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考行测命题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云哲
吉林省公考笔试科⽬⾏政职业能⼒测验试卷包括数量关系、⾔语理解、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虽题量较⼤,但各部分题⽬考察的项⽬⽐较基础,整体难度不⾼。

近年来,吉林省公考试卷的命题随着公务员考试笔试试题题型变化,也呈现出了显著的变化,⼴⼤考⽣朋友如能预先掌握,进⾏针对性备考,必能在笔试中⼀举成功。

下⾯让我们来看看2007、2008两年的⾏政职业能⼒测验试卷的变化及趋势。

数量关系
1、数字推理
2007年吉林省⾏测甲类真题第5题
0,3,2,5,4,7,( )
A.6
B.7 C8 D.9
【答案】A。

解析:间隔组合数列,奇数项为等差数列0,2,4,(6),偶数项为等差数列3,5,7。

2007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5题
1.01,1.02,
2.03,
3.05,5.08,()
A.8.13
B.8.013
C.7.12
D.7.012
【答案】A。

解析:整数部分和⼩数部分皆为和数列。

命题特点:2007年数字推理部分题⽬以等差数列为主,难度较低。

上⾯两道题⽬是难度较⾼的两题,对于认真复习过数字推理题⽬的考⽣来说也应该轻⽽易举就可以解答。

2008年吉林省⾏测甲类真题第3题
-2
3 4
3
-4 6
4
6 ()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每⾏每列加起来的和都是5,则()=5-4-6=-5。

2007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4题
2,6,15,28,55,()
A.75
B.76
C.77
D.78
【答案】D。

解析:1×2=2,2×3=6,3×5=15,4×7=28,5×11=55,6×13=78。

是⾃然数列和质数列的乘积。

另法,数列各项分别是1、2、3、4、5、6的倍数,选项中只有78是6的倍数。

命题特点:2008年吉林省效仿国家、北京等省市公务员考试,引进了图形形式的数字推理,传统数列型数字推理题⽬也出现新的隐蔽性较强的规律,难度上有所提升。

历年吉林省数量关系部分的数字推理题⽬均为5道题,且难度较低,数字敏感度稍强的考⽣都可以顺利解答。

现在地⽅公考效仿国考命题模式已成趋势,这⼀题型也提升空间,考⽣朋友在应对今年的考试时,应注重新规律的掌握、新技巧的运⽤。

2、数量关系
2007年吉林省⾏测甲类真题第13题
甲、⼄、丙、丁四⼈做纸花,已知甲、⼄、丙三⼈平均每⼈做了37朵,⼄、丙、丁三⼈平均每⼈做了39朵,已知丁做了41朵,问甲做了多少朵?
A.35朵
B.36朵
C.37朵
D.39朵
【答案】A。

解析:甲、⼄、丙三⼈⼀共做了37×3=111朵,⼄、丙、丁三⼈⼀共做了39×3=117朵,则丁⽐甲多做了117-111=6朵花,故甲做了41-6=35朵。

2007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14题
有⼀个灌溉⽤的中转⽔池,⼀直开着进⽔管往⾥灌⽔,⼀段时间后,⽤2台抽⽔机排⽔,则⽤40分钟能排完;如果⽤4台同样的抽⽔机排⽔,则⽤16分钟排完。

问如果计划⽤10分钟将⽔排完,需要多少台抽⽔机?( )
A.5台
B.6台
C.7台
D.8台
【答案】B。

解析:典型⽜吃草问题,设每台抽⽔机每分钟抽1份⽔,则进⽔管每分钟进⽔份,中转⽔池原有⽔份,故要⽤台抽⽔机。

命题特点:2007年吉林省数学运算题⽬是公务员考试10年来⼏乎所有经典题⽬的集合。

注重抓住解题切⼊点、合理运⽤计算技巧、简化计算过程是它的特点。

对于认真复习过历年真题的考⽣朋友来说,这⼀部分的分数⾃然是囊中之物。

2008年吉林省⾏测甲类真题第10题
某⽇⼈民币的外汇牌价如下表(货币单位:⼈民币元)按照这⼀汇率,100元⼈民币可以兑换:
货币名称中间价
100美元 786.97
100欧元 1003.53
100⽇元 6.6704
100港币 101.102
A.10.07欧元
B.1490.16⽇元
C.12.71美元
D.99.98港币
【答案】C。

解析:100元⼈民币可兑换100×100÷1003.53=9.96欧元,A错;100元⼈民币可兑换100×100÷6.6704=1499.16⽇元,B错;100元⼈民币可兑换100×100÷786.97=12.71美元,C正确; 100元⼈民币可兑换100×100÷101.102=98.91港元,D 错。

2008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8题
3名学⽣和2名⽼师站成⼀排照相,2名⽼师必须站在⼀起且不在边上的不同排法共有:
A.12种
B.24种
C.36种
D.48种
【答案】B。

解析:2名⽼师可以是在2,3位或者3,4位。

每⼀种的不同排法是3!×2=12。

则总共有12×2=24种排法。

命题特点:2008年这⼀提醒的题⽬减少到5道,计算量再次减⼩,难度进⼀步下降。

此题型没有被设置成对试卷区分度起到重要作⽤的部分。

从07、08年的数学运算题⽬来看,这⼀题型的考查项⽬在逐渐被淡化。

⽽根据2009年七省统⼀考试的⾏测试卷分析,地⽅公务员考试中国考的痕迹越来越重,数学运算题⽬的难度也会⽔涨船⾼。

所以,注重对国考题型的复习,是有助于考⽣在吉林省公考中正常发挥的。

⾔语理解与表达
1、语句表达
2007年吉林省⾏测甲类真题第27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项是:
A.巴⾦对我的爱好⽂学和接近⽂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年前电脑“上”对⼈们可能是陌⽣的。

C.博物馆展出了3000多年前新出⼟的珍贵⽂物。

D.这场春⾬断断续续下了⼗⼏天,刚插下去的秧苗全部变黄了。

【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合理,“爱好⽂学和接近⽂学”应该改为“接近⽂学和爱好⽂学”。

B项语序不合理,“电脑‘上’对⼈们”应该改为“⼈们对电脑‘上’”。

C项语序不合理,“3000多年前新出⼟”应该改为“新出⼟3000多年前”。

2007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29题
下列没有歧义的⼀句是:
A.请你告诉⼩王,我们要学习⽂件。

B.时间过得真快呀,记得我第⼀次见你的时候才6岁。

C.躺在床上那么久,他终于想起来了。

D.环保部门责令⼯⼚⽴即采取隔⾳措施,将噪⾳污染降⾄合格标准。

【答案】D。

解析:A项“学习”可以作为动词使⽤,也可以⽤来修饰“⽂件”,可以理解为:我们需要学习⽅⾯的⽂件或者我们要学习某⼀个⽂件。

B项指代不明。

第⼀次见⾯时“6岁”可以指“我”,也可以“你”。

C项“想起来了”表意不明,可以表⽰记起来什么事情,还可以表⽰想起床了。

命题特点:考查重点集中在歧义句和词语搭配不当,试题并没有以汉语⾔的专业知识为难考⽣,难度较低。

2008年吉林省⾏测甲类真题第11题
中国艺术市场⼜让经验丰富的专业⼈⼠瞠⽬结⾆,美国⼀家主流媒体认为,⽆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前在克⾥斯蒂拍卖⾏取得的2630万美元总拍卖额也属⾮⽐寻常的巨⼤成功。

《国际先驱论坛报》就此刊发⽂章说:中国艺术品热拉动了纽约拍卖市场。

出席拍卖会的⼈⼠。

似乎有⼀种疯狂的购买热情。

⼀般的出席者来⾃中国⼤陆、⾹港和台湾。

114只⿐烟壶最终以428万美元的总价被拍出,这股购买热潮因此平添了⼏分传奇⾊彩。

题中运⽤的说明⽅法有:
A.举例⼦、列数字、引资料
B.作诠释、列数字、作⽐较
C.打⽐⽅、作⽐较、举例⼦
D.下定义、列数字、作诠释
【答案】A 。

解析:428万美元的总价、114只⿐烟壶、2630万美元总拍卖额。

这些都是列数字的⽅法。

⽽⽚段引⽤《国际先驱论坛报》中的论述,则是引资料的说明⽅法。

为了说明购买热潮的传奇⾊彩,⼜举出:“114只⿐烟壶最终以428万美元的总价被拍出”的例⼦,是举例⼦的⽅法。

因此选择A.
2008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25题
“我最爱阅读外国⽂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上述陈述犯的错误是:
A.划分外国⽂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按国别,后按时代
B.外国⽂学作品,没有分诗歌、⼩说还是戏剧等
C.没有说是外⽂原版还是翻译本
D.没有说明最喜好什么
【答案】A。

解析:英国法国是按国别分类的,后⾯古典是按时代划分的。

命题特点:加⼊了对⽐较专业的汉语⾔⽂学知识的考查,要求考⽣接受过正规的语⽂教育,能够理解和掌握书⾯语与⽩话的区别。

由于考查的是考⽣的基本语⾔能⼒,语句表达题⽬的难度⼀般较低,有⼀定语感的考⽣都可以顺利作答。

对于⽐较专业的汉语⾔⽂学常识的考查,则需要考⽣具备⼀定的⽂化程度。

在复习过程中,针对每个选项的正误判断,不应仅仅停留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达到复习掌握语⽂中的标准概念表述等知识。

2、阅读理解
2007年吉林省⾏测甲类真题第35题
根据下⽂回答33—36题。

随着淡⽔供应已达极限,五⼤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资源⽽发⽣冲突,除⾮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战争,2001年3⽉,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份报告得出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的⽔达到极限,国家之间发⽣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些⼈认为这些警告是杞⼈忧天,⽽历史似乎站在他们⼀边。

迄今记录在案的夺⽔战争于4500年前发⽣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可什和乌玛之间。

相反,从1805年⾄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有关的条约。

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关重要的资源⽅⾯显⽰出极⼤的创造性。

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

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

例如,⼀些国家商定进⾏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条约。

然⽽,另⼀些⼈认为,就淡⽔⽽⾔,过去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

淡⽔作为⼀种可再⽣但并⾮⽆穷的资源,正在变得⽇益稀缺。

即使世界可利⽤淡⽔总量⼏乎与4500年前⼀样多,全球需求已经稳定地增加,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从25亿增⾄60亿,⼈均可再⽣淡⽔供应量已下降了58%。

此外与⽯油以及其他⼤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的⼤多数⽤途是⽆可替代的。

淡⽔对种植粮⾷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有关的合作是⼀种规范,但并⾮规律。

在过去50年⾥1/4与⽔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多数只涉及⼝头对抗,但是对⽴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且开了枪,炸了⽔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动。

35.对原⽂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项是: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资源短缺的现状。

B.认为爆发夺⽔战争的警告是“杞⼈忧天”的⼈⽬光短浅,幼稚可笑。

C.“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淡⽔“⽆可替代的⽤途”指种植粮⾷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的健康等。

【答案】解析:安南的讲话和美情报部门的报告主要意在说明⽔资源短缺可能导致的后果,⽽不仅仅说⽔资源的短缺本⾝,A 项错误;作者只说明了别⼈的两种观点,并没有发表⾃⼰的观点,B项错误;“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在原⽂中指的是:虽然过去为⽔⽽发⽣战争的事情少,但不代表将来也这样。

2007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44题
阅读下⾯的⽂字,完成41----45题。

现代美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农场和⾼度机械化。

⼀个种植者经营和管理的农场少则数千英亩,多则上万英亩。

20世纪80年代前,农业机械的规模曾是农场扩张和赢利的主要因素。

如果种植者拥有⼤型农业机械,单位时间的种植能⼒就能提⾼,种植的⼟地规模就能进⼀步扩⼤。

尽管⼤型农业机械的投资甚⾼,但年总收⼊扣除成本后仍然能够获得较⾼的利润。

然⽽,⼤型农业机械的进⼀步发展有许多局限因素,如⽥间运输时外形尺⼨的限制和⽥间操作能⼒的限制。

因此,当今美国农业的进⼀步发展主要取决于对现有农业机械和资源的更为有效的利⽤。

其基本特点是农业机械电⼦计算机⾃动控制装置的普及和对化肥、农药的有效使⽤。

另⼀⽅⾯,随着对资源利⽤和环境保护的⽇益关切,以短期市场经济效益为⽬标的耕作⽅法显⽰出愈来愈多的局限性。

从对⽔资源的利⽤和⽔质保护的⾓度出发,许多现有的耕作⽅法必须加以改进,化肥和农药的使⽤必须同时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

基于上述因素,种植者开始探讨⼀种好的耕作⽅法——配⽅耕作。

其特点是精确地控制化肥、除草剂、杀⾍剂、灌溉⽤⽔等的空间投⼊量,在达到作物产量指标的同时,使化学药品的⽤量减⾄最低限度,配⽅耕作不仅能为种植者带来较⾼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

44.配⽅耕作的优点不包括
A.较⾼的经济效益。

B.显著的环境效益。

C.不依赖于农业机械。

D.减少⽔污染。

【答案】C。

解析:⽂中说配⽅耕作“其特点是精确地控制化肥、除草剂、杀⾍剂、灌溉⽤⽔等的空间投⼊量”,“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A、B都是配⽅耕作的优点。

D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但它属于环境效益之中的。

C不依赖于农业机械,⽂中没有提及。

命题特点:以⽂章阅读为主,考查考⽣对⽂字资料的理解能⼒。

⼤篇幅的⽂字资料,给考⽣提供了上下⽂的参考,有助于理解整段⽂字的意义、内涵。

针对题⽬查找资料为主要考查⽅向,难度不⾼。

2008年吉林省⾏测甲类真题第38题
俄罗斯⾸都莫斯科计划斥资20亿英镑兴建全球型建筑物,起名“⽔晶岛”。

“⽔晶岛”外层均采⽤玻璃材质。

⽔晶岛的总占地⾯积是直径365⽶的伦敦“千年穹顶”的近2倍,⾼度为457.2⽶,仅次于世界第⼀⾼楼台北101⼤厦。

它的建筑⾯积是美国国防部五⾓⼤楼建筑⾯积的4倍多,堪称世界之最。

该建筑物内还设⽴了⼀家可容纳500名学⽣的国际学校、⼀个电*、⼀个博物馆、⼀个剧院、⼀个综合体育馆和数⼗家商店。

该建筑物离地⾯980英尺处还设⽴了⼀个观景台,可全⽅位眺望莫斯科全景。

建筑物四周冬季还将开辟越野滑雪场和溜冰场。

根据上⽂,“⽔晶岛”被称为“世界上最雄⼼勃勃的建筑物”的原因是:
A.它的⾼度和宽度
B.它是世界建筑物
C.它的⾯积⼴阔和独特的设计
D.它是俄罗斯⼤国地位的象征
【答案】C。

解析:“雄⼼勃勃”形容雄⼼很⼤,很有理想。

“最雄⼼勃勃的建筑物”应该是世界上独⼀⽆⼆的建筑物。

选项A中的⾼度和宽度并不能构成独⼀⽆⼆,原⽂中“⾼度为457.2⽶,仅次于世界第⼀⾼楼台北101⼤厦。

”说明并不是的。

选项B中“世界的建筑物”并不能全⾯概括出“雄⼼勃勃”的建筑物,因此,排除B。

只有选项C提出“⽔晶岛”⾯积的⼴阔和独特的设计,是较为全⾯的,⽽选项D与题⼲描述⽆关,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08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35题
以“探索与发展”为主题的“2007第五媒体⾼峰论坛”12⽉26⽇在北京开幕。

近年来,以⼿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发展迅猛,截⾄2007年6⽉底,全国⼿机⽤户突破五亿户。

⼿机在从短信、彩信、⼿机电视、⼿机站等多种业务形式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功能
越来越强⼤,内容不断丰富和多样化,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

⼿机媒体巨⼤的市场前景引起了⽅⽅⾯⾯的关注。

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A.⼿机的使⽤⽇益普遍
B.⼿机的功能越来越强⼤
C.⼿机媒体的市场⼴阔
D.⼿机成为“第五媒体”
【答案】C。

解析:这段话主要内容是说⼿机作为“第五媒体”发展迅猛,并且有着巨⼤的市场前景。

A选项在本段话中没有体现。

B选项⽚⾯,不能概括全段。

题⼲中已经告诉我们“近年来,以⼿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发展迅猛”,因此D选项错误。

命题特点:以⽚段阅读为主,包括类似削弱型、加强型等类型演绎推理的题⽬,推理性较强,在对考⽣的理解能⼒进⾏考查之外,⼜需要考⽣掌握⼀定的可能性推理知识。

难度较⼤。

⾔语理解题⽬作为主要考查项⽬,其综合性较强,不仅对考⽣语⾔常识、句⼦组成等知识掌握情况进⾏考查,还考查了考⽣是否具备较强的⽂字理解、分析、运⽤等⽅⾯的基本能⼒。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分析材料作者意图,把握命题⼈命题套路,同时注意掌握题型的发展趋势。

判断推理
1、事件排序
2007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50题
①温度下降②锯开⽊头③飓风猛刮
④树⽊被吹倒⑤道路阻塞
A.1-4-2-3-5
B.4-3-1-5-2
C.5-2-3-1-4
D.1-3-4-5-2
【答案】D。

解析:本题从题⼲出发,“飓风猛刮”导致“树⽊被吹倒”,因此道路被阻塞,根据逻辑关系,3-4-5是⼀个联系紧密的逻辑事件,检查D选项,符合事件的逻辑顺序,故正确答案是D。

2008年吉林省⾏测⼄类真题第43题
①⽕药被⼴泛应⽤于军事②道⼠炼丹时发现硝⽯具有强烈的助燃作⽤
③⽕药被传到国外④⽕药被应⽤于庆典⑤中国⼈发明⽕药
A.⑤—①—③—④—②
B.①—③—⑤—④—②
C.②—⑤—④—③—①
D.②—①—⑤—④—③
【答案】C。

解析:题⼲描述的是⽕药的发明、发展的过程。

⽕药的性质最早是在道⼠炼丹时发现的,②应排在最前,经过后⼈的反复试验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药,⑤应排在②后。

中国⼈发明⽕药最早是⽤在庆典上做烟花爆⽵,后来传到国外,被运
⽤到了军事上,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