。
得超过允许的泄漏率。 由于介质的泄漏率与结构设计、密封材料的性能和紧固件所施加的载荷密
切有关,非常复杂,所以泄漏失效设计准则很难建立。 大多数国家的设计规范中尚未采用。但欧盟承压设备规范中已在大量研究
与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泄漏失效的设计准则与方法。
第六章 压力容器
第六章 压力容器
第六章 压力容器
§6.4.5蠕变破裂 ⒈原因:在高温下工作的压力容器,当操作温度 超过一定极限,材料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缓慢的塑 性变形,这种塑性变形经过长期的累积后,最终会 导致材料破裂。 ⒉特征: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和蠕变小裂纹,断口 无金属光泽,呈粗糙颗粒状,表面有高温氧化层或 腐蚀物。
核泄漏
第六章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6.2压力容器分类
监察规程》简称“容 规”
根据工作压力、容积、介质状态,界定了压力容器:
★ ①最高工作压力≥0.1Mp;
②内直径≥0.15m,容积≥0.025m3;
③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 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⒈按存在形式 ①固定式压力容器; ②移动式容器。 “容规”不适用 ⒉按设计压力 ①低压容器: 0.1≤P<1.6MPa ②中压容器: 1.6≤P<10MPa ③高压容器: 10≤P<100MPa ④超高压容器: P≥100MPa
⒊按工艺功能 ①反应容器: ②换热容器: ③分离容器: 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和气体净化分离等的 容器,如分离器、过滤器、洗涤器、吸收塔、干燥 塔等;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⒊按工艺功能 ①反应容器: ②换热容器: ③分离容器: ④储存容器: 用于盛装生产或生活用的原料气体、液体、液化 气体等,如各种型式的贮罐、槽车等。
第六章 压力容器
§6.4.4应力腐蚀破裂 ⒉应力腐蚀破裂的特征
①无宏观的塑性变形,断口可见到腐蚀产物; ②发生在结构的应力集中部位或腐蚀介质富集区 ③断口存在两个区域,一是腐蚀裂纹扩展区;二 是快速断裂区。
§6.4.4应力腐蚀破裂 ⒊预防应力腐蚀破裂的措施
①选择对介质不敏感的材料 ②设计时避免应力集中 ③加缓蚀剂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讲义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讲义第一章:压力容器基本概念1.1 压力容器的定义压力容器是一种能够承受内部压力,并用于容纳气体或液体的容器。
在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
1.2 压力容器的主要参数压力容器的主要参数包括:内部压力、工作温度、容积和壁厚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1.3 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根据其结构形式、材料和用途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球罐、圆筒形罐、换热器、反应器等。
第二章: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2.1 压力容器的安全重要性由于压力容器内部压力较高,若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容器破裂、爆炸等严重事故。
因此,掌握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至关重要。
2.2 压力容器的安全法规我国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与评定》等。
2.3 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包括:压力表、安全阀、爆破片、液位计等。
这些装置能实时监测容器的工作状态,并在危险情况下自动启动,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章:压力容器的操作与维护3.1 压力容器的操作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2 压力容器的维护与保养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维护与保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3 压力容器的故障处理当压力容器出现故障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如:停机、泄压等,并及时报告上级,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四章: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本章将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事故案例,使学员深入了解压力容器事故的原因、特点及预防措施。
4.1 事故案例一:压力容器破裂事故分析事故原因:设计不合理、材料缺陷、制造工艺不当等。
4.2 事故案例二: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安全阀故障、操作失误、超压运行等。
4.3 事故案例三:液位计失效事故分析事故原因:液位计损坏、未定期校验、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等。
化工机械设备基础-第六章 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常用材料
五、其他性能 1.组织稳定性 . 2.抗松弛性 . 3.应变时效敏感性 .
第五节 碳钢与铸铁
铁碳合金) 一、钢铁(铁碳合金 是由 %以上的铁和 钢铁 铁碳合金 是由95%以上的铁和0.05%~4%的碳及 % % 1%的杂质元素所组成的台金。 %的杂质元素所组成的台金。 钢——C%=0.02-2% % 铸铁——C%>2%,碳以石墨存在 %,碳以石墨存在 铸铁 %, 纯铁(工业纯铁 工业纯铁)——C%<0.02% 纯铁 工业纯铁 %
5.按支承形式分类 . 立式、 立式、卧式 6.按结构材料分类 . 金属容器、 金属容器、非金属容器
第二节 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容器的总体尺寸——工艺尺寸 工艺尺寸 容器的总体尺寸
(1)强度 强度 (2)刚度 刚度 (3)稳定性 稳定性 容器零部件的机械设计 (4)耐久性 使用年限为 年 耐久性 使用年限为10-15年。 (5)密封性 密封性 (5)节省材料,便于制造 节省材料, 节省材料 (5)方便操作,便于运输 方便操作, 方便操作
第三节 容器的标准化设计
一、标准化的意义 ——从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和维修等方面: 从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和维修等方面: 从产品的设计 1、 有利于成批生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 、 有利于成批生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2、增加零部件的互换性,有利于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 、增加零部件的互换性,有利于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 3、标准化为组织专业化生产提供 有利条件,有利于合理地利 有利条件, 、标准化为组织专业化生产提供f有利条件 用国家资源,节省原材料。 用国家资源,节省原材料。 4、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5、采用国际性的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障碍,提局竞争能力。 、采用国际性的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障碍,提局竞争能力。
《压力容器安全》PPT课件
p T 1 .2p 5 1 .2 5 1 .6 2 .0 MPa
e n C 1 6 1 .8 1.2 4 mm
s=345 MPa
T 2.0(22610.50MPa
水压试验满足强度要求。
a
27
3.鞍座
先粗略计算鞍座负荷。
a
7
高桥石化1#催化装置
a
8
第一节 压力容器的安全问题
一、压力容器的特点和安全问题
压力容器:是指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不含液体静压)、内直径 ≥0.15m、容积≥0.025m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 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金属设备。
压力容器的特点:
应用广泛
操作条件复杂
m3=Vρ V=V对+V筒=30.42m3,
m3=30420 Kg (4)附件质量m4
人孔约200Kg,其它接管总和按300Kg计,
m4=500Kg
a
29
设备总重量
m=m1+m2+m3+m4
=4950+2200+30420+500=38070=38.1 t 每个鞍座承约受190KN负荷,选用轻型带垫板,包角为 120°的鞍座。即 JB/T4712-92鞍座 A2600
a
30
4. 人孔
常温及最高工作压力1.6MPa,按公称压力1.6MPa的等级选取。 人孔标记: HG21523-95 人孔RF Ⅳ(A·G)450-1.6
RF指突面密封 Ⅳ指接管与法兰的材料为20R, A·G是指用普通石棉橡胶板垫片, 450-1.6是指公称直径为450mm、公称压力为1.6 MPa。
a
31
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细则范文(三篇)
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压力容器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和使用效果,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工作。
第三条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重点检验以下几个方面:(一)压力容器产品的工艺制造过程;(二)压力容器产品的材料和构造;(三)压力容器产品的泄漏情况;(四)压力容器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五)压力容器产品的运行性能;(六)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章压力容器产品工艺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第四条压力容器产品的工艺制造过程监督检验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工艺制造流程进行全面检查。
第五条压力容器产品的工艺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重点内容包括:(一)压力容器产品的工艺设计和方案;(二)压力容器产品的材料选用和检验;(三)压力容器产品的加工工艺和过程控制;(四)压力容器产品的装配和焊接工艺;(五)压力容器产品的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第六条压力容器产品的工艺制造过程监督检验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并出具监督检验报告。
第三章压力容器产品材料和构造监督检验第七条压力容器产品的材料和构造监督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材料和构造进行全面检查。
第八条压力容器产品的材料和构造监督检验的重点内容包括:(一)压力容器产品的材料选用和性能检验;(二)压力容器产品的构造设计和可靠性评估;(三)压力容器产品的密封性能和泄漏情况检验;(四)压力容器产品的焊接和铆接质量检验;(五)压力容器产品的附件和仪表安装检验。
第九条压力容器产品的材料和构造监督检验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并出具监督检验报告。
第四章压力容器产品泄漏情况监督检验第十条压力容器产品的泄漏情况监督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泄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第十一条压力容器产品的泄漏情况监督检验的重点内容包括:(一)压力容器产品的密封性能检验;(二)压力容器产品的压力保持能力检验;(三)压力容器产品的压力流失情况检验;(四)压力容器产品的渗漏和渗漏率检验。
《压力容器安全》PPT课件
第三十六页,共56页。
第三十七页,共56页。
技术特性表
名称 设计压力 工作温度 物料名称
容积
指标 1.6MPa ≤40℃
液氨 30.52m3
3. 压力容器设计举例
第二十二页,共56页。
设计一液氨贮罐。工艺尺寸:贮罐内径Di=2600mm,贮罐(不包括封头) 长度L=4800mm。 解:1.罐体壁厚设计
根据材料性质(xìngzhì)及价格等因素,本贮罐选用16MnR制作罐体
和封头。
设计壁厚δd根据下式计算:
第二十三页,共56页。
设计压力(yālì):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0℃,氨饱和蒸气压1.555MPa(绝
第十七页,共56页。
(三)为便于管理,将压力容器按其压力等级、介质及所起的作用等分为三类
l.第一类压力容器
2.第二类压力容器
3.第三类压力容器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1)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和P.V≥0.2MPa·m3低压容器; (2)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0.2MPa·m3中压反应容器和 P.V≥10MPa·m3的中压储存容器; (3)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yú rè)锅炉; (4)高压容器。 例如,氨合成塔的设计压力为32MPa,介质为氢气、氮气及氨,该合成塔属于三类高压 反应容器。 氯气分配器的设计压力0.6MPa(低压),介质为氯气(极毒),该容器属于三类低压分离压 力容器。
2.封头壁厚设计(shèjì) 采用(cǎiyòng)标准椭圆形封头。
椭圆形封头壁厚δd计算式:
其中,焊缝系数ф=1.0 考虑钢板(gāngbǎn)厚度负偏差及冲压减薄量,圆整后取dn=16mm厚16MnR钢
化工安全技术概论第六章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④低温容器材料(指﹤﹣20℃下使用)。要求:较好
的韧性防脆裂。一般的在使用温度下的冲击值αk作为
依据。
深冷容器用高合金钢(如OCr18Ni9,OCr18Ni9Ti等使 用温度,下限为﹣196℃) 一般低温容器用钢多采用锰钒钢(16MnR、09Mn2VR) ⑤高温容器用钢:
温度小于400℃可用普通碳钢(沸腾钢为250℃) 使用温度400~500℃可用15MnVR、14MnMoVg
8、搪玻璃设备。 9、球形储罐(使用σb≥540Mpa材料制造的,投用一 年后应开罐检验)。
10、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有氢鼓包应力腐蚀倾向的, 每年或根据需要进行内外部检验。
11、采用"亚铵法"造纸工艺,且无防腐措施的蒸球每 年至少一次或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缩短内外部检验周期 。
安全等级为1、2级的压力容器有下列情况 之一时,内外部检验周期可以适当处长:
⑷贮存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盛装生产用的原料气 体、液体、液化气体等的压力容器,如各类贮罐。 如具备两个以上作用,应按主要作用划分。
3、按危险性和危害性分类:
⑴一类压力容器: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 。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容器和换热容器 。
⑵二类压力容器: ①任何介质的中压容器 ②易燃介质或毒性强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
特别注意:只有液压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气密性试 验
3、安装:
①、经劳动部门审批才可进行安装作业 ②、安装质量验收实行分段验收和总体验收 ③、验收三方参加:使用单位、安装单位、上级
主管部门。
第二节: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是指在压力容器的使用 过程中,每隔一定的时期采用各种适当而有效 的方法,对容器的各个承压部件和安全装置进 行检查和必要的试验。
煤矿压力容器管理制度(4篇)
煤矿压力容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生产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煤矿所有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煤矿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贯穿于压力容器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选型、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以及报废处理等各个环节。
第四条本煤矿提倡依法建立相应的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员负责相关工作,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压力容器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六条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由本煤矿负责压力容器管理的部门提出,并报领导机关审批。
第二章压力容器选型第七条选择适合本煤矿生产需要的压力容器,应根据工艺过程、工作条件等进行合理设计,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八条压力容器的选型,应充分考虑其容积、工作压力、材质等因素,并在设计阶段进行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和模拟分析。
第九条压力容器选型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满足其所在工艺系统的需求,并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二)能够适应煤矿的工作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技术标准。
第十条压力容器选型应编制相应的备案材料,包括选型依据、计算分析报告等,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
第三章压力容器设计第十一条压力容器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包括设计荷载、使用材料、结构和连接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二条压力容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第十三条压力容器设计时应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并编制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第十四条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并经过设计审核。
第十五条压力容器设计变更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并记录设计变更的原因和过程。
第四章压力容器制造第十六条压力容器的制造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制造单位应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并拥有相应的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
石油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石油化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4)1.1 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 (4)1.1.1 安全生产法规 (4)1.1.2 安全生产标准 (4)1.1.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概念 (4)1.1.4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5)1.1.5 安全生产教育 (5)1.1.6 安全生产培训 (5)第二章设备管理与维护 (5)1.1.7 设备检查 (5)1.1.8 设备维护 (6)1.1.9 设备故障的识别 (6)1.1.10 设备故障处理流程 (7)1.1.11 设备更换 (7)1.1.12 设备升级 (7)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管理 (8)1.1.13 危险化学品分类 (8)1.1 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8)1.1.1 爆炸品 (8)1.1.2 易燃液体 (8)1.1.3 易燃固体 (8)1.1.4 氧化剂 (8)1.1.5 有 (8)1.1.6 腐蚀品 (8)1.1.7 放射性物质 (8)1.1.8 其他危险化学品 (8)1.2 按照危害程度分类 (8)1.2.1 高危化学品 (8)1.2.2 中危化学品 (8)1.2.3 低危化学品 (8)2.1 危险化学品标签 (8)2.1.1 标签内容 (8)2.1.2 标签颜色及图案 (8)2.1.3 标签尺寸及张贴位置 (8)2.2 危险化学品包装标识 (8)2.2.1 包装标识内容 (8)2.2.2 包装标识颜色及图案 (8)2.2.3 包装标识尺寸及张贴位置 (8)1.1 储存设施 (9)1.1.1 储存仓库 (9)1.1.2 储存容器 (9)1.1.3 储存场所 (9)1.2 储存要求 (9)1.2.1 分类储存 (9)1.2.2 遵守储存规范 (9)1.2.3 安全防护措施 (9)1.2.4 储存期限 (9)2.1 运输方式 (9)2.1.1 道路运输 (9)2.1.2 铁路运输 (9)2.1.3 水上运输 (9)2.1.4 航空运输 (9)2.2 运输要求 (9)2.2.1 选用合适的运输工具 (9)2.2.2 遵守运输规范 (9)2.2.3 安全防护措施 (9)2.2.4 运输途中应急处理 (9)1.1 隔离泄漏源 (9)1.2 防止泄漏扩散 (9)1.3 降低泄漏危害 (9)1.4 应急处理 (9)1.4.1 泄漏处理措施 (9)2.1 停止泄漏 (10)2.1.1 堵塞泄漏点 (10)2.1.2 关闭泄漏源 (10)2.2 收集泄漏物质 (10)2.2.1 使用吸附材料 (10)2.2.2 采用容器收集 (10)2.3 消除泄漏危害 (10)2.3.1 驱散泄漏气体 (10)2.3.2 消除泄漏液体危害 (10)2.3.3 处理泄漏固体 (10)2.4 应急处理 (10)2.4.1 报警 (10)2.4.2 撤离现场 (10)2.4.3 采取防护措施 (10)2.4.4 指挥协调 (10)2.4.5 后期处理与恢复 (10)第四章爆炸危险区域安全 (10)2.4.6 概述 (10)2.4.7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原则 (10)2.4.8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方法 (11)2.4.9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注意事项 (11)2.4.10 防爆电气设备概述 (11)2.4.11 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 (11)2.4.13 防爆电气设备维护要点 (11)2.4.14 安全操作基本原则 (11)2.4.15 安全操作具体要求 (12)2.4.16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2)第五章火灾预防与控制 (12)第六章压力容器安全 (13)2.4.17 压力容器分类 (13)2.4.18 压力容器检查 (14)2.4.19 压力容器操作 (14)2.4.20 压力容器维护 (15)2.4.21 分类 (15)2.4.22 处理原则 (15)2.4.23 处理措施 (15)第七章检维修作业安全 (16)2.4.24 概述 (16)2.4.25 分类详述 (16)2.4.26 安全培训与教育 (16)2.4.27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7)2.4.28 作业人员安全防护 (17)2.4.29 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17)2.4.30 分类 (17)2.4.31 处理程序 (17)第八章个体防护与职业健康 (17)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废弃物处理 (19)2.4.32 环境保护法规概述 (19)2.4.33 环境保护标准 (19)2.4.34 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的实施 (19)2.4.35 废弃物处理概述 (20)2.4.36 废弃物处理方法 (20)2.4.37 废弃物处置 (20)2.4.38 环境监测 (20)2.4.39 应急 (20)第十章报告与调查处理 (21)2.4.40 报告的基本要求 (21)2.4.41 报告的具体步骤 (21)2.4.42 调查的组织 (21)2.4.43 调查的主要内容 (22)2.4.44 处理 (22)2.4.45 统计分析 (22)2.4.46 预防 (22)第十一章应急预案与演练 (23)2.4.47 应急预案编制的必要性 (23)2.4.48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23)2.4.50 应急预案修订 (23)2.4.51 应急预案演练的意义 (24)2.4.52 应急预案演练的类型 (24)2.4.53 应急预案演练流程 (24)2.4.54 应急资源 (24)2.4.55 救援队伍 (24)第十二章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 (25)2.4.56 安全生产检查内容 (25)2.4.57 安全生产检查方法 (25)2.4.58 安全生产考核指标 (26)2.4.59 安全生产评价方法 (26)2.4.60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26)2.4.61 安全生产激励机制 (26)第一章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环节,它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发展稳定。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王霞)
图6—1爆破片单独 使用
1.爆破片;2.截 止阀
图6—2安全阀、 爆破片并联使用
1.爆破片; 2.截止阀; 3.安全阀
图6—3爆破片串 联在安全阀进口
1.爆破片; 2.截止阀; 3.压力表; 4.安全阀
图6—4爆破片串联在 安全阀出口
1.爆破片 2.安全阀; 3.压力表; 4.截止阀
3.安全阀装置与爆破片装置的组合符合下列规定 当容器上单独采用爆破片时(图6 1),其泄放装置的动作压力应不大于设计压力
(六)对安全阀出厂的要求 (1)每台安全阀出厂必须附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简图、材料明细 表、安装使用、校验说明书等。 (2)在安全阀铭牌或安全阀外表面至少有以下内容的明显标志。 ①产品编号:为阀体上的永久性标志;
②安全阀制造许可证编号及标志; ③制造单位名称; ④安全阀型号; ⑤公称压力(压力等级); ⑥公称通径DN,mm; ⑦流通直径或流通面积,mm/mm2; ⑧整定压力,MPa ⑨阀体材料; ⑩额定排量系数或者对某一流体保证的额定排量,k9/h; ⑩生产日期。
8.阎盖;9.阔芯;
助一个动力辅助装置(例如气压、液压、电磁等),可以在压力 l0.阀座;11.阀体
低于正常整定压力时开启。
(三)安全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当压力超过正常工作压力时,介质对阀瓣的作用力增加,而阀瓣与阀座间在
密封面上密封力则相对减少。当密封面上的密封力到一定数值时,介质将开始通 过密封面间的微小缝隙产生少量泄露,此时的压力为丧失密封压力,随着容器内 介质压力继续升高,阀瓣开始升起,介质连续排出安全阀的瞬间,其进口压力称 为开启压力;
(3)采用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组合结构时,应当符合第六章第二节中的有关规定,串 联在组合结构中的爆破片在动作时不允许产生碎片。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材 料第三章 设 计第四章 安装使用管理与修理改造第五章 定 期 检 验第六章 安全附件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为了保证压力容顺的安人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第2条 本规程适用范围如下1本规程适用于同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1最高工作压力Pw注1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2内直径(非贺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注2)大于等于0.25m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液体..(注3)2本规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1与移动压缩机一本的非独立的容积小于等于0.15m3的储罐\锅炉房内的分气缸;2容积小于0.25m3的高压容器;3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空分设备中的冷箱4螺旋板换热器5水力自动补气气压给水无塔上水装置中的气压罐消防装置中的气体或气压给水泡汗沫压力罐6水处理设备中的离子交换或过泸用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用膨胀水箱7电力行业专用的全封闭式纵组合电器电容压力容器8橡胶待业使用的轮胎硫化机及承压橡胶模具3本规程适用于上述压力容器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面计测温仪表等安全附件4本规程适用的压力容器除本体外还应包括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的第一首环向焊缝的焊接坡口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焊接接头第3条 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1超高压容器2各类气瓶3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4核压力容器般舶和铁路机车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国防或军事装备爱莫能助和的压力容器真空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 容器各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直接受火焰加热的设备如烟道式余热锅炉等5正常运行最高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压力容器包括在进料或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等到于0.1Mpa的压力容器不包括消毒冷却等工艺过程中需要短时承受压力大于等于0.1Mpa 的压力容器6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包括压缩机发是机泵柴油机的气缸或承压壳体等不包括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7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波纹板换热器空冷式换热器冷却排管第4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均应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各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程的执行第5条 本规程是压力容器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的基本要求有关压力容器的技术标准部门规章企事业单位规定等如果与本规程的规定相抵触时应以本规程为准第6条 本规程第2条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品种介质毒性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划分见附件一1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高压容器2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10Mpa.m3;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各大于等于0 5Mpa.m3;5低压容器公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注47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搞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水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10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11低温液体储存容顺容积大于5m32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本条第1款规定的除外1中压容器2低压容器公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3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公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5低压搪玻璃压力6压力容器3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本条第1款第2款规定的除外第7条 设计制造压力容器其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不符合本规程规定定时应在学习借鉴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所做试验的依据条件数据结果和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报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核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方可进行试制试用通过一定周期的试用验证进行型式试验或技术鉴定报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第8条 压力容器产品设计制造含组焊下同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待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要求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应先将其转化为企业标准并应符合本规程第7条的规定无相应标准的不得进行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第9条 进口压力容器的国外制造企业必须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安全质量许可证书进口压力容顺应按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管理办法进行安全性能的监督检验并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进口压力容器或国内生产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国外技术标准制造在国内使用的压力容器其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参照本规程第7条办理注1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承受外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作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差值对夹套容器指夹套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差值注2P代表设计压力PW代表最高工作压力V代表容积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贺整且不扣除内件体积的容积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余热锅炉的汽包和换热室夹套容器等按照类虽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但应按照每个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注3容器内主要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时如气相空间非瞬时大于等于0.025m3且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时,也属于规程的适用范围.注4包括用途属于压力容器并主要按压力容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的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器返 回第二章 材 料第10条 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待业标准的规定压力容器材料的生产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批准材料生产单位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证明书原件并在材料上的明显示部位作也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或其他标志至少包括材料制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及规格炉批号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标志材料生产单位名称及检验印鉴标志或其他标志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必须齐全清晰并加盖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章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生产单位获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同时取得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对所获得的压力容器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与一致性负责第11条 压力容器选材除应考虑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外还应考虑与介质的相容性压力容器专用钢材的磷含量熔炼分析下同不应大于0.030%硫含量不应大于0.020%如选用碳素钢沸腾钢板和碳素钢镇静钢板制造压力容器搪玻璃压力容器除外应符合GB150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碳素钢沸腾钢板和Q235A钢板不得用于制造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量第12条 用于焊接结构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其含碳量不应大于0.25%在特殊条件下如选用含碳量超过0.25%的钢材应限定碳当量不大于0.45%由制造单位征得用户同意并经制造单位压力容器技术总负责人批准提供材料搞裂性试验报告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按照本规程第7条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第13条 钢制压力容器用材料钢板锻件钢管螺柱等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试验要求应符合GB150的有关规定第14条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2盛半夜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人氢含量大于100mg/l.的压力容器3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压力容器4GB150第2章和附录C GB151管壳式换热器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及其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规定应逐进行超声检测的钢板5移动式压力容器钢板的超声检测应按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用于本条第1第2第5款所述容器的钢板的合格等级应不低于级用于本条第3款所述容器的钢板的合格等级应不低于级用于本条第4款所述容器的钢模式板合格等级应符合GB150GB151或GB12337的规定 移动式压力容器罐体应每批抽2张钢板进行夏比V形缺口低温冲击试验试验温度为零下20或按图样规定试件取样方向为横向低温冲击功指标应符合GB150附录C的规定第15条 压力容器用铸铁的要求如下1必须在相应的国家标准范围内选用并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注明铸造选用的材料牌号2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灰铸铁制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得大于0.8Mpa设计温度为0~2502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制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得大于 1.6Mpa设计温度为零下10~3503不得用于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质以及设计压力大于等于05Mpa的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也不得用于管壳式余热锅炉的受压元件和移动式压力 容器的受压元件第16条 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铸钢材料应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选用并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铸造选用的材料牌号压力容器筒体封前沿不宜选用铸钢材料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已有使用经验并经省级或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除外第17条 对压力容器用有色金属指铝钛铜镍及其合金的要求如下1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有色金属应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范围内选用对有色金属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图样或相应的技术条件上注明2制造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并设专门场所存放3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冲击试验要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4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坡口应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和夹渣等缺陷第18条 铝和铝合金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计压力不应大于8Mpa设计温度范围为零下269~2002设计温度大于65时一般不选用含镁量大于等于3%的铝合金第19条 钢及铜合金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时一般应为退火状态第20条 钛材指工业纯钛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下同制造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计温度工业纯钛不应高于230钛合金不应高于300钛复合板不应高于3502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钛材应在退火状态下使用3钛材压力容器封头成形应采用热成形或冷成形后热校形对成形的的钛钢复合板封头应做超声检测4钛材压力容器一般不要求进行热处理对在应力腐蚀环境中使用的钛容器或使用中厚板制造的钛容器焊后或热加工后应进行消除应力退火钛钢复合板爆炸复合后应做消除应力退火处理5钛材压力容器的下列焊缝应进行渗透检测1接管法兰补强圈与壳体或封头连接的角焊缝2换热器管板与管子连接的焊缝3钛钢复合板的复层焊缝及镶条盖板与复合板复层的搭接焊缝第21条 镍材指镍和镍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下同制造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计温度退火状态的纯镍材料不应高于650镍铜合金不应高于480镍-铬-铁合金不应高于650镍-铁-铬合金不应高于9002用于制造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镍村应在退火状态下使用换热器用线性镍管应在消除应力退火状态下使用3镍村压力容器封头采用热成形时应严桥控制加热温度对成形的镍钢复合板封应做超声检测4镍村热成形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度及加热炉气氛应严格控制防止硫脆污染推荐的热加工温度范围是1工业纯镍N6-2.5-1,5为2803502蒙乃尔NCU28-2.5-1.5为3505003Inconel(NS312)为4705504Hastelloy(NS334)为93012005镍村压力容器的下列焊缝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1接管法兰补强圈与壳体或封头连接的角焊缝2换热器管板与管子连接的焊缝3镍钢复合板的复层焊接接头第22条 压力容顺受压元件采用国外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选用国外压力容器规范允许作用且国外已有使用实例的材料其使用范围应符合材料生产国相应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并有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2制造单位首次使用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考试并对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进行复验满足作用要求后才能投料制造3技术要求一般不得低于国内相应材料的技术指标4国内首次使用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应按本规程第7条规定办理批准手续国内材料生产单位生产国外牌号的材料时应完全按照该牌号的国外标准规定的冶炼方法进行生产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的试样型式尺寸加工要求试验方法等验收要求出应执行国外标准批量生产前应通过产品鉴定并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可按本条规定的国外钢材对待第23条 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采用新研制的材料包括国内外没有应用实例的进口材料或未列入GB150等标准的材料试制压力容器材料的研制生产单位应将试验证资料和第三方的检测报告提交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技术评审并获得该委员会出具的准许试用的证明文件应注明使用条件并按本规程第7条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第24条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通过对材料进行复验或对材料供货单位进行考察评审追踪等方法确保所用的压力容器材料符合相应标准在投用前应检查有效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并核对本规程第10条规定的材料上的有效标志材料标志与质量证明书应完全一致否则不得使用用于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在切割或加工前应进行标记移植第25条 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端盖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胀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的设备主螺栓及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均作为主要受压元件对其用村的复验要求如下1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钢板必须复验复验内容至少包括逐张检查钢板表面质量和材料标志按炉复验钢板的化学成分按批复验钢板的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当钢厂未提供钢板超声检测保证书时应按本规程第14条的要求进行超声检测复验2用于制造第一第二类压力容器的钢板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复验1设计图样要求复验的2用户要求复验的3制造单位不能确定材料真实性或对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4钢材质量证明书注明复印件无效或不等效的3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锻件复验要求如下1应按压力容器锻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复验2对制造单位经常使用且已有信誉保证的外协锻件如质量证明书原件项目齐全可只进行硬度和化学成分复验复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则应进行力学性能复验3压力容器制造单位锻制且供本单位使用的锻件可免做复验4取得国家安全监察机构产品安全质量认证并有免除复验标志的材料可免做复验第26条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焊接材料应按相应标准制造检验和选用焊接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和清晰牢固的标志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第27条 压力容器制造或现场组焊单位对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原则上应事先取得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更改批准文件对改动部位应在竣工图上做详细记载对制造单位有使用经验且代用材料性能优于被代用材料时仅限16MnR20R Q235系列钢板16Mn 10﹟20#锻件或钢管的相互代用如制造单位有相应责任同时须向原设计单位备案原设计单位有异议时应及时向制造单位反馈意见返 回第三章 设 计第28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资格设计类别和品种范围的划分应符合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的规定设计单位应对设计质量负责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不准在外单位设计的图样上加盖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经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机构指定的图样除外第29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蓝图上必须加盖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复印章无效设计资格印章失效的图样和已加盖竣工图章的图样不得用于制造压力容器设计总图上应有设计校核审核定人员的签字对于第三类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高压容器和移动压力容器应有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负责人的批准签字第30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至少应注明下列内容1压力容器名称类别2设计条件[包括温度压力介质组分腐蚀裕量焊缝系数自然基础条件等]对储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应增加装量系数对有应力腐蚀倾向的材料应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量对有时效性的材料应考虑工作介质的相容性还应注明压力容器使用年限3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牌号及材料要求4主要特性参数如压力容器窖换热器换热面积与程数等5制造要求6热处理要求7防腐蚀处理要求8无损检测要求9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要求10安全附件的规格和订购特殊要求11压力容器铬牌的位置12包装运输现场组焊和安装要求13下列情况下的特殊要求1夹套压力容器应分别注明壳体和夹套的试验压力允许的内外差值以及试验步骤和试验的要求2装有触媒的反应容器和装有充填物的大型压力容器应注明使用过程中定期检验的技术要求3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应注明计算厚度使用中定期检验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应注明计算厚度和制造及使用的特殊要求4对不能进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应注明计算厚度和制及使用的特殊要求并应与使用单位协商提出推荐的使用年限和保证安全的措施5对有耐热衬里的反应容器应注明防止受压元件超温的技术措施6为防止介质造成的腐蚀应力腐蚀应注明对介质纯净度的要求7亚铵法造纸蒸球应注明防腐技术要求8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的特殊要求9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装有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或爆破片的爆破压力第31条 设计压力容器时应有足够的腐蚀裕量腐蚀裕量应根据预期的压力容器使用寿命和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还应考虑介质流动时对压力容器或受压元件的冲蚀量和磨损量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还应考虑局部腐蚀的影响以满足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要求为防止压力容器超寿命运行引发安全问题设计单位一般应在设计图样上注明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第32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技术条件强度计算书必要时还应包括设计或安装使用说明书1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向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或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提供设计说明书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2用户需要时压力容器设计或制造单位还应向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提供安装使用说明书3对移动式压力容器高压容器第三类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设计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强度计算书4按JB4732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应力分析报告强度计算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设计条件所有规范和标准材料腐蚀裕量计算厚度名义厚度计算应力等装设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的计算书无法计算时应征求使用单位意见协商选用安全泄放装置在工艺参数所材料制造技术热处理检验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应在合同中注明第34条 盛装液化气体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规定如下1固定式液化气体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应不低于表3-1的规定2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压力应按不低于50时混合液化石油气组分的实际饱和蒸气压来确定设计单位应在图样上注明限定的组分和对应的压力若无实际组分数据或不做组分分析其设计压力则应不低于表3-2规定的压力第35条 设计储存容器当壳体的金属温度受大气环境气温条件所影响时其最低设计温度可按该地区气象资料取历年来月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月平均最低气温是指当月各天的最低气温值相加后除以当月的天数月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是气象局实测的10年逐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中的最小值全国月平均最低气温低于等于零下20和零下10的地区见附件二第36条 盛装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设计储存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压力容器
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介 质 非易燃 PV(MPa.m3) 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 0.1≤P< 1.6(MPa) 反应容器 储存容器 换热容器 分离容器 搪玻璃容器 管壳式余热锅炉 中压 1..6≤P< 10(MPa) 反应容器 储存容器 换热容器 分离容器 搪玻璃容器 管壳式余热锅炉 反应容器 储存容器 高压 10≤P< 100(MPa) 换热容器 分离容器 搪玻璃容器 σ b≥540MPa 材料制造的容器 移动式容器 球形储罐(V≥50m3)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 (V≥50m3) 图例说明: 一类容器; 二类容器; 三类容器。 无毒或轻 度毒性 ≥0.0025 <0.5 易 燃 ≥10 ≥0.0025 <0.5 中度毒性 ≥0.5 <1.0 ≥10 极度或高度毒性 ≥0.0025 <0.2 ≥0.2
②设计时避免应力集中 ③加缓蚀剂(循环冷却水)
腐蚀:球罐的倒塌
腐蚀:球罐的倒塌
2000立方米的球罐桩腿在水压测试时倒塌。球罐
80%满。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最近一次的水压测试追溯到10年前并且最后一次
检测追溯到5年前。
主要的原因:在防火混凝土建筑处塌台。水护帽
没有发挥恰当的功能。
蠕变破裂
壁厚较小,直径范围宽,制造较容易,故密 表6-1 圆筒形与球形容器的比较
封结构较简单,通常采用螺栓—垫片—法兰连接的 项 目 圆筒形 球形 强制密封结构。 受力状况
表面积/体积 材料消耗 制 应 造 用 内件安装 较好 大 多 易 易 广泛 好 小(10%一 30%) 少(30%一 40%) 难 难 大型液化气、液氨储罐
压泄放装置或泄放装置选用不当或失灵;
②容器的承载能力降低: 容器未正常维护,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不当或结构不合理, 最终导致容器发生韧性破裂。
在其器壁上产生的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而
发生破裂。
韧性破裂的特征:容器发生显著塑性变形,破裂时一般不
会产生碎块,而是沿容器轴向撕开较长裂缝。
压力容器的韧性破裂 韧性越好、壁厚越薄的容器,破裂的断口宏观特征为无金 属光泽、暗灰色的纤维状。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⒊按工艺功能 ①反应容器:
②换热容器:
③分离容器:
④储存容器:
用于盛装生产或生活用的原料气体、液体、液化 气体等,如各种型式的贮罐、槽车等。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⒋按安全监察管理分类: 根据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压力高低和介
质危害程度(指易燃介质、毒性介质)将容器分成三
类,“容规”并对不同类别的容器在设计、材料、制 造检验与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不同要求,具体划分 见表6-2。
疲劳破裂的预防
①对新设计的容器,选择抗疲劳材料,采用抗疲劳 结构 ②严格控制容器的制造和检验,减少附加的应力集中 ③减小频繁开停车、压力或温度波动,维持设备稳
定运行
应力腐蚀破裂
腐蚀破裂:材料与周围环境介质产生化学或电 化学作用,使材料厚度减薄或本身性能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的容器破裂现象。 应力腐蚀破裂:容器材料在特定介质环境中, 并在拉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发生开裂和破 断的现象。
反应釜、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等;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⒊按工艺功能 ①反应容器:
②换热容器:
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废热锅
炉、热交换器、蒸发器、硫化锅、蒸压釜等;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⒊按工艺功能 ①反应容器:
②换热容器:
③分离容器:
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和气体净化分离等的
容器,如分离器、过滤器、洗涤器、吸收塔、干燥 塔等;
⒉压力 ⑴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
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⑵容器的设计压力: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 ⑶计算压力: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承压元 件厚度的压力。 ⑷试验压力:压力试验时容器顶部的压力。 ⑸公称压力,即标准化后的压力数值。 0.1、0.25、0.6、1.0、1.6、2.5、4.0…(MPa)。
第六章 压力容器
§6.1压力容器的安全问题 §6.1.1压力容器的应用和特点 ①容器应用的广泛性 ②操作条件的复杂性 ③对安全的高要求
30万吨年乙烯装 置:35.4%的压力 容器
压力:1×10-5~ 200×106Pa 温度:-196~ 1000℃
煤气液化装置: 25MPa、500℃
第六章 压力容器
≥0.5 1.0
第六章 压力容器
§6.3压力容器的基本结构 §6.3.1压力容器的结构组成
中压圆筒形卧式贮罐
第六章 压力容器
第六章 压力容器
§6.3.2压力容器的主要工艺参数 ⒈温度 温度→材料的机械性能 →容器的机械强度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
件的金属温度
第六章 压力容器
§6.1压力容器的安全问题
§6.1.2 压力容器事故的特征
2000年锅炉、压 力容器等设备事 故:178起,死 亡120人。事故 率高达1.32‰。
①量大面广
②事故率高
③危害性大
1984年印度博帕尔 异氰酸甲酯储罐泄 漏;1986年前苏联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压力壳核泄漏
第六章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6.2压力容器分类 程》简称“容规” 根据工作压力、容积、介质状态,界定了压力容器: ★ ①最高工作压力≥0.1MPa; ②内直径≥0.15m,容积≥0.025m3; ③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 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碳钢转变温度=10℃ 塔体的脆裂
疲劳破裂-压力容器常在交变载荷下运行,经受
长期作用后,容器的承压部件发生了破裂或泄漏。
疲劳破裂按机理分为: ①高应力低循环疲劳:指材料所受的交变载荷循环次数在102l05,而相应的应力水平较高,接近或超过材料的屈服点。 ②低应力高循环疲劳:发生疲劳破坏的构件的应力值在材料的 弹性极限以下,材料所受的交金属夹杂物(图d)
②气孔:气孔是熔池金属中的气体在金属凝固时未及时
逸出而留下的空穴(图e)。
③未焊透和未熔合: (f)
焊接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称为未焊透(图f);
而焊道与母材或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合的现象称为未熔合
(图g)。
(g)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④裂纹 a.热裂纹: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⒈按存在形式
①固定式压力容器;
②移动式容器。 “容规”不适用
⒉按设计压力 ①低压容器: ②中压容器: ③高压容器: ④超高压容器: 0.1≤P<1.6MPa 1.6≤P<10MPa 10≤P<100MPa P≥100MPa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⒊按工艺功能 ①反应容器:
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
疲劳破裂的特征
①疲劳破裂常发生在结构局部应力较高或存在材料(包括焊缝及 其热影响区)缺陷处,容器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压力容器材料强度偏高而韧性较差时,则要发生爆破事故;当 用强度较低而韧性较好的材料制造容器时,不一定发生破裂, 而是疲劳裂纹穿透壁厚发生泄漏。
②疲劳破裂的断口: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区和最终断裂三个区。
焊 接 接 头 的 冷 却 过 程 中 , 温 度 处 于
(700~1000℃)时产生的焊接裂纹。主要出现在焊 缝金属中,原因是由于焊接熔池在结晶过程中存在 偏析现象。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④裂纹 a.热裂纹:
b.冷裂纹:
焊缝冷却到(200~300℃)或以下温度时产生的裂纹,也
称为延迟裂纹、氢致延迟裂纹。
⒊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不损坏材料而通过射线、超声波和涡
流检测等方法对焊接接头内部和表面进行检验。
第六章 压力容器
§6.5.2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控制 ★⒋耐压试验
①液压试验:
试验介质为洁净水或无燃爆危险的液体,试验压 ②气压试验: 力对固定式钢制压力容器而言,取1.25倍设计压力, 试验压力取1.15倍设计压力,并乘以容器材料在 并乘以容器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与设计温 试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与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之 度下的许用应力之比值。 比值。
脆性破裂 脆性破裂的特征:脆性破裂在发生断裂前外 观没有明显的预兆和塑性变形,断裂时器壁内
的应力较低,且破坏的容器常断裂成碎块飞出。
英国汤姆森公司发生脆性断裂的氨合成塔
脆性破裂
预防脆性破裂的措施 ①防止发生脆性破裂条件的存在
②合理选材,规范制造,正确操作,定期检查
用冷冻水进行水压测试
第六章 压力容器
图6-3 球形储罐
第六章 压力容器
图6-4 各种封头结构型式。
a.平板; b.锥形; c.无折边球形; d.碟形; e.椭球形; f.半球形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⒉高压容器的结构特征 壁厚大,长径比大,密封要求上比中低压容器高。 ①筒体:
图6-5 典型的圆筒型高压容器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⒉高压容器的结构特征 壁厚大,长径比大,密封要求上比中低压容器高。 ①筒体: ②封头 高压容器封头的主要型式是平盖或半球形封头。
第六章 压力容器
★ §6.4压力容器的破坏形式和原因 韧性破裂 脆性破裂 疲劳破裂
应力腐蚀破裂
蠕变破裂
韧性破裂的原因
①容器超压: 如液化气储罐过量充装;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未设置超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④裂纹 a.热裂纹:
b.冷裂纹:
c.再热裂纹:
当对容器进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退火处理
(500~700℃)或经历多道焊或长期高温下使用时, 在焊接热影响区的粗晶粒区,沿晶界开裂的裂纹。 影响因素有碳化物元素、焊接的拘束力和焊接或热 处理工艺等。
第六章 压力容器 ⒉成型、组装缺陷 ⑴成型缺陷
应力腐蚀破裂的条件
①特定腐蚀介质与材料的组合。 ②拉应力的存在。 ③材料纯度和组织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