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DNA和蛋白质技术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DNA 和蛋白质技术
1.植物组织培养
2.血红蛋白提取与别离。
3.从生物组织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4.实验:DNA 粗提取与鉴定。
一、菊花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和原理 (1)原理:植物细胞全能性。
(2)高度分化细胞全能性表达条件 ①离体状态。
②营养物质:有机营养、无机营养。
③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④无菌、适宜外界条件。
(3)过程
2.菊花组织培养过程
(1)影响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因素
①选材: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茎上部新萌生侧枝。
②营养供给⎩⎪⎨⎪
⎧
培养基:常用MS 培养基营养成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
植物激素
(2)实验操作过程
制备MS 固体培养基:配制好培养基进展高压蒸汽灭菌
外植体消毒:70%酒精
消毒
→
无菌水
清洗
→
0.1%氯
化汞溶液
消毒
→
无菌水
清洗
接种:始终在酒精灯火焰旁进展,对接种工具要用火焰灼烧
灭菌。
将菊花茎段插入培养基中时注意不要倒插
培养与移栽:在18~22 ℃无菌箱中培养,得到试管苗后
进展移栽
3.影响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因素
(1)培养材料
①不同植物组织,培养难易程度差异很大,容易进展无性繁殖植物也容易进展组织培养。
②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年龄、保存时间长短对培养也有影响。
幼龄、保存时间短植物材料容易培养成功。
(2)无菌条件
培养基上有细菌等微生物存在时,它们比植物细胞生长、繁殖得更快,而且它们会产生毒素,使培养植物细胞很快中毒死亡,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求进展一系列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
二、月季花药培养
1.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
花粉母细胞小
孢子母细胞
⇒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双核期⇒花粉粒
2.产生花粉植株两条途径
3.影响花药培养因素
(1)主要因素:材料选择和培养基组成。
(2)月季花药培养一般选择单核期。
三、DNA粗提取与鉴定
1.根本原理
2.操作过程
材料选取:选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生物组织
破碎细胞(以鸡血为例):鸡血细胞,加蒸馏水,用玻璃棒搅
拌,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
去除杂质:利用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通过控制NaCl溶液浓度去除杂质
DNA析出:将处理后溶液过滤,参加与滤液体积相等、冷却体积分数为95%酒精溶液
DNA鉴定:在溶有DNA溶液中参加二苯胺试剂,
沸水中加热5 min,溶液变成蓝色
易错警示!(1)本实验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实验材料,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
(2)实验中两次使用蒸馏水,第一次目是使成熟鸡血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是稀释NaCl溶液,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3)二苯胺试剂要现配现用,否那么二苯胺会变成浅蓝色,影响鉴定效果。
四、PCR技术根本操作和应用
1.PCR原理
DNA热变性原理,即:
2.PCR反响过程
(1)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_℃以上时,双链DNA解旋为单链。
(2)复性:温度下降到55_℃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3)延伸: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时,溶液中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在DNA聚合酶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合成新DNA链。
五、血红蛋白提取和别离
1.方法及原理
方法原理
凝胶色谱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别离蛋白质
电泳法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不同
2.血红蛋白提取和别离过程
六、植物有效成分提取
1.植物芳香油提取
(1)提取玫瑰精油实验
①方法:水蒸气蒸馏法。
②实验流程
(2)提取橘皮精油实验
①方法:一般用压榨法。
②实验流程
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
橘皮油←再次过滤←静置
2.胡萝卜素提取
(1)胡萝卜素性质: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2)实验设计
①方法:萃取法,石油醚最适宜作萃取剂。
②实验流程
胡萝卜→粉碎→枯燥→萃取
胡萝卜素←浓缩←过滤
(3)鉴定方法:纸层析法。
高频考点一菊花组织培养
例1.以下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表达,正确是( )
B.在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参加聚乙二醇,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细胞
【答案】D
【变式探究】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参加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一样、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培养基编号
浓度/mg·L-1
m/%
n/个6BA IAA
1 0
2
3
4
答复以下问题:
(1)按照植物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元素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上述培养基中,6BA 属于__________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培养基是________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参加________(填“6BA〞或“IAA〞)。
【答案】(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细胞分裂素(2)IAA浓度再生丛芽外植体比率(m)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丛芽平均数(n) 0~0.5mg·L-1(3)1 (4)6BA
【解析】按照植物需求量,在培养基中参加无机盐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6BA是细胞分裂素类
生长调节剂,由于该实验探究是6BA和IAA对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影响,而6BA浓度在各实验组中一样,因此实验自变量是IAA浓度,取值范围是0~0.5mg·L-1,因变量是再生丛芽外植体比率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丛芽平均数,即表中m和n。
再生外植体数乘以外植体上丛芽平均数即为丛芽总数,计算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是1号培养基。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用于诱导细胞分裂和根分化,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出不定芽,因此为了诱导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6BA(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而参加IAA(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
高频考点二月季花药培养
例2.如图是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两种途径,以下相关判断错误是( )
B.①和②过程实质一样
【答案】C
【变式探究】如图表示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利用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在__________________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为了选择该时期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___花蕾。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植物,需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________色。
(2)图中所示植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那么①基因型为________,②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3)⑦、⑧所指构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基因型是否一样?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单核(靠边) 完全未开放醋酸洋红焙花青-铬矾蓝黑
(2)AaBb Ab或aB或AB或ab
(3)花粉管细胞核生殖细胞核一样
【解析】(1)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材料选择是花粉植株能否培养成功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同一植物不同生理状况诱导成功率都不一样,选择月季花粉最正确时期为完全未开放花蕾。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方法是醋酸洋红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植物,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染成蓝黑色。
(2)图中所示植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那么①花粉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其减数分裂产生②小孢子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或AB或ab。
(3)图中⑦、⑧是由花粉粒进展分裂产生两个核,分别是花粉管细胞核和生殖细胞核;由于两者来自于同一个花粉粒有丝分裂产生,所以两者基因型一样。
高频考点三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比拟
例3.某同学设计提取玫瑰精油实验流程如下图,据图分析不正确是( )
①②③④⑤⑥
原料→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别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A.在②步中使用水气蒸馏更简便易行
C.提取精油时,向混合物中参加NaCl更利于油水分层
2SO4,再用过滤法可除去别离油层中水分
【答案】A
【变式探究】某植物园中种植有菊花、玫瑰等花卉,还有葡萄、橘子等水果,其中玫瑰、橘子都可以作为植物芳香油提取原料。
请答复以下问题:
(1)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有________、压榨和________等。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特点来决定。
(2)玫瑰精油适合用__________________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特点。
蒸馏时收集蒸馏液不是纯玫瑰精油,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经冷凝管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________层和水层。
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展冷却,那么精油提取量会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橘皮精油提取原料是橘皮,但橘皮易焦糊,宜采用________法提取橘皮精油,其中将橘皮枯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其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蒸馏萃取
(2)水蒸气蒸馏法油水混合物油局部玫瑰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3)压榨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解析】(1)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特点来决定。
(2)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特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蒸馏时收集蒸馏液不是纯玫瑰精油,而是油水混合物。
经冷凝管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展冷却,由于局部玫瑰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那么精油提取量会减少。
(3)橘皮精油提取原料是橘皮,但橘皮易焦糊,宜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其中将橘皮枯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其目是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高频考点四胡萝卜素提取实验操作分析
例4.作为萃取胡萝卜素有机溶剂,哪一项不符合实验要求( )
A.能充分溶解色素
【答案】B
【变式探究】请答复以下有关“胡萝卜素提取〞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方法是________法。
以下为提取胡萝卜素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枯燥→A→过滤→B→胡萝卜素。
其中,A过程叫__________,B过程叫________。
(2)在胡萝卜颗粒加热枯燥过程中,应严格将________和________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图甲为提取胡萝卜素装置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一处错误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是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示意图。
该鉴定方法名称是________法。
图乙中⑤为________,实验过程中点样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乙胡萝卜素结果示意图中,A、B、C、D四点中,属于提取样品样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萃取萃取浓缩(2)温度时间
(3)应防止明火加热,而采用水浴加热
(4)纸层析样品原点快速细致并注意保持滤纸枯燥
(5)B和C
【解析】(1)根据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特点,一般用萃取法提取。
(2)新鲜胡萝卜含有大量水分,在枯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温度太高、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高频考点五DNA粗提取与鉴定过程分析
例5.“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操作正确是( )
A.取制备好鸡血细胞液5~10mL注入烧杯中,迅速参加物质量浓度为0.14mol/LNaCl溶液20mL,同时用玻璃棒沿同一方向快速搅拌5min,可使血细胞破裂,释放出DNA
B.整个DNA提取过程中,两次加蒸馏水目都是为了降低溶液中NaCl浓度,使DNA分子溶解度到达最低,析出DNA分子
C.整个DNA提取操作中,两次参加2mol/LNaCl溶液,目都是使DNA尽可能多地溶解在NaCl溶液中
D.DNA鉴定操作中,只要向溶有DNANaCl溶液中参加4mL二苯胺试剂,即可出现蓝色
【答案】C
【变式探究】在DNA粗提取实验过程中,对DNA提取量影响较小是( )
A.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释放出DNA等核物质
C.在析出DNA黏稠物时,要缓缓参加蒸馏水,直至黏稠物不再增多
D.要用冷酒精沉淀DNA,甚至可将混合液再放入冰箱中冷却
【答案】B
【解析】A项做法是为了充分释放出核中DNA分子,使进入滤液中DNA尽量多;C项是让DNA充分沉淀,保证DNA量;D项道理同C项;而B项操作并不能使DNA增多或减少。
1.〔2021 ·江苏卷.13〕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展计数重要工具,以下表达正确是〔〕
A. 每块血细胞计数板正中央有1 个计数室
B. 计数室容积为1mm×1mm×0. 1mm
C. 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 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细胞
【答案】B
【解析】每块血细胞计数板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每个计数室容积有1mm×1mm×0.1mm,B正确;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让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假设先滴加样液,统计结果会偏大,C错误;计数时,需统计小方格内以及小方格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细胞,D错误。
2.〔2021 ·江苏卷.25〕图1、2 分别为“DNA 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局部操作步骤示意图,以下表达正确是〔〕
A. 图1、2 中参加蒸馏水稀释目一样
B. 图1 中完成过滤之后保存滤液
C. 图2 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 在图1 鸡血细胞液中参加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答案】BCD
3.〔2021 ·江苏卷.20〕以下图为制备人工种子局部流程示意图,以下表达正确是〔〕
A. 胚状体是外植体在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一团愈伤组织
B. 该过程以海藻酸钠作为营养成分,以 CaCl2溶液作为凝固剂
C. 可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为胚状体提供碳源
D. 包埋胚状体凝胶珠能够隔绝空气,有利于人工种子储藏
【答案】C
【解析】胚状体是外植体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构造,A错误;该过程中海藻酸钠是包埋剂,CaCl2溶液是凝固剂,B错误;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为胚状体提供碳源和能源,C正确;包埋胚状体凝胶珠可与空气相通,D错误。
4.〔2021 ·广东卷.3〕关于DNA实验,表达正确是
A 用兔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
B PCR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
C 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
D 用甲基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答案】C
5.〔2021 ·天津卷.7〕DHA对脑神经发育至关重要。
以A、B两种单细胞真核藻为亲本,利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高产DHA融合藻。
两种藻特性如下表。
亲本藻优势代谢类型生长速率〔g/L.天〕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直径DHA含量〔‰〕
A藻自养小
B藻异养大无
据表答复:
〔1〕选育融合藻应具有A藻与B藻优点。
〔2〕诱导融合前需用纤维素酶处理两种藻,其目是获得。
〔3〕通过以下三步筛选融合藻,步骤可淘汰B藻,步骤可淘汰生长速成率较慢藻落,再通过步骤获取生产所需融合藻。
步骤a:观察藻落大小
步骤b:用不含有机碳源〔碳源——生物生长碳素来源〕培养基进展光照培养
步骤c:测定DHA含量
(4)以获得融合藻为材料进展甲、乙、丙三组试验,结果如以下图。
①甲组条件下,融合藻产生[H]细胞器是;丙组条件下产生ATP细胞器是。
②与甲、丙两组相比,乙组融合藻生长速率较快,原因是在该培养条件下。
甲、乙两组DHA产量均较高,但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甲组培养条件,其原因是。
【答案】〔1〕产生DHA、自养特性快速生长〔2〕原生质体
(3)b a c
(4)①线粒体、叶绿体线粒体
②融合藻既能光能自养又能异养
融合藻利用光能和简单无机物即能生长,不需要添加葡萄糖,可降低本钱,也可防止杂菌生长
1、(2021·江苏单科,16)以下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表达,错误是( )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材料
B.DNA既溶于2 mol/L 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DNA溶液参加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答案】C
2.(2021·江苏,29)为了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先用植物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外植体经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变化如下图。
细胞干重在12d后下降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培养液中蔗糖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倍体愈伤组织细胞产生次生代谢产物量常高于二倍体。
二倍体愈伤组织细胞经________处理,会产生染色体加倍细胞。
为检测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压片前常用纤维素酶和________酶解离愈伤组织。
假设愈伤组织细胞(2n)经诱导处理后,观察到染色体数为8n细胞,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更好地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采用植物细胞固定化技术,其原理与酵母细胞固定化类似。
以下说法正确有________(填序号)。
①选取旺盛生长愈伤组织细胞包埋
②必须在光照条件下培养
③培养过程中需通空气
④固定化后植物细胞生长会变慢
【解析】(1)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经脱分化可形成愈伤组织。
(2)图中12 d后蔗糖浓度和pH都下降到较低水平,影响能量供给和酶活性,导致细胞干重下降。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蔗糖既能维持一定渗透压,又能为植物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必需能源。
(3)一定浓度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丝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细胞间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可通过纤维素酶、果胶酶破坏细胞间物质,从而使愈伤组织细胞别离;在培养过程中,各个细胞所处时期不同,在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时,一定时间内不同时期细胞分裂次数不同,从而会出现染色体为2n、4n、8n等细胞,4n细
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至8n;8n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能清晰看出8n条染色体。
(4)为了更好地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应选用生长旺盛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光下培养易产生维管组织,因此不能放在光下进展光合作用,但要通入无菌空气确保其正常生命活动;细胞固定通常使用包埋法,由于包埋材料影响,营养物质和氧气扩散都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固定化细胞生长速度慢。
【答案】(1)脱分化
(2)蔗糖浓度下降,pH降低提供能源调节渗透压
(3)秋水仙素(低温) 果胶经加倍到4n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经加倍到8n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4)①③④
3.(2021·山东卷,35)玉米是重要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
流程如下:
(1)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
培养酵母菌时,该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生长提供________。
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_______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答案】(1)碳源显微镜直接计数
(2)压榨萃取(注:两空可颠倒)
4.(2021·山东理综,34)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酵母菌R时,可选用________或平板划线法接种。
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是________。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生长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枯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__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展过滤,其目是________。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________。
【解析】(1)微生物别离和培养中常用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微生物培养需要无菌操作,其中对接种环需进展灼烧灭菌处理。
(2)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
(3)从
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枯燥过程中假设温度过高、枯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应防止明火加热,宜采用水浴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在浓缩之前,还要进展过滤,以除去萃取液中不溶物。
(4)利用纸层析法鉴定所提取胡萝卜素时,需用胡萝卜素标准样品作对照,比照分析标准样品和萃取样品出现层析带。
【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灭菌(或防止杂菌污染) (2)碳源氮源(3)时间水浴滤去不溶物(4)(实验)对照
5.(2021·江苏高考)某同学用洋葱进展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操作错误是( )
A.参加洗涤剂后用力进展快速、充分研磨
B.用蛋白酶纯化过滤后研磨液中DNA
C.参加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
D.加二苯胺试剂摇匀后沸水浴加热
【答案】A
6.(2021·江苏,31)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答复以下问题。
(1)2,4-D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诱导,对形态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________(填“升高〞“保持〞或“降低〞)2,4-D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填以下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②刚融合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别离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分化愈伤组织内各细胞形态大小一致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
某同学用________(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
假设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展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________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
假设用籼稻种子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________,还可防止再生苗中混有________。
【解析】(1)再分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继续培养脱分化愈伤组织,诱导根、芽等器官分化形成过程。
再分化后植物细胞可形成宏观形态上芽和根,而2,4-D对于形态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所以在配制再分化培养基时应降低2,4-D浓度。
(2)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培养基上培养,出现具分生能力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假设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可促进幼苗形成。
(3)胚状体是愈伤组织再分化结果,在再分化过程中会形成叶绿体,叶绿体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绿色芽点细胞属于分生组织,细胞排列严密;刚融合杂交细胞还没有产生细胞壁,观察不到质壁别离现象;分化愈伤组织内各细胞形态大小都发生了变化。
(4)叶
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用绿光和黄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
在层析过程中,自上而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因为突变体中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比值显著大于对照,但叶绿素总量不变,所以窄于对照组是叶绿素b 。
(5)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吸收培养基中养分,从而影响愈伤组织增殖与分化;另外胚生长发育会形成正常二倍体幼苗,所以需适时剔除胚。
【答案】(1)降低 (2)适量生长素 (3)③ (4)①④ 4
(5)增殖与分化 二倍体幼苗
1.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关键性因素。
按照不同顺序使用这两类激素,会得到不同实验结果。
假设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实验结果是( )
A.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D.有利于细胞分化,但细胞不分裂
【答案】A
2.以下图为利用体细胞诱变育种技术获得抗除草剂白三叶草新品种过程,以下表达错误是( ) γ射线
↓照射 白三叶草组织细胞――→①愈伤组织――→②胚状体―→白三叶草幼苗――→③抗除草剂白三叶草
B.过程①和②所涉及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比例不同
D.过程③通常采用筛选方法是向白三叶草幼苗喷洒除草剂
【答案】C
【解析】诱变育种所依据原理是基因突变,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
过程①和②所得到产物不同,因此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比例不同。
白三叶草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细胞中DNA 一样,但RNA 种类不完全一样。
过程③通常采用筛选方法是向白三叶草幼苗喷洒除草剂。
3.如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过程。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是
( )
花药中未成熟花粉――→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完整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