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标本采集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标本在5%的硫酸铜中浸6—24小时,取出后用清
水漂洗数小时,然后保存在亚硫酸中(以含5— 6%SO2的亚硫酸溶液45毫升加水1000毫升配成), 亚硫酸浸渍液亦可用下法配成,取无水亚硫酸钠 16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取浓硫酸20毫升徐徐 滴入上述溶液中,配成的溶液在密封条件下可以 贮藏。 本法用于保持绿色叶片及果实等,颜色比醋酸铜 法自然,但应注意密封瓶口,或每年更换一次亚 硫酸浸渍液。
二、材料和用具
• 标本夹、标本纸、采集箱、扩大镜、剪刀、小刀,
纸袋、塑料袋、标签、麻绳、记载本、镊子、电 炉(1000W)、瓷盆(直径40 cm)、标本瓶 (500 mL、1000mL)、大烧杯(1000mL)、酒 精灯、甲醛、酒精、蒸馏水、量杯或量筒(500 mL、1000mL)、醋酸铜、硫酸铜、5%~6%二 氧化硫、硝酸亚钴、氯化锡等。 体视显微镜、显微镜
3.采集注意事项
•
(1)对不认识的寄主植物,应注意采集供鉴定用的枝、 叶、花、果等部分,以便鉴定寄主。 (2)适于干制的标本,尤其容易干燥卷缩的标本,如穗 叶,要注意及时压制,否则叶片失水卷缩后无法展平。 (3)腐烂的果实标本及柔软的肉质类标本,应先以标本 纸分别包裹后,再放在标本箱中,并且不能装得太多,以 免污染和挤压。 (4)黑粉病类、白粉病类标本,也应以纸袋分装或用纸 包好后,再放采集箱中,以免混杂。 (5)标本的采集应有一定的复份,一般应在5份以上,以 便用于鉴定,保存和交流等。
2.浸渍法
• 果实及无性繁殖器官等必须用浸渍法保存在标本瓶
• • • •
中,浸渍液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①福尔马林50mL+95%酒精300mL+水2000mL; ②70%酒精; ③5%福尔马林。 常用于防腐,而不保持原色,宜保存肉质鳞茎、块 根、果实等。 浸渍时应将标本洗净,浸泡在浸渍液中,使浸渍液 淹没标本,用线将标本固定在玻片或玻棒上防止标 本上浮,若浸泡标本量大,浸泡数日后应更换一次 浸渍液。加盖密封保存,标本瓶上贴上标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内容和方法
•
(一)标本的采集 1.方法:集中采集和平时田间活动随时 分散采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常年活动。
2.要求:
• 为提高标本的使用价值,对所采标本特提出如下要求。
(1)症状应具典型性:标本应有典型的病状和病症,有 的病害还应有不同阶段的典型症状,如谷子白发病不同时 间的症状截然不同,形成所谓的“灰背”、“白尖”、 “白发”、“看谷老”、“刺猬头”等症状,所以采集不 同阶段的典型症状的标本,对正确识别病害是很重要的。 (2)真菌病害要采集带有子实体的标本,因为不同的病 原菌所致病状,有时是很相似的,单凭病状是不够的,因 此必须鉴定病原菌才能作出最后的诊断。没有子实体的标 本,有时是毫无意义的。 (3)每种标本上的病害种类一定要单一,以便正确鉴定 和使用标本,因此对所采集的标本要经严格挑选。 (4)采集时要作必要的记载,以辅助标本的不足,记载 的主要内容有:寄主名称、发病情况、环境条件、以及采 集日期、地点、采集者姓名,为了采集方便,可印刷成 “采集记载本”,按采集顺序编号使用。
(2)保持绿色的浸渍液
•
①醋酸铜浸渍液 以结晶醋酸铜逐渐加到50%的醋酸中,至 饱和为止,将配成的原液用水稀释三、四倍 使用。将稀释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投入标 本,标本的绿色最初会被漂去,经三、四分 钟,至绿色恢复后,将标本取出,用清水漂 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中,或压制成干标 本亦可。
②硫酸铜及亚硫酸浸渍法
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病理学课程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 一、实验目的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实物性记载,有 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室内各方面的研究 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类鉴定工作,没有合 格的标本就将无从做起,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 植物病研究和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工作,标本采集和制作技 术是植病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通过本次标本 采集和制作实践实习。学习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常用方法。
(二)标本的制作
• 采集的标本要及时处理制作,制作方法有
干制法和液浸两种。 • 干制法适用于一般大田作物及蔬菜果树的 茎、叶、花及去掉果肉的果皮等; • 浸渍法用于根茎(如土豆、地瓜等)及果实等 多汁液的器官。
1.干制法
•
通常所说的蜡叶标本就是经干制法制成的标本,干制法简 便易行,方法是将适于压制的标本分层压在标本夹中,一层标 本,一层标本纸(每层3—4张),以吸收标本中的水分,每个标 本夹总厚度以3寸左右为宜,太厚不利于干燥,夹好用绳绑紧, 放在阳光充足,通风干燥处自然干燥,干燥愈快,保持标本原 色的效果愈好,所以标本质量的好坏在于勤换纸,勤晾晒,夏 季,压制的前3—4天,每日换纸1—2次,以后每隔2—3天换纸 1次,春秋可适当减少换纸的次数,直至彻底干燥为止,在换 纸时,特别是在头一次换纸时,因为标本已经变软,易于铺展, 要注意加以整理,使其具有一定的“姿势”。 压制标本,除了自然干燥外,必要时也可进行人工加温快 速干燥,将标本放在烘箱或土炕上,温度可提高到35—50℃, 但换纸要更勤,至少2小时换一次纸,对某些容易变黑的叶片 标本(如梨叶)可平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热沙中,使其迅速干燥, 以达到保持原色的目的。 此外,多汁或大型不好压制的标本,还可装挂在通风良好 处风干或晒干。
•
(b)坡尔浸渍液 以二氧化硫通过福尔马林至饱和为止, 稀释20—40倍使用。 (c)赫斯娄浸渍液 氯化锌 50克 福尔马林 25毫升 甘油 25毫升 加水至 1000毫升 溶氯化锌于热水中,加入福尔马林及甘 油,如有沉淀,用其清液。
⑤标本瓶瓶口封口法
•
(a)暂时封口法 以蜂蜡及松香各一份,分别溶化混合,加入少 量的凡士林调成胶状物,涂于瓶盖边缘,将盖压紧, 亦可有明胶四份在水中浸数小时,将水滤去,加热 熔化,拌入一份石蜡,熔化混合后成为胶状物,趁 热使用。 (b)永久封口法 以酪胶及消石灰各一份混合,加水调成糊状物, 用于封盖,干澡后,由于酪酸钙的硬化而密封。亦 可用明胶28克在水中浸数小时,将水滤去加热熔化, 混入0.324克的重酪酸钾及充分的熟石膏使成糊状, 即可用于封口。
•
③黄色和桔红色标本浸渍液
• 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果实如杏、梨、
红辣椒等用亚硫酸保存,用市售含5—6% 二氧化硫的亚硫酸按4—10%再稀释成稀溶 液使用。对各种标本的适宜浓度要通过试 验才能找出。亚硫酸过浓,有漂白作用, 不能保色,亚硫酸过稀防腐能力不足。在 需用较低浓度时,可加少量酒精增加防腐 能力,溶液中加甘油少许,可以防止标本 开裂。
④保存红色的浸渍液
• 标本的红色是由花青素形成的,花青素能
溶于水和酒精,因此,保存标本的红色是 比较困难的,保存红色,常用的浸渍液有 下列三种,前两者只能用于保存色粒中的 色素,以瓦查浸渍液较好。
• (a)瓦查浸渍液
硝酸亚钻 15克 氯化锡 10克 福尔马林 25毫升 加水至 2000毫升 此溶液可用于保存草莓、辣椒、马铃薯以及其 它组织的红色,标本洗净后在此溶液中浸二星期, 然后保存于下列浸渍液中。 福尔马林 10毫升 酒精(95%) 10毫升 亚硫酸(饱和溶液) 30—50毫升 加水至 1000毫升
水漂洗数小时,然后保存在亚硫酸中(以含5— 6%SO2的亚硫酸溶液45毫升加水1000毫升配成), 亚硫酸浸渍液亦可用下法配成,取无水亚硫酸钠 16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取浓硫酸20毫升徐徐 滴入上述溶液中,配成的溶液在密封条件下可以 贮藏。 本法用于保持绿色叶片及果实等,颜色比醋酸铜 法自然,但应注意密封瓶口,或每年更换一次亚 硫酸浸渍液。
二、材料和用具
• 标本夹、标本纸、采集箱、扩大镜、剪刀、小刀,
纸袋、塑料袋、标签、麻绳、记载本、镊子、电 炉(1000W)、瓷盆(直径40 cm)、标本瓶 (500 mL、1000mL)、大烧杯(1000mL)、酒 精灯、甲醛、酒精、蒸馏水、量杯或量筒(500 mL、1000mL)、醋酸铜、硫酸铜、5%~6%二 氧化硫、硝酸亚钴、氯化锡等。 体视显微镜、显微镜
3.采集注意事项
•
(1)对不认识的寄主植物,应注意采集供鉴定用的枝、 叶、花、果等部分,以便鉴定寄主。 (2)适于干制的标本,尤其容易干燥卷缩的标本,如穗 叶,要注意及时压制,否则叶片失水卷缩后无法展平。 (3)腐烂的果实标本及柔软的肉质类标本,应先以标本 纸分别包裹后,再放在标本箱中,并且不能装得太多,以 免污染和挤压。 (4)黑粉病类、白粉病类标本,也应以纸袋分装或用纸 包好后,再放采集箱中,以免混杂。 (5)标本的采集应有一定的复份,一般应在5份以上,以 便用于鉴定,保存和交流等。
2.浸渍法
• 果实及无性繁殖器官等必须用浸渍法保存在标本瓶
• • • •
中,浸渍液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①福尔马林50mL+95%酒精300mL+水2000mL; ②70%酒精; ③5%福尔马林。 常用于防腐,而不保持原色,宜保存肉质鳞茎、块 根、果实等。 浸渍时应将标本洗净,浸泡在浸渍液中,使浸渍液 淹没标本,用线将标本固定在玻片或玻棒上防止标 本上浮,若浸泡标本量大,浸泡数日后应更换一次 浸渍液。加盖密封保存,标本瓶上贴上标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内容和方法
•
(一)标本的采集 1.方法:集中采集和平时田间活动随时 分散采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常年活动。
2.要求:
• 为提高标本的使用价值,对所采标本特提出如下要求。
(1)症状应具典型性:标本应有典型的病状和病症,有 的病害还应有不同阶段的典型症状,如谷子白发病不同时 间的症状截然不同,形成所谓的“灰背”、“白尖”、 “白发”、“看谷老”、“刺猬头”等症状,所以采集不 同阶段的典型症状的标本,对正确识别病害是很重要的。 (2)真菌病害要采集带有子实体的标本,因为不同的病 原菌所致病状,有时是很相似的,单凭病状是不够的,因 此必须鉴定病原菌才能作出最后的诊断。没有子实体的标 本,有时是毫无意义的。 (3)每种标本上的病害种类一定要单一,以便正确鉴定 和使用标本,因此对所采集的标本要经严格挑选。 (4)采集时要作必要的记载,以辅助标本的不足,记载 的主要内容有:寄主名称、发病情况、环境条件、以及采 集日期、地点、采集者姓名,为了采集方便,可印刷成 “采集记载本”,按采集顺序编号使用。
(2)保持绿色的浸渍液
•
①醋酸铜浸渍液 以结晶醋酸铜逐渐加到50%的醋酸中,至 饱和为止,将配成的原液用水稀释三、四倍 使用。将稀释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投入标 本,标本的绿色最初会被漂去,经三、四分 钟,至绿色恢复后,将标本取出,用清水漂 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中,或压制成干标 本亦可。
②硫酸铜及亚硫酸浸渍法
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病理学课程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 一、实验目的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实物性记载,有 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室内各方面的研究 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类鉴定工作,没有合 格的标本就将无从做起,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 植物病研究和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工作,标本采集和制作技 术是植病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通过本次标本 采集和制作实践实习。学习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常用方法。
(二)标本的制作
• 采集的标本要及时处理制作,制作方法有
干制法和液浸两种。 • 干制法适用于一般大田作物及蔬菜果树的 茎、叶、花及去掉果肉的果皮等; • 浸渍法用于根茎(如土豆、地瓜等)及果实等 多汁液的器官。
1.干制法
•
通常所说的蜡叶标本就是经干制法制成的标本,干制法简 便易行,方法是将适于压制的标本分层压在标本夹中,一层标 本,一层标本纸(每层3—4张),以吸收标本中的水分,每个标 本夹总厚度以3寸左右为宜,太厚不利于干燥,夹好用绳绑紧, 放在阳光充足,通风干燥处自然干燥,干燥愈快,保持标本原 色的效果愈好,所以标本质量的好坏在于勤换纸,勤晾晒,夏 季,压制的前3—4天,每日换纸1—2次,以后每隔2—3天换纸 1次,春秋可适当减少换纸的次数,直至彻底干燥为止,在换 纸时,特别是在头一次换纸时,因为标本已经变软,易于铺展, 要注意加以整理,使其具有一定的“姿势”。 压制标本,除了自然干燥外,必要时也可进行人工加温快 速干燥,将标本放在烘箱或土炕上,温度可提高到35—50℃, 但换纸要更勤,至少2小时换一次纸,对某些容易变黑的叶片 标本(如梨叶)可平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热沙中,使其迅速干燥, 以达到保持原色的目的。 此外,多汁或大型不好压制的标本,还可装挂在通风良好 处风干或晒干。
•
(b)坡尔浸渍液 以二氧化硫通过福尔马林至饱和为止, 稀释20—40倍使用。 (c)赫斯娄浸渍液 氯化锌 50克 福尔马林 25毫升 甘油 25毫升 加水至 1000毫升 溶氯化锌于热水中,加入福尔马林及甘 油,如有沉淀,用其清液。
⑤标本瓶瓶口封口法
•
(a)暂时封口法 以蜂蜡及松香各一份,分别溶化混合,加入少 量的凡士林调成胶状物,涂于瓶盖边缘,将盖压紧, 亦可有明胶四份在水中浸数小时,将水滤去,加热 熔化,拌入一份石蜡,熔化混合后成为胶状物,趁 热使用。 (b)永久封口法 以酪胶及消石灰各一份混合,加水调成糊状物, 用于封盖,干澡后,由于酪酸钙的硬化而密封。亦 可用明胶28克在水中浸数小时,将水滤去加热熔化, 混入0.324克的重酪酸钾及充分的熟石膏使成糊状, 即可用于封口。
•
③黄色和桔红色标本浸渍液
• 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果实如杏、梨、
红辣椒等用亚硫酸保存,用市售含5—6% 二氧化硫的亚硫酸按4—10%再稀释成稀溶 液使用。对各种标本的适宜浓度要通过试 验才能找出。亚硫酸过浓,有漂白作用, 不能保色,亚硫酸过稀防腐能力不足。在 需用较低浓度时,可加少量酒精增加防腐 能力,溶液中加甘油少许,可以防止标本 开裂。
④保存红色的浸渍液
• 标本的红色是由花青素形成的,花青素能
溶于水和酒精,因此,保存标本的红色是 比较困难的,保存红色,常用的浸渍液有 下列三种,前两者只能用于保存色粒中的 色素,以瓦查浸渍液较好。
• (a)瓦查浸渍液
硝酸亚钻 15克 氯化锡 10克 福尔马林 25毫升 加水至 2000毫升 此溶液可用于保存草莓、辣椒、马铃薯以及其 它组织的红色,标本洗净后在此溶液中浸二星期, 然后保存于下列浸渍液中。 福尔马林 10毫升 酒精(95%) 10毫升 亚硫酸(饱和溶液) 30—50毫升 加水至 1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