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服益气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月第44卷第1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原因与脑部组织的急性缺血、缺氧有着密切关系,该疾病发生后,会引发脑部组织的水肿,甚至是坏死,之后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功能缺损,如果不能在短时间恢复脑部供血,不能使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功能恢复,则会严重影响预后[1-2]。
近年来中医药无论是单纯用药还是联合用药治疗卒中均有较好效果。
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益气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卒中,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
收治的86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3例。
治疗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1~80(65.23±3.20)岁;病程(3.11±0.61)d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分级:中度(5~20分)
26例,重度(>20分)17例。
常规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0~80(64.99±3.25)岁;病程(3.09±0.62)d ;NIHSS 评分分级:中度(5~20分)24例,重度(>20分)19例。
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条件
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指南2014》[2]
中“缺血性卒中”诊断标准及气虚血瘀证
辨证标准: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②年龄<80岁;③患者
及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颅内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治疗方法1.3.1
常规组
患者入院后予常规吸氧、降颅内压、
降血脂、脱水、抗血小板集聚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且给予血栓通[国药准字:Z20025652,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5g ,加入250ml 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治疗14d 。
1.3.2
治疗组
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化瘀
汤,方剂组成:黄芪30g 、川芎15g 、地龙15g 、当归尾15g 、赤芍15g 、红花15g 。
1剂/天,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14d 。
1.4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用美国国立
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表进行评价[3],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上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感觉、忽视、构音障碍等项目,共计42分。
②两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液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行t 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组与常规
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均下降,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1),见表1。
加服益气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
卒中疗效观察
王军芳
(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455000)
摘
要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配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86例气虚血瘀证缺血
性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3例。
常规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和血栓通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汤,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红细胞变形指数以及血液黏度。
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分别为(12.15±2.08)分、(16.39±2.15)分,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0.79±0.36)和(0.98±0.33),血液黏度分别为(1.12±0.29)mPa·s 、(1.67±0.38)mPa·s ,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1)。
结论:加服益气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卒中可明显改善脑血管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益气化瘀汤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19(2021)01-0019-02
1919
20212月第44卷第12.2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液黏度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液黏度明显
低于常规组(P <0.01)。
见表2。
3讨论
中医多认为缺血性卒中属于“中风”的范畴,属于本虚标实之症,一般以血瘀为标、气虚为本,若患者本身体质虚弱、禀赋不足,容易引发气血渐虚,进而气血运行缓慢、不畅,阻塞脑络,则脑脉失养,促成疾病发作[4]。
《医林改错》云“元气虚,则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故而治疗该类疾病当以标本兼治,主要以活血化瘀、益气法进行干预[5]。
血栓通中含有三七总皂苷等成分,能够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具有扩张血管、调节血脂、清除自由基等功效[6]。
益气化瘀汤方剂中,以黄芪为君药,该药入脾经、肺经,上行可濡养脑窍,补充血容量,且能够促使气血化生;另外该药物能够强化再灌注/抗缺血后氧化应激损伤的效用[7]。
地龙通经活络,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情况,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使得血液黏稠度降低,减少血小板的聚集,进而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7]。
红细胞变形是协助血液完成其生理功能的必备条件,该
能力能够保障血液的流动性,延长红细胞寿命,保证微循环进行有效灌注。
当归尾可以改善患者气血虚弱之症,调节机体功能;川芎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尤其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扩张脑部血管,将其微循环进行改善,增加脑部的血流量,也可以提高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减少因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赤芍凉血化瘀,红花活血通经。
诸药联合干预能够标本兼顾,起到行气养血、活络开窍的功效,促进神经元的逐渐恢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的NIHSS 评分、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液黏度指标较好(P <0.01)。
综上所述,加服益气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脑部缺血的症状,也可以标本兼顾,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彩丽,张璐璐,杨旭,等.益气化瘀经验汤剂联合血塞通
粉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6,11(9):1714-171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
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3]贺海霞,佘颜,刘芳,等.黄芪虫藤饮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
脑卒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1):69-72.
[4]王爱丽,王倩.补阳还五汤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
中气虚血瘀证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19,40(6):692-695.[5]王凯华,黄龙坚,黄建民,等.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的TOAST 分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16,37(2):19-22.
[6]黄龙坚,黄建民,王凯华,等.醒脑通脉胶囊治疗气虚血瘀
型脑梗死恢复期有效性的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16,37(5):8-10.
[7]王安安,李文娟,谢霞,等.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和清脑方
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9,32(5):101-104.(2020-10-21收稿/编辑熊瑜)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分,x ±s )
组
别治疗组常规组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1;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
②P <0.01
n 4343
治疗前21.47±2.6121.55±2.88
治疗后12.15±2.08①②
16.39±2.15①表2
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液黏度比较
(x ±s )
组
别
治疗组常规组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①P <0.01
n
4343红细胞变形指数治疗前
1.26±0.311.23±0.20
治疗后
0.79±0.36①0.98±0.33
血液黏度(mPa·s )治疗前
1.76±0.411.88±0.39治疗后
1.12±0.29①1.67±0.38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