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益州”之名来自“犍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州”之名来自“犍为”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这是人所共知的三国时期在荆州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他所献的极大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隆中对”中的一段话。

东汉十三州,益州是面积最大的一州,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汉.东汉时期),东汉时的益州北辖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最东接近今天的湖北襄樊,西、南抵今天中国的国境线。

三国的蜀国即以一州之力,不仅成功抵御了面积和人口均是数倍的曹魏进攻,而且打得曹魏司马懿几无还手之力,可见其地位之重。

中国一直有“九州”的说法,关于“九州”是哪九州说法并不统一。

古书《禹贡》中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尚书·禹贡》中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里面都没有“益州”。

《尚书》里写到:“华阳、黑水惟梁州”,这实际上就是“益州”。

为什么把“梁州”改为“益州”呢?原来,这和犍为郡的设立有关。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因南方的东越攻打南越。

南越向汉朝求救。

武帝派大行(官名)王恢去讨东越,东越杀了自己的国王以服从。

王恢又派唐蒙出使南越要其服从汉朝,唐蒙在南越吃到蜀地所产的枸
酱,得知是从西北的牂牁江而到番禺城下。

因唐蒙就上书建议通夜郎道,并置官吏,汉武帝同意了,就以唐蒙为中郎将,带领千人和负粮的万余人,从蜀郡的符关(在今四川省合江县)而入西南,去见夜郎侯多同,招抚成功后,因夜郎国最大、影响大,其它各邑纷纷服从,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合并从蜀郡、巴郡割来之地建立了犍为郡,郡治在鄨(贵州省遵义市)。

这个事情就是汉武帝开辟“西南夷”、开发大西南的开端。

到了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因开辟了犍为等新地,梁州改为益州。

据郦道元《水经注》中引《地理风俗志》载:“华阳黑水惟梁州。

汉武帝元朔二年,改‘梁’曰‘益州’,以新启犍为、牂柯、越巂,州之疆壤益广,故称‘益’云。

”牂柯郡的一部分也是犍为郡所划分出去的,所以“益州”之名和“犍为(郡)”有关。

汉武帝后来时还设有一个“益州郡”(牂牁郡再次划出一部分合并滇国组成),它是一个行政区域,后刘禅建兴二年改为建宁郡。

二个益州所指不一样。

元封五年即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所称即“州”,只是监察区划,不是行政区域。

到了东汉末年灵帝时,把州的长官刺史改为州牧,“州”这才成为一级行政区域,大家熟知的刘备就是“豫州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