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试验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试验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
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由于岩土工程建设规模扩大化和
结构的不断复杂化,促进了岩土工程试验技术的发展。

波速测试技术是现场原位
试验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准确度高、成本低和操作简便的优势。

在分析原
位测试技术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常见的波速测试技术,如单孔法和跨孔法;以
某建设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检测设备和震源设备的选择,进而对测试结果进行
了综合分析,认为使用单孔法获取拟建区域岩土体参数,不仅操作简便,准确度高,而且试验过程对工程施工场地的岩土体影响不大,所获结果准确性高,成本低,故该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试验技术;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测试是整个岩土工程勘察的关键,如果岩土测试技术出现缺陷,那么将
会严重影响到后期的施工建设。

所以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需要明确地质
条件,并及时解决勘察过程中存在的地质问题。

在信息技术发展下,虽然我国在
岩石测试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而且由于我国地势复杂,所以加强了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难度。

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
岩土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效保障岩土工程建设的质量。

1岩土工程勘察现状
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对岩体的类型特点、地势地貌进行勘测,了解工程地
点所处的自然条件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天气与地质灾害。

对岩土的含水率、孔隙比、厚度等数据进行检测与计算,满足各个工程环节设计与施工要求,分析出可能存
在的安全问题。

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形、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开展岩土工程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
环境与自然特点,通过搜集资料判断工程大体的可行性;其次要对土质方面进行
勘察,通过检测数据确定工程操作方法与实施方案;最后要对勘察过程中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检查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岩土工程勘察现使用的规范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原有的规范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要求,在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提高的背景下,其缺陷逐渐显现出来。

2岩土工程试验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2.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施流程分析
(1)勘察准备阶段。

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应全面收集工程区域地质水文资料以及历史地震、气象数据,科学制定勘察计划,合理确定勘察分区,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配置相应的勘察设备,做好勘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勘测数据客观准确。

(2)岩土工程初步勘察阶段。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初步勘察工作中,勘察人员应首先全面了解施工现场以及周边区域的岩石分布特点,完成各项基础参数的采集测量工作。

然后要分析研究勘察数据,对工程区域岩土类型以及结构特点做出初步判断,并要进行初步勘察报告的编写。

(3)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初步勘察完成后,还应开展具体勘察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在具体勘察工作中,勘察重点是对工程区域的岩土部分以及地质类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勘测,特别是要准确掌握工程区域内的软基分布情况,并要对软土分布区域进行明确的标识,为后续施工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4)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数据。

在完成全部岩土工程现场勘查工作后,工作人员还应综合分析初勘以及复勘数据,对各项地质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要出具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原位测试技术
原位测试技术是施工现场快速获取岩土体参数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半定量和定量两种方法。

其中,定量方法指的是在已经成形的岩土体上进行的原位测试,如土体渗透试验、静止状态的承载试验等;半定量方法指的是在缺乏试验能力或者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如深入样品试验、触碰试验等。

因此,现场原位测试技术类型是多样的,因此,选择技术方法应结合工程结构形式、拟建区域岩土
体基本情况等选择合理的测试技术。

波速测试技术是原位测试技术的一种,在岩
土工程勘察中应用极为广泛。

常见的波速测试技术包括钻孔法和表面波测试法两
种类型,前者又可分为单孔法和跨孔法。

1)单孔法。

单孔法是岩土工程勘察中
最为常用的一种原位测试技术。

单孔法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地面的激振过程和钻孔
中的振动信号接收过程。

在岩土工程波速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安装激发器装置
对岩土体的剪切波进行测试,生成相应的SH波信号和SV波信号,再通过接收器
中的三分量检波器装置接收信号。

单孔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极为广泛,主要
原因在于:①操作简单,便于现场操作;②准确性高,该方法的检测结果准确度高;③成本低,该方法成本较低,显著地降低了测试成本。

(2)跨孔法。

跨孔
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较广泛,尤其是在大型建筑、道路、桥梁工程中。


孔法一般由三个孔组成,且三个孔需呈直线状排列,在第一个孔中装置震源激发
器装置,其余两个孔接收剪切波信号。

该方法中波速的计算就是通过波的传播距
离与传播时间分析。

此外,跨孔法对施工条件较为苛刻,一般多用于地面较为平坦、岩土体分布较为均匀的施工场地;同时,该方法具有测试深度大,尤其是在
软弱夹层剪切波测试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

跨孔法的操作较单孔法的操作复杂,且对施工场地的要求更高,使用成本较高,故小型施工场地一般不用该方法。

2.3加强工程的动态监测
对工程施工进行动态监测,能够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促进边坡加固工程的
顺利完成。

例如,针对预应力锚索加固工程,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动态监测,包括
预应力锚索实验、加固工程检测、后期的定期检测及维护等。

预应力锚索加固工
程实验应包括验证性试验、适应性实验以及验收试验。

其中,验证性试验开展的
目的是为了验证工程开展中锚索的相关部件、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
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验证重点应该在锚索的承载力、变形能力、松弛、蠕变等是
否满足要求。

而适应性实验则需要施工人员在特定场景检查锚索是否适应,需要
采用和现场施工土地质量和施工条件相仿的场景进行适应性实验。

在预应力锚索
加固工程中进行动态监测,能够检验锚索的质量及实际参数是否达到施工设计要求,避免施工中出现事故,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

3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获取工程区域地基岩土体性质特征、掌握各项技术参数的基
础性工作。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积极应用先进的勘察技术设备,严格遵守相关操
作规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初步勘察以及具体勘察确保勘察结果客观准确。

同时,岩土工程勘察人员还应对勘察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为工程施工处理
技术的选择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而在应用施工处理技术时则应以岩土工程
勘察数据为基础,提高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岩土工程基础结构的施
工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景科,李凯,张瀚,王南,郭青林,赵林毅.基于HHT信号分析的GFRP锚杆
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40(7):1460-1472.
[2]李国维,赫新荣,吴建涛,陈伟,熊力,曹雪山.泥质砂软岩边坡加固锚杆黏
结疲劳特征原位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0,39(9):1729-1738.
[3]张国强,杜立志.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世界地
质,2018,37(3):952-9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