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原文及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原文及鉴赏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柳》原文及鉴赏
【导语】:
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

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

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①,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

目有时而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

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

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①,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

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 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

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 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

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卯辰以后②,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

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

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

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已,此其独宜于晓也。

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③; 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

凡属鸣禽,皆当以予为知己。

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

隔婵娟而不使见者④,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

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

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闲情偶寄》)
【赏析】这是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妙文。

作者除了写柳外,还谈种树,说鸟声……似乎纵笔所之,漫无中心,这便是“形散”; 但实际上全文又贯穿着从大自然中寻求一切乐趣的思想感情,这便是“神不散”。

“形散”,使本文摇曳多姿,呈现参差美; “神不散”,使本文内涵丰富,具有诗意美。

两美相合,读来自会使人兴趣横生,有美不胜收之感。

本文写作角度新颖。

题为《柳》而不专写柳,而是借题发挥,谈种树之乐,抒热爱大自然之情,这是一新;辨鸟声,察鸟情,探鸟音宜晓听之故,这是二新; 指出种树之不足在于“枝叶繁冗,不漏月光”,提出“昼夜均受其利”的设想,这是三新。

凡此种种,皆想前人之所未想,道前人之所未道,故读来又使人有恍然大悟,耳目一新之感。

本文体情察物,细致入微,遣词造句,涉笔成趣。

如中间一段,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小鸟受制于人、欲鸣不得的窘迫之状和摆脱“虑患之念”后的自由欢乐之情表现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十分精彩,而“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 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

凡属鸣禽,皆当以予为知己”数句点睛式的议论,更如神来之笔,在俏皮幽默声中,表现了乐在自然的思想感情,读之令人叹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