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4题;共68分)
1. (2分)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 . 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 . 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D . 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2.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中) “富硒茶”能补充微量的硒,这里的“硒”指的是()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单质
D . 元素
3. (2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 . 制取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 .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 .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4. (2分)(2017·江都模拟) 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固体由黑色变成绿色
C . 蚕丝和羊毛灼烧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5. (2分)(2019·河北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加热液体
B . 用滴管滴加液体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检查气密性
6. (2分) (2015九上·静宁期末) 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 . 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 .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7. (2分)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A .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 .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分子可以再分
8. (2分)(2017·上海) 关于“K2CO3”说法错误的是()
A . 名称:碳酸钾
B . 类别:盐
C . 焰色反应:黄色
D . 用途:可作钾肥
9. (2分)(2018·邵阳模拟)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方案。

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用50 ml的量筒量取8.0ml水
B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C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瓶中的气体是否为CO2
D .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10. (2分) (2016九上·秦淮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将燃着的小木条插入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木条熄灭
B . 向一瓶空气样品中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无明显变化
C .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沉入水底
D . 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分炭化最严重
11. (2分) (2018九上·滨州期中) 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球和白球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 (2016九上·抚顺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 加热液体
D . 滴加药品
13. (2分)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球是一个水球,有90%的面积被水覆盖
B . 陆地淡水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
C . 冰融化为水后,体积变小
D .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一般约摄水25升水
14. (2分)(2016·齐齐哈尔模拟) 某同学对教材中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丙中有一张每隔1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敞口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自上而下依次变红;
③将图2中的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若另取与丙相同的装置浸入热水中与丙做对比实验,可得出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的结论.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5. (2分) (2015九上·忻城期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 .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D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6. (2分) (2017九上·荥阳期中) 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 .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 . 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很多
D .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分别相同
17. (2分)“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

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 . 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 .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 . 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 .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18. (2分)为了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9.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物质由分子构成,后一种由原子构成的是()
A . 氯化钠、镁
B . 二氧化碳、水
C . 水、汞
D . 氧气、氮气
20. (2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图例说明,图中没有直接给出的信息是()
A . 原子序数
B . 元素符号
C . 化合价
D . 相对原子质量
21. (2分) (2018九上·左玉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 .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 .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22. (2分) (2017九上·丰城期中)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 . 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C . 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 .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3. (2分)(2020·唐山模拟) 关于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② ③④⑤
A . ①④属于同种元素
B . ②⑤均属于金属元素
C . ④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 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
24. (2分)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香烟的烟气中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B . 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C . 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
D . 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之比为60:7:14
25. (2分)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 . 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B . 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
C . 用烧杯量得95.0mL蒸馏水
D . 用托盘天平称得3.36g锌
26. (2分)(2011·大连)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氧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 . 二氧化碳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C .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
D . 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27. (2分) (2017九上·大丰期中) 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 . 硫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D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此变化是分解反应
28.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浓盐酸和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B . 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来测定10%的盐酸溶液的pH,结果偏小
C . 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D . 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29. (2分)下列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
A . Na+
B . Cl-
C . OH-
D . N
30. (2分) (2017九下·宝山期中) 交警常用重铬酸钾K2Cr2O7查酒驾,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2
B . +4
C . +6
D . +7
31. (2分) (2018九上·道外期末) 2014年11月19日,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胡万林用芒硝(主要成分为Na2SO4)给人治病治死案公开宣判,判处胡万林有期徒刑15年,其中胡万林所用的芒硝属于()
A . 氧化物
B . 酸
C . 碱
D . 盐
32. (2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 .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C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33. (2分)(2017·蓟县模拟) 为改善空气质量,让天空更蓝.燃煤须要脱硫治理,脱硫可用含NaOH的溶液吸收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涉及的反应:
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 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C . 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 . 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34. (2分)(2012·盘锦) 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该物质是由66个原子构成的
B . 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2
C . 该物质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D . 该物质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二、填空题 (共4题;共22分)
35. (5分)(2018·海南模拟)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2)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硫分子是:________;
(3) 2个氧原子:________;
氧化铝:________;
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
36. (3分) (2016九上·富顺期中) 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氧化物的是________,混合物的是________.(均填图中容器下的代号)
37. (4分) (2017九上·高淳期中) 图1中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D、E 均为只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D为无色液体,其他均为无色气体.拉瓦锡的研究认为空气由B、C组成.在高温和铁的催化作用下,E转化为A和C.E的分子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1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 C有许多用途,请写出一种________.
(3)写出E转化为A和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8. (10分) (2017九上·桂林期中)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________,Y= ________,Z=________。

以第三周期(第11—18号元素)为例,仔细观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1~18号元素排在一行的依据是________;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3)由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失”或“得”) 电子。

氟化钠常用作牙膏添加剂,能有效预防龋齿。

氟化钠和氯化钠一样,都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直接构成。

(4)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上表中位于________(选A、B、C)处。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3分)
39. (7分) (2016九上·甘肃月考) 如图是某同学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
(1)
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________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此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说明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_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4)
该实验装置有何不足之处?________会造成什么后果?________应如何改进?________.
40. (6分)(2017·咸宁模拟) 某工厂产生的废气中除了二氧化碳外,还含有少量的CO和CH4 .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提纯其中的二氧化碳,基本过程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 A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在整个提纯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aO和________.
(3)高温反应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A . 该技术可有效减少碳排放
B . “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和过滤
C . 能耗大是该技术的一大缺点
D . 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肥料
(5) 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1kg CH4气体,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kg.
四、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41. (7分)(2018·曲靖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写出实验A中的反应现象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清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写出上述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________。

【交流讨论】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理由是____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4题;共6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31-1、
32-1、
33-1、
34-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22分) 35-1、
35-2、
35-3、
36-1、
37-1、
37-2、
37-3、
38-1、
38-2、
38-3、
38-4、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3分) 39-1、
39-2、
39-3、
39-4、
40-1、
40-2、
40-3、
40-4、
40-5、
四、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41-1、
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