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最优美的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冬最优美的诗句
一、原文: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二、衍生注释:
落水荷塘:指池塘里的水已经干涸,荷叶也都枯萎了。
西风:秋风。
北风:冬季的风。
黄杨:一种树木。
倔强:刚强,不屈服。
白桦:一种树木。
优柔:柔弱。
冷霜:寒冷的霜。
残照:夕阳的余晖。
三九: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冬时节的景象,荷塘干枯,西风渐变为北风,黄杨依然保持着独特的色彩,白桦则显得有些稀疏。
门口的冷霜让人清醒,窗边的残照适合读书。
诗人还计划在三九时节吟咏梅雪,并且借助自家的小火炉增添温暖。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生活场景的叙述,营
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四、作者介绍:
紫金霜,原名李军,当代诗人,其诗作风格多样,情感细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和感悟。
五、运用片段:
哎呀,你看这诗里写的,“落水荷塘满眼枯”,真的好像我们村头那个池塘啊,一到冬天就干巴巴的。
“门尽冷霜能醒骨”,这大冷天的,可不就是冷霜让人精神一振嘛,哈哈!
一、原文: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二、衍生注释: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客里:客居他乡的时候。
禅灯:寺庙里的灯。
三、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秋风扫落了庭院中的树木叶子,在客居之地看到黄叶丹枫。
后两句则通过禅灯和半轮月的描写,烘托出夜晚的寂静和清冷,并且指出今晚比昨晚更寒冷,突出了立冬的寒意。
整首诗意境清幽,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感觉。
四、作者介绍:
王稚登,字百谷,明代诗人、书法家,才华横溢,与当时的诸多文人
墨客交往密切。
五、运用片段:
哇塞,“秋风吹尽旧庭柯”,这风也太厉害了吧,把树都吹得光秃秃的。
“今宵寒较昨宵多”,这天气是越来越冷啦,得赶紧加衣服咯!
一、原文: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二、衍生注释:
装绵:穿上棉衣。
侵晨:接近早晨。
非时:不合时宜。
堪怜:值得怜悯。
通袖:整个袖子。
酸指:因寒冷而手指发酸。
凭栏:靠着栏杆。
枯肠:比喻才思枯竭。
萧索:萧条冷落。
衾:被子。
三、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立冬前十日的景象,天气突然变冷,半夜狂风肆虐,清晨雪满船只。
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可怜,手冷肩冻,才思也变得萧索,而残菊却依然鲜妍。
同时也怜悯那些贫苦没有被子的人,认为他们可能会被疾病缠身。
诗中通过对自身感受和周围环境的描写,体现出对生活和他人的关怀。
四、作者介绍: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南宋诗人,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情感真挚。
五、运用片段: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这也太突然了吧,还没来得及准备棉衣呢。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那些可怜的人可怎么办呀,真让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