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药物透入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双盲法将其中33例纳进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剩余33例纳进实验组(实施超声药物透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男女比例分别为:18:15、16:17例;年龄分别为:28—81岁、30—84岁,平均值分别是:(51.32±5.83)岁、(52.31 ±7.36)岁,组间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经比较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实施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选择成都康复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超声电导仪及超声导凝胶贴片,配置利多卡因4ml(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1,规格20ml)和1—5ml维生素B12,均匀涂抹于贴片处,再将贴片与治疗放射头一同固定在患者疼痛部位,开始治疗。频率控制在1MHZ,声强1—1.5w/cm连续波实施治疗,1d/次,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30min,7d为个量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普瑞巴林胶囊(重庆赛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73,规格75mg×10粒)服用剂量75mg/粒,2次/d;洛芬待因缓释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16,规格0.29×10片)剂量:0.2g/片,2次/d,并选择氦氖激光照射1次/d,7d为个量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选择疼痛数字评价表(NRS)在护理前后评估患者疼痛程度[2],分值为0—10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其10分为剧痛,0分为无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选择SPSS 19.0统计软件实施分析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NRS评分分别为(7.85±1.35)分,(7.72±1.52)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0.414,P>0.05),经干预后实验组评分为(3.42±0.43)分,(5.87±0.54)分,差异显著(t=23.002,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于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以神经疼痛为首发症状,其发病因素与免疫抵抗力、感染以及年龄存在密切关系。该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诱发不同程度心理障碍,进而直接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措施:(1)疼痛护理:由于带状疱疹常见症状为神经疼痛,因此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并采用聊天、播放轻柔音乐、视频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其一定程度疼痛。(2)心理护理:众多患者对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认知程度并不高,使其在治疗期间易产生一定疑惑,且因疼痛及瘙痒等症状,使其诱发烦躁、躁动、焦虑等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其心理变化,并依据患者病情变化、文化程度以及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积极消除其负面情绪,给予有效心理疏导。(3)饮食护理:该疾病发病期间在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弱时形成,因此需指导其多食用高热量、低糖、高蛋白等食物,严禁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4)生活护理:需维持病房空气通畅,定期给予消毒处理,每日进行开窗通风,进而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超声药物透入;带状疱疹;常规治疗;临床效果
带状疱疹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通常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米粒至黄豆大小不等的簇集性水泡。若未给予针对性治疗,可导致继发性感染,诱发全眼球炎及脑膜炎,进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临床以超声药物透入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与传统治疗措施相比较,疗效更佳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且取得理想效果。但相关研究显示,在给予有效治疗措施同时,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至关重要,进而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缓解患者一定程度的疼痛[1]。鉴于此,本文选取该类患者实施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声药物透入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讨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带状疱疹并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双盲法将其中33例纳进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剩余33例纳进实验组(实施超声药物透入治疗),2组均给予护理干预,分析较2组应用价值。结果2组护理前NR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带状疱疹并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技技术不断进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逐渐步入临床,且被临床众多医师应用于带状疱疹治疗中,已证实效果显著,该方案主要在超声波作用下,将药物透过黏膜及皮肤进入机体,进而起到显著疗效,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毒、无副作用以及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同时可有效防止药物注射等创伤疗法导致的出血、局部疼痛加重等不良症状,进而取得显著疗效[3]。本文主要采用利多卡因及维生素B12进行实施,其中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和抑制作用,且该药物具有易操作、廉价等优势,不仅可作用于细而无鞘带状疱疹的痛觉神经,又可改善局部循环。而维生素B12可在体内转化为甲基钴铵和辅酶B12产生活性,同时具有营养神经等作用,主要通过蛋白质和神经细胞内核酸的形成,促进神经周突出加快,使髓鞘磷脂逐渐产生,进而恢复脑内乙酰胺胆碱含量与突触传递,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根,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但最新研究显示,在实施上述治疗方案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并告知其疾病的发展因素以及基础治疗措施,进而促进患者深入掌握该疾病治疗机制,进而降低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并叮嘱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针对其病情状况,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进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4]。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带状疱疹并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1.1一般资料
将6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双盲法将其中33例纳进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剩余33例纳进实验组(实施超声药物透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男女比例分别为:18:15、16:17例;年龄分别为:28—81岁、30—84岁,平均值分别是:(51.32±5.83)岁、(52.31 ±7.36)岁,组间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经比较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实施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选择成都康复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超声电导仪及超声导凝胶贴片,配置利多卡因4ml(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1,规格20ml)和1—5ml维生素B12,均匀涂抹于贴片处,再将贴片与治疗放射头一同固定在患者疼痛部位,开始治疗。频率控制在1MHZ,声强1—1.5w/cm连续波实施治疗,1d/次,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30min,7d为个量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普瑞巴林胶囊(重庆赛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73,规格75mg×10粒)服用剂量75mg/粒,2次/d;洛芬待因缓释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16,规格0.29×10片)剂量:0.2g/片,2次/d,并选择氦氖激光照射1次/d,7d为个量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选择疼痛数字评价表(NRS)在护理前后评估患者疼痛程度[2],分值为0—10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其10分为剧痛,0分为无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选择SPSS 19.0统计软件实施分析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NRS评分分别为(7.85±1.35)分,(7.72±1.52)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0.414,P>0.05),经干预后实验组评分为(3.42±0.43)分,(5.87±0.54)分,差异显著(t=23.002,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于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以神经疼痛为首发症状,其发病因素与免疫抵抗力、感染以及年龄存在密切关系。该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诱发不同程度心理障碍,进而直接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措施:(1)疼痛护理:由于带状疱疹常见症状为神经疼痛,因此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并采用聊天、播放轻柔音乐、视频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其一定程度疼痛。(2)心理护理:众多患者对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认知程度并不高,使其在治疗期间易产生一定疑惑,且因疼痛及瘙痒等症状,使其诱发烦躁、躁动、焦虑等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其心理变化,并依据患者病情变化、文化程度以及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积极消除其负面情绪,给予有效心理疏导。(3)饮食护理:该疾病发病期间在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弱时形成,因此需指导其多食用高热量、低糖、高蛋白等食物,严禁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4)生活护理:需维持病房空气通畅,定期给予消毒处理,每日进行开窗通风,进而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超声药物透入;带状疱疹;常规治疗;临床效果
带状疱疹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通常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米粒至黄豆大小不等的簇集性水泡。若未给予针对性治疗,可导致继发性感染,诱发全眼球炎及脑膜炎,进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临床以超声药物透入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与传统治疗措施相比较,疗效更佳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且取得理想效果。但相关研究显示,在给予有效治疗措施同时,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至关重要,进而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缓解患者一定程度的疼痛[1]。鉴于此,本文选取该类患者实施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声药物透入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讨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带状疱疹并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双盲法将其中33例纳进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剩余33例纳进实验组(实施超声药物透入治疗),2组均给予护理干预,分析较2组应用价值。结果2组护理前NR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带状疱疹并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技技术不断进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逐渐步入临床,且被临床众多医师应用于带状疱疹治疗中,已证实效果显著,该方案主要在超声波作用下,将药物透过黏膜及皮肤进入机体,进而起到显著疗效,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毒、无副作用以及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同时可有效防止药物注射等创伤疗法导致的出血、局部疼痛加重等不良症状,进而取得显著疗效[3]。本文主要采用利多卡因及维生素B12进行实施,其中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和抑制作用,且该药物具有易操作、廉价等优势,不仅可作用于细而无鞘带状疱疹的痛觉神经,又可改善局部循环。而维生素B12可在体内转化为甲基钴铵和辅酶B12产生活性,同时具有营养神经等作用,主要通过蛋白质和神经细胞内核酸的形成,促进神经周突出加快,使髓鞘磷脂逐渐产生,进而恢复脑内乙酰胺胆碱含量与突触传递,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根,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但最新研究显示,在实施上述治疗方案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并告知其疾病的发展因素以及基础治疗措施,进而促进患者深入掌握该疾病治疗机制,进而降低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并叮嘱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针对其病情状况,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进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4]。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带状疱疹并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